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近乎佛教徒

第53章 結論-6

四真諦好比茶葉,而所有其它用來實踐這些真諦的方法,諸如修行、儀式、傳統以及文化裝飾物,就好比杯子一般。技巧和方法是能見而有形的,但真諦卻不是。我們的挑戰。是在於不要被杯子迷住。人們通常都比較喜歡在安靜的地方在坐墊上打坐,而不願意去思索到底明日還是下一生會來得較早。外在的修行是可見的,因此我們的心很容易將它們貼標籤為屬於佛教的,然而,“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的概念不是有形的,不容易指認。諷刺的是,無常的實證在我們周遭,但對我們而言,卻毫不明顯。 佛教的精義超越文化,但佛法有許多不同文化的人修持,他們用了各自的傳統,象杯子一般,來裝載教法。如果這些文化裝飾物能幫助眾生又不產生壞處,而且如果它們不與四真諦相抵觸,那麼悉達多會鼓勵這種修行。雙手合掌雖然不一定意謂神聖或引請法力,但在許多文化中它是尊敬或問候的動作。因此,我們在佛教世界中到處看得到祈禱的手----從簡單的雙手合十,乃至五體地的大禮拜這種複雜的姿勢都有。但是如果悉達多遇見某種文化習俗是把女人和女孩都禁錮起來,他會信為這是不善的行為,不是因為這種行為的工具----牢房和鑰匙----本身是醜陋的,而是因為它源自於男性的自私心,他們由於無明而執著於權力,縱容自己的佔有欲嫉妒心和自我保護。這種行為和第二種真諦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好幾個世紀以來,人們製作了許多不同廠牌和風格的杯子。不論背後有多少善意,不論它們多好用,如果我們忘了裡面的茶,杯子就會變成障礙。雖然它們的目的是承載真諦,我們卻專注方法,而非結果。因此大家拿著空杯子走來走去,或者忘了喝茶。佛教文化習俗的儀典和色彩,如果不是令一般人迷醉,至少也會讓我們分心。燒香和點燈饒富異國情調而且容易吸引人,但無常和無我卻非如此。悉達多自己曾產,最好的崇拜方式,就是單純地憶起無常的原理、情緒的痛苦、現象無自性,以及涅磐超越概念。 在表象的層次上,佛教可能看起來非常儀式化和宗教性。佛教的一些規矩。諸如藏區袍子、儀式與法器、焚香與供花,甚至連寺院等都是有形的-----它們可見,也能被拍攝。我們忘記了它們只是方法,不是結果。我們忘記光是做法事或守紀律,如吃素、穿袍子等,並不必然是佛陀的追隨者。但人心喜愛象徵和儀式,因此它們變得幾乎是不可避免,不可或缺。西藏的沙壇城和日本的禪宗庭園是很美麗,它們能啟發我們,甚至可以做為了解真諦的工具。但真諦本身,既非美麗,也非不美麗。

雖然我們也許可以不要諸如紅帽、黃帽或黑帽等東西,但有些儀式與規矩卻普通可取。只要你真正是在思維真諦的話,我們不能說躺在吊床上、手拿插有小雨傘的飲料來做禪定是絕對錯的,但是諸如端正坐直等對治方式,事實上有很大的好處。正確的姿勢不只容易做到,而且十分經濟,它不能讓你的情緒不被經常霸占而令你迷失的快速反應所控制。它給了你一些空間,讓你更清醒。其它制度化的儀式,例如群體儀典和宗教性的階級架構,可能有些益處,但重要的是了解它們也曾被往昔的大師們批判嘲諷。我個人認為這些儀典一定就是許多西方人把佛教歸類於膜拜式宗教的原因,雖然我們在四真諦中,找不到一絲一毫有關膜拜的蛛絲馬跡。 現在佛教在西方漸漸盛行,我曾聽說有人將佛教教法改變來配合現代的思考方式。如果有任何東西需要改變,應該是儀式和象徵,而非真諦本身。佛陀曾說他的規矩和方法應該順應時空而適切地改變。但是四真諦不需更新版本或修改;而且,事實上也不可能這樣做。你可以換個杯子,但茶還是純的。歷經二千五百年,從中印度的菩提樹下歷經了四千零七十八萬一千零三十五英尺到紐約的時代廣場,“一切和合現象皆無常”這個概念,仍然適用。你無法扭曲這四項真諦,它完全沒有任何社會或文化的例外。

不像某些宗教,佛教不是規定一個女人應該有多少個丈夫,應該到何處去付稅,或如何懲罰竊賊等的生活指南。事實上,嚴格說起來,佛教甚至連婚禮的儀式都沒有。悉達多教法的目的,不是去說人們想听的話。他所以教法,是由於有強大的動力,希望眾生能解脫他們對真理的謬見和無盡的誤解。然而,為了要有效地解釋這些真諦,悉達多根據不同聽眾的需要,用了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來教導。這些不同的教法現在被標示為佛教不同的“宗派”。但所有的宗派的基本見地都是一樣的。 宗教有領袖是正常的。有些宗教,像羅馬天主教,有復雜的階層組織,由具有完全權威的領袖執行決策及判定。和一般人理解的不同,佛教沒有這樣的人物或製度。達賴喇嘛是西藏流亡團體的非宗教領袖,也是全世界許多人的宗教導師,但不見得是所有佛教徒的領袖。在西藏、日本、寮國、中國、韓國、柬埔寨、泰國、越南和西方的各種形式和宗派當中,並沒有一個權威性的單位,有權力來決定誰是或誰不是真正的佛教徒。沒有人能宣布誰應該或不應該受懲罰。這種缺乏中央集權也許會帶來混亂,但也是一種福氣,因為人類的每一種制度的每一種權利泉源,都可能腐敗。

佛陀曾說,你是自己的主宰。當然,如果有具格上師花力氣把真諦教導給你,你是非常幸運的。在某些情況下,這種上師應該比佛陀更受尊重,國為千佛可能曾經出現,但對你而言,是這位上師把真理帶到你的門口來。尋找心靈導師完全要靠自己。 ,你有充分的自由去分析他。當你完全確信了上師的真實性之後,接納他、忍受他、欣賞他,就是你修行的一部分了。 尊敬和宗教性的熱誠二者常被混淆。由於不可避免的外相,而且由於某些佛教徒的技巧不足,局外人可能認為我們把佛陀和傳承上師當成神一樣的來崇拜。舉例來說,中國人稱某些上師為“活佛”。這種稱謂是蠻危險的,因為雖然一個人可能藉由觀想老師和如佛陀一般而獲得利益,但是熟悉的人可能會認為這個學生被虐待狂騙子所矇騙了。

如果你想知道怎樣才能決定一條正確的道路的話,只要記住任何與四真諦不相抵觸的道路,都應該是安全之道。終究而言,並非位階高超的上師在守護佛教,四真諦才是護衛者。 我要一再強調,了解真理是佛教最重要的面向。多少世紀以來,學者和思想家們,接受悉達多的邀請,盡心地去分析他的發現。數以千計的典籍對他的話語詳盡地分析和辯論,就是最好的證明。事實上,如果你對佛教有興趣,歡迎你去探掘每一個可疑之處,完全不用擔心被貼上褻瀆者的標籤。無數的智者是先對悉達多的智慧和遠見感到敬佩,然後才生起信心和虔敬心。也是由於這個原因,曾經有一時,許多王子和大臣,毫不猶豫地拋下宮廷生活,前去追尋真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