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文學理論 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

第93章 當代作家小資料(2)

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 陈思和 15566 2018-03-20
原名賈平娃。陝西丹鳳人。上初中時“文革”爆發,因父親的原因全家受牽連,中途輟學在家務農,後還在建築工地從事過重勞動等。 1972年被推薦到西北大學中文系學習。期間開始文學創作,發表處女作《一雙襪子》。 1975年畢業分配到陝西人民出版社任編輯。 1978年以《滿月兒》(上海文藝1978.8)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開始引起文壇注意。 1980年調任《長安》文學月刊編輯。 1983年起任作協陝西分會專業作家。賈平凹是個多產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商州》、、、、《土門》、等,中、短篇小說集《山地筆記》、《早晨的歌》、《臘月。正月》、《天狗》等,散文集《月跡》、《愛的踪跡》、《商州散記》、《紅狐》等。其中《臘月。正月》獲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獲美孚飛馬文學獎。 80年代初的小說《二月杏》、《好了歌》曾因“不健溝傾向”而遭批判,90年代初又因小說中過多的性描寫而引起爭議。他早期的作品主要是以陝西山村的普通人為題材,抒寫恬淡的生命旨趣。自“商州系列”起,從歷史的深度展現陝西秦川地區的古老民風,旨在向商洛文化尋根。近來作品的文化意識漸濃,離民間鄉土漸遠。他的文筆純熟流暢,有很強的語言把握能力。 [[蔣子龍(男)(1941-)]]

河北滄縣人。 1950年入農閒時的“季節性小學”.1955 年入天津市第四十中學。 1958年畢業考入天津重型機器廠技工學校。 1960年畢業在工廠當見習工。同年加入海軍,在部隊的宣傳部工作。開始文藝創作,1962年始發表雜文通訊等,1964年第一篇散文《老崔》發表在《光明日報》。 1965年復員回天津重型機器廠。同年發表短篇小說《新站長》。 1972年發表小說《三個起重工》。 1976年發表的《機電局長的一天》(人民文學1976.1,復刊第一號)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卻因所謂“走資派路線”受攻擊。後在壓力下寫了應時的《鐵鍁傳》。 1979年以改革為背景,描繪新時代的英雄的小說《喬廠長上任記》,在1979年全國優秀小說評獎中以壓倒性票數獲獎,引發了“改革文學”的熱潮。 1980年作協主辦的文學講習所第五期學習班畢業。後歷任《人民文學》編委、中國作協理事、天津市文聯副主席、作協天津分會主席、《天涯》主編等職。主要作品有小說集《開拓者》、《一個工廠秘書的日記》、《蔣子龍集》、《拜年》、《蔣子龍創作精選集》等,長篇小說《蛇神》等,散文集《過海日記》、《國外掠影》,文藝論集《不惑文談》等。他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作品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較強的可讀性,特別是前期作品充滿“開拓者”的熱情。 [[老舍(男)(1899-1966)]]

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出生於北京的一個普通滿族家庭。 1905年到一家改良私塾讀書,1913年考入北京師範學校。 1918年畢業後任小學校長,兼國民學校校長。 1922年到天津南開學校中學部任國文教員。 1923年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小鈴兒》(《南開季刊》1923第2 、3期合刊)。後回京任教,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華語講師。期間創作了追憶國內生活的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這些小說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以“看戲”的態度來旁觀北京的眾生像,文筆輕鬆活潑、幽默詼諧。 1929年回國途中滯留新加坡任國文教員。 1930年至1937年,老舍先後在齊魯大學、山東大學任教,課餘堅持小說創作。期間寫出了《大明湖》、《貓城記》、、等長、中篇小說,還有等短篇小說集。在揭示市民階層的人情世態、精神弱點的同時,加強了社會批判的力度。抗戰爆發後,在武漢、重慶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常務理事、總務組長。為了抗日宣傳,寫下了許多通俗作品,並開始創作長篇小說。 1946年應邀去美國講學,寫了長篇小說,並完成了長篇巨著,這是一部結構謹嚴、氣勢磅礴、包含感情的民族抗爭史。建國後,歷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員、政協常委。當選為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北京市文聯主席等。以滿腔熱情投入到新的生活中,用新的方法創作符合時代的新作品,寫了一些流於表面的文章。同時也創作了話劇《龍鬚溝》、《西望長安》、等和長篇小說正紅旗下。其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充分展現了他“語言大師”的實力,用一字半語就寫活一個人物,更流露了作為一個旗人對北京滿族遺老遺少的複雜情緒。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稱號。 “文革”開始不久,作家因不能忍受身心雙重壓力而自殺身亡。 [[李銳(男)(1950-)]]

