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藏書史話

第22章 第八章明清一統,藏書規模恢弘

中國藏書史話 焦树安 4843 2018-03-20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並定都應天(今南京)。同年大將徐達率兵攻下元大都(今北京),將秘閣所藏圖書典籍,運往南京。這批書籍,多為宋、遼、金、元四朝的舊藏,有不少宋元刻本與抄本,奠定了明朝國家藏書的基礎。朱允炆〔wei文〕繼位後,“購遺書,申舊典,日唯汲汲不遑逸”(傅維鱗《明書》卷十五)。 1403年,朱棣〔di帝〕即位當年,便命解縉主持編纂一部類書《文獻大成》,並於次年完成。明成祖朱棣閱後嫌該書太簡略,遂命親信大臣姚廣孝、劉季篪〔chi遲〕、解縉負責重修。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重修完成,定名為《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就是利用南京文淵閣的藏書編成,全書輯錄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總計卷數22877卷,另有凡例目錄60卷。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成祖問起南京文淵閣的藏書情況,學士解縉說“尚多闕略”。成祖聽後便說:“士庶家稍有餘資,皆欲積書,況於朝廷乎!”《明史·藝文志》遂召禮部尚書鄭賜派人四出求訪遺書,並指示不要計較價錢。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命從南京文淵閣藏書中各取一部,共計100櫃,裝了十幾船,由陳循運往北京,其餘仍貯南京。據《西園聞見錄》記載,為了放置這些南來的圖書,明成祖另建一個文淵閣加以收藏。明宣宗朱瞻基十分重視藏書,又喜歡讀書,曾“臨視文淵閣,親披閱經史”。據《明宣宗實錄》記載,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四月,為便於閱覽,宣宗命楊士奇、楊榮等從藏書中取出《五經》、《四書》及《說苑》之類圖書,分置於廣寒、清暑二殿及瓊花島(今北京北海公園瓊華島)。當時,文淵閣等秘閣藏書約二萬餘部,近百萬卷,其中3/10為刻本,7/10為抄本。明英宗正統六年(公元1441年),楊士奇主持查勘了文淵閣、東閣的藏書,編出《文淵閣書目》,書目共著錄圖書43200餘冊,約7000餘種。據《明史·藝文志》記載,這批“秘閣書籍,皆宋、元所遺,無不精美,裝用倒折,四周向外,蟲鼠不能損”。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南京宮殿失火,所藏宋元以來善本焚毀俱盡。從此明代的國家藏書開始走下坡路。這與皇帝的態度直接相關。由於後來的皇帝對藏書不重視,管理不善,損壞盜竊之事屢屢發生。據《萬曆野獲編》載,明武宗正德年間,主事李繼先借整理文淵閣藏書的機會,盜竊精本;內閣大學士們更是只借閱而不歸還,這些情況不斷出現,致使國家藏書銳減。嘉靖時,御史徐九皋曾上書建議明世宗朱厚熜〔cong匆〕派人“查歷代藝文志書目參對,凡經籍不備者,行士民之家,借本送官繕寫”(《萬曆野獲編·訪求遺書》),被明世宗拒絕。明神宗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孫能傳、張萱等清理文淵閣藏書,並編出《內閣書目》八卷。該書目所著錄的圖書與英宗正統六年所編的《文淵閣書目》記載的圖書相比已“十不存一”,相距甚遠。明末動亂,在兵燹戰亂中北京宮中藏書損失慘重,“宋刻之鐫〔juan捐〕,胥歸殘闕”。 《永樂大典》原抄本從南京運來,一直藏於宮中文樓,全部毀失。

明代除宮內藏書外,中央政府的各部、院、國子監以及地方各府、州、縣官署都有一定的藏書。其中不少是朝廷頒發的書,如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曾經“頒《五經》、《四書》、《性理大全》於兩京六部、國子監及天下府、州、縣學”。當然各地官署藏書多寡有很大的不同。 清兵入關,明朝滅亡。鑑於明末圖書損失較大,清世祖遂於順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詔直省學臣購求遺書”。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皇帝又詔求經學史乘等書,但都收效甚微。原因是漢族知識分子與滿族封建統治者對立情緒嚴重,加之清政府雖有求書的詔令,但無切實的措施,所以宮中藏書增長很慢。後來清朝在編修各種類書中,通過多種渠道徵集圖書,使藏書達到封建社會的頂峰。

