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詩歌戲曲 溫文爾雅

第11章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溫文爾雅 汪龙麟 1857 2018-03-20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003年12月8日,溫家寶總理在出席紐約美國銀行家協會舉行的午餐會上說:“中國有一句描寫登泰山感受的古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我們對待中美貿易問題,要有這種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諸如美中貿易逆差問題,人民幣匯率問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貴國社會各界甚為關注。所有這些問題,是在中美貿易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是可以取得共識,也是可以逐步得到解決的,不應該也不可能影響中美經貿發展大局。只要雙方有誠意,這類問題完全可以通過平等協商和擴大合作來加以妥善解決。”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講述了高瞻遠矚的重要性。詩句出自杜甫《望岳》。這類題為《望岳》的詩篇,杜甫詩集中共有三首,分詠東岳(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本詩所詠為東岳泰山,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作於詩人“忤下考功第,放蕩齊趙間”(《壯遊》)之時,即開元二十四年(736)後,是杜甫早期詩歌的代表作。 首聯以設問起興,突出描寫泰山的總體特點。 “岱宗”是泰山的別名,是古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的地方。清人仇兆鰲《杜詩詳註》引鄭昂語云:“王者升中告代必於此山,又是山為五嶽之長,故曰岱宗。”在統治者眼中,泰山是封建政權“與天無極”、“天祿永得”的一個像徵。作者稱泰山為岱宗,其間可見他忠君思想之一斑。夫如何,就是到底如何之意;“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於句首的虛字,這裡把它融入詩句中,極為別緻。 “齊”、“魯”,原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兩個國名。古代齊、魯兩國以泰山為界,齊國在泰山北,魯國在泰山南。青,山色;未了,不盡;青未了,指鬱鬱蒼蒼的山色無邊無際,浩茫渾涵,難以盡言。首句以問句起筆,既為引出下文埋下伏筆,同時又表現出作者乍見泰山時那種欣喜、驚嘆和仰慕之情。次句是經過一番揣摹之後對首句的回答,它既不是抽像地說泰山之高,也不像謝靈運在《泰山吟》中用“崔崒刺雲天”之類誇張的語言加以形容,而是從自己的體驗入手,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可謂別出心裁。頷聯寫近望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鐘,聚集;神秀,指泰山神奇秀麗的景色;這兩句是對“青未了”之景的具體化。 “鐘”字賦予大自然以靈性和情趣;“割”字乍看似乎突兀,但細品卻別有妙趣: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後背日的一面為陰,由於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判割於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

兩個動詞的運用使得原本沒有生機的畫面顯得生機盎然。於中可見詩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作風早在青年時期就已養成。頸聯寫細望泰山所見。盪胸,心胸開闊;眥為眼角,決眥寫出了凝視時間之久。見山中云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因長時間目不轉睛地望著,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 “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蘊藏著詩人對大好河山的熱愛。尾聯化用典故,抒寫由望岳而產生的登岳的意願。 《孟子·盡心上》稱“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兩句當由此而來。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一定要,合當。凌,登臨;絕頂,最高峰。 “小”,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思為“以……為小,認為……小”,全句意為:我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高峰,在上面俯視的話,眾山都會顯得矮小。詩人由望山而聯想到登山;由久慕其名,到遠望近觀,再到決意登山,兩句雖無一個“望”字,但“望”意無處不在,詩人不僅在用眼望,更是用心在“望”。結句不但令全詩有含蓄不盡之韻味,更可看成是杜甫的自我期許,展示了一個青年詩人的雄心和氣慨。清代金聖嘆說:“如此作結,真是有力如虎。”而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千百年來這兩句詩一直為人們傳誦,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強烈共鳴的原因。

全詩短短八句四十字,卻描繪出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詩人嚮往登上絕頂的壯志,表現了一種敢於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極富哲理性。詩篇氣魄宏偉,筆力雄健,造語挺拔,充分顯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創作才華。清人浦起龍說:“杜子心胸氣魄,於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讀杜心解》)仇兆鰲亦云:“少陵以前題詠泰山者,有謝靈運、李白之詩。謝詩八句,上半古秀,而下卻平淺。李詩六章,中有佳句,而意多重複。此詩遒勁峭刻,可以俯視兩家矣。”(《杜詩詳註》)。 溫家寶總理在講話中多次引用杜甫的這兩句詩,是要告訴美國經濟界人士和歐盟領導人,在經濟貿易和國家關係上應該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增信釋疑,通過平等協商來擴大合作,解決問題,最終實現互利共贏。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