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

第14章 第二部分道家《易經》與中醫醫理-4

繼續研究下去,根據中國醫學的哲學部分為原則,也就是以理論的基礎為研究的方針。 至此,應該先放棄的關係,而以五行干支為研究的重點,因為陰陽與道家合流的陰陽五行,以及乾支,正是醫理的最基本思想,在醫書之中,充滿了五行干支,如果不弄通干支陰陽,想讀通醫書是很困難的。 騶衍是否胡謅 在戰國的時候,齊國有個鼎鼎大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名叫騶衍(歷史上另有鄒衍,並非一人)。 這個騶衍也是位陰陽家,在那個時候,他的弟子極為眾多,到處都歡迎他去講學。 他的見地不同凡響,對於所謂世界的定義,他首倡一種見地,把世界分為九大洲,中國不過是九大洲之一罷了,名為赤縣神州,在那個時候,說出了這樣的話,許多人都罵他胡謅、誕妄。

這是集成陰陽學說的一位大師,而陰陽家的五行、天干、地支等學說,後來成為醫理的基本原則。 我們的小天地 道家稱宇宙是個大天地,人身是個小天地。 撇開生命的來源不談,道家認為人的生命作用,與天地是一樣的,先從既有的現象來說吧,《內經》上把一個人身歸納為二十六部分,都與天地的法則相配合。 比方說:人的頭,圓圓的,在整個人身的頂上,就像天一樣;而我們的腳在下,平平方方的,像地一樣。 我們的雙目,閃閃發光,不是天地間的日月嗎? 七竅再加上下體的兩竅,恰如天上九洲。 人有喜怒的時候,就像天地之雷電。 我們的四肢,就像一年的四時,如此配合共為二十六,比之天地: 頭天 腳地 左眼太陽

右眼月亮 九竅九洲 喜怒雷電 四肢四時 五臟五音 六腑六律 寒熱冬夏 十指上古之十日(十日稱旬) 十二肋十二時辰 夫婦陰陽 三百六十五骨節三百六十五天 十二關節十二月 膝肩高山 腋膕深谷 十二經脈(十二經水)江河 衛氣泉氣 毫毛草蘆 臥起晝晦 齒牙二十八星宿 小節地上小山 高骨山石 幕筋林木 (月困)肉聚色 (人有時不生育,地有時不生草) 以上是《黃帝內經》的二十六人身形象,配合天地之形,這種說法是否有理?或者有牽強之嫌?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是魏晉以後的思想。 十個太陽的故事 在前面人身與天地二十六形象之中,說到了上古時候的十日,十日就是十個太陽。

在上古的神話書中,也有一個故事,是說上古的十個太陽,後來被后羿射掉了九個,只剩下一個,使天地間的溫度降低了些,植物才能夠生長,適合人類的生活。 總之,不論如何說法,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是處在太陽系中。 但是十個太陽的說法,卻吻合著佛教的宇宙觀與世界觀。 在佛教的世界觀學說中,以包含了一個太陽及一個月亮的星球系統為一個世界的單位,我們生活的地方是一個太陽系中的地球。 可是,在無限的宇宙中,卻有許多許多類似我們這個太陽系的星球世界。以什麼為多的代表呢?就算十吧!幹吧!萬吧! 一千個太陽系,稱它為小千世界。 一千個小千世界,名為中千世界。 一千個中千世界,名為大千世界。 所以,在三千大千世界中,人比沙都小了,宇宙是如此的寬闊無垠,說太陽有十個,不過是微微形容一下罷了。

然而,上古的十日,正是對無垠宇宙的一種說明。 彩色有聲有味電影 不論人身是否與天地配合得一模一樣,人類的軀體,不可否認的是有聲有色,有氣有味,就好像七彩玲瓏的有聲電影所表現的一樣。 如果用五行的方法,配合性質來表明一下的話,就可以列出下面這張簡單的表:(見128頁) 看了這個表,才知道我們每人的小天地,真的五花八門,多彩多姿,色香味俱佳的一具肉機器。 在這個巧妙的機器中,最玄妙的一樣東西,就是其中的氣。 氣功是什麼玩意兒 大家都聽到過氣功治病吧!真正的氣功的基礎是什麼? 原來學道家的人,早已發現六個字的重要性,實際上是六個音對人體器官健康的影響。 這六個音就是所謂的六氣:

