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漢化佛教法器服飾略說

第4章 第一節唄器

如果對緒說中所說的加以補充,那麼可以說,從佛教的角度看,凡是能對修行佛法起正面的好作用的有形質的事物,都可以稱為“法器”。例如,能修行佛法成道的人,可稱法器。再有寺院中用於各種佛事的器物,以及七眾所用的修道用具,也都稱為法器。前者如莊嚴具和供器、鳴器等都是,後者如念珠、缽、錫杖等都是。 作為法器中之一種,鳴器又可大致區分為報時器和唄器兩類。它們之間的劃分並不嚴格,具體到其中某些器物,如鐘、鼓、磬、木魚等,兩方面全用。可是某些器物如鈴、鐃〔nao撓〕等和樂器,就只能作唄〔bai4敗〕器用了。所以,總的說來,唄器比報時器多。這一節綜括介紹鳴器。 唄,是梵文Pathaka的音譯簡稱,音譯全稱是“唄匿”,還有譯作“婆陟”、“婆師”的,意譯為“讚歎”。南亞次大陸原始佛教中習用這個詞,它指的是在諷誦經文時和曲調相配合,可以稱之為梵文吟唱的法曲,所以稱為梵唄。它吟誦的多為以南亞次大陸押韻的詩體寫作的“偈〔ji寄〕頌”,內容除了敷衍經文以外,就是讚頌佛德,所以又稱為“唄贊”。

在此要作一點說明的是,古代南亞次大陸很講究吟誦之學。他們發展了一種集研究文字、語法和音韻於一體的學術,梵文稱為Sabda-vidya,漢文音譯為“攝拖芘馱”,意譯則是“聲明”。它是古代南亞次大陸稱為“五明”的五大學術之一。聲明中特別講求詩韻和吟誦之學,此學通過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對中國漢語音韻學的建立,對漢語文學史中押韻的詩文如格律詩和駢體文的創始與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但這是另當別論的事了。我們在這裡要說的則是,在聲明的應用中,有專論樂聲曲調歌詠之法的,具體運用到諷誦偈頌之中,在佛教教義中也可稱為聲明。它是一種在吟誦中實用的聲明,大致和梵唄的實用性內涵相同。中國人接受的聲明,實際上就是這種佛教化的聲明。當然,這種實用的吟誦法,在古代南亞次大陸的吠陀時代便已流行,婆羅門教便用此法歌詠。佛教曾廣泛地借鑒了同時的其他教派的種種作法,用聲明於梵唄就是藉鑑來的一種手法。可是,有的經典說,釋迦牟尼佛雖然允許僧人作聲唄,可是不許按婆羅門的歌詠之法引聲誦經,換言之,也就是不許原樣照搬,總得有所變化。這一點,漢化佛教倒是從一開始就作到了。因為漢文和梵文這兩種語言和文字的結構相差太遠,按《高僧傳》卷十三中所說:“梵音重複,漢語單奇。若用梵音以詠漢語,則聲繁而偈迫;若用漢曲以詠梵文,則韻短而辭長。是故金言有譯,梵響無授。”也就是無法照搬。所以,梵唄之法雖早已傳入,中國人還得自行創造。 《出三藏記集》卷十二“法苑雜緣原始集目錄”中,載有“陳思王(曹植)感漁山梵聲制唄記”、“支謙制連句梵唄記”等目,就反映了早期漢化佛教在這方面的連續努力。 《高僧傳》卷十三講述了有關的早期興起和發展的情況,其中,最早和最著名的傳說,是曹植游魚山(又作漁山或吾山,在今山東東阿縣西)造梵唄的故事。相傳曹植在幽谷間聽到誦經的聲音,清婉遒亮,遠谷流響。就模擬其聲,“刪治《瑞應本起》,以為學者之宗。傳聲則三千有餘,在契則四十有二”。因而中國的梵唄又稱為“漁梵”或“漁唄”。在我們看來,從一開始就如此制出的漁唄,肯定是把當時中國的音律往經文上套。再經後代不斷變化,特別是隋唐之際,大量接受西域傳來的胡樂,更可往吟誦之法上套一些,就使漁唄成為中國人借鑒中外不斷自主創造的東西了。至於漢化佛教中用的唄器,則更是藉鑑中外,並隨時代的前進而不斷變化。下面所述,以現當代的漢化佛教唄器為主。

漢化佛教的梵唄,主要用在三種儀式之中。一種是朝暮課誦,俗稱早課和晚課,古代也包括六時行道的課誦在內。另一種是在講經中使用。再一種則是在作道場之中使用,俗稱作佛事或作法事,其中包括等。一般認為,僧人學習吟誦梵唄可有如下的功德,即,受到經文的教育,體會到佛法廣大深遠;熟悉經文的前後次第;舌根清淨,增加肺活量導致胸藏開通,長命無病;在群眾中學習語言和演唱,因而在大庭廣眾中應對有方而不會驚惶失措。所以,僧人必須學會這一技能,俗稱“學唱念”。特別在時,要作為一種日課來學習,平時也得隨時抓緊練習。其方法,以往全憑口授;記譜用“點板”;當代已有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等單位逐步採用簡譜以至五線譜記譜。使用這種新的記譜方法,看來是正確的,應該發展和普及的。

