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陶瓷

第3章 第三章燦爛的曙光——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藝術

中國古代陶瓷 李知宴 7512 2018-03-20
中國幅員遼闊,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先民,生活環境不同,社會發展的進程差異很大,出現很大的不平衡性。不同地域製陶工藝表現的特徵和藝術成就既有聯繫,又各不相同,形成一個陶器藝術的百花園。以文化開發較早的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來說,新石器時代文化有以下幾個系統,它們的陶器特徵如下: 這是黃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時代文化。這個文化距今近8000年。磁山文化最早發現的遺址在河北省武安縣的磁山。裴李崗文化最初發現在河南省的新鄭。這類文化分佈很廣。兩個文化時代和內涵很接近。製陶工藝雖然有一定區別,但在陶質、成型方法和燒成溫度方面基本一致。以紅陶為主,有泥質陶和夾砂陶兩類。都是手製,器壁厚薄不勻。燒成溫度在900—960℃之間,器形有碗、缽、壺、罐、鼎等幾種。小口雙耳壺,腹體成球形或橄欖形,耳附於肩。還有圓底缽、三足缽、深腹缽和鼎等。磁山文化的器物種類較多,除上述器形外還有盤、豆、盂、四足鼎等。各類陶器表面略有磨光。紋飾比較多,有篦點紋、指甲紋、乳釘紋、席紋、刻劃紋等,還發現一個陶片用紅彩繪成曲折形紋飾。在裴李崗遺址發現橫穴式陶窯,結構雖然簡單,但卻是我國最早的陶窯。

屬於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的一種文化。因最早發現在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而得名。以渭、汾、洛諸黃河支流匯集的中原地區為中心,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年代為公元前5000—前3000年。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諸文化中的一支主幹,展現了中國母系氏族制繁榮至衰落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成就。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卷》的總結,仰韶文化劃分為四個時期,四個主要地區,八個類型。第一期大約公元前5000—前4500年;第二期大約公元前4500—前4000年;第三期大約公元前4000—前3600年;第四期大約公元前3600—前3000年。四個地區是關中晉南豫西地區,豫中地區,豫北冀南地區,豫西南鄂西北地區。八個類型是半坡類型、史家類型、廟底溝類型、西王村類型、秦王寨類型、後崗類型、大司空村類型、下王崗類型。各個類型在經濟和製陶方面有共性也有差異。

從經濟類型來看,仰韶文化是一種較發達的定居和農耕文化的遺存,主要栽培粟、黍。有工藝水平較高的製陶手工業。在各地村落附近發現了燒陶窯爐殘痕,窯爐結構有橫穴窯和豎穴窯兩類。手製成型,即泥條盤築法。加工修飾工具方面有陶輪、陶墊、陶拍子。修飾工藝已經採用慢輪修飾。仰韶文化的製陶工藝比較成熟,生產的陶器分泥質陶和夾砂陶。泥質陶比較細緻,器物相當規整精美。生活中的實用器皿有碗、缽、杯、盆、罐、瓶、甕等。夾砂陶多作炊器,泥料中加入了羼和料,如細砂、蚌殼末或將破碎陶器砸成細末放在泥料中,在煮熟食物受熱時不碎裂。炊器有釜、灶、甑、鼎、器蓋和器座。仰韶文化陶器上有精美的裝飾,泥質陶器上習見的彩繪,一般是環繞外壁上部或器物裡壁腹部,以黑彩繪出幾何圖案、植物和動物花紋,也有用彩色繪出人頭形象;夾砂陶器則比較普遍地拍印粗、細繩紋。此外,仰韶文化在製陶過程中作出許多稚拙簡樸的陶塑和雕刻藝術品,如陶器中的蒜頭細頸瓶、船形壺、葫蘆形瓶、尖底瓶等都是形態優美的造型藝術。附飾在陶器上的動物、人物塑像,如廟底溝陶器上的壁虎、泉護村的隼鳥形象,姜寨的羊頭器鈕、半坡村的鳥形器蓋、北首嶺的人頭附飾,以及陝西扶風姜西村的半浮雕人面頭像等都具有一定的藝術水平。陝西華縣太平莊出土的灰黑陶大鶚鼎堪稱傑作。製陶藝術反映了仰韶文化人們精神生活方面的某些內容和在藝術創作中的聰明才智。

