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史前文化

第3章 第二節在黃河兩岸

中國史前文化 王仁湘 2635 2018-03-20
距今一萬年前後,人類社會又跨入到一個新的時代,這就是考古學上所說的新石器時代。現今在中國大地上已發現的新石器文化遺址,如星羅棋布,在黃河兩岸、大江南北,在高原,在海島,到處都留下了先民們的足跡,到處都埋藏著先民們創造的文化遺存。 黃河流域是中國文明起源的中心地區,也是史前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新石器遺址分佈相當密集,這雖然有可能是考古工作在這裡開展得比較深入的緣故,但也說明這一帶史前人口分佈密度明顯大於其他地區,黃土與黃河哺育了史前農業文明,這也是華夏文明起源的根基所在。 黃河流域迄今發現的較早的新石器文化,有渭河地區的白家村文化、黃土沖積帶的磁山文化、裴李崗文化、北辛文化及後李文化,它們都屬比較發達的原始農耕文化。另外,在河北省徐水南莊頭遺址發現了距今約一萬年左右的文化遺存,其中包括了若干陶片,這一發現可能會提早我國新石器時代的起始年代。

磁山文化因70年代河北南部武安磁山遺址的發掘而得名。磁山人製作有質地較粗糙的陶器,使用磨光石器,種植的主要穀物是粟,還飼養有豬、狗、牛、雞等家畜,生活的年代為距今8000—7500年前。磁山遺址的發掘剛剛結束,河南新鄭又發掘到另一處年代較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裴李崗,這類遺存在河南中部的許多地點都有發現,被命名為裴李崗文化。裴李崗人使用的陶器和石器與磁山人的多有相似之處,製作有一種十分精緻的帶齒石鐮。居住面積不大的圓形半地穴房子,還有較大規模的氏族墓地。裴李崗人生活的時代也與磁山人相當,或者還略早一些。 後李文化以山東臨淄後李官莊遺址命名。後李人燒製夾砂陶器,使用石、骨、蚌類的生產工具從事農業生產及採集、漁獵活動。

北辛文化因山東滕縣北辛遺址的發掘而得名,發掘時間幾乎與裴李崗遺址相同。北辛人製作陶器時比較注重外表的裝飾,使用磨製石器和骨器,也有數量較多的打製石器,生活的年代稍晚,距今7200年前後。 磁山人、裴李崗人和北辛人都生活在黃河下游的沖積扇上,在黃土高原上也生活著一支早期新石器時代居民——白家村人(對於這一類文化遺存的命名存在較大分歧,我們這裡採用以最典型的臨潼白家村遺址來命名)。白家村文化幾個主要遺址的發掘時間,也是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白家村人製作實用且富於美感的陶器,發明了彩陶;使用磨光石器,但磨製並不精細;居住圓形半地穴房子,有規模不很大的公共墓地。白家村人生活的年代為距今7800—7000年上下。

這幾支年代較早的新石器文化,在內涵上表現有一定的相似性,如陶器多見三足鼎形器和鼓腹器(圖1),農作物有粟,在發展過程中可能相互產生過一定影響。這幾支文化後來又發展成為更繁榮發達的新石器文化,白家村、磁山、裴李崗文化是著名的仰韶文化的淵源,北辛文化則是大汶口文化的前身。這種發展關係的確認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它是許多考古工作者長期共同努力發掘的結果。

圖1 關中地區早起新石器文化陶器
仰韶文化是黃河流域發現最早的一支新石器文化,因1921年發現於河南澠池縣仰韶村而得名。經過數十年的發掘與研究,人們對仰韶文化的面貌有了深入了解,它主要分佈於甘肅東部、陝西、山西南部、河南及鄰近地區,關中平原為這一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仰韶居民生活的時代大約為距今7000—5000年前。在這一廣大地域的較長時間範圍內,各地的仰韶文化面貌存在著一定差異,考古學家們又將它區分為幾個小的文化圈,以便更準確地了解它們的發展與演變過程。

仰韶居民過著比較穩固的定居生活,有較大的村落,有些遺址面積很大,可達10多萬乃至上100萬平方米,包括房址、窯址和大片墓地。住房主要為半地穴式,發明了多間連建的房屋。據考古發掘,曾發現面積超過100平方米的大房址。仰韶人的生產經濟以農耕為主,兼營家畜飼養和漁獵。農作物主要有粟和黍,家畜有狗和豬,牛、馬、雞、羊也有,只是不能確定是否為家畜。仰韶人的製陶業已發展到成熟階段,器物造型規整、裝飾美觀,火候也高。彩陶比較發達,有紅、黑彩,也有棕、白彩,紋飾流暢。仰韶人有大規模的公共墓地,有一定數量的多人合葬墓,幼童一般用大件陶器作葬具。 黃河下游的魯南蘇北地區,繼北辛文化發展起來的是大汶口文化,它因1959年山東泰安大汶口史前墓地的發掘而得名。大汶口居民生活的時代為距今6300—4400年前,與仰韶人的時代相當或稍晚。同仰韶人一樣,大汶口人創造了較為發達的農耕文化,主要農作物也是粟,飼養豬、狗等家畜。手工業較發達,有精緻的骨角、象牙、玉石製品。陶器工藝水平也較高,出現輪製陶,有精美的薄胎、黑胎和白胎,也有不少可同仰韶文化媲美的彩陶,開始製作專用酒器。大汶口人有較大的公共墓地,有一定數量的合葬墓,部分死者有比較豐富的隨葬品。

在仰韶和大汶口文化之後發展起來的,是龍山文化,它因1928年首次發現於山東章丘縣龍山鎮而得名。起初人們將山東境內以灰黑陶為代表的晚期新石器遺址稱為龍山文化,黃河中游地區發現的幾百處相似的文化遺址也都被納入龍山文化之內。後來為區別起見,分別稱作山東龍山文化、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等,更有將這類文化所代表的時代稱為“龍山時代”的。各地龍山文化有不同的淵源,有本身的特點,又由於年代相近,互相有較多交流,所以也有不少相似之處。龍山時代普遍採用輪制技術製陶,火候很高;房屋建築較為講究,有夯土台式房基,居住面上塗抹有防潮白灰面;出現了一定規模的城堡,發明了鑿井技術;有不同規模的墓地,少數墓築造講究,有豐富的隨葬品(圖2)。

黃河上游的甘肅、青海及附近地區,有一支繼仰韶文化之後發展起來的繁榮的彩陶文化——馬家窯文化,由20年代發現的甘肅臨洮縣馬家窯遺址而得名。其年代約為距今5200—4000年前,在千餘年的發展中,前後變化很大,可區分為三個大的階段,分別命名為馬家窯、半山和馬廠三個類型。馬家窯文化居民以種植粟、黍的農耕生產為主要生活來源;彩陶相當發達,是所有新石器時代居民中對彩陶最為偏好的一支,主要繪有變化多姿的幾何形圖案,極富韻律感;房屋多為半地穴式,有較大的公共墓地;開始製作小件青銅器,這是馬家窯人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

圖2 山東龍山文化陶器
繼馬家窯文化之後發展起來的是齊家文化,因甘肅廣河齊家坪遺址的發現而得名。齊家人生活的年代為距今4000年上下,以農耕為主,有狗、豬、牛、馬、驢、羊等家畜。也有一定數量的彩陶,繪簡約的幾何紋圖案。房子為半地穴式,同龍山文化一樣,居住面上塗有白灰面。有大規模的公共墓地,墓穴排列整齊,隨葬品多寡不均。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