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史前文化

第28章 第三節新石器時代文化

中國史前文化 王仁湘 8816 2018-03-20
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以陝西省西鄉縣李家村遺址命名。主要分佈於漢中地區。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距今6995±110或6895±120年。 李家村文化的陶器以未經淘洗的泥質陶或夾砂灰白陶為主,代表性器物為圈足碗、三足器和平底缽。石器器型有斧、鏟、錛、鑿、尖狀器、刮削器、敲砸器及石片等,其中扁平舌狀雙弧刃石鏟最具特色。 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1973年首次發現於河北省武安縣磁山。主要分佈於河北中南部。據放射性碳素斷代(未校正)約為距今7400—7100年。 農業是磁山人主要生產部門,他們種植粟,並飼養豬、狗和雞,漁獵經濟也佔有重要的地位,發現了大量的骨鏃、魚鏢、網梭及鹿、魚、龜鱉、蚌、鳥等骨骸。主要生產工具是石斧、刀、鐮、鏟、磨盤等。陶器手製,用泥條盤築或捏塑法製成。器型有杯、碗、盤、缽、三足缽、雙耳壺、罐、豆、盂、支架、器蓋等。紋飾有繩紋、編織紋、篦紋、附加堆紋、剔刺紋、劃紋、乳丁紋等。以夾砂陶為主,包括紅、褐、灰褐色三種,泥質陶僅見紅陶一種(圖20)。出土骨器有刀、錐、鑿、鏟、梭、針、笄等,另有少量蚌、角器。


圖20 磁山文化陶器和石器
磁山發現有兩座房基,均屬半地穴式建築。 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 1977年首次發現於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主要分佈於豫中一帶,豫北和豫南也有發現。據放射性碳素斷代(未校正)距今約為7500—6900年。 農業是其主要生產部門。主要農作物是粟,主要生產工具是石鐮、鏟、磨盤,其中以帶齒石鐮和四足近鞋底狀磨盤最具特點。另外飼養豬、狗,兼營漁獵、採集。陶器手製,多用泥條盤築法。以泥質陶為主,夾砂陶次之,泥質陶多素面,部分夾砂陶飾有篦點紋、弧線篦紋、劃紋、指甲紋和乳丁紋。器型有杯、碗、盤、缽、三足缽、雙耳壺、三足壺、深腹罐、鼎、豆、勺、器蓋等(圖21)。房址有圓形、方形兩種,均較小,設有斜坡或台階狀門道。


圖21 裴李崗文化陶器
屬於裴李崗文化的賈湖遺址發現有房址30餘座,墓葬300餘座,出土了一批多為七個音孔的骨笛,隨葬龜甲上的契刻符號,對探索文字的起源具有重要的意義。 新石器時代文化。以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遺址命名。其分佈範圍較廣,東到河南東部、西到甘肅、青海交接處、北到長城地帶及河套地區、南到鄂西北。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距今7000—5000年。

圖22 仰韶文化陶器
仰韶文化在其廣闊的分佈範圍內根據地域和時代的差異可區分為不同的類型。他們的總體特徵是:陶器以泥質或夾砂紅陶為主,泥質陶上多繪有黑彩的幾何紋或動、植物花紋(圖22)。石器多磨製,有刀、斧、錛、鑿、鏃、紡輪等,也有部分的打製石器。此外還有磨製精良的骨器。仰韶人主要從事種植粟和黍的旱作農業生產,飼養豬、狗等家畜,同時兼營採集和漁獵。他們的居室由於時代和地域的不同而體現了多樣性,早期多半地穴式建築,村落佈局為向心型,晚期則出現了地面建築,有的更出現了成排佈局的紅燒土連間式排房。仰韶人死後葬在公共墓地中,墓坑排列有序,體現了一种血緣關係。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主要分佈在豫西、豫北、豫東。可區分為王灣三期、後崗二期和造律台三個類型。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距今約4600—4000年。

圖23 河南龍山文化陶器
王灣三期類型以洛陽王灣遺址命名,陶器多見泥質或夾砂的灰陶,一般飾籃紋、方格紋。生產工具中以帶肩石鏟、石鐮、蚌鐮、穿孔石刀最具特徵。農業有較大的發展,飼養家畜並兼營漁獵、採集。後崗二期類型以安陽後崗遺址命名。陶器多灰陶,常見繩紋(圖23)。生產工具多長方形石刀,另有骨、蚌質工具。社會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兼營家畜飼養、漁獵和採集。造律台類型又稱王油坊類型。陶器以輪制灰陶為主,常見籃紋和方格紋。半月形石刀、豐富的蚌器和網墜是其重要的文化特徵。社會經濟以農業為主,捕魚和採集占有重要地位。