在仰韶文化陶器上有一些刻劃符號,目前主要發現在半坡類型圜底缽口沿的黑彩寬帶上,在姜寨和北首嶺等遺址也有發現。有人認為這是最早的簡單文字;有人提出可作為從結繩記事和刻木記事向圖畫文字發展的中間環節,是具有文字性質的符號,或有特定意義的符號。 1928年首先發現於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的城子崖。龍山文化的時間為公元前2310—前1810年左右。龍山文化很複雜,有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三類,考古學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後將它稱為龍山時代。這個時代是由母權制氏族社會進入到父權制氏族社會階段。製陶手工業由氏族經營變成家族經營。 龍山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手製,即泥條盤築法成型。先作器底,然後一圈一圈向上盤築。慢輪修飾。從廟底溝二期文化開始出現輪製成型,到山東龍山文化時快輪製陶的技術就比較嫻熟了。因為陶器形制很規整,胎薄,輪旋紋路清晰。陶器從顏色分有灰陶、紅陶和黑陶。燒成溫度在840℃左右。造型有罐、盤、杯、盆(雙耳盆、三耳盆、折腹盆等)、釜、甑、斝〔jia甲〕、碗、鼎、鬲、鬶、盉〔he和〕、甗〔yan演〕、大圈足豆等。有泥質陶和夾砂陶。工藝水平最高的是熠熠發光的磨光蛋殼黑陶。

因1924年首先發現於甘肅省臨洮縣的馬家窯而得名。主要分佈於黃河上游的甘肅、青海東北部。它接受中原仰韶文化的影響而發展起來。時間在公元前3190—前1715年。可分為石嶺下、馬家窯、半山、馬廠四個類型。手製,講究修飾。器形有碗、杯、缽、壺、盆、瓶、罐、雙聯罐、豆、尊等。燒成溫度760—860℃。 因1924年首次在甘肅省和政縣齊家坪發現而得名。分佈在青海、甘肅和寧夏境內。據碳十四測定,年代約在公元前1890—前1620年。齊家文化陶器種類也比較多,有日用陶器杯、盤、碗、盆、罐、豆、盉、斝、鬲、甑、甗等,實用又美觀。以雙大耳罐、侈口高領深腹雙耳罐等彩陶具有明顯代表性。以夾砂紅陶和泥質紅陶為主。彩繪以黑色彩繪為主,紅色用得不多。燒成溫度在800—900℃左右。

分佈於黃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因1959年首次發現於山東省泰安縣大汶口鎮附近及寧陽縣堡頭村而得名。這種文化分佈於山東和蘇北地區。年代為公元前4040—前2240年。製陶以手製為主,晚期出現輪制。有紅陶、黑陶和白陶。製作很精緻,陶器表面絕大部分經過細細打磨,有的陶器表面施紅陶衣、彩繪等。陶器上的紋飾有劃紋、弦紋、籃紋、鏤孔、圓圈紋、弧線三角紋、圓點紋、水波紋、菱形紋、漩渦紋、弧線紋、網格紋等。有一種很薄的黑陶和山東龍山文化的蛋殼陶相似。 長江上游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首先發現於四川巫山縣的大溪鎮。主要分佈於三峽地區以及湖北西部長江兩岸。年代為公元前3825—前2405年。大溪文化有紅陶、灰陶和黑陶。以紅陶為多,有的遺址還有白陶。制法是手製,部分作品口沿部分經過慢輪修飾。作為炊器的夾砂陶,泥料裡羼有石英等細砂、碎穀殼和蚌殼末。器物種類很豐富,有碗、杯、盆、缽、豆、圈足盤、瓶、罐、甕、鼎、釜、簋〔gui鬼〕等。陶器表面有的磨光,有的有紋飾,紋飾有弦紋、瓦溝紋、篦紋、戳印紋、鏤孔和附加堆紋等。彩陶很有特點,在細泥紅陶上施黑彩,有弧線紋、寬帶紋、繩紋、平行線紋、橫人字紋、漩渦紋等。少數黑陶上施朱繪。陶器的燒成溫度為600—800℃。