原籍四川自貢,生於北京。 1969年高中畢業後到山西插隊,六年後分配到鋼鐵廠做工。 1977年調山西《汾水》編輯部,後任《山西文學》編輯部主任、副主編。 1988年調入作協山西分會從事專業創作。 1974年發表處女作《楊樹莊的風情》。出版小說集《丟失的長命鎖》、《紅房子》、《厚土》等,長篇小說《舊址》、《無風之樹》、《萬里無雲》。其中《合墳》獲1985-1986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他的作品主要取材於呂梁山區,1986年起陸續發表的“厚土”系列小說引人注目,以冷峻的筆調揭示貧瘠山區農民僵滯粗厲的生活樣態,追求客觀化的絕對真實效果,他自我抑制式的寫作卻寫出了一種抑制狀態中的倔強生活。近年在此基礎上的長篇更展示了其日漸成熟的文體風格,對於農民土地有更深刻的理解。 [[李準(男)(1928-2000 )]]

本姓木華梨。蒙古族。河南洛陽人。 1943年因經濟原因初中輟學,在鹽棧、郵政代辦所、銀行、幹部文化學校等處工作過。 1952年開始創作生涯。 1953年發表最早反映土改後出現兩極分化現象的短篇小說《不能走那條路》(《河南日報》1953.11.20),轟動一時。 1954年起在河南省文聯從事專業創作。曾攜家下放農村,參加基層工作。 1960年發表的小說《李雙雙小傳》影響較大。歷任中國作協理事、河南省文聯副主席等職。 1976年復出文壇後,潛心創作反應黃河邊上勞動人民生活的長篇小說《黃河東流去》,獲得較大反響。其他出版的作品有短篇小說集《賣馬》、《車輪的轍印》、《春筍集》等,《黃河東流去》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改編的電影文學劇本《牧馬人》和《高山下的花環》也獲得成功。他的作品多取材於不同歷史時期的農村生活的變化動向,帶有特定時代的政治印跡,但由於對民間文化及文藝形式的熟悉,使作品富有較濃的生活氣息。 [[梁斌(男)(1914-1996)]]

原名梁維周。河北蠡縣人。 1930年考入保定第二師範學校,參加過著名的“二師學潮”.1932 年發生“高蠡暴動”,對其影響很大,曾以此為題材寫過短篇小說《夜之交流》、《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爸爸》等。 1933年到北平。 1938年任冀中地區“新世紀劇社”社長。 1942年起從事地方工作。歷任中共湖北襄陽地委宣傳部長兼《襄陽報》社社長、《武漢日報》社社長、中央文學講習所黨支部書記、河北省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理事等職。後在天津從事專業創作。 1953年開始創作長篇小說《紅旗譜》,1957年底出版,影響廣泛,被當時評論家稱為概括了中國農民的“苦難史、鬥爭史、革命史”,藝術上也有自己的特色。 1963年,《紅旗譜》第二部《播火記》出版。 1983年,第三部《烽火圖》出版。但後來續篇的藝術高度遠遠不及《紅旗譜》。 [[林白(女)(1958-)]]

原名林白薇。原籍廣西博白,生於廣西北流縣。曾插隊兩年,期間當過民辦教師。 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曾在圖書館、電影厂工作,現在北京定居。起先創作詩歌,後從事小說寫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一個人的戰爭》、《青苔》、《守望空心歲月》《說吧,房間》,中短篇小說集《玫瑰過道》、《子彈穿過蘋果》、《同心愛者不能分手》、《致命的飛翔》等,散文集《絲綢與歲月》等。近年來,她與陳染等女性作家的作品成為文壇的一個焦點。她的作品常用“回憶”的方式敘述,女性意識強烈,對女性個人體驗進行極端化的描述,講述絕對自我的故事,善於捕捉女性內心的複雜微妙的湧動。她的這種封閉的自我指涉的寫作,特別是有些關於自戀、同性戀的描寫也引起了一些爭議。 [[劉白羽(男)(1916-)]]

北京人。 1938年赴延安,參加文藝工作團,到過華北各抗日根據地,出版了散文報告集《游擊中間》、《延安生活》,小說集《五台山下》、《龍煙村紀事》等。 1944年起擔任編輯、記者工作,除了寫通訊報導外,還創作了一些小說。朝鮮戰爭時期,兩次赴朝,出版了通訊報告集《朝鮮在戰火中前進》、《對和平宣誓》,短篇小說集《戰鬥的幸福》。 1955年以後,從事文化領導工作。先後出版了短篇小說集《晨光集》、《踏著晨光前進的人們》,散文集《火炬與太陽》、《早晨的太陽》等,文學評論集《文學雜記》。長篇小說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1990年任《人民文學》主編,堅持嚴格的政治標準。他的作品充滿時代政治使命感。 1958年以前以敘事散文為主,寫朝鮮戰爭和經濟建設的文藝通訊,而且專稿報導了'萬炮轟金門“這一重大事件。文章緊密配合形勢,富於激情,有較強的戰鬥鼓舞作用,在藝術方面斟酌較少。1958年發表以後,他的創作開始轉向抒情散文,但他的文章的戰鬥風格沒有變,雄厚、壯麗,是他選擇對象和抒寫情感的特色,代表作如等,氣勢宏偉,但有時也因過度渲染而失之空泛。[[王安憶(女)(1954-)]]

