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歷代貨幣

第35章 第四節明朝制錢,前期減重後期大亂

中國歷代貨幣 郭彦岗 1133 2018-03-20
明朝錢幣始終處於不穩定狀態。明初釐定錢制,對錢的行用,時禁時放,民間一直用錢不斷。前期幾代鑄錢,相繼減重。中期停鑄。晚期濫鑄,錢多而雜,私鑄惡錢氾濫成災。明朝稱本朝鑄錢為製錢,前代錢為舊錢。官方規定不同價格,使製錢高於舊錢,民間按實況處理。開國前,在應天府設寶源局,鑄大中通寶錢,以400文為貫,40文為兩,四文為錢。開國後,在江西等省設寶泉局續鑄大中錢,分小平折二折三當五當十五等,錢背有各省局名,小平錢背有地名,折二以上加紀值,如桂二、三福等。洪武八年頒錢制,鑄“洪武通寶”,比照大中錢分五等,錢背有一錢二錢三錢五錢一兩等銘文,紀重,定成色純銅,生銅一斤鑄小平錢160文,重一錢,餘類推。實際上,此錢制未執行,常停鑄或減重,時禁時放。如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小平錢僅含銅二分,減重80%。二十七年禁用錢。成祖、宣宗兩代各鑄“永樂通寶”及“宣德通寶”。嗣後長期停鑄,用錢時禁時開,民間用銀或實物交易。孝宗鑄“弘治通寶”,與永樂宣德錢一樣,均只有小平,光背,雜鉛錫,數量很少。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定小平錢重一錢二分,每生銅一斤,攙錫二兩。

世宗以後,錢制混亂。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鑄“嘉靖通寶”,銅九錫一成色,重一錢三分,有金背、火漆、鏇邊、一條棍等名,質量很差。嘉靖三十二年補鑄自洪武以後八代的錢。穆宗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鑄“隆慶通寶”。神宗萬曆四年(公元1576年)鑄“萬曆通寶”,重一錢二分五厘,成色銅93.8%,錫6.2%,分小平折二兩種。萬曆二十八年設鑄錢爐129座,擴大鑄錢,錢價跌,銅價漲,鑄錢無利。有些鑄爐停辦,遣散的爐匠就從事私鑄。熹宗時官府也鑄惡錢,與民爭鑄利。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鑄“天啟通寶”小平錢,錢背紀局名、紀地名或紀重。又鑄當十錢,錢背有十一兩、鎮、密十等等。此兩錢種類繁多。補鑄泰昌通寶有折二當十兩種。私鑄惡錢充斥,當收回泰昌當十錢時,竟越收越多。天啟二年減重至七分;二年後再減為銅鉛各半,有些地方則是銅三鉛七。蘇州發生民變,拒用官錢十個月。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鑄“崇禎通寶”,小平錢初重一錢三分,崇禎三年北方改為一錢,南方改為八分。大小輕重,千變萬化,錢背文字也有好幾十種,如紀局名、地名、天干、重量、奉旨、奉制等字樣。還有折二當五當十等大錢。天啟崇禎兩錢數量最多,質量差,花樣雜,成色低,減重減值,有100多種。官民競鑄惡錢爭利。如官家鑄利,萬曆年間,從33.8%至89.9%。天啟二年到崇禎四年的10年間,鑄錢成本銀為12400餘兩,獲鑄利107080兩,近10倍利,經手官吏貪污在外。當時銅價已大漲,鑄利尚如此大,可見官府腐敗情況。濫鑄,引發惡性通貨膨脹達數十年之久,更加速明王朝的滅亡。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