對於學術與文化,清政府採取各種辦法,進行控制。首先,提倡尊崇孔子與程朱,既以此限制人民自由思想,又以此來緩和與漢族知識分子的矛盾。康熙時,重刊《性理大全》,編印《朱子全書》與《性理精義》,重用所謂理學名臣李光地、湯斌等。康熙、乾隆二帝都親自到典阜祭祀孔子。尤其是乾隆皇帝,前後祭孔竟達九次之多;其次,查禁對清朝不利的書籍,如宋人攻擊女真、明人涉及清朝先祖及有關忌諱之書,依照情況,或部分抽毀或全部銷毀,乾隆三十八—四十六年(公元1773—1781年)八年間共收繳書板67000多塊,全部焚毀。再次,大興文字獄。最著名的是《南山集》案。翰林院編修戴名世撰《南山集》,多采方孝標《滇黔紀行》中所述南明事獲罪。戴名世被殺,其時方孝標早已死去,竟令開棺戮屍,被株連殺死的100餘人,流放的達數百人。在這樣的文化政策下,相應地有兩種情況出現:一方面不少學者因怕觸犯時諱而避免接觸現實,於是考據學大盛;另一方面,清朝統治者為控制臣民思想、籠絡知識分子,寓禁書於修書。從康熙帝起多次下令編纂各種書籍,著名的有類書《淵鑑類函》450卷,辭書《佩文韻府》444卷,詩總集《全唐詩》900卷,還編大型類書《古今圖書彙編》,後經雍正朝重修,改名為《古今圖書集成》,共一萬卷。其中最大的當屬《四庫全書》。在編修這些圖書的過程中,徵集圖書。如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正月四日,頒發徵求圖書的諭旨,規定了征書範圍與辦法。在乾隆帝的親自督促下,安徽學政朱筠率先行動,訪得遺書,獻給朝廷,隨後各省相繼行動。乾隆三十八年,徵書活動全面展開。藏書家及經辦徵書的官員一怕文字獄,二怕政府無信,背棄歸還原本的諾言,所以在一個時期所得圖書不多。針對這一情況,乾隆屢屢降旨,加以解釋。說“豈有下詔訪求遺籍反於書中尋摘瑕疵、罪及藏書之人乎?”申明“即有忌諱字面,也與藏書人並無關涉”。針對怕借走不還的顧慮,乾隆帝規定各家獻書所到之日,在書的封面上加蓋翰林院圖章,註明進書年月、官員、圖書主人。並依此另造一冊,逐一登記。待發還之日,按冊與所獻之書各項核對。如有交發不明,唯督撫是問。由於實行這些措施,所以在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五月以後,大批圖書到達北京。為了促使藏書家獻出數量更多質量更好的書,乾隆帝規定了一些頗具吸引力的辦法,推動了整個獻書活動。乾隆的辦法主要有三個:一曰皇帝題辭。規定獻書百種以上者,擇其精本,請皇帝閱覽,親為評詠,題識簡端,並將此書先交書館錄抄,再將原書發還。二曰賞賜圖書。當時幾部官脩大型書籍剛剛問世,社會上還很難得到。乾隆遂對浙江鮑士恭、兩淮馬裕等四家進獻圖書500種以上的藏書家各賜《古今圖書集成》一部,其他進百種以上的賜《佩文韻府》一部。三曰《總目》留名。乾隆三十九年七月規定,凡獻書人收藏達百種以上者,可稱之為藏書家,將其姓名附載於各書提要之後。由於實行了上述三個辦法,滿足了藏書者的心理與嗜好,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獻書的積極性。至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各地到京圖書多達一萬種以上。這是我國古代徵書最成功的一次,極大地充實了國家書庫。