主要分佈在長江中游、漢水流域,因首先發現於湖北省京山縣的屈家嶺而得名。年代為公元前2550—前2195年。該文化和大溪文化有一定的繼承關係,有較高的製陶水平,制法以手製為主,也有輪制。器物種類有三足盤、高圈足杯、圈足碗、長頸圈足壺、折腹豆、盂、扁足鼎等,有特大型號的鍋、缸等。早期黑陶較多,晚期以灰陶為主。屈家嶺文化是南方能製蛋殼薄陶的文化,裝飾花紋有弦紋、淺籃紋、刻劃紋、附加堆紋、鏤孔和部分朱繪。燒成溫度在900℃左右。彩陶有黑彩、橙黃色彩。圖案有圓點、條紋、弧線、菱格紋、方框加卵點紋。陶紡輪上的花紋是所有原始社會陶質生產工具上最精美的彩繪。 因1973年首次發現於浙江餘姚河姆渡村而得名。年代距今6360—5360年,早的可接近7000年。製陶工藝比較原始,陶質是一種夾炭黑陶,有的為黑灰色,有的為黑色。燒成溫度在800—930℃之間。陶器表面往往飾有繁密的繩紋和各種刻劃紋,如稻穀等植物紋,動物有豬紋、類似魚藻紋、鳳鳥紋、蜥蜴紋等,形像生動逼真。日用器物有釜、罐、杯、盤、缽、盆、盂、灶、器蓋和支座等。發現三片彩陶。作法是,在夾碳黑陶表面上一層灰白色土,然後磨光,以褐紅色、黑褐色繪出花紋。還有一些雕塑藝術品,如人體形象、豬、羊和魚等。

因1959年首次發現於浙江省嘉興縣的馬家浜而得名。這類文化主要分佈在江蘇南部、浙江北部廣大地區。年代始於公元前5000年到前4000年,可分三期。早期有馬家浜下層、羅家角第四層。中期有馬家浜上層、羅家角第一、二、三層,圩墩下層和草鞋山第十層。陶器有泥質紅陶、灰陶、黑陶和黑皮陶。還有泥料中羼細砂、蚧殼末、焦化了的草屑和穀殼。手製為主。晚期出現輪製陶器。燒成溫度為760—950℃左右。製陶工藝水平較高。器物有缽、豆、杯、盤、罐、匜〔yi夷〕、瓶、觚、尊、壺、勺、鬶、盉、釜、鼎、甗和支座。多素面磨光。紋飾有弦紋、繩紋、劃紋等。豆類製品盛行鏤孔,孔形有圓形、方形、長方形、三角形,以及菱格形等。 首先發現於上海青浦縣崧澤遺址中層,在吳縣、常州、武進、吳興等縣都有發現。陶器一般以夾砂紅褐陶和泥質灰陶為主,還有少量泥質紅陶和泥質黑皮陶。泥質灰陶質地細膩,火候較高,這種陶系在馬家浜類型中很少,而在崧澤的製陶業中則居主要地位。夾砂陶的羼和料為砂粒、蚌殼末或焦化後的稻殼禾。以素面為主,紋飾有附加堆紋、壓劃紋、弧弦紋、鏤孔、彩繪等。