噓、囗、呵、吹、呼、嘻。 那些修神仙的道家人士們,清晨的時候,面對東方,在生氣升發的那段時刻,發出這六聲,引通體內的氣脈。 當發此六音,不是大聲吹叫,而是輕輕地,聲音的大小以自己可以聽見為準,一直練習,每次作到腹中無氣時為止。 用針灸治療無效的病人,採用這種氣功的治療,發現頗為有效,因此演變出了氣功治病或健身的方法。當然,方法並不如此簡單,另當別論。 音樂可以治病嗎 看見前面的表上五臟配合了五音,前兩次我們也說到了律呂(音樂)與五行內臟的關係,證明音樂與人體是有絕對的關聯的。 就拿西方的醫術來說吧,也早已證明了音樂對人類的影響,對動物的影響,在雞舍中放某種音樂,可使雞多下蛋,牧場中的音聲可影響到乳牛的產量。

說到我們人類,有些音樂使我們沉沉欲睡,有些會使青年人舞個不停。 所以西醫早已採用聲音的治療,而最早的中國醫書,時常提到的音色,也就是以音聲的方法治療病人。 至於道家,有時根本不用吃藥的方法,而用音聲使人身體好轉。 顏色對病人如何 根據五行與顏色的表明,至少由病人的顏色,可以判斷出他身體的病況,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再根據這個原則發展下去,顏色對人的影響就很大了,所以顏色與聲音一樣,都被用作醫療方面考慮的因素和方法,近代的西方醫學,也同樣注重顏色的治療。 由目前的實際現狀,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證明,道家以音、色配合人身的器官,是絕對正確有理的。 青菜蘿蔔和《本草》 在前面五行的表上,有五味與內臟配合,提到五味,我們就要讀一讀《本草》(本草就是藥用植物)了。

根據此種可信的傳說,最初編的《神農氏本草》之中,只包括了七十多味藥品,經過歷代的研究,實驗增添,《本草》逐漸在增多,不僅是項目的擴大,而且是范圍的擴大,青菜蘿蔔、童便、人糞,統統都已進了《本草》的綱目之中。 明代的一位名醫李時珍,將各項藥品分類,重新編訂名為,可說是一本最有價值的中醫藥物學。 誰認識“人”字 要說起醫學,真是一門了不起的大學問,幾乎要上通天文,下通地理,還要中通最要緊的一門學問——“人”。 先替“人”字看一看相。 左撇是陽,右撇是陰,一陰一陽構成了人。 再看看我們這些人,從人中以上,兩鼻孔、兩眼、兩耳,豈不就是坤卦嗎? 從人中以下,一張口,外加下體的另兩孔,就是三個陽爻,構成了乾卦。

所以人是地天泰卦,就是平衡的意思。 就算是這個說法是一個笑話吧!要認識“人”的確不易,而要作一個醫生,最基本的條件是要認識“人”。 中醫之醫學有一個說法:“醫者意也”,要頭腦聰明,將呆板的原則,加以靈活運用,才能對付靈活變動的“人”,所以,醫是智慧之學。 中醫的頭一步,了解病情,診斷病人,要由四個字入手。 望聞問切 這是誰都知道的,但這四個字到底包含些什麼? 望——看相術 清朝有一個才氣縱橫的名醫,名叫陳修園,對於所謂“望”,有詩一首如下。春夏秋冬長夏時,青黃赤白黑隨宜。左肝右肺形呈頰,心額腎頤鼻主脾。察位須知生者吉,審時若遇克為悲。更於黯澤分新舊,隱隱徽黃是愈期。 這一首詩說明了由外表診視病人的原理與方法,就是說人的氣色可以與四季同樣,與顏色配合,以斷病情。面頰上左邊氣色灰暗表示肝有病,右邊灰暗是肺有病,如果心有病的話,額頭顏色必會反常,腎病表現在頤處,鼻子呈現了脾臟的毛病,如果各部位氣色與時序相合則佳,如果逢到克制當然不吉,顏色的不佳則愈舊愈久愈劣,如果面現微微的黃氣,則證明胃氣上升,是病癒之兆。