原籍福建省同安縣,出生在南京,是作家茹志鵑的次女。 1955年隨母移居上海。 1961年入淮海中路小學,1967年入向明中學讀初中。 1970年到安徽五河插隊。 1972年考入江蘇省徐州地區文工團,在樂隊拉大提琴,並參加一些創作活動。 1976年開始發表作品。 1978年調上海中國福利會《兒童時代》任編輯。 1980年曾入中國作協文學講習所學習。因發表短篇小說《雨,沙沙沙》(《北京文藝》1980.6)等雯雯系列小說而引人注目。 1987年調上海作家協會創作室從事專業創作。後擔任中國作協理事、上海作協副主席。著有中短篇小說集《雨,沙沙沙》、《流逝》、、《尾聲》、、《海上繁華夢》、《神聖祭壇》、《烏托邦詩篇》等,長篇小說《69屆初中生》、《黃河故道人》、《流水十三章》、《米尼》、《紀實與虛構》、等。其中獲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流逝》、分獲1981-1982年、1985-1986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其作品在海內外都有較大影響。 80年代中期以前的作品多以知青為題材,表現其人生的追求和嚮往,以心理描寫見長。 80年代中期以後則著力於人性和人的生命本相的探索,如“三戀”等。 90年代以後開始追求新的敘事風格,以《叔叔的故事》、《烏托邦詩篇》等為代表,她用現實世界的原材料來虛構小說,以小說的精神力量改造日漸平庸的客體世界,營造體現知識分子群體傳統的精神之塔。近來語言變化更為明顯,由簡潔而趨擁擠,如等,對上海這個城市作細緻入微的繁複的描繪。 [[王家新(男)(1957-)]]

曾用筆名北新等。湖北丹江口人。 1972年入湖北丹江口市肖川中學。 1974年高中畢業後下鄉到肖川農化廠勞動。 1977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就讀大學期間開始發表詩作。 1982年畢業分配到湖北鄖陽師專任教。 1983年參加詩刊組織的青春詩會。 1984年寫出組詩《中國畫》、《長江組詩》等,廣受關注。 1985年借調北京《詩刊》從事編輯工作,出版詩集《告別》、《紀念》。 1986年始詩風有所轉變,更為凝重,告別青春寫作。這時期的代表作有《觸摸》、《風景》、《預感》等,詩論《人與世界的相遇》。 1992年赴英作訪問學者,1994年回國,後調入北京教育學院中文系。自1990年寫作《帕斯捷爾納克》到後來旅歐期間寫作《臨海孤獨的房子》、《卡夫卡》、《醒來》等,他在中國詩歌界的影響逐漸增大。這些流亡或準流亡的詩人命運是他寫作的主要源泉,他試圖通過與眾多亡靈的對話,編寫一部罕見的詩歌寫作史,作品中經常有令人警醒的獨白,筆意沉痛。 1996年之後,以《倫敦隨筆》、《輓歌》為代表,又開始詩歌的新的探索。出版的詩集還有《一隻手掌的聲音》、《游動懸崖》等。 [[王蒙(男)(1934-)]]

曾用筆名陽雨。原籍河北南皮,出生於北京。 1940年入北京師範學校附屬小學。 1945年入私立平民中學學習,中學時代與共產黨地下黨員接觸,受到影響。建國後,擔任青年團幹部,開始文學創作,1953年著手寫長篇處女作《青春萬歲》,並於1956年9 月定稿,但因“反右鬥爭”被禁止出版,直到二十多年後來得以出版。 1955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小豆兒》,1956年以一篇“干預生活”的作品《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而引起轟動,1957年因這篇小說獲罪被劃右派。 1958-1962年在北京郊區勞動。 1962年曾到北京師範學校任教,同年發表了、等小說。 1963年赴邊疆思想改造,舉家遷至新疆伊犁。曾在那裡任漢語翻譯。 1978年調回作協北京分會,重新發表小說,1979年平反。 1983至1986年任《人民文學》主編。 1986年當選中共中央委員,任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同年6 月任文化部部長,1990年卸任。文革後撰寫了大量作品,出版小說集、、、《在伊犁》、《星球奇遇記》、、等,長篇小說《青春萬歲》、《活動變人形》、《戀愛的季節》、《失戀的季節》、《躊躇的季節》等,評論集《漫話小說創作》及《王蒙、王乾談話錄》、《紅樓啟示錄》等。其中、《悠悠寸草心》、、、《相見時難》等先後獲全國優秀短、中篇小說獎。有廣泛的國際聲譽,曾獲得意大利的蒙德羅文學獎和日本創作學會的“和平文化獎”等。他的創作一直求變求新,經常領風氣之先。 [[王朔(男)(1958-)]] 北京人。 1976年中學畢業後,曾先後在海軍北海艦隊服役,在北京醫藥公司工作。 1978年開始。先後發表了、《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玩主》、、、、、等中、長篇小說,非常受讀者歡迎。出版有四卷本的《王朔文集》(華藝出版社1992年初版)和《王朔自選集》等,曾引起轟動,一時“洛陽紙貴”. 他的早期作品都是以自己部隊“大雜院”的成長經歷為素材,寫過一些言情、偵探類的小說。後來的小說則形成特有風格,寫一群文化痞子,以遊戲、頹廢為精神特徵,對白通俗化又充滿活力,敘述語言則戲謔、反諷。他的人物的“我是痞子我怕誰”和他自己“我是碼字的”的宣言一樣,成為一部分青年人的精神像徵。後進軍影視業也很成功,由他策劃的電視連續劇《渴望》和《編輯部的故事》都獲成功。