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順生論

第39章 三九幼年

順生論 张中行 2870 2018-03-20
何謂幼?今律沒有規定。查古禮,《周禮?司刺》說是七歲以下稱幼弱,《禮記? 曲禮》說是十歲稱幼學。無定說,有好處,是可以我行我素。但也不可沒個理由作約束,這理由,我想用必須依靠家中長輩之時,指實說大致是念完小學之前,或再向下移一兩年。這段時間應該怎樣生活,或最好怎樣生活,難說。原因之一是家庭的條件人人不同,條件不同,處理生活的辦法就難於劃一。原因之二是這段時間,幼者還沒有自主的能力,說應該如何就等於要求魚飛鳶躍。所以談就不得不,一,以時風的一些同點為依據,說大塊頭值得注意的;二,對著有左右幼者能力的人(包括養者、育者和教者)說,幼者聽不見也關係不大。這大塊頭值得注意的,我認為有兩項,“養”和“學”,一般說都處理得不夠妥善;具體說是,養方面宜於偏薄而總是偏厚,學方面宜於偏多而總是偏少。以下依次說說流行的情況和視為不妥善的理由。

先說養偏於厚。養偏於厚,不妥善,似乎也有不少人感到或看到,所以有“溺愛”和“嬌生慣養”一類說法。可是說者自說,行者還是照樣行,為什麼?世間的許多事都是有來由的。溺愛自然也有來由;不只有,而且來頭特別大。可以請古人來幫助說明。古人說,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是人本位,本諸凡是喜歡的都是貴重的實利主義的推理,就像是既正大又堂皇。其實,如果由人本位擴大為“萬物與我為一”,睜大眼普看生物,就會發現,所謂天地之大德曰生,不過是自己有了生就捨不得死。然而可惜,同樣來於天地,是有生必有死。我的理解,傳種是個體不能長生的一種不得已的補救辦法;或者說,個體求長生不老不能如願,只好退一步,用生育的辦法。求種族能夠延續下去。這樣看,男女合作,生個小寶寶,乃是自己生命的延續,怎麼能不肉連肉、心連心呢?愛,也來目天命,不可抗;問題在於如何愛才能如願以償。這是說,愛有目的,也就不能不講求方法。目的是什麼?卑之無甚高論,是離開養育者的照顧,走入社會,能夠適應,活得好,至少是能活。這裡不說掙飯吃的能力,只說性格,溺愛培養的性格是什麼呢?一是享用盡量高,衣食,如果來自市場,都要最高級的,而且處處佔先,頭一份。二是只許順,不能逆,比如看見新的什麼,要而不得,輕則哭鬧,重則打滾。三是這樣慣了,就必致自以為天之驕子,自己以外的人都沒有自己高貴。四是也就沒有耐心學習什麼,因為學習來於有需要,天之驕子當然沒有什麼必須自己去奔波的需要。顯然,培養這樣一個性格,到社會上就難於適應,因為社會很複雜,縱使不會處處都是逆境,總不能像家裡那樣,處處都是溫暖。這樣說,是溺愛的結果反而不能達到愛的目的。

所以,單就為了愛說,也要反偏於厚之道而行,或乾脆說,寧可偏於薄。所謂薄,化為具體大致是這樣二不管家裡條件如何好,要使幼者有個這樣的印象,人都是社會上的普通人,就應該過普通人的生活。而且寧可偏下,理由有二。一種是,人應該自勉,即比能力向上看,比享用向下看;向上看的結果是學業方面知不足,向下看的結果是享用方面知足,這對個人、對社會都有好處。另一種是偏下對健康也有好處,舉抗寒的能力為例,兒童是最容易適應環境的,可是因為溺愛,一入冬季就皮毛若干層,結果反而容易感冒,不敢著風淋雨。享用偏薄之外,還要堅待一個對待的原則,是不合理的要求決不遷就,以期孩子漸漸明白以至確信,他只有做好事的自由,沒有不聽話的自由。有人也許會說,這不容易,因為你不遷就,他會哭鬧,大人心疼,孩子不退讓,不好辦。其實很好辦。記得羅素《幼兒之教育》談過這個問題,他說幼兒同樣愛權力,並願意行使權力。最常用的行使權力的辦法是哭,想吃糖,想要什麼,不得,就哭。如果一哭就給,他就感到他有這個權力,於是就不斷行使。對應之道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不管,這就等於告訴他,他沒有這個權力,他用一兩次不見效,也就不再用了。照羅素的想法,作父母的都應該懂點兒童心理。其實要求還可以高一些,是兒童心理之外,還應該了解一些有關人生價值的常識;無論如何,只把吃得好、穿得好以及說一不二看作兒童的幸福,總是過於淺陋了吧?