又稱客省莊二期文化。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主要分佈於涇、渭流域。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距今約4300—4000年。 陝西龍山文化有一組獨具特色的陶器群,多泥質灰陶,主要飾籃紋或繩紋,捆綁狀附加堆紋為該文化僅有,袋足器的袋足部採用內模法加工。生產工具有石器、骨器和陶器。另外出土有玉質裝飾品和與祭祀有關的卜骨。社會經濟中農業占主導地位,還飼養家畜,漁獵、採集也是重要的生產部門。房址均為半地穴式建築,兩種“呂”字形雙連間房址較為特殊。 (參見陶寺遺址) 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以山東省淄博臨淄後李官莊遺址命名。其年代約距今8000年。 後李文化的陶器均為夾砂陶,個別羼雲母,主要有釜、盆、缽、碗、罐、盂,其中深腹圜底釜為代表性器物。其他石、骨、角、蚌器較少,主要有石質的錘、斧、鏟、礪石、磨盤、磨棒、支腳、刮削器、尖狀器和石核,骨、角質的鏃、錐、鏢、匕、耜等及蚌刀、蚌鐮。後李人居住條件不十分清楚,應是住在半地穴或淺穴式的房屋中,利用豎穴式的陶窯燒造陶器。當時已有了農業生產,但採集、漁獵經濟仍佔重要地位。死後則葬在有所規劃的氏族墓地中。

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以山東省滕縣北辛遺址命名。主要分佈於環魯中南山地地區。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距今7300—6100年。 該文化陶器群極富特徵,主要有夾砂黃褐陶、紅陶和紅褐陶,堆紋發達,常見鼎、釜等器類。石器中打製品佔一定數量,器型規整。骨、角、牙、蚌器豐富。北辛人的居址一般採用地面營築,社會經濟以原始農業為主,同時飼養雞、豬等家畜,採集和狩獵經濟也佔有一定比例。 新石器時代文化。以山東省泰安縣大汶口遺址命名。主要分佈在泰山周圍地區,東至黃海之濱,西至魯西平原東部,北達渤海南岸,南到江蘇淮北一帶。另外在河南和皖北亦有發現。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距今約為6300—4500年。

大汶口文化有著顯著的自身特徵,大汶口人盛行枕骨人工變形,拔除上側門齒及口含石球等風俗。陶器多見夾砂或泥質的紅陶,晚期出現了硬質白陶,紋飾常見鏤孔、劃紋、附加堆紋、籃紋,還有彩陶和朱繪,器型有鼎、觚形器、豆、杯、鬶〔gui規〕、壺、瓶、背壺和大口尊等(圖24)。石器磨製精美,中期以後更出現了製做精良的玉器,主要包括斧、刀、鏟、錛、鑿、玉鏟及其他裝飾品。此外,大汶口人還製做了各種骨製、牙制的工具或裝飾品,例如針、骨管、骨珠串及鏢、魚鉤等。他們從事著以種植粟為主的原始農業生產,飼養豬、狗、牛、雞等家畜,同時漁獵經濟也是他們的重要生產部門。 目前,在典型大汶口文化分佈的山東地區還沒有發現大型的聚落遺存,而在它的一個地方類型——安徽蒙城尉遲寺遺址發現了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聚落址。它由成排分佈的紅燒土排房建築構成,這些排房多則六間一排,少則兩間相連,佈局嚴謹,顯示了較高的建築技術。

大汶口人死後的葬式一般為仰身直肢葬,也有俯身葬、屈肢葬和二次葬,另外還發現了折頭葬和折肢葬等較為特殊的葬式。中晚期以後出現了木質葬具,在有些成人墓的隨葬品和幾童甕棺葬的葬具中還使用了帶有各種陶文的大口尊。

圖24 大汶口文化陶器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主要分佈於山東東部、中部及江蘇省北部。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距今約4500—4000年。

