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歷代貨幣

第2章 第二節春秋戰國時期的四大貨幣體系

中國歷代貨幣 郭彦岗 4288 2018-03-20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前211年),商品交換大為發展,引起貨幣的大量流通。由於500多年的封建割據,造成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在各地不同經濟條件下,產生了不同的貨幣形態,建立了不同的貨幣體系。它們的共同特點是:(1)以銅幣為主,兼用金、玉、銀、錫、布帛及貝幣,各地自由鑄造,分散發行,貨幣形制不一,輕重大小比價各異,均源於當地的生產工具,並由原始形態轉向輕小適用和圓形化。 (2)黃金鑄幣,戰國中期以後,金幣在南北各地廣泛行用,以金鈑、金餅兩種形態為主。各國金幣雖各自為政,但區域性限制並不明顯。戰國末期,金幣和銅幣已成主要貨幣。這些貨幣,概括起來,有以下四個貨幣體系: 布錢流行於兩週、三晉、鄭衛等農業區域,即今黃河中游的河南、山西、河北地區。布錢原意為流布久遠。布,源出於鋤草農具“鎛”〔bo博〕,簡寫為尃,音轉借為布。錢,源於古代“剗”〔chan產〕轉音,剗即鏟地的鏟。布錢的發展,又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原始布。約在殷商後期及西周初期已經存在。又名大鏟布,形如農具鏟,是我國最早的實物貨幣之一,也是金屬鑄幣的雛型。它尚未脫離錢鎛農具原狀,體大銎〔gong鞏〕短,厚重粗糙。此佈有多種,主要有無字布,益字原始布,廬氏原始布,有紋飾,較美觀。 第二,空首布。西周晚期開始出現,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其形體比原始布大為縮小,輕薄整齊,製作精良,也稱鏟布。此佈銎長,空可納柄。幣身有多種形狀。平(方)肩弧足或足面稍向內凹者,如方肩空首布。錢身近正方形,正背有三道直紋及文字,如安臧布。尖肩尖足空首布,正背也有三道直紋,如甘丹布。斜肩空首布,晚期出,最大的為三川釿〔yin銀〕布,最小的為東周布。這些布錢多附有文字,記干支、數字、地名、天象、事物等內容,一字二字不等。其貨幣單位為“釿”,春秋時重35克,戰國早期12—17克,晚期輕至10克左右。

第三,平首布。又叫實首布,形體比空首布更小而薄,相當精美平整,基本上已脫離農具鎛的原形,如銎和三條背直紋均消失。春秋末期始見,盛行於戰國中晚期。平首布種類很多,均佈首扁平無銎,布背素面,布面有各種文字,記地名和貨幣單位釿、寽等。布的重量也從30克至五六克不等,變成一種有一首兩肩兩足的扁平光亮的小銅片。又可按重量分成大小幾種,有以銘文表示二釿、一釿、半釿的,寓有子母相權之意。形制上有平肩、聳肩、圓肩、方足、圓足、尖足等等。戰國中期盛行的平首布有晉陽、梁、安邑等釿字布,各分為半釿、一釿、二釿三種,重量不等,如“安邑一釿”重17克,“梁一釿”重10—16克。另一種叫爰〔yuan元〕字布,魏國大樑鑄,文字多,有兩套:一是“梁正尚金當爰”和“梁半尚二金當爰”;二是“梁充釿金當爰”和“梁充釿五、二十當爰”。形同第二套的還有“山陽布”,分大、中、小三種。晚期平首布更輕小精緻,重約五克,錢面多記地名,有三種類型:方肩方足平首布,多鑄三晉地名,背有表示貨幣單位的一半、半等字;尖肩尖足平首布;圓肩圓足平首布。

