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繪畫小百科

第159章 山水畫

簡稱“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觀為主要描寫對象,形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始獨立,五代、北宋時趨於成熟,成為中國畫的重要畫科。和人類生活最為密切相關的,是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山水不僅是人們生活的重要環境,也是重要的審美對象。先秦儒家提出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是對山水與人的理想道德的人文觀照。但他們“見大水必觀焉”,也多多少少包含了對山水自然美的欣賞。魏、晉時期的人性覺醒,使人們擺脫儒家“比德”審美觀,而敞開胸懷去領略山水的自然美,嘯傲江湖、寄情山水,成為許多人的精神寄託。山水畫的產生,就和陶淵明、謝靈運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的出現一樣地順理成章了。 山水畫在宋、元時期達到鼎盛,成為中國繪畫的主體,除了對大好河山的讚美之外,更多的是人文精神的寄寓。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訓》說:“君子之所以愛乎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園養素,所常處也;泉石嘯傲,所常樂也;漁樵隱逸,所常適也;猿鶴飛鳴,所常觀也;塵囂韁鎖,此人情所常厭也;煙霞仙聖,此人情所常願而不得見也……今得妙手,鬱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窮泉壑,猿聲鳥啼,依約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奪目,此豈不快人意,實獲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貴乎畫山水之本意也。”

山水畫重寫生,即石濤所說“搜盡奇峰打草稿”,重意境的表達。按畫法風格又可分為青綠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淺絳山水、沒骨山水等。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