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小邏輯

第16章 B. 量(Die QuantitaBt) Ⅰ. 純量(Reine QuantitaBt)

小邏輯 黑格尔 3010 2018-03-20
§99 量是純粹的存在,不過這種純粹存在的規定性不再被認作與存在本身相同一,而是被認作揚棄了的或無關輕重的。 〔說明〕(一)大小(GroBβe)這名詞大都特別指特定的量而言,因此不適宜於用來表示量。 (二)數學通常將大小定義為可增可減的東西。這個界說的缺點,在於將被界說者重複包含在內。但這亦足以表明大小這個範疇是顯明地被認作可以改變的和無關輕重的,因此儘管大小的外延或內包有了增減或變化,但一個東西,例如一所房子或紅色,房子卻不失其為一所房子,紅色卻不失其為紅色。 (三)絕對是純量。這個觀點大體上與認物質為絕對的觀點是相同的,在這個觀點裡,誠然仍有形式,但形式僅是一種無關輕重的規定。量也是構成絕對的基本規定,如果我們認絕對為一絕對的無差別,那末一切的區別就會只是量的區別。此外,如果我們認實在為無關輕重的空間充實或時間充實,則純空間和時間等等,也都可以當作量的例子。

附釋:數學里通常將大小界說為可增可減之物的說法,初看起來較之本節所提出的對於這一概念的規定,似乎是更為明晰而較可讚許。但細加考察,在假定和表象的形式下,它包含有與僅用邏輯發展的方法所達到的量的概念相同的結論。換言之,當我們說大小的概念在於可增可減時,這就恰好說明大小(或正確點說,量)與質不同,它具有這樣一種特性,即“量的變化”不會影響到特定事物的質或存在。至於上面所提及的通常關於量的界說的缺點,細加考察乃在於增減只是量的另一說法。這樣一來,量就會只是一般的可變化者。但須知,質也是可變化的,而上面所說的量與質的區別,就在於量有增加或者減少。就是由於這種差別,無論量向增的一方面或向減的一方面變化,事情仍保持它原來那樣的存在。

還有一點這裡必須注意的,即在哲學裡我們並不僅僅尋求表面上不錯的界說,更不僅僅尋求由想像的意識直接感到可以讚許的界說,而是要尋求驗證可靠的界說,這些界說的內容,不僅是假定為一種現成給予的東西,而且要認識到在自由思想中有其根據,因而同時是在其自身內有其根據的。現在試應用這一觀點來討論量的問題,無論數學里通常對於量的界說如何不錯,如何直接自明,但它仍未能滿足這樣一種要求,即要求知道在何種限度內這一特殊思想(量的概念)是以普遍的思想為根據,因而具有必然性。此外尚另有一種困難,如果量的概念不是通過思想的中介得到的,只是直接從表象裡接受過來的,則我們便易陷於誇張它的效用的範圍,甚至於將它提高到絕對范疇的地位。事實上實有陷於這種觀點的情形,例如認為只有那些可以容許數學計算其對象的科學才是嚴密的科學的看法,就是這樣。於是,前面(§98附釋)所提到的那種以片面抽象的知性範疇代替具體理念的壞形而上學就又在這裡出現了。如果類似自由、法律、道德,甚至上帝本身這樣的對象,因為無法衡量,不可計算,不能用數學公式來表達,就都被認作非嚴密的知識所能達到,於是我們只好以模糊的表象為滿足,而讓它們的較詳細特殊的內容,聽任每一個人的高興,加以任意的揣測或玄想,這對於我們的認識會有不少害處。這種理論對於實際生活的惡劣影響,也可以立即看出。仔細看來,這裡所說的極端的數學觀點,將邏輯理念的一個特殊階段,即量的概念,認作與邏輯理念本身為同一的東西,這種觀點不是別的,正是唯物論的觀點。這樣的唯物論,在科學思想史裡,特別在十八世紀中葉以來的法國,得到了充分的確認。在這種抽象的物質裡,誠然是有形式的,不過形式只是一外在的、不相干的規定罷了。

