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順生論

第41章 四一知識

順生論 张中行 3649 2018-03-20
前面談就學,就學是為求知(包括技能)。依常識,有知比無知好。可是如果進一步問? ,為什麼有知比無知好,或更進一步問,什麼是知識,如何求,量要多少,質要哪種,問題蜂擁而至,想弄得一清二楚就大不易。這裡只好勉為其難,說說一時想到的。 由什麼是知識說起。不久前看了一本認知心理學的書,根據其中所說可以推想,感官所感在神經系統中成為圖像,單獨是感覺,與其他圖像比對就成為知覺。以聲音為證,門外有打小鑼的,只是聽見而並沒有覺得,所謂聽而不聞,是單純的感覺;與舊存的感覺比對(其中有推理、判斷等複雜的心理活動),覺得這是賣糖的來了,就成為知覺。這簡單的知覺也是知識,是低的一端的知識。高的一端呢,那就可以量很大,如馬端臨的《文獻通考》,意很深,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都是。我們通常所謂知識.是指高低兩端之間的,可意會而難於言傳。勉強說,是指一般能讀的有文化的人所應具有的常識,容許再高而不容許再低。或者用更省力的說法,一群人,依常識,可以分為知識分子和非知識分子兩類,我們說知識分子頭腦裡裝的那些是知識;非知識分子頭腦裡自然也不是空的,但量少,可以不算。

這種知識分子具有的知識,主要由讀來,讀書,在現代,尤其是讀報刊。所知的範圍呢,雖然限於常識,也要古今中外;還要能推理,有判斷是非的能力(不是要求必正確)。有這樣的知識好不好?常識認為好,並認為沒有問題。其實也有人不這樣看。這有國產的,是道家。如《老子》說: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 (第三章) 說得更決絕: 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竊,七日而渾沌死。 (《應帝王》) 這是說,想活得好,要無知,以至於連感知也不要。何以會有這種想法?原因之一來於看社會,欺詐、鬥爭等等混亂現象觸目皆是,道家以為都來自心的複雜化,所以認為根治之法應該是歸真返樸。原因之二來於看己身,越有知痛苦越多,越強烈,所以想減少苦惱,就不如安子無知,知識會帶來苦惱,西方也有這樣的看法。最典型的是《舊約?創世記》所說:

女人對蛇說:“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可以吃,惟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神曾說,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他丈夫,他丈夫也吃了。他們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 ……(神)又對女人說. “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又對亞當說:“你既聽從妻子的話,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咀咒,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的。”

亞當和夏娃,吃智慧果以前,過的是如所說,“不識不知,順帝之則”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吃了智慧果,也就是有了知識,情況就不同了,他們就不能不受苦。這種想法對不對呢?情況很複雜。先說這種想法也是事出有因。社會方面,因為牽涉到多數人,問題更加複雜。姑且站在老莊的立場,如果真有老子設想的“小國寡民”, “老死不相往來”的社會,知識少,可以推想,欺詐、鬥爭等等混亂現像也會相應地減少,從而民生疾苦也許會減輕一些。這樣說,就是離開老莊的立場,我們似乎也不能不承認,對於社會,知識的增加也會帶來有害的一面。現代科技的進步可以為證,是我們既有了養人的提高農業生產的能力,也有了殺人的製造核武器的能力。再說個人方面。知與苦相伴,可以從根本說,是苦是一種感受,當然只能從能知的渠道來。還可以用比較法找到證據,是能知的程度越淺,感受的苦越少。長亭折柳送別,柳樹也是生物,推想即使不是毫無所知,也因為模胡而不至感到有多少痛苦。上升為動物,如蝗蟲、蟋蟀之類,我們常看到因某種挫折而失落一條大腿,推想它不會毫無感覺,可是看樣子像是處之泰然,原因只能是,能知的程度遠遠低於我們人類。上升為人就不同了。肉體的痛苦,程度深淺,知識多少可能關係不大,即俗話所說,人都是肉長的。精神方面就變為關係很大。總的說,一種境,有知識的人可以有所感,不識不知的人就可能無所感,有所感,不如意的機會至少佔一半,那就,與不識不知的人相比,多了許多苦。這類苦,舉例說,有的較質實,如不願忍受專制君主的壓迫,有的較玄遠,如想弄清楚人生目的為何卻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不識不知的人就不會有這些苦惱。還有,在某些時候,有的痛苦或災禍自天而降,是只會落在有知識的人的頭上,如舊時代有文字獄,新時代有不左之派就是。還可以加說一種情況,刺繡文不如倚市門,恐怕也是自古而然,於今為烈,就是說,知識與窮困常常有不解之緣,所以,如果熱中於恭喜發財,那就與其有知,不如無知了。

