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農業

第6章 第五節在人口膨脹壓力下繼續發展——明清農業

中國古代農業 李根蟠 6138 2018-03-20
明清(鴉片戰爭前)是我國傳統農業發展的第四階段,這是精耕細作農業繼續發展時期。這一時期,人口的增長已引起全國性的耕地緊缺,為解決人多地少的矛盾,人們致力於提高複種指數和擴大耕地面積,土地利用率達到了傳統農業的最高水平。 人類社會存在著相互制約的兩種生產:物質資料的再生產和人類自身的再生產。人口與農業的關係實質上是兩種生產的關係。一方面農業生產的發展為人口增長提供物質基礎並規定了它的極限。農業經濟的不同類型,決定了人口演變有不同規律:小農經濟佔統治地位的農區,人口往往能較穩定地增長;牧區人口增長則因牧業受自然條件變化巨大影響而呈現不穩定性。另一方面,在生產工具簡陋的古代,勞動力對農業生產有重大意義,因而人口的消長、轉移、分佈極大地制約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對不同時代不同地區農業生產面貌發生深刻影響。

我國歷史上的人口發展呈波浪形曲線上升,並形成若干梯級。先秦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口還很稀少,也缺乏可靠的人口記載。戰國以後生產力出現飛躍,人口增長也較快。漢代開始有全國人口統計數字,從那時到五代,人口反复波動,最高人口數沒有超過6000萬的。宋代南方大規模開發導致人口的增長,宋代最高人口數已突破一億,明代盛期人口約在1.2億左右。到清代又上了新的台階。康熙初年人口還只有9000多萬,經過100多年,乾隆末年人口已猛增為三億,至鴉片戰爭前夕,人口已突破四億大關。 清代人口的這種空前增長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農業生產的相應發展無疑是重要的前提。滿族入關建立清朝後,合內地與草原為一家,結束了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長期軍事對峙的局面,又鎮壓了各地的反清勢力,調整了階級關係和民族關係,國家空前統一,社會空前穩定,這種局面對農業生產發展十分有利。正是農業的發展使人口的增長有了可能。不過,人口的空前增長又反過來給農業生產帶來了嚴峻的問題。清代中葉以前,雖然歷代都出現過局部的“地不敷種”的問題,但從全國來講,土地完全能滿足勞動力的需要,人口的增長成為農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和動力。清代人口的激增導致全國性耕地的緊缺,清代中期,人均糧食耕地面積只有一畝七分左右,人口的增長已成為一種沉重的壓力,朝野上下都在議論“生齒日繁”的問題。這種沉重的人口膨脹的壓力,若轉移到別的任何國家,都足以把這個國家的農業壓垮。但中國傳統農業憑藉其頑強生命力經受住了這次歷史考驗。它依靠什麼辦法呢?不外是三條。第一條是千方百計開闢新耕地。第二條是引進和推廣新作物。這兩條相互聯繫,我們在下面還要談到。第三條是依靠精耕細作傳統,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單位面積產量。作為我國傳統農藝特點之一的多熟種植,宋代以前已經萌芽,宋代有初步發展,但較大發展還是在明清。圍繞著多熟種植,大量品種被培育出來;肥料需求量更大,由施用自然肥、農家肥到施用商品性的餅肥;耕作要求更高,出現特重大犁和套耕等方法;治虫受到重視;栽培管理也更精細。總之,以“糞大力勤”為特點的技術體系更加強化。這一時期土地利用技術(如低產田改造等)又有發展,意義尤為深遠的突破是,堤塘綜合利用的生產方式在南方某些地區形成,這成為當今所提倡的“立體農業”或“生態農業”的先驅。在以上三條中,第三條更為重要,而且作用越來越大。我國歷史上由於人口發展的不均衡和土地兼併的發展,戰國以來歷代都有一些相對人多地少的地區,精耕細作技術一般是從這些地區首先發展起來的。明清時代由於人口激增形成全國性人口多耕地少的格局後,精耕細作更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了。


