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數學

第10章 第三章算術運算

中國古代數學 郭书春 495 2018-03-20
乘除法法則要用到九九表。 《管子》與劉徽都談到伏羲作九九之術。九九之術就是九九表,唐宋間又引申為數學的代稱。古代的九九表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故名。戰國末《呂氏春秋》、漢初《韓詩外傳》等典籍還記載了齊桓公設庭燎以九九招賢的故事,可見九九表是當時人們的常識。 早在先秦人們已經諳熟乘除法則。據《孫子算經》記載,二數相乘,作三行布算。上、下為相乘數,中行為積。將下數向左移,使下數末位與上數首位相齊,以上數首位自左向右乘下行各數,相加後放入中行。去掉上行首位,下數右移一位,以上數次位自左向右乘下行各數,加入中行,如此類推,便得到乘積。 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被除數稱為實,放在中行,除數稱為法,在下行,除的過程稱為“實如法而一”。 “實”源於被分的實在的東西,法是法式、標準的意思,這句話的意義是:實中有等於法的數,便得一,因此,實中有幾個法便得幾。使法、實首位相齊(如實與法相齊部分小於法,則將法向右移一位),議得商數首位,放於上行,從左向右乘法的各數,隨即減實。然後將法向右移一位,再議商的次位,重複上述步驟,一直進行到法、實個位相齊。如實不盡,便以餘數為分子,法為分母命名一個分數。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