第四,三孔布。系圓足布的一種。布首和兩足各有一孔,備穿扎。錢背有數字表示幣值,大佈為“一兩”,小佈為“十二朱”。這是銖兩幣的先導,秦半兩錢實源於此。 同期還有些異形布,如分佈,涅金,陳布當釿,垂字布,忻字布等,製作比較規整,字數一般較多,上有地名、重量名稱或價值單位,重約15—30克。 刀幣主要由齊、燕、趙三國鑄造發行,流通於今山東、河北、內蒙古、東北及山西北部,即當時的東方漁獵和手工業發達地區。刀在這些地區是普遍有用的漁獵工具,在一個較長時間內被用作交換媒介,逐漸形成一般等價物,最後採取貨幣形式。計有四種類型: 一是齊刀。俗稱大刀,體型較大,有重達53克的,一般重在40克左右。它是齊國鑄造發行的,流通於該國和鄰近地區。西周成康之際已經流行,故有人推想是姜太公封於齊並製訂九府圜法後在其封疆內推行的。一般列為古刀貨。其著名的有:六字刀,按其面文又名“齊建(造)邦(立長)(就)法化”,簡稱“建邦刀”或“造邦刀”,約重42克;四字刀,面文“齊之法化”,文字秀麗;三字刀,面文為“ ”,即“齊法化”或“齊之化”,製作粗糙,鑄於晚期。上述刀幣前二種製作較好,出土稀少,後一種數量較多。此外,從幣面所鑄地名分,計有:“即墨刀”,有大小兩種,大者面文“節(墨阝)之法化”“節(墨阝)邑之化”,重56克以上。小者面文“節(墨阝)化”,重在40克以下,幣面有開邦、安邦等字;“安陽刀”,面文“安易之化”,約重48克;“譚刀”或“簟〔dian電〕邦刀”,因只發現半片,又叫斷頭刀。這些刀幣的形體有大小,弧背凹刃,面背均有文字,背上端另有三道斜紋。刀末有環,刀柄扁平,上有二縱紋。後三種均係齊國地名,系齊國採用山東地區原有古國的貨幣形式鑄造的。

二是燕刀。系燕國鑄造發行,流通於北方。按刀面文字,又叫“明刀”“易刀”。這是刀幣中出土數量最多的,朝鮮日本均有發現。形制上有方折和圓折兩種。方折刀因其弧度較驟,呈磬折形,叫折背,又名“磬折刀”。圓折刀有在博山出土的,又叫“博山刀”。明字刀按其明字書法的不同,即明字作“ ”,前二種弧背,後者折背,分為三個類型。 三是尖首刀。為燕國所鑄行,形制比較大。尖首是這類刀幣的特殊標誌,全體很薄,刀柄較細,刀環小而扁。錢文多在刀背,或無文,多數僅一字,記數目或乾支,均無紋飾,重約16克。又有刀尖細長刀身短薄的針首刀,因在匈奴故地出土,又名“匈奴刀”,多無文字。 四是直刀。又叫圓首刀、鈍首刀,刀身平直,圓首,體型薄小,重約10克,趙國所鑄。

近年來,在北方幾省大量出土燕刀,還在燕下都遺址還出土錢範,可見當時刀幣盛行情況。 圜錢又稱為環錢,來源於紡輪。中國舊、新石器時代有石珠石環。古史典籍如《爾雅》《說文》等多有記載。在河南仰韶村附近發現許多土製或石製紡輪,中間穿孔,與早期圜錢相似,故有此說。有說源於古代珠玉,環貝出於飾品。 《管子》說古時以珠玉為上幣,指玉璧,呈環狀,對圜錢的產生有一定影響。西周已有圜錢,以後滲入刀布錢區。戰國後期,除楚國外,其餘諸國大都鑄行圜錢,已有取代刀布諸錢之勢。適應當時商品交換發展的需要,在北方各國流通中的貨幣趨向統一,這是符合貨幣發展規律的。它是以後在中國流行了2000多年方孔圓錢的先驅,也是承上啟下的貨幣形態。

圜錢的基本形制是扁平圓形,中央有穿孔,有肉(錢身)有好(穿孔)。演變規律表現為穿孔先圓後方,錢邊緣先無郭後有郭。錢面有錢文表示地名、幣值、重量及其他。錢背多是光背,少數有些符號。圜錢有大小各種,不同地區的環錢各有不同特徵以及行用時的各種不同習慣,可分為三個類型: 一是布錢區圜錢。沿用此區貨幣單位釿,記地名,圓錢圓穿,從周緣無郭而有郭,由圓孔逐步演變為方孔。錢文有多種,書地名,如垣、共、藺、離石、東周、週化、虞釿等。其中以垣、共二種銘文的圜錢出土最多。此錢分大小兩等,一般重10克左右。主要在周、韓、魏等地區使用。垣、共二錢是圜錢中最早的。 二是刀幣區圜錢或刀布並行區圜錢。此區圜錢的基本形制是圓形方孔,貨幣單位仍沿用刀幣的“化”。計有“一化圜錢”,面文“一

