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陶瓷

第4章 第四章夏商周春秋戰國製陶工藝的發展和瓷器的發明

中國古代陶瓷 李知宴 6358 2018-03-20
從大量中國古代文獻記載和歷史傳說可看出,居住在肥沃的黃河中下游遼闊的平原地區,生產力發展較快,生活比較穩定的夏族,通過部落聯盟的形式,最早進入奴隸社會,第一個建立起奴隸制國家的是夏。夏王朝統治的中心地區大致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地區。考古資料證實了夏的存在。據《竹書紀年》、《史記·夏本紀》的記載,夏自禹至桀,歷14世17王,共400多年。 20世紀30年代,安陽殷墟發現商代遺存不久,就有人提出夏文化問題,否定了疑古派對夏存在的懷疑,提出仰韶文化即夏文化。也有人提出龍山文化為夏文化。 50年代以後,中國考古學獲得巨大發展,對各地區文化面貌、年代、相互關係有了認識。開始了用現代考古學的方法探索夏文化。據文獻記載,河南西部的潁水上游和洛陽附近的伊河、洛河下游地區,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涑〔su肅〕水附近是夏人活動地區。 1959年發掘了大批二里頭文化和河南龍山文化的遺址,年代比商代早,成為探索夏文化的重要對象。特別是二里頭文化,可以分為四個發展時期,有自己的特徵和自身發展階段,以後又發掘了山西夏縣的東下馮遺址,發現兩者的聯繫和差異,河南龍山文化的王灣遺存、山西臨汾的陶寺遺址,文化面貌很有特色,對探討夏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現在比較主要的意見認為二里頭文化的四期都是夏文化,因為其中二、三期雖然有變化,但相同因素是主要的,年代都早於鄭州亳都。有人主張河南龍山文化不是夏文化,另外一些人主張王灣類型與二里頭文化之間存在繼承關係,測定年代表明在夏紀年之內,所以河南龍山文化的中晚期是夏文化,早期應該是先夏文化。有人主張河南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和二里岡期商文化是一脈相承的,夏商文化是同源的,夏文化實際是夏代紀年內的那一段文化遺存。這些認識反映了研究者之間對探索對象的認識存在著很大分歧,許多問題還有待深入探討。關於夏代製陶,《墨子·耕柱篇》中有“陶鑄於昆吾”,說的是夏代昆吾族善於燒製陶器和鑄銅。從二里頭早期遺址和東下馮夏文化遺址看,製陶用的泥土原料和工藝程序,與新石器時代遺址製陶沒有多大差別。都是用普通陶土製作,有灰陶、灰褐陶、黑陶等。從陶質分,有泥質陶和夾砂陶兩類。有少量白陶,白陶用北方坩土作原料。多數生活用具器皿製作不夠精細,用泥條盤築法成型,輪制不多。磨光黑陶工藝較精細。表面經過仔細打磨,燒成溫度在800℃左右。作為飲水進食的用具和容器有豆、平底盤、高足盤、三足盤、深腹盆、小口高領罐、缸、甕等。酒器有觚、爵、斝等。炊器有鼎、折沿深腹罐、侈口圓腹罐等。陶器有紋飾,有的主要是裝飾,為好看。有的紋飾也起到加固坯體的作用。紋飾有弦紋、葉脈紋、花瓣紋、雲雷紋、圓圈紋、繩紋、方格紋、籃紋、鉚釘狀紋等。從文化遺址的發掘了解到,製陶手工業規模不大,陶窯都是單個發現,成群的窯址沒有發現,而且陶窯建造也不大,和新石器時代相比變化很小,陶窯的形制為饅頭形窯,有窯室、窯箅〔bi必〕、火膛、支柱和火門。窯壁呈圓弧形,向上收斂,窯室底徑為1.28米,窯底用草拌泥鋪成厚厚的窯箅,箅上作出圓形壁孔,箅下是圓形圜底火膛。和新石器時代陶窯相比,這種結構能使火焰均勻地上升,提高陶器質量。

