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成語由來

第23章 Z

成語由來 王彤伟 7123 2018-03-20
本作“再接再礪”。接:交戰。礪:磨礪。公雞相鬥,每次都要先把嘴磨利。比喻繼續努力,堅持不懈。今寫作“再接再厲”。 唐·韓愈、孟郊《鬥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 孟郊和韓愈都是唐代的著名詩人,孟郊比韓愈年長18歲。韓愈剛剛步入詩壇時,孟郊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詩風,韓愈曾受到過他的影響;後來,當韓癒的詩風完全成熟後,他獨創的體式和達到的成就得到了大家的公認,孟郊又轉而受到韓癒的影響。韓愈、孟郊以及與他們詩風相近的詩人們酬唱切磋,相互獎掖,在審美意識上形成了共同的趨向,在藝術上形成了共同的追求,後世把他們稱為“韓孟詩派”。 韓愈性格木訥剛直,是非觀念極強。一方面使他在一次次的政治旋渦中屢受打擊,另一方面也導致其審美情趣呈現出怨憤鬱躁、情激調變的怪奇特徵。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韓愈上疏勸諫惹怒皇帝,被貶為陽山縣令。陽山之貶這一巨大的政治壓力極大地加劇了韓癒的心理衝突,另一方面也讓他領略到了南方荒僻險怪的景觀。二者交相作用,造成了韓愈詩風的大變。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之後,已經離開貶所回到京城的韓愈更傾心於營造怪奇的詩境,他與孟郊等人一起創作了不少聯句詩,這些詩作以競賽為主要目的,各自逞奇炫怪,誇示才學,其中有一首《鬥雞聯句》描寫了鬥雞的情景。在這首詩中,韓愈寫觀看鬥雞的人:“大家爭相觀看,就像烏雲填滿道路;大家吶喊助陣,就像大海掀起狂濤(爭觀雲填道,助叫波翻海)。”孟郊接著寫兩雞相鬥的情景:“鬥得頭暈眼花,一口涼水噴醒,再磨鋼牙鐵嘴,重新披掛上陣(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

冠:帽子。把姓張之人的帽子戴到姓李之人的頭上。比喻認錯了對像或弄錯了事實。 明·錢希言《戲瑕》卷三:“張公帽兒李公戴。” 明代文人錢希言在其著述《戲瑕》卷三“張公吃酒李公醉”條下記載了這條成語的來源和演變。唐代武則天時,民間有“張公吃酒李公醉”的歌謠。張公即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他們是武則天的寵臣,專權跋扈,朝廷百官無不害怕,甚至武則天的侄子也都爭相巴結他們。武則天晚年,朝政也多由他們兄弟專擅。李公即後來的唐中宗李顯。張氏兄弟深得恩寵,花天酒地,李顯當時作為太子只能裝糊塗,才能保全自己的地位。所以老百姓就用此歌謠諷刺張氏兄弟受寵而李顯裝糊塗的荒唐現實。到宋代由此又演變出了“張公帽兒李公戴”以及“張三有錢不會使,李四會使卻無錢”等諺語,表示弄錯了對像或事實。

他把李白的《將進酒》說成是蘇軾寫的,真是張冠李戴。 本指只變名目,不變實質來欺騙人。現多用以比喻變化多端或反复無常。 《莊子·齊物論》:“狙(ju,獼猴)公賦(xu,橡實),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莊子認為世界萬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來千差萬別,歸根結底卻又是齊一的,這就是“齊物”,並舉了“朝三暮四”的例子來說明。這個例子說,養猴人給猴子分配橡果,說:“每位早上三顆晚上四顆。”所有的猴子都很氣憤。養猴人又說:“既然這樣,那麼就早上四顆晚上三顆。”於是所有的猴子都非常高興。這個例子中,名義和實際都沒有變化,但猴子的喜怒卻不同,這就是所謂的看似不同,實際齊一的“道”。

