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近乎佛教徒

第43章 第四章涅磐超越概念-6

我們可能還會懷疑,如果既非快樂也非不快樂,那麼這證悟到底是什麼東西?證悟者如何顯現,如何作用?發覺我們的佛性,是什麼感受? 在佛教的曲籍上,對這引起問題的回答,通常都說這是超越我們的概念,無法又言語表達的。很多人誤以為這是規避問題的狡猾答案。然而,事實上這就是答案。我們的邏輯、詞彙是如此地有限,連普通的舒解感覺都無法充分地表達了;何況是全然舒放的經驗,更難用言語來傳達給另一個人。如果量子物理學家對他們的理論都難以用言語來表達,我們又怎麼能希望用詞彙來述說證悟呢?受困於有限的邏輯和語言之中,同時又被情緒緊緊地控制著,在這種狀態下,對於證悟者,我們只能付諸於想像。然而,勤奮努力加上推論邏輯,我們或可得到近似的答案,恰如你見到山頂有煙,就能推測應該有火一般。利用現有的能力,我們可以開始了解並接受,蔽障來自可以被操作的因緣,而且終究能被清淨。想像沒有染污情緒和負面性的狀態,是了解證悟本性的第一步。

假設你現在正在頭痛,你立即的願望就是將它清除。這是可能的,因為你知道頭痛不是你天生的一部分。接著你試圖去了解為何頭痛---譬如說,缺乏睡眠,然後你用適當的療法來去除頭痛,諸如服用阿斯匹靈或倒下來睡個覺等。 * * * * 在瓦勒那西初轉法輪時,悉達多就教導了這四個步驟,就是大家熟知的四聖諦:了知苦;拋棄苦之因;修息苦之道;了知苦可滅。有些人可能不懂為何悉達多需要指出“了知苦”。難道我們沒有足夠的智力知道自己在受苦嗎?但只有痛苦在完全成熟的狀態下,我們認知到它是痛苦。對一個正在高高興興舔著冰淇淋的人,很難讓他相信他正在受苦。然後,他才想了醫生警告他要降低膽固醇的減輕體重的事。如果你能仔細探索這個狀似愉快的經驗,從他開始渴望吃一個冰淇淋,一直到他對肥胖和膽固醇的擔心,你會發現他一直都處在焦慮之中。

我們能接受,對於象嗔恨這種情緒,如果用適當的方法對治,控制它一個下午是可能的。但是想像情緒能永久消失,心理上很難接受。然而,如果我們能想像形一個局部消除嗔恨,基本上平和而寧靜的人,那麼我們就能進一步想像永遠消除嗔恨的人。但超越了一切情緒的人如何舉止?盲信的人可能會想像一位盤腿坐在雲端的溫馴老者。而懷疑主義者可能會想像這種人就如植物人一般,毫無反應而無聊至極……如果真有這種人存在的話。 縱然證悟者無法言說,而證悟者又無法為凡夫所認出,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問,悉達多是誰?他做了什麼如此令人讚嘆而偉大的事?他顯現了什麼不尋常的事蹟?在佛教中,證悟者並不是由其超越自然能力(如飛行),或某種身體特徵(如第三眼)來斷定的。雖然佛陀本人常被描述為莊嚴殊勝、身呈金色、手柔軟、具帝王相,但這些形容主要對無知的土包子或像傑克一般的人才有吸引力。在嚴謹的佛教經典中,並不誇耀佛陀能飛翔以及顯神通的事蹟。事實上,在口傳教法上,一再地告誡弟子不要被這些不重要的特質所迷惑。雖然他有這種特殊的能力,但從來不被認為這是他偉大的成就。他最偉大的成就是了知了實相,因為了知實相能讓我們徹底從痛苦中解脫。這才是真正的奇蹟。佛陀和我們看到一樣的生老病死,但他致力於找尋其根本原因,這也是一個奇蹟。他證得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是他究竟的勝利。他並非炫耀他打敗了一個外在的敵人,而是發現了真正的敵人是攀緣於我執;而擊敗我執,比一切真實或想像的超自然能力,都是更大的奇蹟。

雖然現今的科學家們認為他們發現了時間和空間都是相對的,悉達多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已經得到同樣的結論,而且沒有任何研究基金或科學實驗室外;這也是一個奇蹟。不像許多同一時代的人(或像今天我們許多人),逃不出靠外在賜予的恩寵才能解脫的這種想法,他發現了每一個眾生本性都是清靜的。具備了這個理解,所有的眾生都有能力自我解脫。證悟的佛陀並不就此終身退隱,他不顧教導與理解有多困難,反而以無比的慈悲心與一切眾生分享他突破的發現。他設計了具有百千萬種方法的道路,從單純的敬香、坐直、觀呼吸等,一直到復雜的觀想、禪定等方法。這才是他超凡的力量。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