圖17 人力代耕架
明清在農業技術繼續發展的同時,農具卻較少改進。明清基本上是沿用宋元的農具,有所創新的多是適應個體農戶小規模經營的細小農具,如手搖小型水車——拔車,南北丘陵山區整治水田田埂的塍鏟、塍刀,種雙季稻整地用的匍蓘〔gun滾〕,稻穀脫粒用的稻床,北方旱地中耕用的漏鋤,捕粘蟲用的滑車等。明代一些地方出現過風力水車,但並沒有推廣。甚至王禎《農書》早有記載的一些大型高效農具,明清時反而罕見了。由於牛力不足,有的地方退回人耕。明代還有使用唐代已出現的“木牛”即人力代耕架(圖17)的零星記載,這雖是一種巧妙的創造,但在使用動力上不能說是進步,而且使用並不普遍。總之,明清時代已失去兩漢或唐宋那種新器迭出的蓬勃發展氣象。這一方面是由於傳統農具的發展已接近小農經濟所能容納的極限,同時勞動力的富餘又妨礙人們進行改進農具提高效率的努力。與此相聯繫,明清時代在單位面積產量繼續提高的同時,每個農業勞動力生產的糧食卻明顯下降。如據吳慧《中國歷代糧食畝產研究》估計,西漢末年糧食單產折合每市畝264斤,每個勞動力生產原糧3574斤。到了清代,糧食畝產增至367斤,每個勞動力生產糧食則降至2262斤。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是每人平均佔有糧食耕地面積由3.76畝減少到1.7畝。以上是明清農業的不足之處,反映了人口過度增長對農業發展的製約。

自農業發生以來,闢土造田的運動始終沒有中斷過。秦漢時代,黃河流域已基本上被開墾出來,唐宋元時代,隨著南方的進一步開發,廣大內地的宜農土地已墾闢殆盡。明清時代人口的激增導致對耕地的需求空前增長,當人們墾復了王朝交替之際因戰亂而拋荒的土地後,就不得不向條件更加艱苦、地區更加荒遠的土地進軍。因人口激增和土地兼併而喪失土地的農民,像決溢的洪水,迅速地流向一切可以提供新耕地的地方,成為明清闢地造田的主力軍,而政府也在各地組織軍屯、民屯和商屯。 灘塗荒山是這一時期墾殖的重點之一。洞庭湖區、珠江三角洲沙田區、江河沿岸洲灘和東南沿海灘塗都獲得了開發。如位處湖南湖北兩省的洞庭湖區,早在宋代已有零星的圍墾,但大規模“化棄地為膏腴”的開發活動是在明成化(公元1465-1487年)以後。人們在洞庭湖北修築堤防阻擋江河之水,在洞庭湖南修圩堤圍墾湖中之田,當地稱之為垸田。它由北向南發展,明代修的垸田約100多處,清代增至四五百處,面積達500萬畝之巨。由於長江流域第一大湖洞庭湖區的開發,兩湖地區成為我國新的糧倉,“蘇湖熟,天下足”的民諺明中後期起被“湖廣熟、天下足”所代替。明清時代陸續有人在天津地區圍墾,把大片濱海鹽鹼地改造為盛產水稻的良田。內地許多原來人跡罕至的山區,這時也被陸續開墾出來。深入山區的農民,住在簡陋的茅棚中,為謀生而披荊斬棘,被稱為“棚民”。如明中期後,大量流民衝破政府禁令進入荊襄山區,使昔日的高山峻嶺,出現“居廬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鱗次”(卷一)的景象。又如清代,千百成群的破產農民陸續不斷進入川、陝、楚交界地區,這里人口一度達數百萬。經過幾代人努力,使這裡的深山老林獲得開發。

明清墾殖擴張的另一重點是邊疆地區。這一時期大批農民陸續進入長城以北內蒙古、東北的傳統牧區半牧區,使那裡的農田面積大量增加。尤其是清代山東、河北、河南的漢族農民衝破清政府封鎖,川流不息地進入東北(俗稱闖關東),與當地蒙、滿等族人民一起,把東北開發成我國近代盛產大豆高粱的重要農業區。在新疆,尤其是清朝在此建省後,大興屯田,興修水利,在當地維吾爾、漢、蒙各族人民努力下,農業生產獲得很大發展。西南地區的雲南、貴州,古稱西南夷,漢代還是以農耕為主的“土著”和以游牧為主的“行國”錯雜並存的地區。以後農耕文化範圍不斷擴大,游牧文化範圍不斷縮小,並向定居放牧轉化。元明清三代,中央政府在這里大興屯田,大批漢族、回族等人民進入該區,內地先進生產技術迅速推廣,農田水利也獲得發展,墾殖活動逐步由平壩向山區和邊地發展。沿海島嶼的墾拓也在加速進行。閩南、粵東的人民在清代幾次掀起渡海移居台灣熱潮,大大加快了台灣島的開發。