製作工藝上,原料加工比較細膩。成型普遍採用慢輪修整。根據器物觀察,從規整細密而均勻的輪旋紋看,可能已採用輪製成型。常見器物有炊器鼎、釜、甑等。盛器有罐、觚、盆、直口圓底缸等。飲食器有豆、杯等,其他還有研磨器。燒成溫度在760—810℃之間。 北陰陽營下層類型。這是與馬家浜文化相似的一個文化類型。居民們生產了質量很好的彩陶,如圈足碗、圓底盆、帶把圓底缽、帶把壺、三足盉、折足鼎,高圈足尊等。彩繪用紅色和黑色。有的先施以白色或紅色陶衣再繪彩,繪畫的內容有三角紋、弧線紋、網紋、菱形格紋、帶紋等。 是繼馬家浜文化而興起的一種原始文化。因1936年最先發現在浙江省杭縣的良渚而得名。這類文化分佈範圍大致和馬家浜文化相同。年代距今4700年至3800年左右。陶器以泥質灰陶最富特徵。以黑陶為代表,大多數黑陶是灰胎,表面為黑色,只有極少數為里外皆黑的薄胎黑陶。還有泥質灰陶和夾砂紅陶。製作方法普遍採用輪制,造型規整,只有少數器物,或器物零件是手製或範制。陶器裝飾主要是磨光,紋飾有弦紋、籃紋、繩紋、劃紋、錐刺紋、波浪紋、附加堆紋和鏤孔等。主要器形有碗、盆、杯、豆、罐、壺、簋、尊、盉、釜、鼎、鬶和大口尖底器等。其魚鰭形三足鼎、大圈足淺盤、竹節形細柄豆最富特色。燒成溫度在940℃左右。

製陶手工業較為發達的原始文化還有很多。時代很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有江西萬年縣的仙人洞、廣東英德的青塘,廣西桂林的甑皮岩,台灣的大坌坑、圓山、鳳鼻頭等文化。時代略晚的有江西修水的山背、廣東曲江的石峽、福建的曇石山、雲南元謀的大墩子。東北地區有遼寧瀋陽的新樂、赤峰的紅山等文化。製陶工藝各富特色,有的與中原新石器文化製陶工藝或多或少有聯繫。各地製陶工藝水平參差不齊,也因原始文化內涵不同,在陶器上表現出不同的特徵。但有一點是明顯的,即隨著時代的發展,工藝水平漸趨一致,共同特徵逐漸增多,形成中國新石器時代陶器藝術的共同風格,它們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新石器時代陶器的造型,奠定了我國以後各個歷史時期生活用具形狀的基礎。儘管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變化,但各種生活用具都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和演變的。這個時期陶器形體結構的安排都是為了滿足生活中的實用需要。各類器形都做得很規整,以圓形為主,講究對稱。用最簡練的結構取得力量均衡,拿起來方便,放起來平穩。最大限度地滿足盛物、使用的需要,絕對不繁雜瑣碎,取得極好的實用工藝的藝術效果。這些成型規律完全符合美學原理。