進入商朝以後,製陶工藝提高首先表現在陶窯的改進上,商代也是饅頭窯,火膛增高,有火門,箅孔加大,有利於燃料的充分燃燒,溫度提高。商代陶器,有泥質陶、夾砂陶、紅陶和夾砂紅陶、泥質黑陶和黑皮陶,還有白陶,以第一種為主。常見的器形有鼎、甑、甗、鬲、斝、觚、爵、盉、豆、簋、三足盤、盆、甕、大口尊、缸等。部分陶器製作很精細,表面磨光,或在磨光的陶器上施凸弦紋,拍印出成帶條狀的雙鉤紋、雲雷紋、圓圈紋等。而大量的生活用陶則用陶拍子拍出印痕較深的繩紋,在口沿或肩部施附加堆紋和凹弦紋,也有一些方格紋,精細陶器淺刻有魚形紋和夔龍紋、蟬紋。 商王朝從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大約經歷了四個多世紀,考古學家們將商文化分為早晚兩期。商朝建立到盤庚遷殷以前為前期,盤庚遷殷至商滅亡為後期。這兩期陶器製作工藝和器物種類,都有一些變化。

商早期陶器。泥料的選擇和加工都比較細緻,日用器皿比較精緻,胎體比較薄。以泥質灰陶、夾砂灰陶為主。精細陶表面是黑的,胎心為灰褐色,即所謂黑皮陶。胎薄而光亮的黑陶也生產,只是數量不多。民間使用很多的炊器仍然是夾砂粗紅陶和夾粗砂棕褐色陶器。陶器的裝飾做得很規整,裝飾效果很美,如清晰的繩紋、弦紋、雲雷紋、雙鉤紋、圓圈紋、鏤孔和附加堆紋。和夏代陶器相比,飲食器中的食器增加,盛食物的簋,底下的圈足加寬,不但平穩,還能盛更多的食物;豆類器物,槃體加寬,底下的圈足也加寬,穩當而壯實,代替夏代不容易放置平穩的淺盤高柄豆;夏代夾砂陶作的炊器鼎,也由細泥磨光陶做出,使用功能也由炊器改為食器;生活中使用得很廣泛的缽,缽體加寬,加兩個拙實的耳。飲器中,飲酒飲水用的器皿,如觚、爵、斝、盉等做成各式各樣,數量很大。煮飯、煮肉、燒水用的炊器,鬲使用很多,鼎減少.增加了甗。

白陶,商代白陶工藝出類拔萃,遠遠超過新石器時代,各種器皿都做得莊重典雅,花紋和造型相配,與青銅器一樣,繁密高貴,有一種神秘感。 商代前期的各類陶器,從做工的嚴謹上看,表現出一個王朝處於上升時期的蓬勃氣象。 商朝晚期陶器。這個時期青銅工藝高度發達,日用器皿、禮器莊重精美、豪華氣派,代表了商代藝術的最高成就。部分陶器也學習青銅器的造型和裝飾花紋。社會各階層廣泛使用陶器。陶器是普及性很強的實用工藝品,產量大,品種多,內容很豐富。陶器裝飾雖然也學習青銅器的花紋,但製陶過程中做出來的有助於陶器成型穩定、提高成品率的一些花紋仍然大量出現,如繩紋、方格紋、籃紋等。美化陶器的一些紋飾,如花瓣紋、方格紋、火焰紋、漩渦紋、圓圈紋、蝌蚪紋應用很廣泛。莊重古樸,和青銅花紋一樣的紋樣,如曲折紋、人字紋、饕餮紋、夔龍紋、雲雷紋、乳釘紋、連環紋等,既神秘,又漂亮。