灘塗荒山和邊疆的墾闢使我國耕地面積比前代有很大增加。有人估計明代耕地面積比宋代增加了40%,即由5.6億畝增加到7.84億畝;清代又增至11-12億畝,比明代擴大了50%。這是明清糧食總產量增長的重要因素,對民食問題的緩和起了很大作用。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鹵沙岡”、“陡絕之地”,被外國人視為沒有利用價值的“邊際土地”。在墾闢和利用這些土地的過程中,低產田(如鹽鹼地、冷浸田等)的改良等土地利用技術獲得發展。一些山地被墾闢後用來種植藍靛、香菇、麻、煙、茶、漆、果樹等,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邊疆的墾殖活動不但擴大了農耕文化區,而且使中原的精耕細作技術獲得傳播。 不過,明清墾殖活動是在人口膨脹壓力下自發進行的,在封建制度下不可能作出合理的規劃,它帶有很大的盲目性,不少地方是用刀耕火種開路,不可避免地造成對森林資源、水資源等的破壞,引起水土流失、水面縮小、蓄水能力降低等弊病,從而加劇了水旱災害。我國本來是一個自然條件比較嚴峻,自然災害比較頻繁的國家,明清時代這種情況又有所發展。與此相聯繫,備荒救荒越益為人們所重視,野生植物的利用和除蟲治蝗等技術獲得發展,這也是明清農業的顯著特色之一。

明清墾殖活動的另一消極後果是內地宜牧的荒灘、草山減少,傳統牧區和半農半牧區也大面積改牧為農,遂使在全國范圍內種植業比重上升和畜牧業比重下降,形成農牧關係中畸重畸輕、比例失調的局面。耕畜不足、經營分散細碎,甚至使有些地區由牛耕退回人耕。 在明清時代的糧食生產中,玉米、甘藷和馬鈴薯的傳入和推廣,是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它們適應了當時人口激增的形勢,為我國人民征服貧瘠山區和高寒地區,緩解民食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沒有它們的推廣,明清時代耕地的擴大和單產的提高都會受到限制。 據明朝人說法,玉米原產於“西番”地區,因曾進禦皇帝享用,被稱為“禦麥”。早期玉米多稱玉麥,大概是御麥的訛變。此外,玉米還有苞谷、玉蜀黍等幾十種異稱。以前一般認為,玉米原產美洲,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才傳到歐亞大陸並進入我國。近人的研究已動搖了這一結論。因為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前的幾十年,在《滇南本草》這本書中已有關於玉米的明確記載。我國西南民族地區種植玉米相當早。因此,玉米的起源和如何傳入內地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不過,明代內地種玉米還很少,內地人對玉米形狀習性不甚了了,以致李時珍在中把玉米圖像也畫錯了。清代人口陡增,民食吃緊,玉米開始受到重視。因為這種作物對土壤氣候條件要求不高,種收省工方便,高產耐飢,沒有完全成熟也能採食。最初,玉米主要在各地山區迅速推廣,出現了“遍山漫谷皆苞谷”的局面,取代原來粟谷的地位。 19世紀後,華北、東北等平原地區也開始大量種玉米,玉米遂發展為全國性的重要糧食作物。

甘藷和馬鈴薯這兩種塊根作物都原產於美洲。我國原產的塊根塊莖類糧食作物主要是薯蕷(山藥)和芋頭,後來都轉化為蔬菜了。另一種塊根作物也稱甘藷或甘藷,屬藷蕷科,不晚於漢代已在海南等地栽種,是黎族人民的傳統作物。原產美洲的甘藷則屬旋花科,又稱番薯。明萬曆年間(16世紀末)傳入我國,引進路線一是從呂宋(菲律賓)傳入福建,一是從越南傳入兩廣。都是華僑中的有心人冒著風險、衝破當地的封鎖把薯種帶回國的,其中有不少動人的故事。甘藷傳入後,恰遇福建因颱風災害發生飢荒,甘藷被用作救荒作物種植,活人無數,人們對它開始刮目相看。明末徐光啟為了解決江南災荒,多次從福建引種甘藷,研究出甘藷在當地藏種越冬的方法,並總結了甘藷的“十三勝”,包括產量特高,食用方便,繁殖容易,種植簡單,耐旱耐瘠,不怕蝗蟲等。清中葉以來,隨著人口激增和貧苦農民為了尋求新耕地的遷移活動,甘藷加快向北傳播,在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等地獲得迅速推廣。馬鈴薯又稱土豆、洋芋等,傳入我國時間大約是明末清初,先在台灣種植,然後進入大陸;也有從俄國引種到我國北方的。馬鈴薯生長期短,適應性強,即使在氣候冷涼地區,在新墾地或瘠薄山地,均可種植,成為苦寒山區人民的重要糧食。