由他的小說、《玩主》、、《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無人喝彩》、改編成的電影電視劇也都很受歡迎,有明顯的商業炒作。他的作品雖風靡一時,但評價卻分歧很大,這也使他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文壇影壇締造了引人注目的“王朔現象”.[[吳強(男)(1910-1990)]] 原名汪天同。曾用筆名吳薔、葉如桐等。江蘇漣水人。八歲入小學,後當過酒店學徒和小學教師。 1933年在上海參加左聯。 1935年開始發表作品。 1938年在皖南參加新四軍,從事文藝和宣傳工作,創作過幾個劇本。建國後任華東軍區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長。 1952年轉業到上海,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宣傳部文藝處副處長,中共上海市文藝工作委員會秘書長。 1957年出版表現萊蕪、孟良崮戰役的長篇小說《紅日》,是當時通過戰役歌頌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勝利的戰爭小說一種,影響很大。 “文革”中因《紅日》受到批判,一度入獄。 “文革”後任中國作協理事,上海作協副主席,上海市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等職。著作還有散文集《淮海前線紀事》,小說集《靈魂的搏鬥》,中篇小說《他高高舉起雪亮的小馬槍》、《養馬的人》,長篇小說《堡壘》(上部)等,但影響都不及《紅日》。 [[嚴歌苓(女)(1959--)]] 生於上海,在安徽的知識分子家庭長大,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12歲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文工團,學習舞蹈。在部隊裡開始寫作。 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一個女兵的悄悄話》、《綠血》、《雌性的草地》,後者開始顯示其獨特的話語風格。 1988年赴美留學,獲哥倫比亞藝術學院藝術碩士學位。現定居美國,著力創作幾帶中國移民在美國生活和命運的小說。在海外、台灣等華人生活去有很大的影響。其短篇小說和《女房東》分別獲台灣《中央日報》第三、第五屆文學獎,長篇小說《扶桑》獲台灣《聯合報》副刊小說大獎,《人寰》獲台灣中國時報百萬元小說大獎,根據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也在亞洲地區屢獲大獎。還出版小說集《海那邊》《倒淌河》等。大陸有(春風文藝出版社)多卷問世。 [[楊絳(女)(1911-)]] 原名楊季康。原籍江蘇省無錫,生於北京。 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成為清華大學研究院外國語文研究生。 1935年至1938年與夫錢鍾書一同留學於英、法等國,回國後歷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 1953年,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劇本《稱心如意》、、《風絮》等,翻譯了《一九三九年以來英國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漢小說《小癩子》、法國勒薩日的長篇小說《吉爾。布拉斯》等。 1970年下放河南省息縣幹校,在菜園勞動。 1972年回北京。 “文革”後繼續研究翻譯外國文學,並從事散文創作。著有論文集《春泥集》,翻譯了西班牙塞萬提斯的著名長篇小說《堂。吉可德》等。關於乾校生活的散文集《幹校六記》很受推崇,獲新時期全國優秀散文(集)獎,並被翻譯成各種語言。其他還有一些散文如《將飲茶》、《回憶兩篇》、《記錢鍾書與〈圍城〉》等都是平常的生活瑣記和關於親人的回憶文獻性質的文章。長篇小說(三聯書店1988年初版)以不動聲色的客觀超脫的白描手法記錄了一群知識分子在家庭、事業中的境遇,以及他們在政治運動中的不同心態和表現,是一部與眾不同的描寫知識分子和政治運動的小說,出版後很受學界的重視。 [[楊沫(女)(1914-1995)]] 原名楊成業。曾用名楊君默、楊默、楊慧梅等,筆名魯佳、小觀等。原籍湖南湘陰,生於北京。 1928年入北京溫泉女子中學讀書,因家庭破產而失學,曾任小學教員、書店店員。 1934年在《黑白》上發表處女作。抗戰爆發後,在晉察冀邊區做婦女工作和報刊編輯工作。 1952年起先後擔任中央電影局劇本創編室、北京電影製片廠編輯。 1963年起為北京市文聯專業作家,任北京作協副主席、北京文聯主席等職。主要作品有《青春之歌》、《葦塘紀事》、《芳菲之歌》、《英華之歌》(《青春之歌》續集)、《自白――我的日記》、《不是日記的日記》等。長篇小說《青春之歌》(作家出版社1958年初版)在國內外有廣泛影響,寫“九一八”事變至“一二九”運動時期形形色色的青年知識分子的生活道路和革命道路,但因以在當時被視為小資產階級的人物作為小說主人公,發表後引起爭論,後作者聽從意見所作的趨時的修改再次引起評論界的分歧。 [[余華(男)(1960-)]] 原籍山東高唐。生於浙江杭州,長於海鹽。父母都是醫生。 1973年小學畢業,1977年中學畢業,曾在一家鎮上的醫院任牙醫。 1983年開始創作,同年進入浙江省福鹽縣文化館。處女作《星星》發表在《北京文學》1984年1 期。後就讀於魯迅文學院、北京師範大學聯合招收的研究生班。