從盤庚遷殷到紂滅亡的273年間,商王朝漸漸走向腐敗。陶器和銅器一樣,酒器生產很多,製作十分講究,上層人物嗜酒成風,陶質酒具猛增。商滅亡之後,西周時期青銅器上的銘文揭露了商王朝統治者的腐化墮落,其中很多內容與商人貪酒有關。著名青銅器《大盂鼎》上的銘文說:商人“唯邊唯侯,甸雩〔yu於〕殷百辟,率肆於酒”。一種社會風氣,往往是從統治集團開始,傳至社會上層,不用多長時間就會波及庶民百姓,商朝社會就是這樣形成一股飲酒風氣。商朝後期,大量青銅器是酒器,這是供社會上層人物使用的,陶器中酒器生產更多,觚、爵、斝、壺、尊、卣〔you有〕、觶〔zhi至〕等酒器十分盛行,社會各個階層都使用。食器主要是簋、盤、豆等;盛物器皿主要有盆、罐、甕等。夾砂陶製作的炊器,有鬲、甗、罐、甑等。庶民大眾用的陶器,尤其是炊器,主要著眼於實用,藝術性較差。胎體比較粗糙厚重,裝飾主要是粗繩紋、三角劃紋、網紋等。

商朝社會厚葬死者,統治集團的王侯顯貴死後,人們用貴重的青銅器、玉器、象牙雕刻器,精美的灰陶、黑陶和白陶殉葬。庶民百姓則用粗陶殉葬。有一種陶器工藝十分粗糙,燒成溫度很低,吸水率高,質地疏鬆,陶色為灰黃色,很容易破碎。日常生活中這類陶器無法使用,它們是專門為死人陪葬而製作的,這類陶器叫明器。有的明器製作也很精細,儘管火候低,卻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如河南安陽商朝都城遺址殷墟出土大量的黑皮陶,上面還用紅彩畫出饕餮紋、三角紋和雲雷紋、方格紋等。 白陶,商後期白陶做得更加優美,主要器形有鬶、壺、盉、爵、罍〔lei雷〕、盤、卣、盂、豆、缽、簋等。花紋裝飾繁縟嚴謹,有饕餮紋、夔龍紋、曲折紋、迴紋、雲雷紋等。

印紋硬陶,商代中國南方地區生產一種灰色,或灰褐色陶器,表面拍印密密的,但能看出一個單元、一個單元的花紋,質地比一般陶器堅硬,其硬度達五至六度,燒成溫度在千度左右,吸水率遠遠低於一般陶器,人們稱為印紋硬陶。商代在江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蘇、上海、廣東、福建等地均有發現。江西發現最多,北方黃土地帶的河南、河北、山西以及山東等地均有發現。 印紋硬陶在南方新石器時代後期就已經生產,開始就是一般陶器上拍印花紋,到新石器時代晚期燒成硬陶,用快輪成型,堅固耐用,樸實敦厚,商代常見的器形有釜、甕、尊、罐、罍等。工匠在製陶工具陶拍子上刻出方格紋、雲雷紋、曲折紋、人字紋、葉脈紋和粗線條的迴紋等,在成型時密密地拍印在胎體上。陶拍子上綁上繩子,拍出的花紋就是繩紋,繩紋多拍在器物的底部外壁。

周是黃土高原中西部一個古老的部族,自古以來生活在涇水、渭水流域,從事農耕、畜牧生產。到古公亶父時在陝西扶風、岐山一帶安定下來。到文王、武王時,主要部族遷到豐、鎬,勢力逐漸強大,聯合蜀、庸、羌、微、盧、彭等八大強悍部落,發動滅商戰爭。在公元前11世紀滅掉商王朝,建立周朝。周朝分成幾個階段,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770年為西周時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到公元前476年為東周時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春秋時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為戰國時期,至秦始皇統一中國,宣告結束。 和商代陶器相比,西周陶器中酒器大為減少。用夾砂陶做成的炊器,如鼎、鬲、甗等,商代在使用時把它們架起,下面燒火,所以器物的足製作得尖瘦而高。商代後期和周,由於使用習慣的改變,陶鬲和各類炊器製作時就把底部加寬,腹體加深,多容納食物,所以襠的角度很大,足越來越退化,底部外凸幾乎變成一條弧線。盆、豆等盛物器皿,形體比較寬,線條挺直,豆的喇叭形足根據上端槃體的寬窄深淺靈活安排。簋類器物的圈足也有不同的安排,總的趨勢是比商代陶器更簡潔,更注意實用功能的發揮。