明清時期水稻種植有進一步發展。在北方的13省中,除黑龍江外均有水稻種植。清末水稻分佈的北線是新疆伊犁,沿河西走廊、河套到東北的遼河流域。在南方,雙季稻從嶺南發展到長江流域。北方的穀子、高粱的地位,則因玉米、番薯的傳播受到削弱。我國現在的主要糧食作物依次是水稻、小麥、玉米、高粱、穀子、甘藷和馬鈴薯。這是歷史長期發展的結果,而糧食作物構成的這種格局,清代已基本形成了。 在纖維生產方面,棉花雖然在宋元之際傳入長江流域,但真正在全國普及還是在明清。明朝立國伊始,即對民戶的木棉生產數量作出硬性規定,棉花迅速在黃河流域推廣開來。明末徐光啟說:“(棉花)宋末始入江南,今則遍及江北與中州矣。”清代中期,棉花不但是國內最重要的衣被原料,而且還有棉花和棉布運銷國外。棉花的發展導致麻類種植的下降,麻織品幾乎為棉織品所取代。從宋末到明代隨著棉業的勃興,蠶桑業在許多地方趨於萎縮,但南方某些地區,尤其是嘉湖地區,清代在蠶絲出口的刺激下,蠶桑業進一步繁榮,並使其鄰近地區和珠江三角洲也發展為重要蠶桑產區。柞蠶絲的生產在明清也有很大發展。首先採收和利用柞蠶絲的,是先秦時代山東半島的“萊夷”。明中葉以後,放養柞蠶成為山東農家的一項副業,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技術,並由起源地山東先後傳到黃河流域下游和東北的遼寧、西南的川黔等省。

花生和煙草是我國明清時代引進的重要經濟作物。據報導,浙江吳興錢山漾和江西修水跑馬嶺都出土過新石器時代的花生遺存。但在以後的漫長歲月裡,花生並不見於文獻記載,這成為農史研究中尚未解開的一個謎。明嘉靖、萬曆以前,原產巴西的花生傳入我國,稱“香芋”。初從海路至閩廣,繼從閩廣至江浙,清初已擴展到黃淮以北。 19世紀又有大粒花生的傳入,山東成為花生的重要生產基地。花生含油量大,是榨油的好原料,引進後發展很快,種植幾遍全國,成為最重要的油料作物。煙草原產美洲,是明萬曆年間從呂宋引入福建、廣東的,初音譯為“淡白菰”;明末清初也有從朝鮮傳入東北的。它很快傳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成為清代重要經濟作物。 明清甘蔗生產也有發展,產量以閩廣稱盛。台灣是新興蔗區,並迅速超過大陸。藍靛也是重要經濟作物,福建、江西成為藍靛的特產區。茶葉生產繼續發展,傳統的官方或半官方的茶馬貿易被更廣泛的民間貿易所代替,同時茶葉又成為對外貿易最重要的物資之一。

在明清的蔬菜中,傳統的葵和蔓菁身價日下,而白菜和蘿蔔則唱起了主角。它們的品種不斷增加。尤其是明中葉培育出不同於原來散葉型的結球白菜,即今天的大白菜。它不但為我國人民所喜愛,而且也被世界各國廣泛引種。這一時期引進的蔬菜有原產美洲的辣椒、番茄、菜豆、南瓜以及球莖甘藍和結球甘藍等,它們經過我國人民的改良,有很大發展。如我國現在已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辣椒品種,包括各種類型的甜椒,成為菜椒品種的輸出國,北京的柿子椒引種到美國,被稱為“中國巨人”。 明清時期我國原有栽培果樹的品種顯著增加,又從國外引進芒果、菠蘿、番木瓜、番荔枝等果樹。我國北方現在的主要栽培果樹西洋蘋果和西洋梨,就是清末從北美洲傳入的。 本時期的畜牧業,由於傳統牧場的開墾和內地牧養條件的惡化,大牲畜飼養業走向衰落,但豬羊等家禽的飼養繼續有所發展。我國貝類的人工養殖始見於宋代文獻,明清時代有進一步發展,主要產區在福建、廣東沿海,種類則有蠔、蟶〔cheng撐〕、蚶、(蟲雷)〔lei雷〕等。明清時期沿海和台灣人民又在海塗鑿池或築堤養魚,更擴大了人工養魚的範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