至於唄器,也可略依上述三種儀式的次第,作大致敘述。 朝暮課誦所用的唄器是最基本的,種類也最少。除了我們在以下各節要重點講述的鐘、鼓、磬等以外,早晚課行儀時僧人手執的法器大致是: 引磬,它像是一根木棍頂上安著一個小鈴,用另一根小棍敲擊。執引磬的方法是,手平於胸,左手執引磬棍下端,右手抱住左手;這時,磬的頭部即帶有“小鈴”的部分正對口部。敲擊用的小棍與安磬的木棍並在一起執持,而在身體外的一方。這種執持方法,俗稱“對口引磬”。打引磬,則可用兩種手法中之一種。一種是,用左手執持右手執小棍敲擊,技巧性不高,水平低的多用此種方法。另一種則是保持執持時兩手合抱原狀,用右手食指與大指向上勾擊,要求使用者有較高的技巧。

木魚,有放置在台座上的大木魚和手執的小木魚兩種,雖然大小差別很大,但形狀相同。大木魚在下面的章節中要重點講到,這裡只講講小木魚。它的執持方法是:雙手當胸平捧,稱為“捧心魚子”。打木魚的魚椎放在木魚之外(不用時是可以把椎柄底部向下插在木魚口中的,但正規的安置法是放在木魚右側),尖頭水滴形的椎頭向左。雙手食指與大指夾住魚椎,其餘六指托住木魚。敲擊時左手執魚,右手執椎,都是用大指、中指、食指(這一指僅起輔助作用)拿住。木魚魚口向上,與肩部略平。魚椎頭和木魚頭相對。 鐺〔dang當〕子的樣子是:下面有一個把柄,把柄上鑲有一個大圈,圈上勾掛一面銅鑼形狀的凹凸銅響器。凹面為反面,凸面為正面。用一根平頭棋子形椎頭的鐺椎敲擊。執持方法是:鐺子與鐺椎一併執於左手,鐺椎在外,鐺子反面向外。右手抱住左手。雙手平胸,鐺子的頂部齊口。敲擊時,左手五指執鐺子,正面對準自己的臉,猶如照鏡一般,所以稱為“照面鐺子”。右手大指、食指、中指一起執住鐺椎,敲擊鐺子正面。

鉿〔ha哈〕子是兩面小銅鑼,比伸展開的人手略大一些。執持的方法是:兩手合持,兩大指與食指壓在扣合的鉿子上面,其餘六指託在下面,平胸。所以稱為“平胸鉿子”。敲擊時,左手五指抓托,右手五指抓鉿頭扣擊。要求扣擊時上下鉿子邊相差幾分,那樣,聲音比較響亮。附帶說一句,凡銅質響器,均用中國特製的“響銅”製成。此種制銅和製造響器的技術為中國傳統手工藝,日本和東南亞一帶地區寺院採購響器,都得到中國來。 手鼓,又稱法鼓,是一種扁平圓形的鼓,大小與鉿子相仿。鼓椎是一根木棍。執持的方法是:兩手捧持,平胸。鼓椎橫在鼓外。兩食指將椎和鼓扣在一起,中指托住,其餘六指託在下面。這種姿勢稱為“捧月手鼓”。敲擊時,左手大指、中指托鼓,食指襯托。平胸。右手大指、食指、中指執椎,從外向內擊鼓。

以上各種唄器,再加上安置在台座上的大磬、大木魚、大法鼓,以及大鐘等,便構成了法會上的一堂唄器。放焰口時,還有另加大鈸等大型響器的。放焰口的僧人中,為首的大法師擔任“放正”,頭戴“五佛冠”,是為金剛上師,算是佛的化身。他左手執手柄香爐,右手執金剛鈴。鈴的手柄是金剛杵形,故稱金剛鈴。 在更加世俗化的“音樂焰口”中,還吹奏各種樂器。各寺院各有長久的傳統,如北京智化寺音樂等著名樂隊,都有自己的專用傳統樂器,與中國古代民間或宮廷音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有的堪稱中國古代音樂活化石。一般音樂焰口中,常用的樂器是笙、管、笛這三件。在當代國內,這種樂隊除了在大型法事如焰口、水陸法會中演奏外,已經可以單獨開音樂會,為中外人士演奏,還有應邀到國外去的。這就使之更加世俗化了,當然,同時也擴大了影響。以上僅就音樂演奏而言。佛教內部對這種帶有取悅世俗傾向的作法,雖然不見得十二分贊成,至少也沒有公開反對。至於加上演唱佛教歌曲的音樂會,聽說天津有過嘗試,不知其詳。筆者以為,根據演唱的內容,可以區別對待。不過,像放焰口那樣的整套內容,據筆者的看法,是只能在寺院的法事中使用的。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