朝秦暮楚反复無常 墨守成規一成不變 她這人總是朝三暮四,沒有人喜歡她。 兵:兵法、兵事。本指戰國時趙括只知道空談兵法,不知實際運用。後用來比喻空談理論、不切實際,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 趙括是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從小就學習兵法,談起用兵打仗的事,認為天下沒有人能及得上自己。趙括曾經和他父親趙奢談論用兵,趙奢都說不過他,但是趙奢並不認為他真的能行。趙括的母親問其緣故,趙奢回答說:“戰爭是生死存亡的大事,但趙括說得太輕鬆容易了。假如讓他當將領,趙國一定大敗。”

趙惠文王去世後,他的兒子孝成王繼位。孝成王七年,秦軍和趙軍在長平對峙,展開了關係兩國命運的決戰。趙軍數次戰敗後,老將廉頗採取堅守不戰的策略,秦軍無計可施,於是派人去趙國散佈謠言,說秦國祇怕趙括擔任將軍。趙孝成王信以為真,讓趙括代替廉頗為將。藺相如說:“大王憑藉名聲使用趙括,就像用膠粘住瑟上的弦柱再來彈奏瑟一樣,固執拘泥,不知變通。趙括只會讀他父親留下來的兵書,不懂得隨機應變。”趙王不聽,仍然任命趙括為將。 趙括代替廉頗後,撤換軍官,改變原來的號令紀律和對策。秦將白起佯裝敗退,出奇制勝地截斷趙軍的糧道,把趙軍分割為兩部分。趙括親自帶領精銳部隊和秦軍交戰,被秦軍射死,趙軍大敗。剩下的幾十萬趙軍投降後被秦軍全部活埋。此後幾年之內趙國都處於亡國的危險邊緣。

即使確定了一項出色的任務內容,如果未能執行的話,也只是紙上談兵。 指著鹿說它是馬。比喻有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耶?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秦始皇在巡遊途中病死後,隨行的趙高用計害死了秦始皇的長子扶蘇,擁立秦始皇的次子胡亥繼位,即為秦二世。秦二世受趙高蒙蔽,更加荒淫暴虐,同時也漸漸被趙高架空。後來,趙高又害死李斯,自己當上了丞相,事無大小,都完全由他決斷,漸漸也不把皇帝秦二世放在眼中了。為了試探自己的權威,趙高先進行了試驗。他獻給秦二世一頭鹿,說:“這是一匹馬。”秦二世笑著說:“丞相恐怕弄錯了吧?把鹿說成馬。”秦二世和趙高當即又問左右大臣,大臣們有的默不作聲,有的說是馬,以阿諛奉承趙高。也有的人實事求是地說它就是鹿,趙高就暗地裡將說鹿的人治罪。從此以後大臣們都非常害怕趙高,朝中上下莫不噤聲,都看趙高的眼色行事,最終加速了秦王朝的覆滅。

顛倒黑白 在法庭上,當證人提供假證詞時,被告憤怒地說:“這是顛倒黑白,指鹿為馬!” 指著桑樹罵槐樹,比喻明指此而暗罵彼。 第五十九回:“那是我們編的,你老別指桑罵槐。”《三十六計·並戰計》第二十六計:“指桑罵槐:大凌小者,警以誘之。剛中而應,行險而順。” 第五十九回裡寫道:春燕的母親和姨媽管理大觀園裡的柳堤。鶯兒、蕊官、藕官正在柳堤上編柳條,春燕路過這裡,和她們聊起天來。春燕的姨媽和母親見到大家摘花折柳,非常生氣,但又不敢得罪各位姑娘,於是打罵春燕。鶯兒於是急忙說:“那些東西是我們編的,你老別指桑罵槐。”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三十六種優秀的兵法策略,它的思想雛形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比如《南齊書·王敬則傳》說:“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由這句話後來演變出了“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明末清初時有人(已不可考)在此基礎上撰成了《三十六計》一書,成為廣泛流傳的優秀文化遺產。三十六計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時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時所用之計;每套中又各包含六個小計,總共三十六計。 “指桑罵槐”作為並戰計之二,其要訣在於:“強大者控制弱小者,要用警示誘導的辦法。剛健的居中者若能得到在下者的呼應,即使履行危險的事情也能夠一帆風順。”