再說學偏於少。談到這個問題,我總是先想到一些學得多,有大成就的。先說一位外國的,作《邏輯系統》的小穆勒,寫自傳,說他四歲,別的孩子口袋裡裝糖的時候,他口袋裡裝的是希臘文的語法變化,就這樣,十四歲,他把應學的語言和各門學問都學完了。他一再聲明,他確是中人之才,只是由於他父親教法好,就有了成就。再說兩位本國的,紹興的周氏弟兄,入三味書屋識了字,大量地雜讀,也就成了家。這類事,擴充為“兒童時期學習能力最強”的原理,幾乎人人都知道;奇怪的是,事實則一方面放鬆學習,一方面還要大喊負擔過重。我心理知識不多,據聞見所及,好像學習能力的高低,與年歲的大小成反比,就是說,年歲越小學習能力越強。許多事實可以作證,只舉兩件。一是學語言,幼兒,一不上課,二不查詞典,只是聽,跟著大人嘟嘟,不過一年上下,就可以用,與上學之後學外語相比,速度簡直有天淵之別。再一件是大難的道術,如高深數學、理論物理以及圍棋之類,據說青少年時期如果還不能有成,拔尖兒的希望就不大了。由此可以推知,神經系統的最活躍時期是在人一生的早年,所以應該善自利用。

如何利用?不過是,把睡以外的時間,多給學習一些,少給玩耍一些,學什麼可以由家庭條件和兒童興趣,或說性之所近決定。比如玩電動汽車與彈琴之間,對於後者,兒童不見得就沒興趣。退一步說,識字,或學另一種語言,起初,總不會像玩電動汽車那樣有興趣,因為不能不費些力。但我們總要相信習慣的奇妙力量,是慣了,費力的可以變為不費力,從而苦的也就變為不苦,甚至起初須捏著頭皮的卻漸漸變為感興趣。如果竟能這樣,還有個暫時看不見而影響深遠的大獲得,是成年之後或一生,比如書店與賭場之間,他就會樂於走進書店而不走進賭場。 還有個問題需要分析一下,是上了學校,兒童感到負擔重,或與教有關的人(包括掌管教育的人和家長)覺得兒童負擔重,是怎麼回事?我的看法是教法不當,本當讓兒童主動學而設置不少束縛兒童活動的框框,如幾段教學法,反複分析講解,出繁瑣而無用的問題,強製作答,等等。記得我的外孫女上小學時期喜歡語文,每到假期就向我要下學期的語文課本,先看看,問她,大致是一兩天就看完了。可是開學以後,每週幾課時,還要坐在那裡聽分析講解,這是典型的浪費,如果用這些時間任兒童自己去閱讀,最保守的估計,總可以多十倍以上吧?可是不這樣教,而是不只把兒童圈在課本之內,還要玩一些問題形式的花樣,比如念了一篇文言文,就會出題,讓學生指出一篇的所有“之”字,各屬於什麼詞類,在此處表示什麼意義,等等。這當然要費力,費時間,可是幾乎無用。兒童負擔重,主要原因就是不能主動地馳騁,而必須在機械的框框裡打轉轉。但這已成為多年的定例,改必大難。這裡說說,是還希望有人會對成例生疑,因而試試,比如教識漢字,輔助孩子看些雜七雜八的,至多一年,認識三四千常用字總不難吧?可是我們是一貫把兒童的學習能力估計得太低,而結果呢,兒童的學習成績果然就低了。至少我看,這是最好的機會沒有利用,只是就一個人說,也是太可惜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