這裡所提出的說法,將會大大地被誤解,如果有人以為這種說法,會損害數學的尊嚴,或由於指出量僅是一外在的不相干的範疇,便以為會使懶惰和膚淺的求知者得以妄自寬解,說我們對於量的規定可以置之不理,或我們至少用不著加以精密的研究。無論如何,量是理念的一個階段,因此它也有它的正當地位,首先作為邏輯的範疇,其次在對象的世界裡,在自然界以及精神界,均有其正當地位。但這裡也立即表現出一種區別,即量的概念在自然界的對象裡與在精神界的對象裡,並沒有同等的重要性。在自然界裡量是理念在它的“異在”和“外在”的形式中,因此比其在精神界或自由的內心界裡,量也具有較大的重要性。我們誠然也用量的觀點觀察精神的內容,但立即可以明白看見,當我們說上帝是三位一體時,這里三這個數字比起我們考察空間的三度或三角形的三邊,說三角形的基本特性是三條線所規定的片面具有遠較低級的意義。而且即使在自然界之內,量的概念也有較大或較小的重要性之別。在無機的自然裡,較之在有機的自然裡,量可以說是佔據一較重要的地位。甚至在無機的自然之內,我們也可以區別機械的範圍和狹義物理學的與化學的範圍,而發現量在兩者之間也有不同的重要性。力學乃公認為最不能缺少數學幫助的科學,在力學裡如果沒有數學的計算,真可說寸步不能行。因此,力學常被認為僅次於數學的最嚴密的科學。這種看法又使我們須得重新謹記著上面因唯物論與極端的數學觀點相符合而提出的警告。總結上面所說的一切,為了尋求嚴密徹底的科學知識計,我們必須指出,象經常出現的那種僅在量的規定裡去尋求事物的一切區別和一切性質的辦法,乃是一個最有害的成見。無疑地,關於量的規定性精神較多於自然,動物較多於植物,但是如果我們以求得這類較多或較少的量的知識為滿足,不進而去掌握它們特有的規定性,這里首先是質的規定性,那麼我們對於這些對象和其區別所在的了解,也就異常之少。

§100 就量在它的直接自身聯繫中來說,或者就量為通過引力所設定的自身同一的規定來說,便是連續的量;就量所包含的一的另一規定來說,便是分離的量。但連續的量也同樣是分離的,因為它只是多的連續;而分離的量也同樣是連續的,因為它的連續性就是作為許多一的同一或統一的“一”。 〔說明〕(一)因此連續的和分離的大小必不可視作兩種不同的大小,好像其一的規定並不屬於其他似的;反之,兩者的區別僅在於對同一個整體,我們有時從它的這一規定,有時又從它的另一規定去加以說明。 (二)關於空間、時間、或物質的兩種矛盾說法(Antinomie),認它們為可以無限分割,還是認它們為絕不可分割的“一”〔或單位〕所構成,這不過是有時持量為連續的,有時持量為分離的看法罷了。如果我們假設空間、時間等等僅具有連續的量的規定,它們便可以分割至無窮;如果我們假設它們僅具有分離的量的規定,它們本身便是已經分割了的,都是由不可分割的“一”〔或單位〕所構成的。兩說都同樣是片面的。

附釋:量作為自為存在發展的最近結果,包含著自為存在發展過程的兩個方面,斥力和引力,作為它自身的兩個理想環節,因此量便既是連續的,又是分離的。兩個環節中的每一環節都包含另一環節於自身內,因此既沒有隻是連續的量,也沒有隻是分離的量。我們也可以說兩者是兩種特殊的彼此互相反對的量;但這只是我們抽象反思的結果,我們的反思在觀察特定的量時,對於那不可分的統一的量的概念,有時單看它所包含的這一成分,有時又單看它所包含的另一成分。譬如,我們可以說,這間屋子所佔的空間為一連續的量,而集合在屋子內的一百人為分離的量。但那屋子的空間卻同時是連續的又是分離的。因此我們可以說空間點,並且可以將空間加以區分,譬如,將它分成某種長度,若干尺若干寸等,這種做法只有在空間潛在地也是分離的這前提之下,才是可能的。在另一方面,同樣,那由一百人構成的分離之量同時也是連續的,而其連續性乃基於人所共同的東西,即人的類性,這類性貫穿於所有的個人,並將他們彼此聯繫起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