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史前文化

第5章 第四節在地角天涯

中國史前文化 王仁湘 1701 2018-03-20
東南沿海地區、西南高原地區和廣大的北方地區,甚至在偏遠的山麓,在孤立的海島,雖然遠離新石器文化發達的中部地區,但也有史前居民在那裡繁衍生息,遺留下許多各具特色的文化遺跡。這些居民中的不少部族,就是現代一些少數民族的祖先。 在福建閩江下游地區,有以閩侯曇石山遺址命名的曇石山文化,時代估計可早到距今4000—3500年。曇石山人雖然已有農耕和畜養,漁獵在經濟生活中仍佔有重要地位,以海生貝類為主要食物之一。與福建隔海相望的台灣島及澎湖、蘭嶼諸島,也都有新石器時代居民生活的遺跡。因台北縣大坌〔ben笨〕坑遺址得名的大坌坑文化,有簡單的石器和粗糙的陶器,漁撈經濟可能占主導地位,未見農耕和家畜存在的證據,年代可早到距今6400年前。稍後有圓山文化,因台北市圓山遺址而得名,有進步一些的石器和陶器,時代為距今4400—3000年前或更晚。

華南的兩廣地區,發現不少洞穴遺址和貝丘遺址。有些洞穴遺址發現的磨製石器遠少於打製石器,也不見陶器,文化堆積中有十分豐富的獸骨和螺蚌殼,年代可早到距今一萬年前,應是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遺存。在部分貝丘遺址中,打製石器亦多於磨製石器,但出現了粗糙的陶器,也有大量介殼發現,表明當時是以經營漁撈為主,還不能肯定有農耕活動。稍晚一些的遺址不僅有了農耕遺跡,製陶技術也有了顯著提高。 華南地區發現的最有代表性的史前農耕文化是石峽文化,因廣東曲江縣石峽遺址而得名,時代為距今5000—4000年前。石峽人種植水稻,有加工精細的石器和玉器;陶器採用輪制技術,器型變化多樣;流行二次遷葬習俗,注重用生產工具隨葬,有隨葬100多件陶器、石器和玉器的大型墓葬。

西南地區也發現了不少新石器遺址,但係統發掘做得不多,比較重要的有云南賓川縣白羊村遺址和西藏昌都的卡若遺址等。白羊村遺址位於滇西洱海地區,白羊村人生活的時代可早到距今4200年前,種植水稻,飼養家畜,使用磨光石器和器型簡單的手製陶器;居住長方形地面建築,墓葬有單人葬和合葬,基本不見隨葬品。 卡若遺址位於海拔3100米的昌都附近的瀾滄江邊,後來命名為卡若文化,時代為距今5300—4000年前。卡若人有同於黃河流域的農作物粟,也飼養有豬和牛等,大量使用打製石器,有一定數量的磨光石器和細石器;陶器較粗糙,器型也很單純;居住半地穴式和地面式房子,以石塊為建築材料。 在東北三省、內蒙古和新疆所在的北方地區,也進行了許多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發現了一些比較重要的文化遺存。東北地區年代較早的新石器文化是興隆窪文化,因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而得名,年代為距今8000—7500年前。興隆窪人有手製夾砂陶,使用的石器有打製的、磨光的和細石器,建有半地穴式居址。年代稍晚的有新樂文化,因瀋陽新樂遺址而得名,約為距今7300—6800年前。新樂人有一定的農耕活動,石器類型與陶器器型同興隆窪文化有相近之處。

在黑龍江密山縣,70年代發掘了新開流遺址,因此命名為新開流文化,年代為距今6000年前。新開流人以漁撈經濟為主,發現有大量漁具,還有不少藏魚的窖穴,未見農耕和家畜存在的證據;石器有磨光斧、鑿,也有細石器;陶器為手製,器類不多;有公共墓地,流行二次合葬,隨葬品主要為生產工具。 在遼寧長海的廣鹿島發掘的小珠山遺址,是一處很有特點的海島史前遺存,年代可早到距今6500年前,延續2000年上下。小珠山人有粟類作物栽培,飼養豬和狗,亦取海生貝類為生,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發掘時未見到墓葬。 在長城以北的赤峰,30年代發掘了紅山後遺址,後來命名為紅山文化,年代約為距今6000年上下,與仰韶文化年代大體相當。紅山人有農耕和家畜養殖;以石塊砌築祭台和神廟,用黏土塑造神像;墓葬有積石塚和石棺葬,大墓隨葬品比較豐富;以玉石製作裝飾品和藝術品,有了龍形玉雕。

在內蒙古和新疆地區的多次考古調查中,發現了不少含有細石器的文化遺址,作過一定規模發掘的遺址不多,要全面認識它們的文化面貌尚有一定困難。過去人們曾將細石器作為北方草原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看待,認為華北地區是細石器起源的中心地帶。近些年在南方地區也發現了不少細石器地點,究竟是一地起源還是多中心起源,還有待深入研究。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