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人的名字別號

第4章 第三節行輩字的形成

中國人的名字別號 吉常宏 996 2018-03-20
先秦人的名字,弟兄之間雜亂無章,看不出他們的關係。 《左傳·文公十一年》記狄人伐魯時,順便提到長狄僑如的三個弟弟焚如、榮如和簡如,兄弟四人名字都綴一個“如”字,這在春秋時代,實屬罕見。兩漢時代的人名,也還是那麼散亂。劉邦八個兒子,除惠帝劉盈之和文帝劉恆之而外,其他六人是劉肥、劉如意、劉長、劉友、劉恢和劉建。惠帝和文帝的名字,一看便可斷定必有親屬關係,其他六人則無從猜測。東漢末劉表的兩個兒子,一叫劉琦,一叫劉琮〔cong從〕,顧炎武說是“單名以偏旁為排行,始見於劉琦、劉琮”(卷二三)。稍後則有應瑒〔yang羊〕、應璩〔qu渠〕弟兄也以偏旁字表示行第。此外,魏晉之際無新發現。不過司馬懿弟兄八人,名雖沒有排行標誌,但字卻都共綴一個“達”字。如:伯達、仲達、叔達、季達、顯達、惠達、雅達、幼達。應該說這也是一種行輩關係的體現。

晉以後,這種行輩意識顯著加強。如齊武帝的17個兒子,名都嵌一個“子”字,字都用一個“雲”字。如:蕭子良字云英,蕭子卿字云長,蕭子響字云音,蕭子敬字云端……又如武帝之弟蕭嶷的六個兒子,名也都嵌一個“子”字,但字則一律用個“景”字,以表示與武帝之子同輩不同父,是從兄弟。如:蕭子廉字景藹,蕭子云字景喬,蕭子顯字景陽,等等。梁蕭宏的兒子們,名都用一個“正”字,字都用一個“公”字:蕭正仁字公業,蕭正立字公山,蕭正表字公儀…… 這種一家一戶的行輩意識,發展到後世,就變成了一個氏族的全體意識。凡是同一祖先的族姓,便共同製訂出若干個好的字兒,排定順序,依次使用。這樣,同族同輩的人都有一個“共名”(行輩區別字),又各有自己的專名,只要一看這個行輩區別字,便可知他是哪一代,同一族姓的人就井然有序地呈現出來。

使用行輩字最為典型、延續時間最久的,莫如山東曲阜孔子的後裔。因為顏子、孟子和曾子對孔子學說的發揚光大,起了特殊作用,元代特為孔、顏、孟三家後裔在曲阜設立學館,明代又增加曾氏,成為“四氏學”。這三家的後裔特准和孔氏共用統一的行輩字。所以孔、孟、顏、曾四氏的子子孫孫的世系,數百年來一直有條不紊地排列下來。這在中國文化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有了共同的族姓行輩字,仍然能夠表現血緣關係的遠近親疏。如同父兄弟或同祖兄弟,可以用同一偏旁的字為名;也可拆用一個成語,如:“河清海晏”,“鳳鳴岐山”;也可拆用一句經文,如:“元亨利貞”(《易·乾卦》),“溫良恭儉讓”(《論語·學而》)。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