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老子與道家

第26章 第七節把《老子》、《莊子》視為洪水猛獸

老子與道家 李申 1668 2018-03-20
對《老子》的批評早已存在。煉丹家葛洪批評《老子》,因為它對丹道和長生術講得太少。但別人對《老子》的批評,主要是說它危害政治。 魏晉時代,政局混亂,士大夫們喜歡不著邊際的閒談、聊天,後人稱為“清談”。清談的內容,主要是《老子》和。不少人做官以後,不認真辦事,卻沉醉於清談。後人批評他們對國家不負責任,造成了政治敗壞,社會動亂,用古人的話說,是因為他們喜歡清談而誤了國家大事,叫作“清談誤國”。由於清談的內容是《老子》、,所以人們又往往把誤國的責任歸於《老子》、。上一節提到的唐太宗批評梁元帝,就是批評《老子》誤國的一個例子。 不過唐太宗以後,唐代國家對《老子》的尊崇甚至超過清談時代,但仍然出現了“開元之治”(公元713—741年)一段政治較好的時期。誤國的責任,不一定要由《老子》承擔。

唐代後期,堅決批評《老子》的是著名文學家韓愈。韓愈說,《老子》反對仁義,敗壞國家政治。它的信徒們(道士)不納稅,不服役,加重了生產者的負擔。長此以往,國家必定又貧又弱。所以他建議國家應該拆毀道士們的宮觀,命令他們還俗,去做一個為國家服務的公民。 宋代理學家們也批評《老子》。他們認為,在要求修養心靈、節制慾望方面,他們和《老子》的主張是一致的。但是,修養之後,他們的歸宿是理,《老子》卻歸宿虛無。理,就是忠孝、仁義、禮智,就是三綱五常;虛無,那就不知他要遵循什麼,要怎麼做。所以他們認為,《老子》的主張要不得。不過在後人看來,他們的主張,許多是和《老子》完全相同的。 明朝末年,天下大亂,後來清兵入關,明朝徹底滅亡。一些明朝的知識分子,把原因歸結為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的學說氾濫。他們認為,王守仁的學說,名為儒學,實為禪宗。它教人不關心實際事務,一天到晚去探討和實踐心靈的修養,和一個和尚差不多。大家都不好好辦事,國家怎能治理得好?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是個愛國主義者和民族主義者,也是偉大的哲學家。他認為,王守仁的學說根子在禪宗,禪宗的根子在老莊。因為佛教剛傳入中國的時候,人們弄不懂,不得不用老莊的意思去理解它。因此,是老莊的思想幫助了佛教傳播,佛教中又沾染了不少老莊的精神。因此,要批判王守仁學說,必須批判佛教禪宗;要批判禪宗,必須批判老莊。 王夫之認為,老莊思想,教人對社會不負責任。這種思想對社會的危害,超過了洪水猛獸。王夫之說,危害社會的,不只是那些殘忍暴虐的傢伙。有些人,幹壞事不努力,干好事也不努力,一切事都漠然置之,好像一個毫無情感的死人,每天只是悠哉悠哉地保養自己。刀割他也不覺痛,火燒他也不覺得熱,麻木不仁。這樣的人多了,天下就分崩離析,老百姓的疾苦沒人問,國家的前途命運無人關心,就是皇帝被殺他們也無動於衷。他們不辨善惡,不講忠孝,認為一切都差不多,都那麼回事,與我不相干。這樣的危害,不比洪水猛獸還厲害嗎!

王夫之說,這樣的思想,老聃、莊周提倡在前,魏晉時代的人們鼓吹於後,以至於敗壞了天下的風氣。王夫之認為,像莊周那樣的言論,千言萬語,不過是一個投機取巧,看到難處就躲閃。他要求人生的旅途必須是萬里無雲,一片清澈。有一絲雲彩他就覺得悶頓。所以他把人生視作危途,把天地之間看作一個大靶場,覺得處處都是陷阱,想讓自己成為一塊沒用的朽木,以此來逃避社會和人生。王夫之說,這是小人的思想狀態,一個有作為的人不應如此想。 王夫之指責莊子創造了一系列隱士的形象,並且還說堯舜也把做君主看作負擔,左顧右盼,想找人替代。這些形象,足以惑亂天下。莊子還借隱士之口說:我不願意當皇帝!王夫之嚴厲斥責道:假若說果真因為一句話就可以導致亡國,那麼就是這句話。

王夫之的指責並非全無道理。老子和莊子確實講了許多消極的話。但是,前人留下的思想資料很多,人們信什麼,不信什麼,不僅決定於當時的現實,還決定於他自己對待現實的態度。 新時代的有為青年,可以理解老子和莊子的處境,承認他們思想的深刻,借助他們的哲學學說提高我們的理論思維水平,而不應學習他們逃避現實的處世態度。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奮不顧身,才是新時代的中國人應有的精神風貌。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