現定居北京,從事專業創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說、《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河邊的錯誤》、、《鮮血梅花》、《在劫難逃》、《世事如煙》、、《黃昏裡的男孩》等,長篇小說、、。他是“先鋒派”的代表作家,早年的小說帶有很強的實驗性,以極其冷酷的筆調揭示人性醜陋陰暗的角落,罪惡、暴力、死亡是他執著於描寫的對象,處處透著怪異奇特的氣息,又有非凡的想像力,客觀的敘述語言和跌宕恐怖的情節形成鮮明的對比,對生存的異化狀況有著特殊的敏感,給人以震撼。然而他的長篇小說的創作(都是在90年代以後)與80年代中後期中短篇有很大的不同,特別是使他享有盛譽的和,逼近生活真實,以平實的民間姿態呈現一種淡泊而又堅毅的力量,提供了歷史的另一種敘述方法。死亡仍是其一大主題,極端化處理仍時隱時現。 [[曾卓(男)(1922-)]] 原名曾慶冠。筆名還有柳紅、馬萊、阿文、方寧、方萌、林薇等。原籍湖北黃陂,生於湖北武漢。 1936年加入武漢市民族解放先鋒隊,武漢淪陷前夕流亡到重慶繼續求學,並開始發表作品。 1940年加入全國文協,組織詩墾地社,編輯出版《詩墾地叢刊》。 1943年入重慶中央大學歷史系學習。 1944至1945年從事《詩文學》編輯工作。 1947年畢業後回武漢為《大剛報》主編副刊。 1950年任教湖北省教育學院和武漢大學中文系,1952年任《長江日報》副社長,當選武漢市文聯、文協副主席。 1955年受胡風案牽連,被捕入獄。 1957年因病保外就醫。 1959年下放農村。 1961年調任武漢人民藝術劇院編劇。 1979年底平反,調回武漢市文聯工作。出版的詩集有、《懸崖邊的樹》、《白色花》(合集)、《老水生的歌》等,其中《老水生的歌》獲全國第二屆優秀新詩詩集獎。所著散文集有《痛苦與歡樂》、《美的尋求者》、《讓火燃著》、《聽笛人手記》等,其中《聽笛人手記》獲新時期全國優秀散文(集)獎。還有詩論集《詩人的兩翼》、劇作集《處女的心》等。詩歌真誠樸素,飽含情感,特別是在逆境中堅持創作,如《懸崖邊的樹》、《有贈》等,沉鬱中透露著剛毅,在孤苦中表現積極向上精神。 [[翟永明(女)(1955-)]] 四川成都人。 1974年至兵器工業部209 所工作。 1977年進成都電訊工程學院讀書,1980年畢業後回原單位。 1981年開始詩歌創作。 1988年調入成都文學院。出版有詩集、《黑暗裡的表現》等。代表作有組詩、《靜安莊》、《人生在世》、《我策馬揚鞭》等。等作品有很強的女性意識,以激憤的語言探尋中國女性的命運,顯示反抗的姿態。所闡釋的“黑暗意識”,即女性對自身使命的深刻自覺,被認為給當代詩壇提供了一個獨到而又深刻的主題。近作《莉莉和我》、《道具與場赴的述說》、《臉譜生活》等則表現出她趨向於非個人化的藝術創造力。對“臉譜”――人格面具的研究,使她九十年代的詩具有一種深沉的悲憫,也使她的敘事游離於純粹的個人體驗。她對詩歌進行了小說化的處理,而且重視詩的戲劇性,這都使她的詩具有獨特的魅力。 [[張承志(男)(1948-)]] 原籍山東濟南,生於北京。回族。 1967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文革初紅衛兵積極分子。 1968年到內蒙古東烏珠穆沁旗插隊,在草原上當了四年的牧民。 1972年入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學習。 1975年畢業分配到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組工作。 1978年發表處女作《騎手為什麼歌唱母親》(《人民文學》1978.10 ),引起文壇注意,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同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語言系學習,研究蒙古族及北方諸民族的歷史。 1981年畢業分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 1981-1982年曾在日本東京大學進修。這時期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金牧場》,中短篇小說《北方的河》、、《黃泥小屋》等,其中、《北方的河》分獲1981-1982和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他被稱作一個理想主義的精神漫遊者,早期以草原生活為題材,從大地、民間汲取斧神養料;稍後他把個人理想與宗教信仰結合在一起,開始了他對於回民生存和真主信仰的探索。 1984年,他到回民聚集地西海固,在那裡結識了一大批哲合忍耶的教友,他們為了維護信仰的純潔及心靈的自由而不惜犧牲的英雄主義精神極大地震動了張承志。他不僅成了哲合忍耶教徒,而且用文學的形式寫了一部宗教史(花城出版社1991年初版),在文壇引起了很大的震動。他用宗教寫作為現代社會的精神沉淪亮出了一條拯救之路,著有隨筆集《荒蕪英雄路》等。然而他作品中越來越濃厚的宗教傾向也引起了爭議。 [[張潔(女)(1937-)]] 原籍遼寧撫順,生於北京。幼年喪父,從母姓。酷愛文藝,尤其是詩歌和音樂。 1956年高中畢業,入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統計系。 1960年分配到第一機械工業部工作。 