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繪畫小百科

第117章 早春圖宋/郭熙

歐陽修說:“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醉翁亭記》)郭熙說:“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淨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歐陽修說的是山水四時的“形”,郭熙說的是山水四時的“神”。山水畫的最高境界,就是寫山水之形,傳山水之神。 畫幅右側畫家自題:“早春。壬子年(1072)郭熙畫。”顧名思義,這幅畫作是在描寫早春景象。郭熙在《林泉高致·畫題》中說:“春有早春雲景、早春殘雪、早春雪霽、早春雨霽、早春煙雨、早春寒雲、早春晚景、曉日春山、春雲欲雨、早春煙靄、春雲出谷、滿溪春溜、春雨春風、作斜風細雨、春山明麗、春云如白鶴,皆春題也。”這幅畫沒有分得這麼細,只題作“早春”,其實上面所說的許多東西,都包含在內了。

冬去春來,大地複蘇,山間浮動著淡淡的霧氣,是不是就是“早春煙靄”;樹已長出嫩葉,枝仍作蟹爪狀,山坡上草已吐綠,是不是已是“早春雪霽”;春江水滿,溪流淙淙,是不是就是“滿溪春溜”;嵐光明媚,山清水秀,是不是就是“春山明麗”。一句話,就是一幅殘冬已盡、春已來臨的《早春圖》。 薄霧迷濛中,山勢宛轉,逶迤連綿,愈翻愈高,愈翻愈奇。近處怪石,遠方奇峰,或揖讓顧盼,或高聳獨立。遠處山峰聳立,氣勢雄偉;近處層巒疊翠,山石突兀;山間泉水淙淙而下,匯入河谷,橋路樓觀掩映於山崖叢樹間。 早春雪霽,天氣轉暖,已經有很多人活動其間了。左邊春江岸邊,停靠有低篷漁舟,漁夫挑擔,漁婦背著嬰兒,牽著幼子,前面還有一隻小狗在歡快地跑著,一家人向江邊茅舍走去。右邊堤傍,一漁人正舍舟登岸。山間小徑和棧道上,有樵夫行人往來,充分體現了郭熙畫山水要“可行”“可望”“可遊”“可居”的要求。

在繪畫史上郭熙提出著名的“三遠”法,此畫的構圖就是最好的例證。從水邊山石到遠方山峰自下而上的“高遠”;從前山望後山,茫茫無限的“深遠”;從近山望遠山,沖淡縹緲的“平遠”。 “三遠”交錯,形成空間立體組合,意境深遠。 《早春圖》,立軸,絹本,淡設色。縱158.3厘米,橫108.1厘米,宋郭熙作。現藏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

(宋)郭熙《早春圖》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