圖25 山東龍山文化陶器
山東龍山文化以黑陶著稱,曾被稱為“黑陶文化”。陶器普遍輪制,三足器、圈足器和袋足器發達,常見鼎、鬶、盉、甗〔yan演〕、盆、盤、罍〔lei壘〕、杯,又以鬼臉足鼎和蛋殼陶器最具特徵(圖25)。手工業發達,生產出了各類陶、石、骨、蚌質的生產、生活工具及象徵身份、地位的精美玉器。此時,冶銅成為新興的手工業。龍山人的居住條件在此時發生了飛躍,不僅有從小到大的各級村落,而且出現了築有城牆的大型城堡。體現了嚴格的社會組織結構和森嚴的等級制度。山東龍山人死後的葬俗部分繼承了大汶口文化,顯示了更為明顯的貧富分化。基於上述變化,有人認為山東龍山文化可能已進入階級社會。

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以甘肅省秦安縣大地灣遺址命名。分佈於天水與潼關之間的渭水流域(又被稱為老官台文化或白家村文化,分別以陝西省華縣老官台遺址和陝西省臨潼縣白家村遺址命名)。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距今7400—7050年。 該文化的陶器主要有紅褐陶圜底缽和三足缽、灰褐陶圜底缽和三足缽、圈足碗、三足罐和鼓腹罐等,其中以紅褐色彩陶最具特點。石器有鏟、斧、刀、錛、鑿、磨棒等。另有骨製的矛、錐、鏃、針和蚌制的鋸齒鐮、弧刃刀。大地灣的先民們過著定居生活,住在圓形半地穴式的窩棚中,從事原始農業生產,漁獵經濟也是獲取食物的重要手段。 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以甘肅省臨洮縣馬家窯遺址命名。主要分佈於甘肅省,東至隴東山地,西到河西走廊與青海東北部,北達甘肅北部與寧夏南部,南到甘南山地和四川北部。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距今5300—4050年。


圖26 馬家窯文化陶器
根據早晚差別,馬家窯文化可以區分為石嶺下、馬家窯、半山和馬廠四個類型。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彩陶發達(圖26)。生產工具有石質的鐮、鏃、磨盤、磨棒、斧、鑿、錛以及骨鏃、陶刀等,另外還發現有銅刀和碎銅塊。馬家窯人主要從事種植粟、黍的旱作農業,兼營家畜飼養和狩獵。 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的文化。以甘肅省廣河縣齊家坪遺址命名。主要分佈於甘肅洮河、大夏河、渭河上游及青海湟水流域。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早期年代約為距今4000年。 齊家人過著以種植粟為主、定居的原始農業生活,兼營家畜飼養和狩獵經濟。陶器多夾砂紅褐陶和泥質紅陶,有少量的彩陶,器型以雙大耳罐最具特色。生產工具中石器多用較硬的玉石料磨製,骨器也是齊家人的重要生產工具。此時,冶銅成為新興的手工業項目,銅器有紅銅或青銅質的刀、鑿、環、匕、斧、泡、鏡和裝飾品。齊家人的住房多為方形半地穴建築,有的舖有白灰面,房址周圍還建有貯藏用的窖穴。他們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發現有石圓圈祭祀場所和卜骨等祭祀用品。一般認為齊家文化正處於原始社會即將崩潰的軍事民主制階段。

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以湖北省枝城市城背溪遺址命名。目前分為城背溪、皂市兩個類型。城背溪類型主要分佈於湖北省西南部,皂市類型則分佈於洞庭湖西側和北側。年代推測在距今7000年左右。 城背溪類型的陶器以夾砂紅褐陶為主,有較多的夾炭陶,主要器型有釜、缽、支座、圈足盤、罐。石器豐富,打製和琢制的較多,有斧、錛、球、網墜、石片、石條和盤狀器等。皂市類型的陶器仍以紅褐陶為主,夾炭陶極少,器型有釜、罐、缽、盤、支座、碗、碟、盆、三足罐等。石器分為細小燧石器、打製石器和磨製石器三種,已掌握了對鑽成孔的技術。城背溪人已經開始了稻作農業生產,但漁獵和採集仍佔重要地位。 新石器時代文化。以四川省巫山縣大溪遺址命名。主要分佈於東起鄂中南,南至洞庭湖北岸,西至川東,北至漢水中游沿岸的區域內。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距今6400—5300年。 大溪文化盛行紅衣陶,常見器型有釜、斜沿罐、小口直領罐、壺、盆、缽、豆、簋、圈足盤、圈足碗、筒形瓶、曲腹杯、器座和器蓋等(圖27),還有陶球和陶響球。石器中常見圭形石鑿,還有鏟、錛、鋤和巨型石斧。大溪人的社會經濟以稻作農業為主,還飼養豬、狗、雞、牛、羊等家畜,漁獵和採集是他們獲取食物的輔助手段。大溪人掌握了較高的建築技術,他們的住房經火燒烤,有的還建有散水和簷廊以利於防潮、遮風擋雨和隔熱。他們死後多采用直肢葬,以仰身直肢為主,另外還發現有屈肢葬,其中以雙腳壓於髖〔kuan 寬〕骨下的仰身跪屈葬和下肢向上蜷曲的仰身蹲屈葬最為特殊。

