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圖書史話

第14章 四、書籍的捲軸制度

中國圖書史話 吴玲芳 1653 2018-03-20
紙張作為書寫材料出現以後,我國書史進入寫本書時期。東晉以後紙張代替了簡帛成為書籍唯一的材料,書籍制度從此進入了捲軸時代。 捲軸制度起源於帛書。馬王堆出土的帛書,用一根竹竿或木棒做軸,是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最早的捲軸形式。當人們用紙寫書以後,由於紙與縑帛的相似,故人們採用同樣的方法,把紙張粘成長幅,將軸粘於紙的一端,以此為中心由左向右捲成一束,這就是捲軸書。寫本書主要採用捲軸形式,故紙寫本書又稱為卷子。 紙書捲軸一般高一尺左右,每卷長度沒有一定,根據文章長短需要,把紙幅粘成一定長度,長的可達二三丈,短的僅數尺。卷子中間用朱、墨畫成直格,分成許多行,這些線條叫界,唐代叫“邊準”,宋代稱“解行”。由於捲軸源於帛書,故界又叫欄,紅色的稱“朱絲欄”,黑色的稱“烏絲欄”,上下左右四周的欄稱為“邊欄”。捲軸書的書寫格式是每捲起首空兩行,先寫書名,另起一行寫正文,正文通常用墨書寫,如果一書中有正文也有註解,往往用朱書寫正文,用墨書寫註解;或正文單行大字,註解雙行小字。正文以後,卷末又留一行空紙,用作題卷,統計篇章和字數。書寫時通常每行字數在二十字上下,也有短到十七字左右或長到二十五六字的。

捲軸書是寫本書的主要形式,其結構主要有捲、軸、裱、帶、簽五個部分組成。 卷子的捲是一張張紙粘成的條幅,有長有短。我國的古書是直書的,寫時由右到左,右端是開頭。為了便於閱讀,人們把左端,也就是一卷書最後面的紙粘連在軸上,把紙書從左到右捲起來,這樣只要拉開右端,就是書的開頭部分。 卷子的軸可用各種材料製成。有普通竹木的,也有琉璃、象牙等物製成的。軸一般比卷子的直高要長,兩頭伸出卷外,以便展卷。 紙書左端捲入軸內,右端開頭露在卷外,容易污損,於是人們就在右端前面留下一段空白,或者粘上一段白紙來保護卷子,這叫做“裱”,也名“玉池”,俗稱“包頭”。 在裱的中間,還要係上一根絲織品的帶子,用來捆紮卷子,叫做“帶”。

一部大書往往包括好多卷,為了防止與其他書混在一起,還用布或其他絲織品包好,這叫“帙”。捲軸書在書架上排列時,為了便於抽出和插入,以軸頭一端向外平放在書架上稱為“插架”。同時,為了便於識別、存取,就在軸頭系一個牌子,簡單地標明書名、卷次等記號,這就是“簽”。簽是牙、骨、玉等各種不同材料製成的,有時還用顏色區別不同門類。如唐集賢院藏書以紅牙籤表示經書,以綠牙籤表示史書,以青牙籤表示子書,以白牙籤表示文集。 書寫的紙一般是用黃蘗汁染過的。染過的紙發黃,故紙為黃紙。其所以要用黃蘗汁浸染,是為了保護書籍,使紙不受蟲蛀。這種方法又稱為“入潢”。二世紀末劉熙在《釋名》中將“潢”解釋為“染紙”。北魏時,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一書詳細敘述了入潢的方法。黃紙比白紙好。敦煌發現的佛經絕大多數是用黃紙寫的,保存了一千多年後,儘管有破損,但紙張完好,無蟲蛀現象。

捲軸書籍到了唐代已經非常完善,但是隨著大部頭著作的增多,捲軸變得非常長,閱讀時必須邊讀邊展開,同時還得捲起已經讀完的部分,且讀完之後還得重新卷好才能上架,顯得非常吃力和麻煩。特別是隋唐社會經濟的繁榮和發展,文化學術日趨發展,文獻典籍愈趨增多,出現了類書《初學記》、《白氏六帖》、《北堂書鈔》等專供檢索資料的工具書,以及一定的字書、韻書等。由於它們是僅供人查閱的,可以想像,要在如此長的捲子中查檢一個字、一段典故是多麼令人困難的事,於是人們感到了捲軸需要改革。這時印度佛教貝葉經傳入,即佛經抄在貝多羅樹葉上,上下用木板夾起來,稱為“貝編”,使人們仿效貝葉經裝幀方法,將捲子向左向右一反一正反复折疊成長方形的折子,再在前後分別加上兩塊硬紙片作為保護書籍的封面和封底,便產生了“經折裝”,或稱“梵夾裝”的書。經折裝雖然避免了展卷的麻煩,但厚厚的一疊,查檢或閱讀時很容易散開和扯斷,仍有不便之處,於是又進一步改進經折裝,便出現了“旋風裝”。寫本書的經折裝和旋風裝形式是捲軸書向冊頁書過渡的形式,而印刷術發明以後,書籍形式徹底變成了冊葉式,我國圖書發展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印本書時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