1978年發表處女作《森林裡來的孩子》(〈北京文藝〉1978.7),引起文壇注目,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1979年加入中國作協,同年發表的短篇小說《愛,是不能忘記的》觸及愛情與倫理道德的關係這一敏感問題,引起文壇的大反響。 1980年調北京電影製片廠工作。後為作協北京分會專業作家,現旅局美國。初版有《張潔小說劇本選》,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方舟》,中短篇小說集《祖母綠》,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初版,修改本)、《只有一個太陽》,散文集《在那綠草地上》,遊記《一個中國女人在歐洲》等作品集。其中《誰生活得更美好》、《條件尚未成熟》分獲1979、1983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祖母綠》獲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沉重的翅膀》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是反映改革的代表作品,發表後爭議很大,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享有國際聲譽,曾獲意大利1989年瑪拉帕爾蒂國際文學獎,被授予美國文學藝術院榮譽院士。她的作品初期特點是婉約清麗,在寧靜悠遠中呼喚人的真情;後來的作品則更關注社會現實,挖掘人性的複雜。對女性命運的關照是她堅持的立場。 [[張煒(男)(1956-)]] 山東棲霞人。 1976年高中畢業後,回原籍在農村參加工副業勞動。 1978年考入山東煙台師專中文系。 1980年畢業後到山東省檔案局工作。同年發表小說處女作。 1983年加入中國作協,1984年調山東省文聯從事專業創作。出版有短篇小說集《蘆青河告訴我》,中短篇小說集《浪漫的秋夜》、《秋天的憤怒》、《童眸》等,中篇小說集等,散文集《融入野地》等,長篇小說《古船》、《我的田園》、《九月寓言》、、《家族》等。所作《聲音》、《一譚清水》分獲1982、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古船》、《九月寓言》等獲得評論界極高的評價。早期的創作描寫兩性之間淡淡的朦朧的柔情,顯得纖巧柔美。後轉入對農村現實的揭示,表達對人性的深入思考。自“秋天三部曲”直至《古船》,他徹底從原來的纖細敏感走向深厚沉鬱,這或許就是他從土地中所得。從《九月寓言》開始的三部長篇,顯示了他對知識分子精神理想和民間立場的堅持。他更多地在思考中國文化的命運和出路的問題,包括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改造問題和知識分子的精神自救問題,“融入野地”是他設計的一條理想之路。在他的史詩般的作品中,感情的勃發,詩性的潺潺流動,展現了他的作品與其他寫“史”的小說的不同之處,顯示著他對純文學的執著追求。 [[張賢亮(男)(1936-)]] 原籍江蘇盱眙,生於南京。抗戰時期在重慶讀小學,抗戰勝利後,在南京建南中學、南京市三中學習。 1951年入北京三十九中學,1954年被除籍。 1956年自願報名去西北,在甘肅賀蘭縣的農村當文書,後調任甘肅省幹部文化學校文學課教員。 50年代初期開始詩歌創作,1957年因發表詩歌《大風歌》(《延河》1957.7)被劃成右派。 1958年至1976年,經歷了勞動、管制、群專、關監,在寧夏農場被剝奪一切社會權利從事勞動。 1979年獲平反,重新發表作品。 1980年調寧夏自治區文聯工作,當《寧夏文藝》的編輯,後從事專業創作。現任寧夏自治區文聯主席、作協寧夏分會主席。出版有小說集、《肖爾布拉克》、《感情的歷程》等,長篇小說《男人的風格》、等。代表作有、《肖爾布拉克》、、、《邢老漢和狗的故事》等,前兩篇分獲1980、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獲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還被翻譯成各國文字。他的作品一方面取材於自身經歷過的苦難生活,表現知識分子在困境中的反應和省思;另一方面寫農民的命運際遇,探究人性、人生,耐人尋味。以粗獷、蒼涼的大西北為背景,飽含情感,又帶有理性色彩。但也曾因較為膽大的性描寫引起過爭議。 [[張辛欣(女)(1953-)]] 原籍山東,生於江蘇南京。幼年隨父到北京。小學畢業時文革爆發,16歲時下放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年加入湖南省更隊。後歸北京,當過護士和共青團幹部。 1979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 1980年發表的《我在哪兒錯過了你? 》和1981年發表的《在同一地平線上》兩篇小說開始引起文壇注目。 1984年分配到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任導演。主要作品有《張辛欣小說集》、《我們這個年紀的夢》、《北京人――一百個中國人的自述》(與桑曄合著,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年初版)、《封。片。