清襲明製,沒有設立專門的國家藏書機構,但南北七閣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除翰林院、國子監皆有藏書外,國家圖書多置於宮廷之內,由內務府有關機構管理,故稱內府藏書。內府圖書分藏各處:皇史宬〔cheng成〕收藏本朝實錄、玉牒與《大清會典》;內閣專收過去明朝的文獻、檔案及歷朝實錄;昭仁殿專收宋、金、遼、元、明的善本;武英殿設有修書處,所刻之書皆在此保存,這類書叫武英殿本,簡稱殿本,是國家殿本書庫。另外,在坤寧宮後的摛〔chi赤〕藻堂藏《四庫全書薈要》,這是從《四庫全書》中精選出的善本書。此外,養心殿、南熏殿、紫光閣、南書房等處均有藏書。 1929年清理清代宮廷藏書有13081部,195732冊。 在清代國家藏書中,南北七閣藏書佔有重要地位。南北七閣,是指北京紫禁城內的文淵閣、圓明園內的文源閣、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盛京(今瀋陽)故宮的文溯閣、鎮江金山寺的文宗閣、揚州大觀堂的文匯閣和杭州西湖聖因寺的文瀾閣。前四閣位於北方故稱之為北四閣,後三閣位於南方稱為南三閣。乾隆帝在決定建立北四閣時,為防火、防潮、防蟲,曾派人赴寧波了解天一閣的情況。北四閣建築就是仿照天一閣建造的。文津、文源、文淵於乾隆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公元1774—1776年)建成。文溯閣建成於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文宗、文匯、文瀾三閣分別建於乾隆四十四年至四十九年(公元1779—1784年)。南北七閣都收藏有《四庫全書》和《古今圖書集成》。如果說北四閣是皇家藏書樓,一般士子難得閱讀的話,南三閣則有不同。乾隆帝認為江浙為人文淵藪〔sou 叟〕之地,為便於當地士子“就近觀摩謄錄”,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下諭,由國家撥款抄錄三份《四庫全書》,分藏於南三閣。後來地方官員恐士子翻閱污損,便珍秘保存。乾隆帝又重申“願讀中秘書者,許其呈明到閣抄閱”(《辦理檔案·乾隆五十五年六月初一日上諭》)。因此,南三閣在傳播古代文化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從《四庫全書總目》中,我們了解到全書共收錄3461種,79309卷;存目6793種,93551卷,總計10254種,172860卷,基本上將乾隆時中國主要圖書都作了記載。如果再加上《四庫未收書提要》及《四庫撤毀書提要》所著錄的圖書,就全面反映了清代前期國家藏書的概貌了。

值得一提的是,清乾隆帝既對藏書做出過貢獻,同時也銷毀了一大批圖書。最初他銷毀的只是晚明人的違礙著述,後來擴大到幾乎所有含有排滿言詞的著作,這樣就將明穆宗隆慶元年至明思宗崇禎十七年(公元1567—1644年)刊刻的2000多種著作銷毀了。根據《清代禁書總目四種》的記載,其中違礙者756種,禁書1531種,全毀者146種,抽毀者182種。這些著作大多為記述清兵燒殺搶掠或明朝攻防清軍的對策、奏議。著名學者章太炎為此寫了《哀焚書》一文,悲憤地抨擊了這一文化專制的行為,指出這是對中國文化的摧殘。當然統治者是終久禁絕不了圖書傳播的,到了民國時期,這批被禁銷的圖書又有上百種被發現。 南北七閣保存的《四庫全書》,現在僅有四套收藏著,文淵閣藏的《四庫全書》曾有殘缺,清內務府以文津閣本抄補齊全,現藏於台灣;文津閣的《四庫全書》於1915年調入京師圖書館(今北京圖書館)得到妥善保存,成為最完整的一套。文源閣由於在圓明園,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鎮江文宗閣與揚州文匯閣兩套《四庫全書》,在太平天國革命期間被毀。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太平天軍攻入杭州,杭州文瀾閣的《四庫全書》閣圮書散,後經杭州著名藏書家丁丙、丁申兄弟冒險收拾,又組織人員三次補抄891種,大體恢復原樣。這套書在抗日戰爭時期,為免於落入日軍之手,由夏定域先生籌劃從杭州轉浙南,後到貴陽。有一車圖書落水,打撈上來,夏先生在貴陽市郊張家祠堂頭頂烈日,一本本翻曬,費盡心血。後於1944年再遷至重慶青木關。 1946年5月運返杭州,現藏於浙江省圖書館。值得一提的是文瀾閣《四庫全書》在民國時期補抄時,有些是按原本抄的,當初編纂時竄改、刪節之處已照原本改正,因此較原本的《四庫全書》更符合古籍的真相,有其獨特的價值。瀋陽文溯閣《四庫全書》現藏於甘肅省圖書館。

明承元製,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以秘書監掌管內府書籍。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七月,內府書籍又改翰林院職掌,設典籍二員,從八品,職位低下,致使圖書屢有丟失。明代實際上取消了獨立的國家藏書機構,藏書不過是令別的機構附帶管理一下而已。 清沿明製,未設立專門的國家藏書機構,翰林院、國子監都有藏書,各自管理。絕大部分書籍藏於宮廷之內,由內務府有關下屬機構管理。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為了編纂《四庫全書》,建立了四庫全書館,由361個不同等級的人員組成。第二年開始建立南北七閣,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建成,設官兼掌,設領閣事三人總管其事,由協辦大學士及掌院學士兼任,直閣事六人同司典掌,這些均由科甲出身的內閣學士、侍講學士兼任。校理16人,分管註冊點驗,由庶子、侍讀、侍講、編修等兼任。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