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第51章 知己知彼的問題往往不在於不知彼,而在於不知己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华杉 1453 2018-03-20
故曰: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如果了解自己,也了解敵人,那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即前面講的五個知勝之道,五個方面,都清楚敵我雙方的情況和對比。如果只了解自己,不了解敵人,則戰勝概率是50%。如果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敵人,則勝率為零。 “不知彼而知己”,李筌的註解裡舉了淝水之戰苻堅的案例,說苻堅是只知道自己,不知道敵人。 王猛臨死時對苻堅說:“晉室雖然立於偏遠江南,但承繼正統。謝安、桓沖,都是偉人,不可征伐。我們內部的鮮卑、羌虜才是我們的仇敵,終會成為禍患,應該將他們除去,以利社稷。” 王猛死後,苻堅沒聽他的,揮師伐晉。又有人跟他說:“對方也有人才啊!謝安、桓沖都是人傑,不可輕敵。”

苻堅說:“我以八州之眾,士馬百萬,投鞭可斷江水,何難之有?” 淝水之戰,苻堅大敗,之後鮮卑,羌族反叛,苻堅最終被羌族首領姚萇殺害。 苻堅之敗,真的是知己而不知彼嗎?非也,他的問題不在於不知彼,而在於不知己,或者說內部的不知彼。他的臥榻上,酣睡的都是仇敵。 王猛勸他的話,前半段有些可疑。說晉室不可伐,因為是正統所在。少數民族不太會認為你是正統,不能伐。歷史是正統的漢人寫的,很可能編了這一段吧。 後面才是重點,“鮮卑和羌才是我們真正的仇敵,應該滅了他們。” 苻堅有巨大的性格弱點,就是對人太好,沒原則地好。滅了他人之國,別人都是斬草除根,他則是你只要投降,皇帝也可在我帳下做將軍,胸怀大得沒原則。

所以淝水之戰前,他已經犯了“知勝五道”裡“上下同欲者勝”這一條。他的百萬大軍裡,上下不同欲,那些降帝降將,心裡想的是複國,而不是幫他統一天下。所以一喊退,都跑了。 鮮卑慕容衝,前燕被苻堅滅國後,他和十四歲的姐姐一起被送進苻堅宮中,姐姐做寵妃,他做男寵,姐弟倆寵冠后宮。慕容衝後來起兵復國,苻堅在陣前看到他,還舊情氾濫,派人送一件錦袍過去。國破家亡,身為皇室貴冑,和姐姐一起被送到敵國后宮,這對慕容衝是怎樣的奇恥大辱和國恨家仇,苻堅卻認為這是愛情!他就這麼荒唐,太把自己當天下共主了,不知道別人也想當皇帝。 我們用“知勝五道”一條條去評估苻堅。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王猛已經說了,內部才是大問題,不可以去跟晉室戰。但苻堅不知道。

“識眾寡之用者勝”。這一條,苻堅太大意了,沒有分兵,擠在一堆,一退全潰。 “上下同欲者勝”。前面說過了,他手下好多將領等著機會復國稱帝呢。 “以虞待不虞則勝”。謝玄設計好圈套,他卻以為任你什麼圈套我都不怕,不做準備,被動挨打。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他是御駕親征,百萬大軍,卻是各懷鬼胎的烏合之眾。 所以這五條,他一條也不及格。他不是知己不知彼,50%勝率,而是不知己也不知彼,必敗。 知己知彼,我們關注的往往是知彼,因為認為知己是理所當然的。現實往往不是這樣,現實是往往問題出在不知己。現實是你想知彼卻得不到,別人怎麼回事你怎麼知道呢? 所以唐太宗說:“今之將臣,雖未能知彼,苟能知己,則安有不利乎?”

我認為,知己不知彼,勝率不是50%,至少是80%!要把工夫下在知己上。我不管你怎樣,因為我也管不著,我只管我怎樣,你怎樣我都有準備,我還能調動你。讀《曾國藩全集》,他的日記裡很少談敵情,都是研究自己軍隊建設管理的事。敵情,打了才曉得。 今天我們學《孫子兵法》,用在經營活動中,還有一個問題,知己知彼,彼是誰?競爭對手嗎? 非也!是顧客。如果我們知道自己,又知道顧客,那就每戰必勝。我們的問題往往出在自己做得不夠好,又不了解顧客。如果學了兵法,天天去研究所謂對手,那是瞎耽誤工夫。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