連》等,很多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作品風格發生過較多變化,早期側重描寫知識女性的心靈世界,帶有明顯的主觀色彩,講究心理和寓意,與傳統的故事性的主流文學不同;後多吸取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因素,特別是心理分析和黑色幽默的特點,象徵誇張,如《瘋狂的君子蘭》等;《北京人》展現了具有文化意蘊的中國民眾生活相,不追求情節,而重視敘述本身,自此之後她開始更多致力於紀實文學的創作。她的很多作品評論界褒貶不一,引起廣泛的爭議。 [[張中曉(男)(1930-1966年尾或1967年初)]] 1930年初生於浙江紹興,讀書時受到魯迅、胡風等人影響。 1950年經人介紹與胡風通信。 1952年入新文藝出版社任編輯。 1955年胡風事件發生後被作為“反革命嗅覺最靈”的“胡風集團骨幹分子”逮捕入獄,次年因舊病復發獲“保外就醫”,回到家鄉。 “文革”前夕調到上海新華書店儲運部勞動,約在1966年尾或1967年初去世。再生命的最後十年,他寫下大量的札記,1966年由路莘整理選編為出版(收入“火鳳凰文庫”,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2 月初版)。 [[趙樹理(男)(1906-1970)]] 原名趙樹禮。筆名野小、尚在、常哉、五甲士等。山西沁水人。 1925年就讀於山西省立第四師範,積極參加學生運動。 1929年被捕,在“自新院”裡寫過小說,次年獲釋。 1936年任教上黨公立簡易師範。 1937年參加山西抗日救國同盟會。 1939年調任長治第五專署民宣科員,創作通俗劇本多種。 1942年調北方局黨校研究室。毛澤東的《講話》發表後,他的《小二黑結婚》受到根據地群眾的歡迎,被認為是實踐《講話》方向的代表作品。建國後,任文化部戲曲改進局曲藝處長,兼《說說唱唱》、《曲藝》主編,並擔任全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協理事和中國曲藝工作者協會主席。 1965年調山西文聯工作。 “文革”中受到殘酷迫害,被歐打致殘致死。代表作品還有《李有才板話》、《邪不壓正》,《登記》、《鍛煉鍛煉》、《套不住的手》,長篇小說《三里灣》等。此外還有文藝論集《三復集》,長篇評書體小說《靈泉洞》(上),戲曲劇本《三關排宴》、《十里店》等。他是一個來自民間、回歸民間的作家,寫農民的生活給農民看,自稱“地壇”作家。他的語言通俗有趣,情節引人入勝,作品站在農民的立場勾問題,所以他的農村小說不同於其他來自知識分子作家的農村題材作品,而總是站在農民的立場上實實在在地反映了農村的現實問題。因為他對農民理解得深,所以不可避免地觸及了政策執行中的失誤,也造成他的一些作品在當時受到批判,如《鍛煉鍛煉》。他是一個真正的現實主義的作家,近來越來越受到批評界的重視。 [[趙振開(男)(1949-)]] 筆名北島,還有石默、艾珊等。原籍浙江,生於北京。就讀於北京第四中學。 1969年進北京一家建築公司,當過混凝土工、鐵匠等。 1970年末開始寫詩。 1972年開始寫小說。 1976年參加天安門運動,寫詩。 1978年與芒克等文學同人創刊《今天》,擔任主編。其現代主義色彩的新詩歌形式受到青年讀者的歡迎,被稱為“朦朧詩”的代表詩人,但也受到來自傳統保守勢力的批評。 1980年進《新觀察》雜誌社當編輯,1981年在《中國報導》社的文學部門當編輯,後辭職。發表過小說《波動》(《長江》1981.1)和《稿紙上的月亮》等,《波動》因其存在主義的傾向受到批判。 1986年被《星星》評為“我最喜歡的中青年詩人”之一。 《北島詩選》獲中國作協全國第三屆新詩詩集獎。在美國、瑞典分別出版有詩集《太陽城札記》、《北島顧城詩集》。還著有小說集《歸來的陌生人》。 90年代後在歐洲、美國流浪,現居美國。 [[周立波(男)(1908-1979)]] 原名周紹儀,又名周鳳翔,周立波是他三十年代初期的改名。曾用筆名張一柯、張尚斌等。湖南益陽人。 1929年入上海勞動大學社會科學院經濟系學習,並開始寫作,後因參加左翼活動被除名。 1932年在神州國光社當校對時因參加罷工而被捕。 1934年出獄,加入左聯,從事名著翻譯、散文創作。入黨後並參加左聯黨團工作,任《每周文學》編輯。期間翻譯了肖洛霍夫《被開墾的處女地》(第一部)、基希《秘密的中國》等。抗戰時期在八路軍前方總司令部、晉察冀邊區擔任新聞工作,寫了《戰地日記》、《晉察冀邊區印象記》等報告文學。 1939年底到延安,任教魯藝兼編譯處處長。 1944年任《解放日報》副刊部副部長。後又先後擔任《七七日報》、《中原日報》、《民聲報》副社長。抗戰勝利後赴東北參加土改,又在宣傳部門、文學部門擔任職務。 1946年開始創作《暴風驟雨》。 1948年主編《文學戰線》,1949年任瀋陽魯藝研究室主任。 50年代回農村生活,創作了長篇小說《山鄉巨變》,因其濃厚的鄉土氣息而獲得藝術上的成功,文革前擔任湖南省文聯主席兼黨組書記。 “文革”中受到殘酷迫害。 1978年發表《湘江一夜》,獲該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作品還有長篇小說《鐵水奔流》、《山鄉巨變》,短篇小說集《禾場上》、《山那面人家》等。他的作品以故鄉農村為背景,文風秀美,但也因時代局限性使他對農村生活的把握不夠準確。 [[周濤(男)(1946-)]] 原名周小濤。原籍山西,生於北京,1955年遷居新疆。 1965年考入新疆大學中文系,開始發表作品。 1970年接受“再教育”一年。 1972年分配至喀什市團委工作。 1979年參加人民解放軍,調入新疆軍區政治部創作組。 1986年後在蘭州軍區政治部創作組工作。 1979年長詩《八月的果園》出版。 1982年後,與楊牧、章德益等合力發表“新邊疆詩”,對西部文學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著有詩集《牧人集》、《神山》、《鷹笛》、《野馬群》、《雲遊》等,長詩《山嶽山岳。