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國學小百科書系·唐詩小百科

第3章 上官體

初唐時期的詩歌是什麼樣子,我們先來看一首詩:
這首詩的作者是上官儀,唐太宗時進士,高宗時官居顯要,是當時的著名文人。著名的才女上官婉兒就是他的孫女。這首詩名叫《入朝洛堤步月》,是在洛陽早朝時經過洛堤有感而作。據說他騎在馬上,高聲吟誦此詩,“音韻清亮,群公望之,猶神仙焉”(《唐詩紀事》)。詩沒有多大意思,但語言華美,對仗工穩,既是六朝詩歌的延續,又有所發展。這種詩風為當時人所效法,稱為“上官體”。 南北朝時期,是五言詩的時代。唐代初年,也是五言詩佔據主要地位。 “上官體”以五言詩為主,多是應制奉和、侍宴詠物之作,內容很貧乏。但這是當時的社會風氣。從唐太宗到武則天,經常召群臣到內廷飲宴,宴必命賦詩,並以此定優劣,給予賞賜。武則天時,率百官遊龍門,命賦詩,詩先成者賜錦袍。東方虯詩先成,被賜予錦袍。宋之問詩後成,但武則天看了以後,認為比東方虯寫得好,就把賜給東方虯的錦袍奪過來,改賜給宋之問。唐中宗令群臣賦詩,讓上官婉兒在這些詩中選一篇為新翻御製曲。上官婉兒選宋之問詩而不取沈佺期。她說沈詩“微世雕朽質,羞睹豫章才”,詞氣卑弱,而宋詩“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則較強健。沈佺期見評語,不敢再爭。在這種風氣之下,人人都寫這種應制詩是很正常的事。

上官儀的主要貢獻,是對六朝以來已經廣泛使用的對仗加以總結,提出“六對”“八對”的理論(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七引),對唐代格律詩的形成有較大影響。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