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宗教哲學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第38章 上兵伐謀,就是要破壞敵方的計謀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华杉 1356 2018-03-20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上兵伐謀”,不是說打仗要用計謀,是說要破壞敵方的計謀。計謀雙方都有,雙方都是謀定而後動,把敵方的謀伐掉,他就動不了了。 最典型的戰例是東漢時寇恂討伐高峻。高峻派他的謀士皇甫文做使者來謁見。寇恂二話不說就把他殺了,給高峻送去一封信,說你的軍師無禮,已經斬了。你要投降就趕快,不投降就固守吧!高峻即日就開城投降了。 諸將看不懂,問寇恂:這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為什麼這還沒開戰,您斬了他的使臣,他卻連滾帶爬地投降了呢? 寇恂說,這皇甫文,是高峻的軍師,是他的主心骨。高峻派他來,就是來查探虛實,回去定計決策的。 “留之,則文得其計;殺之,則峻亡其膽。”放他回去,他就能給高峻定計;把他殺了,高峻就沒了主意,也沒了膽量。這就叫上兵伐謀!

寇恂的案例,是一個極端案例,直接把主謀殺掉了。一般情況下可沒這樣的機會,還是注意分析判斷,破壞敵方計謀。 第二個案例是“折衝樽俎”的典故。折衝,是古代一種戰車,叫折衝騎,阻擋對方衝鋒,對方衝過來,擋住他,就像把刀折斷一樣,折斷他的衝鋒。樽俎,是酒器。折衝樽俎,指不用武力而在酒席談判中製敵取勝。講的是春秋齊國晏嬰的故事。 晉平公想攻打齊國,派范昭為使去刺探。齊景公設宴招待。酒至半酣,范昭對齊景公說:“想討您杯中酒喝行不?”景公說:“這有何不可!來人,把我杯中酒倒給客人。” 范昭一口乾了景公的酒,下人正要給雙方斟酒,晏子卻喝道:“且慢!給國君換一個新杯子!” 范昭不高興,佯醉起舞,又對太師說:“我想跳支舞,能為我奏成周之樂嗎?”太師冷冷地說:“這個我們沒人會奏。”把范昭給氣走了。

酒宴畢,齊景公問:“今天你們怎麼回事,這大國使者,來觀摩我們的政治,你們惹他生氣,有什麼好處呢?不是惹麻煩嗎?” 晏子說:“就是給他觀政嘛。您看這范昭,絕非不懂禮貌之人,是故意要跟我們挑事。君臣有別,要國君杯裡的酒,就是挑釁試探。所以我給您換一個杯子,不跟他喝一個杯中的酒,亂了尊卑。” 太師說:“成周之樂,是天子之樂,不是人臣能舞的,當然不能給他奏。” 范昭回到晉國,回報晉平公說:“齊不可伐。我想侮辱他的國君,被晏子識破了。想犯亂他的禮儀,又被太師識破了。齊國有賢臣啊!” 孔子讚歎這件事說:“不越樽俎之間,而折衝於千里之外,晏子之謂也。” 舉杯談笑間,就伐掉了晉攻齊之謀,退了千里之外的敵軍。這就是“上兵伐謀”。

第三個案例是春秋時秦伐晉。晉將趙盾領軍拒敵,上軍佐臾駢說:“秦軍遠來,不能持久,我們深溝高壘把他耗走就行了。” 秦軍戰也不得,退也不能。秦伯問士會怎麼辦。士會說:“這一定是臾駢的主意。不過晉軍中還有一將叫趙穿,是趙盾的堂侄,又是晉君的女婿,此人不懂軍事,恃寵而驕,好勇而狂,而且他最不服的就是臾駢當了上軍佐。咱們去騷擾趙穿的部隊,他肯定會出戰。” 依計而行,騷擾趙穿。趙穿追出來沒追上,回去大怒,說:“裹糧坐甲,就是為了殺敵。敵人來了不打,這是要幹什麼呢?!”手下人說,這是在等待時機。趙穿說:“我不管他們有什麼謀,他們不打,我自己打!”於是率本部出戰。趙盾聽說趙穿衝出去了,拿他沒辦法,還得救他,只得全軍出動,跟秦軍大戰一日,不分勝負。

寇恂之伐謀,直接把敵軍主謀殺掉了。晏子之伐謀,是伐掉了敵人未成之謀。士會之伐謀,是破了敵人已成之計。這三個案例,都是“上兵伐謀”的典型案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