叢林叢林》等。代表作有《野馬群》、《馬蹄耕耘的歷史》、《鷹之擊》、《一座名叫博格達的峰巒所塑的雕像》等。詩集《神山》獲第二屆全國優秀新詩詩集獎。部分詩作被介譯到國外。他的詩歌和散文多取材於西北邊疆生活,特別是部隊生活,開掘、張揚在極度艱難中謀求生存和發展的生命韌性,格調雄壯、冷峻,具有縱深感、歷史感。 [[周揚(男)(1908-1989)]] 原名周運宜,字起應。筆名有綺影、谷揚、週莧等。湖南益陽人。 1928年畢業於上海大夏大學,同年冬留學日本。 1930年回上海,參加領導中國左翼文藝運動。曾任左聯黨團書記、文化總同盟書記、《文學月報》主編。期間主要介紹蘇聯文藝理論。 1936年以其為首提倡“國防文學”,與魯迅、胡風等提出的“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發生著名的“兩個口號”的論爭。 1937年到延安,歷任陝甘寧邊區教育廳長,魯迅藝術文學院院長,中央文委委員,延安大學校長。抗戰勝利後,任華北聯合大學副校長。第三次國內戰爭時期,任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宣傳部長、華北局宣傳部長。 1949年與郭沫若、茅盾等籌備、召開了全國第一次文代會。建國後,一直擔任文化宣傳方面的領導工作,主要擔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文化部副部長等職。他是五六十年代中國大陸文藝界的實權人物,具體領導了中共中央部署的各種文藝運動和思想鬥爭,發表了許多重要的文藝講話。 “文革”初受到政治性批判,並被監禁。 “文革”後得到平反重新復出,擔任過文聯主席、中宣部副部長等職。 1983年因發表《關於馬克思主義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涉及“人道主義”和“異化”的問題而遭胡喬木等人的批判,後長期臥病。一生著譯甚多。翻譯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生活與美學》等。編有《馬克思主義與文藝》,系統分類介紹馬、恩、列、斯、毛以及高爾基、魯迅的有關論述,有較大影響。出版論著有《表現新的群眾的時代》、《新的人民的文藝》、《堅決貫徹毛澤東文藝路線》等。他的很多論述帶有不同時代強烈的政治色彩,是個爭議較大的人物。 [[朱蘇進(男)(1953-)]] 江蘇南京人。 1959年隨父到福州入小學,後因病輟學。 196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當過戰士、班長、排長、副指導員等。 1971年開始業餘創作。 1977年南京軍區政治部文化部創作室從事專業創作。 1986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係作家班,同年轉入南京大學中文系,1988年畢業。現任創作室主任,中國作協理事。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在一個夏令營裡》、《炮群》、《醉太平》,中篇小說《射天狼》、《引而不發》、《凝眸》、《第三隻眼》、《絕望中誕生》、《金色葉片》、《接近無限透明》等,散文集《天圓地方》等。 《射天狼》、《凝眸》分獲1981-1982、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其作品多表現和平時期的軍人生活和思考,切入角度新穎,立意深邃,語言具有穿透力又不乏幽默。他拓寬了軍旅題材的寫作空間,以個性化的視角,對人性進行深入地開掘。 [[宗璞(女)(1928-)]] 原名馮鍾璞,筆名還有綠蘩、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生於北京,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就讀清華大學附屬成志小學校。抗戰爆發,隨父赴昆明,就讀西南聯大附屬中學。 1945年回北京。 1946年入南開大學外文系,1948年轉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同年在《大公報》發表處女作《AKC 》。 1951年畢業分配在政務院宗教事務委員會工作。 51年末調入中國文聯研究部。 1956年至1958年在《文藝報》任外國文學的編輯。 1957年出版童話集《尋月集》,同年發表短篇小說(《人民文學》1957.7)引起文壇注目,在反右鬥爭中遭到批判。 1959年下放河北省農村。 1960年調入《世界文學》編輯部。主要撰寫散文和小說。 “文革”中被迫中斷創作,1978年重新發表作品。後調入北京外國文學研究所。主要作品有《宗璞散文小說選》,散文集《丁香結》,長篇小說《南渡記》,翻譯《繆塞詩選》(合譯)、《拉帕其尼的女兒》等。所作《弦上的夢》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三生石》獲1977-1980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散文集《丁香結》獲全國優秀散文(集)獎。她的作品多寫知識階層,文字優雅,富於學養,含蓄蘊藉。文革後的創作追求現代主義技巧的探索,注重心理描寫,具有超現實的荒誕和象徵,比如《我是誰》、、《泥沼中的頭顱》等,受到批評界的注意。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