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南洋華僑史話

第3章 第二章鄭和在南洋

南洋華僑史話 巫乐华 2546 2018-03-20
“鄭和下西洋”的史事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鄭和(公元1371—1435年),雲南昆明人,是一名穆斯林,同時又是一名佛教徒,明朝初年入宮做太監,曾升任內官監太監。這位具有伊斯蘭和佛教兩種教徒身分的太監,在明朝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的28年間,先後七次奉命率領強大的艦隊出使“西洋”。他訪問了30多個國家,其中有14國是在南洋。鄭和下西洋是當時世界航海史上規模空前的航行,它比哥倫布的航行早半個世紀,規模也大得多。鄭和出訪的目的,眾說紛紜,但主要是兩點,即“通西南海道朝貢”發展互惠的海外貿易關係,以及“宣德化而柔遠人”,即同各國建立友好的政治關係。他所擔負的是和平的使命,因而所到之處均得到熱烈的歡迎,鄭和的名字,連同他的業績,至今仍在一些東南亞國家,特別是印尼、馬來西亞被廣為傳頌。鄭和的航行對東南亞華僑社會也有很大的影響。

鄭和出航時,東南亞華僑人數已經達到一定規模,出現了聚族而居的僑居點。如爪哇島有一個叫杜板的地方,大約有千戶華僑聚居,離此不遠的革兒昔(錦石),原是不毛的荒灘,由於中國人的留居,而成為千戶人家的“新村”,“各處番人多到此買賣”。在蘇門答臘島的渤淋邦(今巨港),居住著許多閩粵籍華僑,且皈依了伊斯蘭教。對上述僑情,在鄭和的一些隨員所作的文字記錄中有相當詳細的反映。這些華僑在國外僑居了很長的時間,由於明朝初年就實行嚴厲的海禁政策,禁絕百姓出國和從事海外貿易,迫使華僑有國不敢回,怕回去後被懲處。後來,海禁政策有所鬆弛,皇帝敕令“大赦”華僑,招引他們“還鄉復業”、“永為良民”。但海禁政策畢竟已經實行了幾十年,不少人已在僑居地立足,對“海禁”仍有餘悸,因而願意回國的不多。在這樣的背景下,華僑社會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出現了有一定經濟政治實力和影響的社會上層人物。鄭和一行在接觸華僑社會的時候,也曾和這類人物打過交道,陳祖義和施進卿就是其中的代表。

陳祖義是廣東人,全家逃到蘇門答臘島南部舊港(巨港),糾集海盜自封為首領,為人豪橫霸道,專事劫掠過往商人財物。陳祖義一伙的海盜行徑影響了舊港一帶的海上貿易,很多商船視航行巨港為畏途,致使這個港口城市日益衰落。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曾抵舊港,詔諭陳祖義。陳祖義耍兩面手法,一方面詐降鄭和,同時又陰謀對鄭和的船隊進行襲擊。陰謀敗露,鄭和先發製人,鎮壓了陳祖義海盜集團,殺死5000餘人,焚燒船隻10艘,陳祖義本人被俘虜,押回南京處決。之後,鄭和扶持了施進卿為當地“中國人封祖”,授予“宣慰使”的官銜。施進卿告發陳祖義,並幫助鄭和剿滅陳祖義,又是爪哇滿者伯夷國王派往舊港的一位大臣,他似乎是一身而二任,“雖受朝命,猶服屬爪哇”。 1421年施進卿逝世後發生了權力爭奪,鄭和曾於1424年專程去舊港解決紛爭。鄭和鎮壓陳祖義集團之舉,保障了海路的暢通,有利於東南亞海上貿易事業的發展。與此同時,又扶持他人為華僑領袖,也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社會組織的完善。

