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話

第16章 第二節元代中西海陸交通

蒙古民族儘管是一個崛起自草原和馬背上的內陸民族,但由於它在歐亞大陸東征西略的過程中同外界許多文明廣為接觸,胸襟與視野大大開闊,因此能對各種新鮮事物採取一種包容的開明態度。元朝建立之後,它的統治者們在註意經營通向西方的陸路交通的同時,也十分重視保持海上絲綢之路的暢通。元朝初年,我國就在泉州設立了市舶司,專門掌管海外貿易。後來發展為泉州、慶元(今浙江寧波)、廣東(廣州)三市舶司。元朝統治者還特別任命數代僑居中國的阿拉伯人蒲壽庚為福建行省長官,負責為元朝招撫南海、西域諸國來華商人。蒲氏一家為元朝負責對外貿易,富貴滿門。長子蒲師文任宣慰使左副元帥,仍兼福建道市舶提舉,海外諸蕃宣慰使;孫子蒲居仁為福建等處運使。蒲壽庚的女婿,也擁有海船80艘,死後遺留的財富,僅珍珠就有130擔。為了壟斷海外貿易,元朝政府於1284年在杭州和泉州還設立市舶都轉運司,由政府出船隻和本錢,招人前往海外經商,然後分成。

元代,和我國發生政治、經濟關係的國家和地區已達百處之多。 當時,從波斯灣到泉州、廣州的海路極為活躍,由波斯灣的忽魯謨斯向西航行至波斯羅(今伊拉克巴士拉),向南航行至祖法兒(今阿曼佐法兒),再向西可至亞丁灣、入紅海;由祖法兒向南則可經亞丁灣,前往東非沿岸的木骨都束(今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和層搖羅(今坦桑尼亞的桑給巴爾島)。 14世紀上半葉,中國出現了一位世界級的大旅行家,這就是足以與馬可·波羅和伊本.巴圖塔等人齊名的汪大淵。 1328年至1339年,汪大淵從泉州出發,兩次乘海舶周遊世界,歸國後,返回故里南昌。他根據自己遊歷時“耳目所親見”,撰寫了《島夷志略》。汪大淵兩次出入當時全國最大的國際貿易港泉州,長期在海上貿易。 《島夷志略》記錄了他的遊踪,全書共有100條記事,其中99條都是某個地方的專篇。每經一地,敘述山川、民俗、風景之外,更記明航路、物產和貿易的貨物,是一本海外貿易指南。全書共記載了220多個國名和地名,涉及範圍東至菲律賓群島,西至東非、北非,許多是我國史籍上第一次收錄的。對於14世紀中葉東南亞、印度次大陸、阿拉伯海與紅海鄰近地區,以及非洲的東岸與地中海沿岸,提供了大量民俗、地理、經濟、商業和航海方面的重要資料。豐富的航海經驗、淵博的地理知識和廣泛的商貿活動,使他成為近代以前中國歷史上足跡最廣的海上旅行家。

元代海、陸中西交通的空前擴展與暢通,首先造成了中國與西方世界前所未有的相互了解。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在中國人頭腦中的“西方”的概念,已從兩漢與唐宋時期的中亞、西亞和北非地區,實實在在地擴展到了歐洲。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