奠定了圖案工藝的基本規律。新石器時代陶器雖然是幾千年前的產物,但是這些器物從造型到裝飾都質樸純真,沒有任何神秘感。陶器造型結構來自生活。製陶的人們,把採集、耕種土地時幾乎天天接觸的最熟悉的植物、動物和其他自然現象,通過運用模仿、提煉、誇張的手法創作出來,植物形像如葫蘆、瓜果、籽實、竹節、葉子、花朵等,動物形像如豬、狗、鶚、長嘴鳥、水鳥、田螺、蝸牛及獨木舟、人體形像等。在美化陶器時則採用拍印、刻劃、繪畫、捏塑等手法進行修飾。繪畫原料也是從他們居住地周圍,或耕作的土地裡,尋找出來的一種結構鬆散的鐵、錳結核,經粉碎後配成的彩料。畫筆是用動物毛一類的物質做成的類似毛筆的工具。裝飾花紋則取自水波、植物、動物、人物等形象,這些都很貼近原始人的生活,就是說原始人的生活是新石器時代陶器藝術的源泉。以豐富得無法統計的彩陶圖案來說,它已經把自然界中熟悉的現象提煉成圖案,出現了極好的符合美學原理的法則,如大家都遵守的均衡、整齊、對稱、反复、連續的法則。絕對沒有雜亂無章、輕重倒置,比例失調的現象。這些圖案無論是繁是簡都符合圖案學有關美的原理。 新石器時代陶器生產是以實用為基礎,美化陶器的一切手段和目的都不脫離這個原則。陶器上的一切圖案都要服從器形。把裝飾美和實用美結合得很好,這在幾千年前的原始社會是難能可貴的。 陶器上的各類圖案、圖畫和雕塑內容都安排在器物最突出的部位,如腹部、肩部。用陶的人們既解決了日常使用的需要,在使用中目光也最容易接觸到,使生活豐富多彩,精神上獲得美的享受。技藝的成熟,性格的樸質憨厚,使做出的陶器必然端莊、飽滿、挺拔。這些陶器藝術表現了大自然、形體、運動產生的節奏和韻律,美得和諧,令人驚嘆不已(圖1)。

1.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魚紋(西安半坡出土) 2.仰韶文化魚紋盆(西安半坡出土) 3.仰韶文化人面魚紋展示圖(西安半坡出土) 4.大汶口文化早期彩陶缽(山東兗州王固出土)5.石嶺下文化彩陶鳥紋瓶(甘肅武威灰地兒出土) 6.石嶺下文化彩陶盆(甘肅秦安大地灣出土) 7.石嶺下文化彩陶罐(甘肅莊浪出土)
圖1 彩陶
新石器時代離今天已經幾千年。考古學家靠發掘生活遺跡、生產工具,靠人們的分析來認識當時的歷史,而陶器的造型及其上面的彩繪,形像地再現了當時人們生活的情景,反映出人們的思想意識,堪稱生動的歷史畫卷。陶器上有許多植物圖畫,表現了當時採集、農耕的情景。有的陶器表面畫出陽光照耀下禾苗生長的狀況,有規律地畫出卷枝、花瓣、籽實,婀娜多姿,既富於裝飾性又很寫實。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而人們熱愛生活的感情更是熱烈的(圖2)。 動物形像中多是些人們捕撈、狩獵、馴養的性情比較溫順的動物,如魚、鹿、豬、狗、鸛、鶚、鳥等。人們對此接觸最多,也最熟悉,很容易掌握它們的習性和特性,能準確地將它們的形象、神態描繪出來,很善於取捨、提煉和誇張。如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夾碳黑陶缽上刻畫的豬,是由野豬培馴成家豬過程中的形象。長嘴大耳,頸脊高聳,是野豬的特徵,但肩腹弧線明顯,比較豐滿,性格又溫順,酷似家豬。馬家窯文化陶器上爬伏在稻田中蛙的形象,四腿誇張得比身軀還大,很有勁,躍動之感很強烈。

