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成語由來

第14章 N

成語由來 王彤伟 1767 2018-03-20
要到南方去,卻駕著車往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戰國策·魏策四》:“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王,舉欲信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 魏王打算攻打邯鄲,季梁趕緊來勸諫說:“我這次來見您時,在大路上碰見一個人,正駕著車向北行進,他給我說:'我要到楚國去。'我說:'楚國在南面,你怎麼反倒向北行進呢?'他說:'我的馬好。'我說:'馬雖然好,但這不是到楚國去的路啊。'他又說:'我費用充足。'我說:'費用雖然充足,但這畢竟不是到楚國去的路啊。'他又說:'我的馬夫駕車技術高。'其實,這幾樣越好,他離楚國就會越遠。現今大王您打算成為諸侯的霸主,想建立信義於天下,如果純粹依靠國家大、武器精良而攻打邯鄲,來擴大自己的地盤、使自己的名聲更加尊貴,那麼您的軍事行動越頻繁,您所想要的名聲、信義等東西也會離您越遠,就像那位想到楚國卻向北走的人一樣。”

背道而馳 如果無視客觀規律,只憑主觀想像,結果必然是南轅北轍。 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寧願為正義而死,也不願苟全性命。 唐·李百藥《北齊書·元景安傳》:“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元景安是南北朝時期北朝人,本屬北魏皇室的後裔,後在東魏、北齊為官。北魏孝武帝元修本是權臣高歡擁立的皇帝,但是他後來想依靠盤踞關隴一帶的宇文泰消滅高歡,計劃失敗後逃奔長安。從此北魏開始分裂為東魏、西魏。公元534年,高歡在洛陽另立孝靜帝元善見,即為東魏。公元535年,宇文泰殺掉孝武帝,另立文帝元寶炬,是為西魏。東魏和西魏實際分別被高歡、宇文泰控制。高歡死後,兒子高洋代替他控制東魏大權。後來,高洋不甘心只當個丞相,就在公元550年廢掉了元善見,自立為帝,這就是北齊。

北齊建立後,高洋逐步消除北魏、東魏皇室元氏宗族中的異己,以至於當時元氏宗族惶恐不安。元景安從小就性格沉穩,做事幹練、有謀略,而且善於搞好人際關係。元景安看到家族的這種情況,就建議將元姓改為高姓,以躲避災禍,保存家族。但是堂兄元景皓堅決不同意,他說:“豈能拋棄自己的祖宗,而跟著別人姓?大丈夫寧可做玉器被打碎,也不做陶器得保全。”元景安把他的這番話告訴了高洋,高洋就將元景皓抓起來殺掉,把他的家人流放到了彭城。作為獎勵,高洋賞賜元景安姓高。 寧死不屈 委曲求全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無恥苟活,生不如死。 頭髮直豎,頂起帽子。形容憤怒到極點。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沖冠。”

戰國時,秦昭王聽說趙惠文王得到了楚國的和氏璧,就派人送信給趙王,表示願意用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和氏璧雖然是趙國的國寶,但是秦國勢力強大,趙王和大臣們明知十五城的條件為假,但是又不能不答應,於是將計就計,派遣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到秦國談判。藺相如把璧獻給秦王,秦王大喜,但是只管傳給身邊的美人和大臣觀看,並沒有撥付城池的意思。藺相如於是上前說:“其實和氏璧上也有小的瑕疵,請您允許我指給您看。”秦王把璧遞給相如。相如拿到璧,馬上背靠著柱子,當時怒氣使頭髮豎立,都頂起了帽子。相如對秦王說:“您想要這個和氏璧,派人送信給我們趙王。趙王召集大臣商議,大臣們都說:'秦國貪得無厭,倚仗自己勢力強大,用空話來索求寶璧,所許諾的那些用以換璧的城池恐怕根本得不到。'但是我認為,老百姓之間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騙,何況秦國這樣的大國呢?再說,也不能因為一個璧的緣故而讓強大的秦國不高興。於是,趙王為了尊重大國的威嚴和表示自己的尊敬,才同意派我來奉獻寶璧。現在我來到這裡,您態度傲慢,得到寶璧後竟然傳給身邊的女人,以此戲弄我。我看您並不打算把那些城池交付給趙王,所以我才取回此璧。如果您逼我,我今天就把璧和頭一起撞碎在這根柱子上。”藺相如拿著璧看著柱子,打算把它撞在柱子上。秦王害怕真的弄碎了寶璧,就同意齋戒五天再受璧。藺相如知道秦王終究不會交付城池,就趁機派人悄悄把璧又送回了趙國。

怒氣沖天 半小時後,門被打開,孫增加一個箭步竄進去,怒髮衝冠,舉手要打妻子,可一望妻子淚水滂沱的臉,心軟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