三是秦圜錢。與布錢區圜錢統稱西方系圜錢,受布錢區圜錢的影響較大而有所發展。圓形圓孔,無郭,貨幣單位改為記重銖兩。秦錢的“半睘”〔huan環〕就是半個貨幣單位的圜錢。錢文“重十二銖”的秦圜錢是秦半兩錢的先驅。 楚國所鑄行貨幣自成獨立體系,總稱楚幣。它包括三個部分。 一是爰金。又稱楚金鈑〔ban板〕、印子金、金鈑,俗稱金餅、餅金。爰金銘文最多的是“郢〔ying影〕爰”。郢乃楚都,先在湖北江陵,幾次遷都,最後遷壽春(今安徽壽縣),均以郢為都名。也是國名,與楚同用。爰是重量名稱。爰金是楚國法定通貨,屬稱量貨幣性質,鑄成扁平塊狀,塊上有若干鈐〔qian錢〕印,多為方形,也有圓形印。銘文中有爯〔cheng稱〕,即稱,權衡輕重之意。如郢爯。 《說文解字》“鍰〔huan環〕,鋝〔lue略〕也。一鋝重十一銖二十五又十三分之一也。”鈐印為“郢爰”,另有“陳爰”、“鄟〔zhuan專〕爰”,“(鬲阝)〔li離〕爰”,“眇〔miao秒〕或(卣少)(潁或蔡)”等。爰金是由許多小塊連在一起鑄造。 1982年江蘇盱眙〔XUYI許以〕出土一塊郢爰大金鈑,內有54個鈐印和六個半印,共60印,是迄今最大的郢爰金鈑,呈長方形,重610克。另一塊郢爰有35個鈐印和11個半印。一般郢爰金鈑只有20個鈐印左右。每個鈐印的重量也不同,最重的達28.875克,最輕的4.125克,每印以14—17克者較多。例外的有塊特大鈐印為73.135克。爰金成色均高,含金量九成以上。 1978年8月,安徽壽縣還出土一種銘文為“盧〔LU盧〕金”的金鈑,鈐印上銘文為“

二是楚銅貝,通稱“蟻鼻錢”。它是一種青銅仿製貝,形似背面磨平的貝殼。錢面有多種文字,出土數量最多的是“ ”,有釋為古文“ ”字(即貝字)的變形,看似人的面貌,形狀古怪,故稱“鬼臉錢”“鬼頭錢”。又一種面文“ ”,讀“各六朱”,像一隻螞蟻,加上鬼臉上的高鼻子,故名“蟻鼻錢”。其餘面文有(君)、全(金)、 (行)、 (忻)等。這些錢屢次在原楚國疆域內發現,每枚重量早期約重5-5.6克,晚期減至2.5克左右;有輕至0.5克者。戰國晚期各國經濟往來頻繁,相互影響日多,貨幣交流更甚,大都趨向圓形化,輕小便利,銘文也演變為記重幣值,如秦半兩等。 三是楚布。楚國晚期受北方影響還鑄行一種異形布幣。幣身狹長,幣面銘文“殊布當忻”,或釋為大布當釿或旆〔pei配〕錢當釿。另一面有“十貨”二字,釋為一個大布當蟻鼻錢十個。另一種“四布當釿”布,大布一當小布四,小布二枚連在一起,一正一倒,四足相連,又稱連布。

這一時期貨幣發展有以下特點:第一,由貨幣分散發行流通趨向相對統一。布錢、刀幣、圜錢分別反映農業、漁獵、手工業等不同社會經濟活動情況。經過500多年的不斷競爭,不斷兼併,秦國勢力向東擴張,使圜錢隨之深入布刀區域,而成為北方諸國的主要貨幣形制。到戰國晚期,北方貨幣滲入南方,與南方的楚幣相互影響,為秦漢的貨幣統一準備了條件。第二,貨幣形制漸趨規範化、圓形化,由原始工具形狀,逐步發展為圓體幣型;由笨重粗大,變為輕便小型,最後環錢更由無孔到有孔,再到方孔。錢面並鑄有文字,標明錢名和幣值。半兩錢的出現及其迅速擴展有劃時代的意義。第三,貨幣思想和貨幣理論各家體系林立,諸子百家各具特色,碩果累累。管仲、商鞅、韓非等人更把貨幣政策作為富國強兵、安民生民的重要手段,都留下大量豐富多彩的歷史文獻,對後來的中華貨幣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