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驛站與郵傳

第49章 第三節“會同館”和“遞運所”制度

中國古代驛站與郵傳 臧嵘 1291 2018-03-20
明朝的法律大典《明會典》記載說:“自京師達於四方設有驛傳,在京曰會同館,在外曰水馬驛並遞運所。”這條記載說明,明朝的“會同館”,是當時設在首都北京的全國驛站的總樞紐。 會同館有兩種職能,一是起郵驛傳遞書信的作用;另一還同時起著國家級的高級招待所的作用,這裡可以供外國使節和王府公差及高級官員食宿。有時還由政府在這裡舉行國宴,招待來自鄰國日本、朝鮮、越南等國的進貢人員。 會同館的馬和馬夫都有定額,一般設館夫400名,馬171匹,驢173頭。有時人員不夠用,則臨時又從民間抽調服務人員。比如,在明正統帝時,西藏來了344位進京的僧俗人員。北京會同館人手不夠,便又從外面僱用了一些市民。 明朝地方館驛,有些負責接待中外客人。有一篇《改建蕪湖縣館驛記》記載說:蕪湖為海外東南諸國赴京必經之地,為“天下要衝也,故有館驛”。東南各國客使必先在蕪湖驛暫住後,才“易以官舟”北上。江甦的蘇州,也是東南一大交通城市。明代姑蘇驛站很為講究,建有亭、館、樓、台等,其大門石柱中有20個大字的楹聯:“客到烹茶旅客權當東道,懸燈得月郵亭遠映胥江”。這副對聯反映了我國明代驛站的服務情景。

明朝的北方驛路沿線,也建有不少華麗館舍,有一些規格很高,很講藝術,簡直是一處高級的園林景區。河北省永年縣明時稱為廣平府,萬曆年間當地知府為接待各地“駐節”之賓,在府城東建了一所“蓮池勝地”館舍,據記載,有正堂五間,耳房三間,還有水池一方,浮橋、畫亭、臺閣多處,名稱雅緻,稱為“觀蓮坊”、“得月台”、“荷花館”、“天開畫”等等(《廣平府志》)。但是,就普遍情況來講,明朝尤其到中後期,北方驛館大都是較簡陋的。 《宛署雜記》記載,當時北京西南的盧溝橋旁的宛平縣境的驛鋪館舍,就殘破不堪。因多年失修,牆倒屋塌,鋪兵都無處居住,只好在旁邊租屋暫住。有郵書來到,招呼良久,才能發出。 水馬驛和遞運所,都是指各地的驛站和運輸機構。水馬驛同於宋元時期的“驛”和“站赤”。顧名思義,水馬驛包括水驛和馬驛兩種,一用於河驛,一用於陸上文書的送遞。明朝時一般60里或80裡置一驛,每驛備有馬30或80匹不等,小站則有少至5到10匹馬的。水驛則備船。明朝基本和元朝一樣,“常事入遞,重事給驛”,即平常的文書交給步行的遞鋪,重要和緊急的文書才交給馬驛辦理。遞運所是在一般的遞和驛之外,明朝專門運送軍需物資和上貢物品的運輸機構。這種機構也分陸運和水運兩種。始設於明初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遞運所的設置,是明代運輸的一大進步,使貨物運輸有了專門的機構。遞運所有專門負責的官員,設大使、副使各一人,另還設有百夫長。運輸任務陸驛由軍卒承擔,水路則有各地船戶負責。這種遞運運輸,基本上採取定點、定線,兼以接力的方法。這種專職的遞運業務,把陸路運輸和海、河運輸很好地組織起來。可惜的是,明代遞運所製度未能堅持,在弘治年間全國曾達到324處,而到萬曆年間便劇減至100多處,逐漸消亡了。明朝水運中還實行過一種“馬快船”的製度。這是一種快速從水上運輸貢物的船隻。這種船,在河上運輸時,“撐夫挽卒,晝夜喧呼。南北往來,道路如織”(《明經世文編》),十分熱鬧。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