日用器皿主要是質地很好的泥質灰陶,炊器是夾砂灰陶、紅陶和棕灰色陶器。飲食器有盤、盂、豆等。盛物器有盆、甕、罐等,炊器主要是鬲、釜、甗等。 戰國陶器手工業,有明顯的時代特點: 第一,除了分佈在民間,作為農業副業的小作坊以外,各諸侯國政治經濟中心、商業重鎮都發展起規模巨大的窯場,如東周都城,即洛陽的周王城、燕國都城河北燕下都、晉國都城山西侯馬、齊國都城山東臨淄、楚國都城範圍的江陵毛家山、越國故地浙江蕭山進化區和紹興富盛區等,製陶手工業很發達,一處窯場遺跡達幾萬、十幾萬、幾十萬平方米的範圍,堆積厚,這些情況說明生產規模大,很興旺,經營時間很長。由於各製陶區域工藝上的競爭,作坊主和工匠採取措施提高質量。產品在同一區域出現,小作坊也會向技術力量雄厚的作坊學習、模仿,使陶器質量進一步提高。

第二,戰國流行在器物上刻上工匠的銘記,那些帶有遠古文獻記載的官工銘記,是官府作坊的產品。但數量最多的是各種私營作坊的銘記,這些私營作坊在各地均有。如河北省武安縣午汲故城製陶作坊區遺址,發現大量帶銘記的陶器和陶片。銘文有:“牛文陶”、“粟疾巳”、“郵陲〔chui垂〕”、“韓□”、“史□”、“孫□”、“不孫”、“丌(綦〔qi其〕)昌”、“愛吉”、“均”等。這些銘文內容複雜,無論打印的是姓,或是名都不是一個作坊的人。這是一些私營作坊的產品,各個作坊的產品打各個作坊主的印記。官府作坊,資金雄厚,工匠多,只有一個印戳,產品比較規範,質量也比較好。官營作坊、私營作坊有印記的產品在洛陽、鄭州、咸陽、臨淄等戰國古都遺址都有發現。私營作坊規模小,官營作坊規模大,它們都集中在一定的生產區,工匠勞作的房屋都很狹小簡陋。陶窯密集,每個燒陶的單位,從河北省武安縣午汲故城陶窯遺址來看,只有三至七平方米。這些情況說明陶器生產很興旺發達,工匠的勞動條件很差,他們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發揮高度的智慧,生產大量精美的陶器,是很不容易的事。