以上所說,大致是用道家的眼看的,當然難免片面。其實還不只片面,簡直可以說,無論就理說還是就事說,都難得圓通。理方面的缺漏,我們可以用反問的辦法指出來,那是:“有知不如歸真返樸是你們的人生之道,並以為你們的道高於其他道,這道,以及以為高於其他,如果你們沒有知識,這可能嗎?”這就可證,老莊歌頌無知的時候,早已暗暗地肯定了知識的價值。證明知識之為必要,更有力的是事實。其一生物的所求是能活,並活得好,求知,簡單的,如知虎豹能傷人,複雜的,如空調能避免冷熱,都是為這根本的所求服務,所以,除非我們不想活,不想活得好,反對知識必是辦不到的。其二,歸真返樸,比如回到穴居野處、茹毛飲血之時,社會性的動亂可能減少一些,但其他種種艱難困苦一定很多,如何避免?也只能靠增加知識。其三,無論就個人說還是就社會說,知識的逐漸增加都是必然的,由多知退為少知,甚至無知,只是幻想。其四,為了順應人之性,我們應該盡力求變野蠻為文明,變要靠許多條件,其中知識必是最重要的,因為高尚的道德,嚴密的法律,合理的製度,物質方面的建設,等等,都要以知識為根基。其五,以至像是關係不大的生活情趣的所謂雅俗,如果推重雅而厭惡俗,也就不能不重視知識,因為雅,又稱文雅,無文是稚不起來的,其六,生活中難免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大到大道多歧,應該走上哪一條,小到衣服破了,應該怎樣修補,想解決,都要乞援於知識。其七,還可以由反面看,無論群體還是個人,無知或少知,前行,就有如盲人騎瞎馬,亂闖,失敗的危險就太多了。其八,再說個高的要求,人,碌碌一生,即使沒有什麼究極價值,能夠想想什麼是究極價值,為什麼沒有,至少我覺得,這就有如屈原之作《天問》,雖然不會得到答复,總比不識不知,到壽終正寢還茫茫然好吧?

承認知識有用之後,要見諸行,是求有知。求知什麼食難說。莊子早就嘆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那還是兩三千年前的戰國時代,單說不包括技藝的道術,不過是《 莊子? 天下》 篇評介的那些家。現在大不同了,一是往廣處發展了不知多少倍,其中很多部門都是昔日沒有的;二是往深處發展了不知多少倍,僅以宏觀的知識為例,古人想像地平而方,四面有海圍著,上面有天罩著,似大而並不很大,現在呢,眼,借助儀器和推算,已經看到若干億光年以外。真成為知也無涯,怎麼求?可以先說個總的原則,是如果可能,所知越多越好。這自然很少可能,那就實事求是,分知識為一般的常識和專業的知識兩類,一般的常識要求人人具備,專業的知識只要求與專業有關的人具備。常識和專業知識內容都有多少、高低的分別,也是都宜於求多求高,只是常識方面可以多放鬆一些,因為,比如歷史知識,朝代的更替記不十分清楚,還不至於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有什麼大影響。

一般人的所知,限於常識和一些專業知識,這是說量有限,或簡直說是滄海之一粟。還有一種或多種有限,是即使量很大,也要承認,知識並非萬能。只說一些重要的。一種是我們還不能全知。康德寫,分析人類理性的能力,承認有些情況(如四種二律背反)非人類理性所能知(如宇宙有邊、無邊,兩判斷背反,都合於理性)。這看法,有人斥為不可知論,可是像這類問題,我們無力解答的還有很多.所以,至少是現在,我們不得不承認,知識的力量是有限的。另一種,我們憑藉知識以判斷某事物的真假對錯,也可能受諸多條件的影響,出現失誤。常見的眾口異辭現象足以說明這種情況,同一事而所見不同,不能都對,那錯的也是由知識來的。還有一種,牽涉到情慾,常常會知之而未必能行。戒菸酒不成是個好例,知識判斷戒除有利,可是見到菸酒饞,只好扔開知識。這樣說,我們是又回到道家,輕視知識嗎?不是這樣,因為承認知識的力量有限,也是一種知識,也許是更高』 一層的知識,這正如孔子所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以上說了正反兩面,總的精神還是順天之命,順生之性,主張人,包括個人和群體,應該以知識為小乘或大乘,載著我們走向文明。肯定了知識的大用之後,剩下的問題只是如何求得知識,或說求得可信而有用的知識。我的想法,這主要要靠讀,留待下一篇談。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