所以所謂“望”,是用看相的方法,察究病人的病情,其中還包含了看舌苔等等,及一切眼睛可以觀察到的因素,來判斷病情。 聞——聽病人的聲音 根據五行生剋,及五臟六腑的配合,用聲音判斷病人的情況。 肝病出怒聲,容易發脾氣,輕易動怒的病人,一定是肝有病;若常自喜笑,那麼他的病一定是偏重於心臟方面。 脾病則多思慮,除了一般過度用腦,神經有問題外,得病時,比平時思慮還多。 肺病憂悲愛哭泣。 腎病多呻吟,轉身彎腰起身坐下,渾身疼痛,常發哼唷之聲,必是腎病體弱。 實際上,從聲音分辨病情是頗為困難的,關於這方面以後還要作較詳細的說明。 問——病人自己的感受 給病人看了相,注意到了病人聲音的變化,現在要問一問病人自身的情況,與自己的親身感受了。

關於問的範圍,陳修園也編好了要點: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 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人渴俱當辯。 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脈要參機便。 婦人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 再添片言告兒科,天花麻疹虔佔驗。 由於這幾句要點,可知古代中醫的治聞,對病人事先也要經過嚴密的審察,等於現在的全盤檢查,同時已對“人”有具體徹底的了解,才好下診斷,所以中醫內科是全科的醫生,包括了小兒科、婦科等。 切——診脈 診脈是最深奧的一門學問,事實上,這是需要長久及多方面的實驗,才能有所成就的,初學的人常從診豬狗開始,試一試沒有生命的脈,是怎麼一回事,再來摸有生命的脈,什麼豬呀狗呀,抓到了就要摸一摸它們的脈,其中的道理,陳修園有詩如下: 微茫指下最難知, 條緒尋來悟治絲。 三部分持成定法, 八綱易見是良規。 胃資水彀人根本, 土具沖和脈委蛇。 臟氣全憑生剋驗, 天時且向道從窺。 陽為浮數形偏亢, 陰則沉遲勢更卑。 外感陰來非吉兆, 內虛陽陷實堪悲。 諸凡偏勝皆成病, 忽變非常即弗醫。 只此數言佔必應, 脈經補敘總支離。 醫案的奇談 清代有個有名的醫生,被人稱為天醫星的葉天士,後來許多傳奇性的驚人醫案,大多都掛在他身上。 有一次,葉天士在路上見抬格而過,棺下似沾有血漬,當時葉天士擋住,詢問棺內何人,得知是婦人因難產而死,葉天士立刻命其開棺,堅稱棺內之人未死,他可以救治。 在當時,開棺是樁大事,經葉天士全部負責始開棺。葉天士即用針灸法,在死者心口扎針治療,片刻嬰兒呱呱落地,產婦也有了活氣。 原來葉天士的判斷,產婦是一時昏厥,並非真死。 又有一天,葉天士正與友人下棋時,忽然跑來一個人,老婆難產,痛苦呻吟,請葉天士救命。 葉天士即在棋盤上抓了一把銅錢,到產婦家去了,進了大門,當即把銅錢往牆上一擲,嘩啦一聲,屋內的產婦正在苦痛時,大吃一驚,嬰兒也跟著呱呱落地了。 這真是天醫星,許多人詢問葉天士為什麼,葉天士說:人人都愛錢,死也要錢,活也要錢,小孩不下世,一聽到錢聲,馬上就來了。 這雖近乎笑話,但是葉天士可能是了解產婦的緊張,用聲音轉移注意力,難怪稱他為天醫了。 三指禪 在《禮記》中有一句話:“醫不三世,不服其藥。” 許多人以為,這個醫家要三代作醫生,才能請他治病。 其實這個三世,不是三代的意思,三世是指:一《黃帝內經》、《靈柩》、《素問》;二《神農本草》;三《太素》(脈理)。 精通這三項,是作醫生的必備條件。所以,不通三世者,不能算是醫生,不能服其藥。 《太素》所講求的,完全是氣脈的問題,在宋、明以後,懂得《太素》的,稱為三指禪,不但在摸脈以後能了解病人的病情,並且可以了解人的窮通富貴。脈理真是一門玄而又玄的學問,難怪稱這些人為三指禪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