圖27 大溪文化陶器
新石器時代文化。以江漢平原為中心,主要分佈在湖北地區。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距今5000—4600年。 屈家嶺文化的陶器多為泥質黑陶或泥質灰陶,紋飾常見凸弦紋和鏤孔,彩陶以薄胎暈染最具特點,還有少量朱繪陶,器型主要有鼎、甑、豆、罐、壺、盂、盆、碗、三足碟、杯、缸等,其中發達的圈足器和凹底器是該文化區別於其他文化的重要特徵。生產工具包括石斧、石錛、石鑿、石鏃及彩陶紡輪。其他遺物有空心陶響球和彩陶球(圖28)。其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兼營漁獵和採集。

圖28 屈家嶺文化陶器和石器
屈家嶺人的居住條件較為優越,一般是方形或長方形地面建築,出現了多間相連的排房。在建築技術上採用挖槽築基,以黏土或草泥摻燒土碎塊培砌牆體,居住面抹細泥並經燒烤,以利於防潮。有人認為這種形式的建築是父系社會的反映。 屈家嶺人的埋葬習俗中,成人多用單人仰身直肢葬或少量的屈肢葬,不用葬具。兒童多用甕棺葬。 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以湖北省天門市石家河遺址命名。以江漢平原為中心分佈。在其分佈範圍內可以區分為若干個地方類型。 石家河人以稻作農業為主,兼營家畜飼養和漁獵經濟。陶器以灰陶、黑皮陶和紅褐陶為主,多飾籃紋,器類有鼎、甑、罐、碗、缽、豆、盤、壺、杯、缸、器蓋、器座、鬶和刻槽器。生產工具有磨製石器、骨器和陶器,石器磨製精細,有斧、鋤、鏟、刀、鐮、鑿、鏃、矛、網墜、紡輪等。另外還有骨笄、石環、石管、石珠、陶環及小件玉器等裝飾品。人、禽、獸形象的陶塑品則是原始造型藝術的珍品。此時的石家河人已開始築造城堡式建築,並有大規模的祭祀活動。 新石器時代文化。以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遺址命名。主要分佈在寧紹平原,東達舟山群島。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大約為距今7000—5300年。 夾炭黑陶、骨、木加工技藝及發達的稻作農業是河姆渡文化的重要特徵。陶器主要有釜、罐、缽、盤、盉、支腳等(圖29)。骨器則以耜為代表,另外還有鏃、針、哨等。木器加工技術主要表現在大量的榫卯結構、企口使用和大型乾欄建築上,另外還有目前所知最早的木胎漆器。除稻作農業外,河姆渡人還經營家畜飼養和漁獵經濟。