他老在小區內指桑罵槐,尋釁鬧事,已經引起人們的反感。 砥柱:山名,在河南三門峽東,屹立在黃河激流中。比喻堅強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 《晏子春秋·諫下二四》:“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是春秋時齊國的三位勇士,力大無比、武藝高強,他們同時為齊景公做事。齊國的國相晏嬰欲圖謀除掉他們,又畏懼他們的勇力,就讓景公賞賜給他們三人兩個桃子,讓他們三人各自敘述自己的功勞,功勞大的才可以吃。 公孫接仰天而歎說:“晏子真是一個聰明人啊!他讓國君用這種方法比試我們的功勞。假如不要桃子,會讓人覺得無勇。但是人多桃少,確實必須比試功勞的大小才能決定誰吃桃子。我有一次殺死過大力怪獸、兩次殺死過老虎。像我這樣的功勞是無人可比的,可以吃個桃子。”說完他就拿了一個桃子走開了。

田開疆接著說:“我兩次拿著兵器打退了軍隊!像我這樣的功勞,也是無人可比的,也可以吃個桃子。”也拿走了一個桃子。 古冶子也接著說:“我曾經跟著國君渡黃河,一隻巨鱉咬住左邊拉車的馬,拖入了河中激流。那時我年紀尚幼,不會游水,就憋著氣沉到河底,逆流而行百步,順流而行九里,找到巨鱉,然後殺死它。左手拿著馬尾巴,右手舉著大鱉頭,像白鶴沖天一樣跳出河面。渡口的人都說:'黃河之神來了。'像我的功勞何人可比?你們兩個為什麼不把桃子給我拿回來?”古冶子邊說邊抽出寶劍站起來。 公孫接、田開疆說:“我們確實不如你勇敢,功勞也沒你大。拿了桃子不讓,這是貪婪;貪婪、搶功卻還不死,更是無勇啊!”說完都把自己拿的桃子放了回去,然後自刎而死。古冶子說:“他們兩個為分桃子這件事死了,我卻獨自活著,這是不仁;用言語羞辱他人、誇耀自己,這是不義;對自己的行為感到遺憾還不死,這是沒有勇氣。他們兩人為了這事已經死了,我難道能自己獨占桃子、獨自活下去嗎?”說完,古冶子也把桃子放回去,自刎而死了。

鑠:熔化。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比喻輿論影響的強大。也比喻眾口同聲可混淆視聽。 《國語·週語下》:“故諺曰:'眾心成城,眾口鑠金。'三年之中而害金再興焉,懼一之廢也。” 周景王打算鑄造一個大鐘來演奏音樂,單穆公認為以前鑄造大錢已經消耗盡了民眾的資財,現在又要造大鐘,很不妥當。周景王不聽勸阻,就又去問樂官伶州鳩,伶州鳩也認為耗費過度鑄造大鐘,會妨礙音樂的和諧,所以不應當鑄造。 周景王不聽勸諫,終於造出了大鐘。大鐘鑄成後,樂工報告說樂音和諧。景王問伶州鳩:“鐘聲不還是很和諧嗎?”伶州鳩答道:“陛下不明白其中的緣故。”周景王問:“為什麼呢?”伶州鳩說:“君王製作樂器,百姓非常高興,這才是和諧。現在花費了民眾的財物,百姓疲憊,無不怨恨,我不認為這是和諧。百姓都喜愛的事情,很少有不成功的;百姓都厭惡的事情,很少有不失敗的。所以諺語說:'萬眾一心就如城堡,眾口一詞能熔化金屬。'您三年裡做了兩件耗費錢財的大事,恐怕至少有一件是要失敗的。”周景王很不高興,說:“你老糊塗了,懂得什麼?”一年後,周景王去世,大鐘演奏的聲音也變得很不和諧了。

