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詩歌戲曲 毛澤東詩詞鑑賞辭典

第21章 十六字令三首

毛澤東詩詞鑑賞辭典 毛泽东 1726 2018-03-20
。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原註)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作者原註 湖南民謠:“上有骷髏山,下有八寶山,離天三尺三,人過要低頭,馬過要下鞍。” 這三首詞最早發表在《詩刊》一九五七年一月號。 曾自稱要做“山大王”的毛澤東,在其創作的許多詩詞中都有著山的意象,一生與山結有深厚的情緣。這組專門寫山的小令,是1934年末到1935年長征之間寫的,詩人以雄豪誇張的筆勢,描寫了長征途中所看見、所征服過的崇山峻嶺。 1934年10月,在王明“左”傾錯誤路線領導下,紅軍的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主力被迫撤離中央革命根據地,分別從福建、江西出發,開始二萬五千里長征。攻克黎平縣後,中央政治局於12月18日在這裡召開會議,採納了毛澤東的建議,決定放棄北上湘西與紅二、六軍團匯合的計劃,進軍貴州,在川黔邊建立根據地。 1935年1月7日,紅軍佔領貴州第二大城市遵義,中共中央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從此,紅軍在毛澤東的指揮下,在雲貴川山區縱橫馳騁。而這三首小令便是這個時期所寫,從不同的角度描寫了紅軍所越過的各種山的神態個性與壯觀景象,在山之靜止中又時時感覺到紅軍之動,可謂寫山為表,而寫紅軍的長征則為詞之裡、詞之心。

第一首寫山的高峻。首句便是一個“山”字,讓人感覺彷彿有一座高山突兀地矗立在面前,有種拔地而起的氣概。湖南民謠稱:“上有骷髏山,下有八寶山,離天三尺三。人過要低頭,馬過要下鞍。”要翻越如此阻擋行人的高山,正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一般人來了都要下馬而行,但英勇無比的紅軍戰士依然快馬加鞭,飛馳過山。等到越過高山再回頭去看時,才發覺山原來是如此之高聳入雲,彷彿離天空只有短短的三尺三寸。這種驚訝之中帶有喜悅之情,這是戰士們征服自然的喜悅,顯示了戰士們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和大無畏的戰鬥精神。整首詞只有短短的十六個字,寫的是山的高峻,但是讓人感受到的卻是紅軍戰士在崇山峻嶺之中飛快行進的豪情,用山的高峻反襯出紅軍的勢不可擋。

第二首則寫山的壯闊。山本是靜態的,但在作者的眼中,雲貴高原上的層巒疊嶂就像翻江倒海的巨浪洶湧澎湃。詩人以動喻靜,化靜為動,緊接著又以“奔騰急,萬馬戰猶酣”,形容群山的氣勢猶如奔騰於疆場上的千萬戰馬,激戰正酣。詩人用巨浪、戰馬比喻群山,而山之氣勢又像轉戰於雲貴高原中的萬千紅軍,衝破層層艱險,有壓倒一切的氣概。 第三首寫的是山的峻峭。作者用誇張與想像寫出奇峰凸起的壯觀景象。他用“刺破青天”的寶劍形容山的峭拔陡直,這把鋒利的“寶劍”把天都刺破了,可是鋒刃一點也沒有殘破。山的峭立與峭銳被詩人刻畫得力透紙背,在古往今來寫山的詩句中,可謂無與倫比,石破天驚。而最後一句的想像更是神奇,讓人聯想到女媧補天的神話:“共工氏與顓頊氏爭為帝,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天缺,斷鰲足以立四極。”神話中的天柱支撐起天空,詩人引用其意,說被刺破的青天彷彿要掉下來,幸虧這些山像堅挺的柱子支撐起天空,使之不致墜落,從而表現出山的雄偉、堅實。與上兩首詞相同,對山的描寫讓人自然地聯想到與山一樣頂天立地、堅強挺拔的紅軍戰士。英勇的紅軍與國民黨軍隊作戰時,就像這直插雲霄的利劍,又像這擎天的石柱,堅不可摧,給置民族危亡於不顧的國民黨以沉重的打擊。

毛澤東的這三首小令從不同的角度刻畫了雲貴山巒的氣勢形貌。它們各自獨立,但又互相補充,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詩人用如此氣勢磅礴的筆法來寫小令,這在詞的創作史中前無古人。南宋詞壇豪放派的領袖辛棄疾曾經寫道:“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賀新郎》)用山的矯健嫵媚來寫自己的個性品格。這種散文化的寫法已經是對傳統本色詞的突破,而千載之後的偉人毛澤東則更為大膽地運用比喻想像的手法,使用氣勢磅礴的語言,寫出了一種具有嶄新面貌的小令。雖然宋末的風雅派詞人張炎曾說,“詞之難於小令,如詩之難於絕句,不過十數句,一字一句閒不得,末句最當留意,有有餘不盡之意乃佳”(《樂府指迷》),強調的是小令的含蓄蘊藉,意在言外,只有毛澤東這樣的氣魄胸襟,才能創作出如此大氣磅礴的小令,可以說是大手筆、大氣概。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