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數學

第16章 第四章面積與體積

中國古代數學 郭书春 588 2018-03-20
長方形在古代叫方田,《九章》提出的面積公式是“廣從步數相乘得積步”。古代“廣”指東西的長度,“從〔zong縱〕”指南北的長度,則面積S=ab。劉徽對這一公式未證明,而是給出了面積定義:“凡廣從相乘謂之冪。”冪的涵義與今天指乘方不同。 三角形叫圭田,《九章》提出的面積算法是“半廣以乘正從”,廣即底,正從即高,公式為S=1/2ah。劉徽記載了以盈補虛的證明方法,將三角形拚補成長方形,如圖1所示。以盈補虛,又稱出入相補,是中國古代解決面積、體積、勾股等問題的主要方法之一。

圖1 圭田之出入相補
直角梯形,《九章》稱之為邪田,其面積的計算公式是S=1/2(a+a)h,其中a、a、h是上、下底及高,也是拚補成長方形以證明其面積,如圖2所示。一般梯形叫箕田,它可分解成兩個邪田,其面積公式同上。


圖2 邪田之出入相補
秦九韶的三斜求積術是已知三角形三邊求其面積的方法:今有一三角形田,小斜13裡,中斜14裡,大斜15裡,其面積的求法是:“以小斜冪並大斜冪,減中斜冪,餘半之,自乘於上。以小斜冪乘大斜冪,減上,餘,四約之,為實。一為從隅,開平方得積。”(《數書九章》卷五)這段話用現代符號寫出便是:
根號下的多項式分解因式便成為½(a+b+c)·1/2(a+bc)·1/2(c+ab)·1/2(b+ca)。可見三斜求積公式與古希臘海倫公式是等價的。秦九韶還用三斜求積術解決了四不等田的面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