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棋藝

第3章 第三節圍棋制度的變革

中國古代棋藝 徐家亮 786 2018-03-20
我國古代圍棋制度,歷代都有一些變革。如漢、魏、南北朝時,棋局由縱橫各17道逐漸演變,最後統一為19道。而在西漢以前又經歷了由11道、13道、15道而17道棋盤的變革,這些在上節古代圍棋盤的變革中已有交代,這裡僅就棋子形狀、先後走的規定、結局的勝負計算方法等方面,簡要介紹圍棋棋制的沿革。 漢時,圍棋用木頭做成棋子,所謂“斷木為棋”。當時棋子形狀是方形的。後來,覺得木質棋子質輕,落子輕飄不穩,就改用小石子做棋子,於是棋字寫成“石”旁,成了“碁”字。考古學家從安徽亳縣元寶坑東漢墓中出土石質圍棋子117粒。棋子11.5毫米見方,厚三毫米,有粉綠色和墨綠色兩種,說明我國漢魏時期的圍棋子是石質方形的。唐宋時期,圍棋子已由方形改成圓形。如江蘇丹陽出土了黑白圓形棋子83枚,淮安宋代楊公佐墓出土黑白圓形石棋子50枚,安徽亳縣宋墓也出土了圓形石質圍棋子等,都說明了這一變化。

我國現代圍棋,規定黑棋先走,白棋后走。但古代棋制與此相反,規定白先黑後。只有在讓先時,被讓棋者持黑棋先走。從古譜中看,白先或黑先,相當紊亂,並無明確規定。明末國手蘇亦瞻在《弈藪·凡例》中,提出一律改為白先。後來編寫的圍棋譜據此均統一為白先。日本的近代圍棋制度明確規定黑先白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國為便於開展圍棋的國際交往活動,與日本棋制取得統一,從1956年起才由白先黑後改為黑先白後。 圍棋的勝負計算,我國古代有過兩次重大改革。唐宋時用的是填目數空法,所謂“填路法”,與今日日本的數空法類似。到了明清之際,填路法棄而不用,改為數一邊的實子,同時根據塊頭的多少退子,那一邊的塊頭數越多,退子也越多。一般每多一塊退一子。這從《金瓶梅詞話》第五十四回中的敘述可得到證明:

“……於是填完了官著,就數起來,白來創作五塊棋,常峙節只得兩塊,白來創又該找常峙節三子,口裡說,輸在這三著了!連忙數自家棋子,輸了五個子。”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