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驛站與郵傳

第10章 第二節現存最早的兩封家信

中國古代驛站與郵傳 臧嵘 1088 2018-03-20
這裡我們要穿插講到兩件稀見的古代通信文物。這就是於湖北雲夢睡虎地所發現的距今2200多年前秦代士卒所遺留下的兩封木牘家書。 這兩封家書是1975年冬我國考古工作者在雲夢所發現的大批秦簡中的一部分。家書的內容是秦始皇統一戰爭時期兩個秦國軍人黑夫和驚,向家中的同胞兄弟中所寫的兩封家信。兩封家書的開頭都向兄弟中問好,並請他代向母親請安,然後說到他們在前線的情況。信的中心內容是向家中要錢和衣服。信中提到了當時的戰況,談到黑夫即將參加淮陽的攻戰,“傷未可知”。信的反面還有幾句附語,皆是向家中各親友問好之意。 兩封木牘家書,是在雲夢睡虎地四號秦墓中發現的。至今保存完好,正反面的墨書文字,字跡尚清晰可辨。從這兩封家書,我們可以了解當時許多社會經濟情況:

第一,了解到秦朝被徵發的軍人,所有衣物皆家中自備,服役有一定期限。他們在軍中的生活是很艱苦的,所以黑夫和驚都十分想家。 第二,當時秦國戰事十分頻繁,所以影響到生產的正常進行。黑夫家的三個兄弟,竟徵發了兩個上戰場,這勢必使得其家中的勞力不足。但從家信敘述中可以看到,當時秦軍一般士卒家中經濟還過得去,所以黑夫才有可能向家中要五六百錢及“(糹咅)〔fu府〕布”和“禪〔dan耽〕裙襦”。 第三,我們從這兩封家書可以推斷當時通信制度的一些情況。家書是從河南淮陽發出的,如今在湖北雲夢出土,說明了書已到達家中。專家們考證,黑夫和驚決沒有可能把信交由官郵遞送。因為戰國末期和秦時,官郵只傳遞官府文件,不許私帶書信。當時除戰國四公子等大貴族之外的一般人,誰也沒有可能有自己的私郵。這兩個身份不高的一般士卒,就根本不可能利用私郵了。專家們認為,這兩封家書很可能是由軍隊中服役期滿的老鄉回家時帶到家中的。這種不正規的私書捎帶通信方式,秦朝以後在我國一直繼續了若干年,一直到1000多年後的宋朝,政府才有了“私書附遞”的規定,明朝以後方出現民郵組織。可見古時的民間通信是何等艱難!

另外,從這兩封家信,我們還可以看到秦漢時候書信的寫作體例和格式,和今天我國民間通行的有較大區別。首先,寫信的時間,不寫在信尾而寫於信頭。如黑夫和驚合寫的第一封木簡書信,正面一開頭文字便是:“二月辛巳”,是個日期,而現在日期都是寫在信的最末的。其次,書信時間以後立即跟上的不是收信人的稱呼,而是寫信人向收信人的問安:“黑夫、驚敢拜問中(黑夫、驚的兄弟)、母毋恙也!”不像今天我們習慣的書信格式把問安放在信末。此外,通過這封信還可以了解當時書信的常用詞彙,如“毋恙也”、“敢拜問”、“敢問”等等,有些詞至今尚在中國人的信中習用。這對今天研究古人的書信文體,不啻是件彌足珍貴的材料。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