圖29 河姆渡文化陶器
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說明,在我國遠古時期,長江流域有著燦爛的文化,它也是中國文明的一個重要源頭。 新石器時代文化。以浙江省嘉興縣馬家浜遺址命名。主要分佈於太湖地區,南達錢塘江,西北到江蘇常州一帶。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距今7000—6000年。 馬家浜文化的陶器以夾砂或泥質紅陶為主,常見釜、鼎、豆、罐、甕、盆、缽等,一般為素面。石器磨製精緻,以錛為主。另外馬家浜人還掌握了木器加工和製作玉器的技術,他們製作的玉璜、玉玦〔jue決〕後來成為中國的傳統裝飾品。值得一提的是,在該文化草鞋山遺址發現了三塊緯線起花的羅紋布,這是目前中國最早的紡織品實物。此時人們過著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定居生活,種植粳稻和秈稻,同時還飼養家畜、捕魚、打獵。人們居住在方形或圓形的居室中,死後則採用較特殊的俯身葬式埋葬。 (參見崧澤遺址、寺墩遺址) 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以安徽省潛山縣薛家崗遺址命名。主要分佈於長江以北,大別山以南,巢湖以西,宿松、黃梅以東區域內。年代約為距今5700—4900年左右。 該文化陶器多灰、黑陶,三足器發達,有鼎、鬶、盉三類,容器中以壺為主,形制多樣。石器中以多孔石刀最具代表性,還有鏟、錛、鑿、斧、鉞及小件裝飾品。另外,加工精緻的玉器也是該文化的特徵之一。 新石器時代文化。以浙江省餘杭縣良渚遺址命名。主要分佈於太湖地區,南至錢塘江,西北至江蘇常州一帶。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距今5300—4200年。 良渚文化以其獨特的陶器群、精美的玉器和絲、麻織品著稱。陶器以夾細砂灰黑陶或泥質黑皮陶為主,多用輪制,以素面磨光為主,少量器物用刻畫紋或鏤孔裝飾。器型多見鼎、竹節把豆、貫耳壺、盤和帶流杯等。玉器加工的工藝水準較高,器型有珠、管、墜、玦、瑗、璜、鐲、琮、蟬、璧等。器身多飾有繁複、精美的紋飾(圖30)。在該文化錢山漾遺址中還發現了平紋織法的家蠶絲織品和苧麻織品。另外,竹編和船槳等木器製作技藝也為良渚人所掌握。

圖30 良渚文化玉器
良渚人從事著以種植粳稻、秈稻為主的農業生產,有著先進的農業生產工具,包括石犁鏵和石破土器等新型工具。他們的居住址不十分清楚,但發現有乾欄式建築和大型土台上的燒土堆積,有些居址附近還挖有水井。 良渚文化的墓葬資料非常豐富,依其規模和隨葬品多寡,可區分為大、中、小三型,大、中型墓又與祭祀址複合存在,表明當時社會貧富分化已較明顯,氏族社會開始解體,至遲在它的晚期階段已出現了文明的曙光。 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以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命名。主要分佈於西遼河、大凌河流域直至燕山南麓地區,外圍在內蒙古克什克騰旗、林西縣、巴林左旗、遼寧阜新、河北三河等地。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距今8200—7400年。

圖31 興隆窪文化陶器和石器
興隆窪文化的陶器均為夾砂陶,燒製火候低,質地疏鬆,器型簡單,常見筒形罐。石器多大型打製石器,也有磨製的石鏟、斧、磨盤、磨棒(圖31)。骨器有鑿、匕、針、魚鏢等,還出有骨梗石刃的複合工具。該文化的玉器是目前我國所見最早的玉器。當時農業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漁獵經濟仍佔重要地位。人們住在長方形或方形的半地穴房子中,這些房子成排分佈在一條環形壕溝裡構成村落。興隆窪人死後的埋葬習俗較為特殊,部分人被埋在居室當中,其中更有人、豬合葬或隨葬玉器等特殊的做法,以此顯示了墓主人身份的特殊性。 (參見新樂遺址) 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以北京市平谷縣上宅遺址命名。主要分佈在北京市及臨近地區。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距今7400—6300年。 該文化陶器皆手製,以夾砂和夾滑石陶為主,器類簡單,常見深腹罐、缽、盆、碗、杯、盅、舟形器、支架、陶塑等。石器多為打製、琢製或磨製的大型石器,有盤狀器、斧狀器、砧石、鏟、磨棒、磨盤、鋤形器。細石器有鏃、尖狀器、刮削器、石葉等,還有擲球、彈丸、雕刻品。上宅人過著定居的原始農業生活,漁獵、採集、家畜飼養也佔一定比例,有著自己的原始宗教信仰或圖騰崇拜。 新石器時代文化。以內蒙古敖漢旗趙寶溝遺址命名。主要分佈於西拉木倫河以南,燕山南麓以北的地區。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距今7200—6800年。 趙寶溝人使用的陶器多為夾砂褐陶,主要飾壓印幾何紋、之字紋、動物紋,數量較多的是筒形罐,尊形器和器蓋最具特色。石器分磨製、琢制、打製和壓制四種類型,包括斧、耜、鑿、環狀器、磨盤、磨棒、磨石和細石器。骨器較少。他們的居址為圓角方形或長方形半地穴建築,房間中部有方形灶坑,面積在20平方米左右,大的達100平方米。 (參見小珠山遺址) (參見新開流遺址) 新石器時代文化。分佈於內蒙古東南部、遼寧省西部、河北省北部,吉林省也有發現。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距今5500年。 該文化石器以菸葉形或草履形耜、桂葉形雙孔石刀最具特點,還有砍砸器、磨盤、磨棒、鏃和圓刮器等。陶器手製,有夾砂、泥質兩種。夾砂陶以褐色為主,器型有大口深腹罐、折口深腹罐、斜口罐,紋飾以“之”字紋和直線劃紋為主。泥質陶多紅色,器型有缽、罐、盆、甕,紋飾多以平行線紋、三角紋、鱗片紋為主的黑或紫色彩紋(圖32)。另外,紅山文化出有精美的玉器及各型陶塑人像。