1.馬家窯文化彩陶水波紋罐(甘肅永靖三里坪出土) 2.馬家窯文化彩陶水波魚紋碗(蘭州王保保城出土) 3.馬家窯文化彩陶尖底瓶(甘肅隴西呂家坪出土) 4.馬家窯文化彩陶圖案紋盆5.大溪文化彩陶瓶(四川巫山大溪出土) 6.大溪文化彩陶罐(四川巫山大溪出土) 7.齊家文化彩陶罐(甘肅武威皇娘娘台出土) 8.齊家文化大雙耳罐(甘肅永靖秦魏家出土) 9.齊家文化彩陶豆(甘肅武威皇娘娘台出土)。
圖2 彩陶
陶器裝飾總是將世界上最美的東西提煉出來放在上面。人體形象當然也是最美的,製陶的人們在陶器上做出很多人的形象,如將器蓋蓋鈕塑成人頭。有形體修長的陶瓶口沿塑一個少女的頭,頸細長,肩和上腹很突出,恰似少女高高的胸脯,下腹修長,整體為磨光紅陶。一個陶瓶儼然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妙齡少女。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珍藏一個小口長頸瓶。該瓶塑成一個裸體的人物形象,上部乳房突出,系女人形象,下身又是一個具有男人特徵的結構。這完全是原始社會的一種生殖崇拜,即男女相通即可繁衍後代。遼寧的紅山文化,發現很多雕塑精美的女人形象,赤身裸體,肚腹圓鼓,乳房突出,臀部高起,是臨產前的婦女形象(圖3〔1—2〕)。這些形像是在一個祭祀遺跡中大量發現的。在河南省臨汝縣閻和村仰韶文化遺址出土一個直筒形三耳缸,陶質較粗,是二次葬裝死者骨骸的用具,上面彩繪一幅鸛魚石斧圖。巨大的鸛鳥雙目圓睜,強有力的喙上叼著一個僵死的大魚。旁邊立著一個巨型的石斧,石斧用繩索纏在木柄上,柄端手握的地方刻出菱形網格。部分考古學家認為,這幅完整的圖畫涵義很深,可以揭示出一個深刻的社會現象。它似乎表現的是兩個戰鬥的氏族部落,鸛鳥和魚分別代表兩個不同的氏族部落的圖騰。以鸛鳥為圖騰的部落,勢力強大。在兩個部落浴血戰鬥中打敗了以魚為圖騰的部落。鸛部落的首領英勇善戰,為本部落的強大作出了貢獻。石斧表示他的權勢,死魚表示魚部落的降服。強悍的鸛部落首領死後,為了在裝其骨灰的陶缸上表現出他征戰的功績,製陶者就畫出這樣的畫面。如果這個推測不錯的話,可以看出新石器時代彩陶要表現的內容,已經遠遠超出僅僅滿足使用的要求,而是反映氏族之間複雜起來的關係和豐富的意識形態的內容。

1、2.紅山文化紅陶孕婦形象正面、側面(遼寧喀左縣東山嘴出土) 3.馬家窯文化彩陶盆及人物舞蹈紋展示圖(1973年青海大通上孫家寨出土)
圖3 陶塑和舞蹈紋飾
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馬家窯文化遺址,1973年出土一件舞蹈紋彩陶盆,口微斂,腹壁微曲,小平底。該盆的彩繪裝飾主要是三組人物舞蹈形象,上端口沿處是一圈帶紋,盆的最大腹徑處是四道平行弦紋。上下兩組紋飾之間是主題紋飾,即人物舞蹈紋,每組舞蹈人物的兩邊是五至八道並排的弧線。在兩組相反弧線紋之間各有一條斜行的柳葉形寬帶紋。舞蹈人物是五個一組,向一個方向,手拉手。他們隨著節拍,按舞蹈的旋律起舞,髮辮順勢擺向一側。最外側的人一手拉舞伴,另一個臂不拉手,簡單地畫兩條線,其用意是表明舞蹈的動作較大。人物的兩條腿用兩道線來表示,成一定角度,表示已將全身墊起,運用腳尖起舞。根據現代舞台舞蹈動作來分析,人們跳的是比較歡快的舞蹈。每個人在臀部下端有一上翹的虎尾狀裝飾,這是原始社會里人們很喜愛的裝飾。他們在勞動之餘,在樹蔭下圍著水塘,手拉手翩翩起舞。製陶的人用流暢的線條來表現人們歡快的生活,形象寫實,人物突出。尤其巧妙地利用陶盆的橙黃色,裝上水後,水映陶色,圓弧形的陶壁,使形象得到美化和豐富。這是原始社會人們勞動之餘娛樂文化生活的寫照。說明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藝術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它反映出當時人們的豐富多彩的生活(圖3·3)。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