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詩歌戲曲 毛澤東詩詞鑑賞辭典

第25章 清平樂·六盤山

毛澤東詩詞鑑賞辭典 毛泽东 1888 2018-03-20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屈指行程二萬。 。 ,何時縛住蒼龍? 這首詞最早發表在《詩刊》一九五七年一月號。 這首《清平樂》是毛澤東於1935年10月、紅軍長征翻越最後一座天險時寫就的作品。詞作上下闋均是先景而情、再抒其志,縱橫開闔,氣象萬千,將六盤山壯闊偉麗的景象與作者心中的豪邁情懷成功地聯繫起來,相得益彰。 開首一句“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意義豐富。它首先傳達了作者經歷千難萬險、突出重圍之後的休憩狀態。此時的毛澤東已經率部登上了六盤山頂,擺脫了圍追堵截的敵軍,也騙過了重兵把守西安的胡宗南部,前面不遠的地方,陝北蘇區已隱約可見。因此,六盤山頂的壯闊和平靜及作者內心的平適及舒坦,這時有著最深的契合;“天高雲淡”正體現了這種內心情緒的舒緩。然而,這種舒緩並不是一種被動的、慶幸的心理的表現,它蘊含著作者堅定的信念和過人的智慧。從“望斷南飛雁”,可看出詩人正迎著長風、極目遠眺,一種俯瞰山河、高接天穹的姿態躍然紙上,這表明詩人之志絲毫沒有受到長征艱辛困苦的影響;走出包圍圈的毛澤東正在靜靜地體味著這片山河,胸中依然充滿著博大的理想。同時,“望斷南飛雁”還體現了詩人的智慧。大雁南飛與紅軍北上,是一個直接的比照,但這一比照實際上表現的是紅軍與國民黨部隊的戰略周旋。 1935年9月,毛澤東率紅軍主力翻越了岷山,來到甘肅南部宕昌縣的小鎮哈達鋪。在這裡,毛澤東及周恩來得知陝北地區還有幾支紅軍部隊,那裡還有紅色根據地。於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決定把陝北作為中央紅軍挺進的方向和未來的根據地。而蔣介石認為紅軍既然已經突破臘子口,可能會向天水進軍,威脅西安,就派遣胡宗南等部集中兵力鎮守天水一線,以防紅軍東進,這一兵力部署恰恰失算,使紅軍得以從容地翻越六盤山,北上而去。這是兩軍戰略思路上的一次不見面的鬥爭。紅軍的戰略轉移出乎蔣介石的預料。因此,“望斷南飛雁”一句所蘊含的深意是太多了:有平靜休憩時刻對自然的觀賞,有容大好河山於內心的博大胸襟,有運籌帷幄的戰略智慧。

上闋第二句“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則筆鋒一轉,詩人從片刻的休憩與平靜中恢復了昂揚的鬥志,將紅軍的艱險長征比作一次旅行,一次登臨長城的旅行。確實,長城關口就在前方蘇區。詩人以長城這個古代沙場征戰、英雄氣概的象徵作為登臨目標,給自己和全軍將士在疲憊、休憩之後舉行了精神洗禮。因為,這樣的描寫使長征不再是一次被動的轉移,而變為勇士們登臨懷古的詩意之行,這種登臨懷古因為具有戰爭背景,而能夠使歷史記憶與現實革命產生共鳴,能夠讓紅軍將士們體驗到歷代豪傑的尚武精神和壯烈犧牲之義。所以,“不到長城非好漢”,既彰顯出了登臨長城路途之險,抒發了一路走來的痛楚,又使人在對歷史的回憶中增強自身的英雄氣概,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 “屈指行程二萬”,更表現出一種輕鬆自在、不以為然的豪邁,多少困難艱險彷彿都在彈指間消失。詩人的大氣躍然紙上,這同樣能給讀者帶來精神上的昇華。

下闋首句“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先接上闋末句的抒懷詠志,將落筆之處迴轉到六盤山的現實景象。放眼處,座座高峰,遠近錯落,盡收眼底。然而,這還不是畫面的關鍵,關鍵是山峰上飄揚著紅軍的旗幟。這旗幟高聳在山之峰巔,應和著狂野的西風,舒展飄揚。這是信仰的力量,是堅持的力量!在這段最為痛苦的歲月裡,信仰的追隨者同生共死,終於走出重圍。而“漫捲”二字則高度凝練地表現出革命的力量依舊強健,依舊瀟灑自如,依舊敢於在風口浪尖搏它一搏,這象徵著革命的希望之火熊熊燃燒。所以下闋首句迴轉到六盤山的現實景象,絕非重複。它所表現的情感已較上闋首句更進一步,我們看到的不再是平靜和休憩、個人胸懷及智慧,而是革命集體的崇高與可敬及革命信仰的強勁活力。形式上回到了起點,情感上卻有了新的格調。下闋末句“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和上闋末句一樣,從眼前的實景宕開,直接表現內心情懷和志向。但在表現的內容上也有了一個推進。上闋末句,是在古今戰爭之間尋求尚武勇猛之精神,在談笑、屈指間舉重若輕;而下闋末句所表現的情懷意志則似乎已經完成了自我肯定和自我昇華,而有了更為具體的戰鬥衝動。詩人手持“長纓”,片刻的休息與感慨已經足夠,疲乏與困頓已經一掃而空,激情與力量早已恢復。詩人已完全做好了戰鬥準備,只等“吹角連營”,上陣擒龍。 “何時”二字更見出詩人此時內心的戰鬥渴望。

這首詞景像開闊,意蘊豐富,起承轉合,層次分明,在意境和藝術結構上都稱得上是一篇佳作。它在陝甘寧邊區一直廣為流傳,解放戰爭時期,延安廣播電台也時常朗誦播放。時至今日,我們同樣可以在這首作品中體味出當年歲月的艱辛以及領袖人物的宏大氣概。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