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繪畫小百科

第3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繪畫

中國繪畫的分科,大約是從魏、晉時期開始的。古人曾經把繪畫按題材分為許多科,有的甚至分到十幾科之多。不過,比較為大家所接受的,還是分為山水、花鳥(含走獸、草蟲等)、人物三科。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山水畫的萌芽期。 先秦兩漢時期,很重視繪畫的教化作用,所以內容大多以人物為主,而山水花鳥不過是人物的陪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思想大解放,使人們離開說教式的審美,真正去領略山水自然之美,於是,在詩歌領域,產生了以謝靈運為代表的山水詩;在繪畫領域,純粹摹山範水的山水畫和圖寫禽鳥走獸的花鳥畫誕生了。 據史籍記載,六朝許多畫家都畫過山水畫,如顧愷之有《雪霽望五老峰》《廬山會圖》,戴逵有《吳中溪山邑圖》,戴勃有《九州名山圖》,宗炳有《秋山圖》,謝約有《大山圖》,惠秀有《剡中溪谷村墟圖》等。可惜這些作品都已經亡佚了,但僅從題目,也可以看出都是山水畫無疑。

中國古代,畫花鳥蟲魚走獸的歷史比什麼都長。遠在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紋飾,就以鳥、魚、鹿、蛙等為主。商、周青銅器紋飾,也多有虎紋、龍紋、饕餮紋、鳥紋、魚紋等。秦、漢瓦當,也多有虎、鹿、朱雀、鶴、雁等紋樣。但直至漢代,花鳥也仍然是人物畫的陪襯。 魏晉南北朝時期,思想大解放,幾乎在山水畫誕生的同時,花鳥畫也開始獨立出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花鳥畫,除了在敦煌壁畫中有局部的保留外,還沒有實物留下來。只是從六朝謝赫的《古畫品錄》、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等的記載,可以看到魏晉南北朝的畫家,已經有了許多純粹的花鳥畫作品。如晉明帝有《雜鳥圖》,顧愷之有《鵝鵠圖》《筍圖》《魚鳧水鳥圖》等,史道碩有《鵝圖》《牛圖》《三馬圖》等,陸探微有《蟬譽圖》《鬥鴨圖》等。從題目來看,應該都是純粹的花鳥畫。

這些畫雖然看不到了,但是據記載來看,許多都達到了形似的很高水平。比如說北齊高孝珩在廳壁上畫一蒼鷹,大家都以為是真的,而鳩雀等都不敢近。北齊劉殺鬼畫鬥雀於壁間,皇上以為是真的,用手去趕。可見有些畫家的花鳥畫,已經達到了亂真的水平了,但這一時期的花鳥畫,基本上還停留在追求形似的階段上。 魏晉南北朝,是人物畫繁榮的時期,無論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發展變化。從內容上看,這一時期的人物畫大致有三方面的內容,第一,佛教人物和佛本生故事;第二,歷史故事;第三,肖像畫。 佛教在東漢末年傳入中國以後,很快風靡全國。除了大興寺院、雕塑佛像以外,幾乎家家都供奉佛像,這些佛像,大多是畫家畫的。當時的畫家,可以不會畫其他的,但是絕對沒有不會畫佛像的。著名畫家曹不興、衛協、顧愷之、張僧繇、曹仲達等,都是繪製佛畫的高手。

以歷史傳說為題材的人物畫也是這一時期人物畫的主流之一,許多畫家都畫過如《列女圖》《東王公西王母圖》《伍子胥圖》《孔子像》《孔子弟子圖》《孟母圖》《秦皇東遊圖》《屈原漁父圖》《吳楚夜踏歌圖》《藉田圖》等。 對真人寫真(或背寫)的肖像畫,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也有很大的進步,出現了許多寫生的高手。比如西晉時大音樂家荀勗,又是畫家。鐘會曾經仿冒他的筆跡作書,到他母親那裡騙走了寶劍,他就悄悄跑到鐘會新修的宅院,在牆壁上畫了鐘會祖父的像。鐘會兄弟入門,看見祖父的像,感動大哭,不忍再往,宅院因此廢棄(見《歷代名畫記》)。 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人物畫家是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和曹仲達。 顧愷之把繪畫的技法提到一個新的高度,他的畫法,是所謂如“春蠶吐絲”般地連綿不絕的線條。他畫的《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是古代人物畫中的精品。

陸探微是被謝赫《古畫品錄》定為第一品第一人的畫家,他是當時最著名的佛像畫家,也是肖像畫家。他的線條,較顧愷之春蠶吐絲般的線條挺拔剛勁,唐張懷瓘《畫斷》說他“筆跡勁利,如錐刀焉”。 古代畫被稱作“樣”,也就是別人效法的範本,人物畫有著名的“四家樣”,即“張家樣”(梁張僧繇)、“曹家樣”(北齊曹仲達)、“吳家樣”(唐吳道子)、“周家樣”(唐周昉)。 張僧繇的最大貢獻,是在“密體”以後,創造了“疏體”。所謂“疏體”,即用最精簡的筆劃塑造形象。他的用筆,也由顧愷之的“緊勁聯綿,循環超忽”,陸探微的“連綿不斷”“精利潤媚”,發展為“點曳斫拂”,“鉤戟利劍森森然”(均見《歷代名畫記·論顧陸張吳用筆》)。他的這種畫法,被稱為“張家樣”。

曹仲達用筆稠密,衣服緊窄,後人稱之為“曹衣出水”,與吳道子的“吳帶當風”並稱。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人物畫,除少數摹本外,幾乎都沒有流傳下來,但是,我們可以從大量的石窟壁畫尤其是敦煌壁畫中看到那一時期人物畫的概貌。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