積毀銷骨 人言可畏,眾口鑠金。 眾人的憤怒不可觸犯。 《左傳·襄公十年》:“眾怒難犯,專欲難成,合二難以安國,危之道也。” 春秋時期,鄭國執政大臣子駟因為興修水利,侵占了五個家族的田地。於是這五個家族聯合一些不得志的人發動了一場叛亂,殺死子駟,劫持了國君鄭簡公。幸虧子產、子孔等人臨危不亂,攻打叛亂者盤踞的北宮,殺死叛亂者,解救出了鄭簡公。 隨後,子孔掌握了國政。他制定盟書,規定官員們要各守其職,完全聽從執政者的命令。大夫、官員們一看都不肯順從。子孔非常生氣,打算將他們全部誅殺。子產勸阻子孔,讓他燒掉盟書。子孔不同意,說:“製作盟書的目的是用來安定國家,現在見大夥發怒就燒了它,這豈不是成了大家當政?如果這樣國家可就難以治理了。”子產說:“眾人的憤怒不可觸犯,專權的願望難以成功,這兩樣加在一起更是難以安定國家,這是一條危險之路。不如燒掉盟書來安定大家。這樣你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大夥也能夠安定,不也是可以的嗎?專權的願望不能成功,觸犯眾怒會發生禍亂,你一定要聽我的話。” 子產一席話說服了子孔,子孔終於在東門外燒掉了盟書。大家的不滿得以平息,鄭國也重新安定下來。 歹徒見被大家包圍,知道眾怒難犯,只好乖乖放下凶器,束手就擒。 眾人反對,親信背離。形容處境十分孤立。 《左傳·隱公四年》:“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春秋時期,衛國國君衛莊公很喜愛小兒子州吁,因為州吁是自己非常寵愛的小妾生的。衛莊公對州吁的錯誤一味縱容而不加製止。莊公死後,州吁同父異母的哥哥繼承了王位,即為衛桓公。後來州吁殺掉衛桓公,篡奪了王位。 後來州吁殺掉衛桓公,篡奪了王位。魯國國君聽說了這事,就問大臣眾仲:“州吁能成功嗎?”眾仲回答說:“只聽說用德行安定百姓,沒聽說用禍亂安定百姓的。用禍亂,就如同要理出亂絲的頭緒,反而會弄得更加紛亂。州吁這個人,依仗武力而安於殘忍。依仗武力就沒有大眾,安於殘忍就沒有親信。大家背叛,親信離開,就難以成功了。軍事就像火一樣,不去製止就會焚燒自己。州吁殺了他的國君,又暴虐地驅使百姓,不致力於建立德政,反而想通過禍亂來取得成功,就一定不能免於禍患。” 後來衛國大臣石碏設計將州吁騙到陳國,說服陳國國君將其抓住,交由衛國處理。衛國派去大臣,將州吁殺死在了陳國。 失道者必然眾叛親離。 暴:糟蹋、損害。棄:唾棄、嫌棄。自甘墮落,不求進取。 《孟子·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 孟子是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名軻,字子輿。 《孟子》一書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的有關孟子的言論彙編,是儒家重要的經典。孟子師承孔子之孫孔伋,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中地位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宗師,被後世稱為“亞聖”,與孔子並稱為“孔孟”。 孟子曾經說:“糟蹋自己,自己損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談論什麼;自甘落後,不求上進的人,不能和他一起做什麼。言談不合禮儀,我們可以認為這就是自暴,自身不能依據仁、遵循義來行事就叫做自棄。仁是人們安居的住宅,義是人們正當的大道。空出安居的住宅不住,捨棄正當的大道不走,真是可悲啊!” 空出安居的住宅不住,捨棄正當的大道不走,真是可悲啊!孟子把人類的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係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與子、兄與弟這類血緣關係的基礎。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係,封建秩序的穩定和天下的統一才會有比較可靠的保證。 自甘墮落 自強不息 你不能因為受了這一處分,就自暴自棄、不求上進啊! 自慚:自己感到慚愧。形穢:形態鄙俗、醜陋。