鄭和對伊斯蘭教在印尼的傳播也有很大的貢獻。 13世紀以前,印尼是佛教和印度教佔統治地位的國家,13—15世紀是伊斯蘭教傳入印尼並最終取代佛教、印度教的歷史時期。伊斯蘭教通過印度商人傳入蘇門答臘島,它的傳播與商貿活動息息相關,是商業經濟發展的產物,標誌著印尼社會歷史的一大進步。伊斯蘭教從蘇門答臘島傳播到爪哇島,大約是從15世紀初鄭和下西洋時期才開始的,鄭和可能是第一位訪問爪哇島的有地位的穆斯林。鄭和下西洋後,在蘇門答臘島南部、在爪哇島都先後出現了華僑伊斯蘭教徒社區,“多有從回回教門,受戒持齋者”,還建立了清真寺,出現華僑宗教領袖。 鄭和下西洋在東南亞留下了許多和華僑社會緊密關聯的歷史遺跡。

最著名的是印尼的三寶壟(Semarang)市。 三寶壟市是印尼中爪哇省的省會,爪哇島北海岸的三大海港城市之一。三寶壟市是怎樣形成和發展的?依據有關資料,學術界有一種看法:即1416年鄭和第五次下西洋時,在今天三寶壟市西南郊塞蒙安河河口登陸,華僑最初也定居在這塊叫葛堂巴都(意為“石室”)的河口,他們稱它為三保洞。在三保洞周圍,華僑開始了墾殖和商業活動。大約在17世紀初,由於荷蘭殖民主義者的脅迫,華僑被迫從三保洞遷入今日的三寶壟市區。當時這裡還是一片人煙稀少的荒野和沼澤,華僑遷入後,在荷蘭殖民當局指定的地區蓋起了簡易的竹屋,他們和當地人民友好相處,建立和發展了互通有無的貿易關係,繁榮的港口城市三寶壟市就在這塊沼澤地建立起來。為了紀念鄭和的業績和感謝他保佑三寶壟市居民安居樂業,華僑在三保洞口建立了三保公廟。最早的廟,大約只在洞穴裡供了鄭和的雕像,別無其他。後來,洞穴在一次暴雨中塌陷了,一對正在洞中膜拜的新婚夫婦不幸遇難。真正的廟是1724年才集資修建的。三保公廟香火鼎盛,每年的陰曆六月二十九日要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把鄭和從洞中迎到三寶壟市內的大覺寺“赴宴”,宴畢,他老人家又在喧天的鑼鼓和競舞的龍獅中回到洞內。送迎隊伍所經之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馬六甲地處交通要衝,是馬六甲海峽的咽喉。鄭和七次下西洋都經過這裡,並且將其作為遠航的中轉站。在這裡設立貨物、錢糧倉庫,並且圍上排柵,設四門並各有鼓樓,晚上還有巡邏,儼然是一座小城。在今天馬六甲市的東北面有著名的三保山(“中國山”),是華僑的墓地。這座實為丘陵的小山,有許多紀念鄭和的古蹟:三保廟、三保井、三保坡、三保街和明末清初華僑古墓。相傳鄭和的艦隊到馬六甲就在這座山上駐軍,設立官署。山下的三保廟供著一尊全付戎裝的鄭和像,此廟是當地居民為紀念鄭和的功績而興建的。十分有趣的是,這個鄭和是“雪髯童顏”,太監竟也長出了花白大鬍子。鄭和之所以被塑成這麼一個近乎荒唐的形象,是人們崇敬他的心理反映。在人們心目中,他是一位上了年紀、經驗豐富但又是青春永駐的神化人物。三保廟的後山,有三保坡,是當年鄭和經常駐足遠望的山坡。三保廟旁有一口井,馬來人稱之為“王爺水井”,華僑則稱之為“三保井”,是鄭和的部下為取飲用水而挖掘的,傳說喝過這井水的人,就會念念不忘馬六甲。

在東南亞,特別是在東南亞華僑中,鄭和如同在祖國一樣,也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所不同的是,在東南亞,有關他的傳說,神話色彩更濃厚些,人們以這種方式表達對他的崇敬與愛戴之情。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