圖32 紅山文化陶器和石器
紅山先民居住的房屋是方形半地穴式建築,有大、小兩種,房址中間設有瓢形灶。他們還可以建造單室或連室窯,燒製各種陶製品,以原始農業生產為主,過著定居生活,同時,又從事部分畜牧業和漁獵生產。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以內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溝門遺址命名。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距今5350年。 富河文化的陶器多夾砂褐陶,主要紋飾是壓印“之”字紋,代表器物是大口筒形罐。大型石器多為打製,鋤、錛、鑿等加工精細,富有特色。並出有骨製工具和卜骨。富河文化的房址分為方形或圓形兩種,一般房址中間設有方形的灶址。當時的自然環境為山地森林類型,人們過著定居生活,有了原始農業,但漁獵經濟仍然佔重要地位。 新石器時代文化。以江西省修水縣山背村跑馬嶺遺址命名。主要分佈於鄱陽湖周圍和贛江中下游,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大約距今4800年。 山背人的居址為圓角長方形或圓形的地面建築。他們多使用夾砂紅陶器,包括鼎、鬶、罐、豆、壺、簋〔gui 鬼〕等。石器以厚重的有段石錛,半月形、梳形或長方形石刀最具特色。當時,人們從事以稻作為主的原始農業生產。 (參見大坌坑遺址)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以福建省閩侯縣恆心鄉曇石山遺址命名。主要分佈於閩江下游一帶。據熱釋光法斷代,年代約為距今4300—4200年。 陶器以紅或灰陶為主,有釜、鼎、壺、罐、豆、簋和杯,擁有少量彩陶。石器以斷面呈三角形的石錛為代表。從出土的遺跡、遺物看,曇石山人已經有了農業,漁獵經濟也較發達。該文化發現有男女合葬墓,是當時原始父權制的反映。 新石器時代晚期到早期青銅時代的文化。以台灣省台北縣圓山遺址命名。主要分佈於台北盆地。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距今4400—3100年。 該文化的陶器以棕灰色細砂陶為主,部分施紅彩。生產工具有石、骨器兩類,石器有鋤、鏟、斧、鏃等。其晚期出現了青銅製品。 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鐵器時代的文化。以台灣省高雄鳳鼻頭遺址命名。主要分佈於台灣西海岸中部地區。其起迄年代約距今4500—3500年。 鳳鼻頭文化由早至晚分為三種,早期以紅陶為特徵,陶器有鼎、罐、豆、瓶、盆、碗等。石器多磨製,有鋤、靴形刀、半月形穿孔刀、磨盤、矛、鏃等。主要經營原始農業,兼營漁獵。中期以黑陶為特徵,主要種植水稻。晚期以印紋和刻畫灰黑陶為特徵,已進入鐵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以台灣省台東縣卑南遺址命名。主要分佈於台灣東部地區。年代約為距今3000—2000年。 卑南人的陶器多夾細砂陶,手製,部分作輪修,器型主要有罐、瓶、缽、盆、勺、盤、豆、蓋、匙、紡輪、環、槌、陶塑等。石器較多,有斧、鋤形器、鐮、刀、杵、矛、鏃、針、鑽、網墜、錛、鑿、棒、錘、砥石、鉞和輪等。另外還有玉器。卑南人死後的葬具板岩石板棺是該文化的重要特徵之一。大型墓葬有隨葬品,有些骨架上有拔牙的作法。 (參見白羊村遺址) (參見卡若遺址)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