比喻因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驃騎王武子,是衛玠之舅,俊爽有風姿,見玠輒歎曰:'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衛玠字叔寶,西晉人,是繼何晏、王弼之後著名的清談名士和玄理學家。衛玠長得非常漂亮,從小神態即異於常人。有一次,衛玠乘羊車到街市上去,人們都以為他是玉人。驃騎將軍王濟,是衛玠的舅舅,英俊豪爽,也長得一表人才,非常有風度。但是他每次見到衛玠,就嘆息說:“珠寶美玉在身旁,就覺得自己形貌醜陋。”王濟又曾經對別人說:“和衛玠一同出遊,就像發光的寶珠在旁邊,光彩照人。”衛玠長大後,愛好玄學、喜談玄理,但因為體弱多病,母親不讓他多說話。遇到好日子,親友有時請他說幾句。即使僅講幾句,也沒有不得到大家讚歎的,因為大家認為他講出了精微之處。當時王澄、王玄、王濟都負有盛名,但是世人說:“王家三子,不如衛家一兒。”衛玠的岳父樂廣在當時也很有名,有人也評論他們說:“岳父像冰一樣清瑩,女婿像玉一樣潔潤。” 後來因為天下大亂,衛玠搬家到了南京。那裡的人聽說衛玠長得非常好看,就都來看他,以至於看他的人擠成了人牆,衛玠因此勞累而死,當時年僅二十七歲。當時人們都說:“衛玠是被看死的。” 自愧不如 自命不凡 這種車,巴黎只有夜間才看得見;白天,它們好像自慚形穢,不出來。 矛:長矛,用來刺殺的武器。盾:盾牌,用來防禦的武器。常用來比喻人的語言、行動前後抵觸、不相應合。 《韓非子·難一》:“楚人有鬻(yu,賣)楯(同“盾”,盾牌)與矛者,譽之曰:'吾楯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楯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楚國有個人既賣矛又賣盾。當他賣自己的盾牌時,他誇讚說:“我的盾牌非常堅固,沒有什麼東西能刺穿它。”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賣自己的矛。這時他又誇讚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非常鋒利,沒有什麼東西不能刺穿。”有人聽到了這兩句話,於是就問他:“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結果會怎麼樣?”那個人不能回答。因為不能戳穿的盾和無物不能刺穿的矛,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同時存在。 如果沒有真正下功夫,僅靠“剪切、粘貼、複製”弄出來的論文難免層次不清、邏輯混亂,甚至主要觀點都自相矛盾。 本用以形容科舉中第後得意、愉快的心情。現多用以比喻匆忙、粗淺地了解事物。 唐·孟郊《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科舉考試是中國古代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從隋至清末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在這一千三百多年中,考中進士的人數並不算多,甚至不足十萬。讀書人往往把考中進士作為讀書的目標,因為如果考中進士,就有了躋身仕途、一展抱負的可能。而且,科考的金榜公佈後,朝廷要組織唱名賜第、設宴慶賀、刻碑題名等一系列盛大的活動,讓考中者在這些活動中感到無比的榮耀,成為眾人羨慕的對象。 孟郊是唐代著名詩人,早年貧困,屢試不第,四十六歲才考中進士,當時喜悅的心情可想而知。他在《登科後》詩中寫道:“往日的窘迫局促不必再提,看今日天高地遠浮想聯翩。騎著駿馬在春風中奮蹄疾馳,一天之中看盡了長安繁華的美景。”這首詩栩栩如生地寫出了孟郊登科後的喜悅和對前程的憧憬,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 蜻蜓點水 我們到達曼谷之後,又北飛清萊、清邁,南渡普吉、攀牙,驅車東行到帕塔亞,雖然行色匆匆,走馬觀花,但南亞風光,盡收眼底。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