第三,由於社會對陶器用具需要量很大,各個作坊發揮技術優勢,有的地區出現了專門生產某類產品的現象,有的以燒陶豆為主,用刻有“豆裡”的戳子打上印記。有的以燒陶盆見長,所燒的陶盆,圓整規矩,十分好用。這種分工,使戰國製陶工藝從拉坯到燒成都有很大提高,從一般飲食器具的小器物到大罐、巨甕都燒得很好,顏色通體一致,沒有歪扭變形的現象,不作任何裝飾的普通陶器都很漂亮。 第四,中國歷史發展到戰國時期,逐漸趨向統一,文化上這種傾向日益明顯,但各諸侯國經濟文化自成體系。地理條件,製陶原料,工藝傳統,人們的生活習俗仍然有很大的差異。所以生產的陶器各有特點,尤其黃河流域的北方和長江流域、沿海地區、東北、西北邊遠地區差別較大。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地區差別仍然很清楚。 製陶方法,日用器皿用陶車成型,技巧熟練,很少裝飾,器物表面有又細又均勻的輪旋紋。結構比較複雜或形體巨大的器物用泥條盤築法製作。藝術性很強的小件作品,或裝飾器物各種形象的附件,用捏塑法做成。像鴨蛋壺一類的特殊器形、人物形象的陶俑、動物形象、瓦當等作品,則用範作或模作。儘管青銅器、漆器、低溫釉陶和原始青瓷是當時工藝水平很高的生活用具的代表,但只有社會上層有權有勢的人物使用,而陶器在廣大社會階層都有所使用。工匠是智慧的,不同種類、不同用途的陶器,以不同技藝來製作,藝術意識相當強。 第五,戰國時期,青銅藝術逐漸走向衰落。青銅器工藝複雜,價格昂貴,而成套的禮器如果用陶器作成,成本十分低廉。陶器一窯可以燒上百件,貴族上層用它作為陪葬用品一點不降低身份,同樣達到“禮”的要求。庶民百姓也買得起。逐漸,“禮不下庶人”的觀念就打破了,像青銅器一樣的器物鼎、壺、簋、甗、簠等明器生產出來,製作得很精美,不像商周陶明器那樣粗劣疏鬆,敷衍死人。明器成套生產,精美雅氣,一些並不很大的墓葬也有出土,體現了時代的變化。 長江以南的印紋硬陶在戰國一直發展到沿海地區,人們生活中使用得很多。江蘇、浙江地區的印紋硬陶水平很高,主要是一種灰色胎體的器皿,有壇、罐、缽、盂等,和一般灰陶相比,器物種類雖然不多,但每種器物都有很多大小不同的規格,產量很大。在江南戰國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碎片中,印紋硬陶佔陶片統計總數的40%左右,墓葬出土物中印紋硬陶達到總數的50%。廣東廣西沿海地區戰國時期的印紋硬陶生產相當普遍,有一些器物如瓿、罐、甕、缸等和江浙地區的產品在造型上有一些相似之處,就是說工藝上有許多共同性。那種小口、細頸、斜肩、下腹扁鼓的四耳匏〔pao刨〕壺、雙鋬〔pan判〕三足壇、三足蓋盆的造型都極富地區特點。各個地區的印紋硬陶都有裝飾花紋,江蘇、浙江、江西地區的裝飾花紋有迴紋、篩格紋、米字紋、細方格紋、方框圓孔紋等。廣東廣西地區則流行點線形篦齒紋、流暢的篦紋、圓珠紋、櫛齒紋等。 在製陶工藝長期發展的基礎上,中國在商代中期發明了瓷器。瓷器是用瓷土(高嶺土)作胎,表面施一層玻璃質釉,經過1200℃以上高溫燒成。瓷器的特點是胎體緻密,不滲水,不透氣,表面有一層高溫燒成的玻璃質釉,不藏污垢,容易拭洗,清潔衛生,莊重典雅,這是陶器所不能比擬的。發明瓷器是中國人民對人類用具的進步做出的一大貢獻。 根據考古發掘的資料證明,中國瓷器發明是在商代中期。最早在河南鄭州二里崗商代文化遺址發現了一種質地堅硬、施玻璃質青釉的器物,如大口尊等,火度很高,輕輕敲擊能發出悅耳的金屬聲。以後在河南、山東、江西、湖南、湖北、江蘇、浙江等地都有發現。矽酸鹽科學工作者對這些器物標本作了多次科學測試,證明它的原料和歷代公認的瓷器原料一樣,不是普通的製陶泥土,而是一種高嶺土。燒成的溫度達1200±30℃,這個溫度比任何日用陶器溫度都高,和現代瓷器燒成溫度一樣。胎體表面的釉是和坯體同時燒成的高溫釉。一般陶器吸水性強,而它基本不吸水,坯體中有發育較好的莫來石結晶。從科學上可證明它完全符合瓷器的標準,應該是我國最早的瓷器。它的產品從商代中期開始,一直到西周、春秋、戰國,工藝逐漸提高,形成獨自系統。隨著時代的進步,陶器逐漸在人們生活中失去重要意義,瓷器則越來越重要。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