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第69章 不要激動。兵法都會,但是一激動就忘了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华杉 1445 2018-03-20
不要貪,貪就容易上當。不要認為什麼是一定不能放棄的,那樣就會咬別人給你下的鉤,除了自己的性命,其他都可放棄。 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能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 《虛實篇》講什麼?曹操說,講“能虛實彼己也”,敵人有虛有實,我也有虛有實,作戰必須以我之實,擊敵之虛,那就需要調動敵人,讓他化實為虛。 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讓敵人來,我打主場,他打客場,怎麼能讓他自己來呢,就是“利之也”,以利誘之。 李牧戍邊,先堅壁清野,關閉城門,十年不出戰,憋了單于整整十年!然後挑日子出城誘匈奴,送幾千人給他,佯敗退走,牛羊丟得滿山遍野都是,單于已經餓了十年沒搶到東西,激動得忘了兵法,傾巢來搶。李牧設伏兵,大破單于十萬騎,痛得他幾年都不敢再來。

以利誘之,這麼簡單的當,單于也上鉤,為啥?可能是太激動了,十年啊!十年沒搶到一隻羊,沒打上一場仗,單于已經快瘋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見小利而亡命,控制不了自己,沒辦法呀! 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不想讓他來,或要把他調離戰場,那就攻其所必救,害其所急,他必然顧不得我,要去救自己的急了。 典型戰例就是圍魏救趙。龐涓率魏軍攻趙,孫臏率齊軍去救。不過他並不奔趙國去加入戰場,而是直接發兵攻打魏國首都大樑。國都被攻,魏軍就沒法在邯鄲呆著,必然回師來救,邯鄲之圍就解了。再來一個圍點打援,半道在馬陵設伏,又是我主彼客,我實彼虛,我佚彼勞,就破了魏師,龐涓陣亡。 佚能勞之。 要我佚彼勞,如果他也佚,就要想辦法讓他勞,讓他疲於奔命。春秋時吳楚相攻。伍員設了三支騷擾部隊,大張旗鼓去攻楚,等楚全國動員來接戰,吳軍又撤了。等楚軍解散回家,吳軍第二支部隊又來了,如此這般,折騰得楚國人疲於奔命,也沒打上一仗。突然一真打,三軍盡出,就攻破了楚國都城,成為春秋時期第一次一國都城被攻破的戰爭。

隋朝滅陳,也用這辦法。每當陳國農熟,快收莊稼的時候,隋就厲兵秣馬作勢要開戰,等陳國緊急動員完畢,他又不打了,反复折騰,陳國人心力交瘁。 飽則能飢之。 想辦法讓他餓。前面說到隋對陳的騷擾,也有這招。江南氣候溫暖潮濕,房子都是茅草房多,蓄積也不是地窖,都是茅草房架起來。隋就派出若干小分隊搞破壞,到處因風縱火,你蓋起來他再燒,搞得陳國民窮財盡。 隋末,宇文化及率兵攻打李密。李密知道化及糧少,假裝不敵,請和,化及大喜,等著籤和約。其實李密就是拖時間,等化及糧食吃完。宇文化及也不注意省著點吃,因為他認為馬上可以吃李密的。其後糧食吃完了,李密也不和了。當兵吃糧,宇文化及手下兵士相繼都投了李密,化及就敗了。

安則能動之。 曹操說:“攻其所必愛,出其所必趨,則使敵不得不相救也。” 司馬懿征遼東,公孫淵阻遼水以拒之。司馬懿並不同他在遼水作戰,對諸將說:“敵人堅營高壘以老我師,攻之正中其計。我們要攻其所必救,把他們調出營來。” 於是虛張聲勢於陣前,悄悄分兵繞過敵陣,直搗公孫淵老巢,圍了襄平城。公孫淵只能出營作戰,司馬懿大破之,斬了公孫淵,平定了遼東。 攻其所“必救”,從公孫淵被斬的結局來看,襄平老巢,也並非“必救”。遼東苦寒之地,堅壁清野,把糧食都藏了,甚至把城池都可以燒了,跑遠遠地躲起來,等冬天來了,司馬懿糧食吃完了,撤退了,再邀擊他,遼東不是不可存。朝鮮人在中國邊上生存了幾千年,還能保持是獨立國家,沒被吞併,就這個辦法。

所以總結:不要激動。兵法都會,但是一激動就忘了。不要貪,貪就容易上當。不要認為什麼是一定不能放棄的,那樣就會咬別人給你下的鉤,除了自己的性命,其他都可放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