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文學理論 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

第92章 當代作家小資料(1)

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 陈思和 15865 2018-03-20
本資料是為閱讀本教材的讀者設計的一份作家簡介,所列入下列簡介的作家,僅限於本教材每章第二、三、四節專門分析其作品的作家,但整理民歌、改編戲曲和電影的作者和編導不列入;本教材每章第一節總論中介紹的作家,除個別特殊情況外,一般不作簡介。特此說明。 [[阿城(男)(1949-)]] 原名鍾阿城。原籍四川江津,生於北京。高中一年級逢“文革”中斷學業,1968年下放山西、內蒙插隊,後又去雲南農場。 1979年回北京,曾在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工作,後任《世界圖書》編輯。 1984年發表處女作(《上海文學》1984年7 期),引起廣泛關注,獲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此後又有小說、相繼問世,他的具有散文化傾向的系列短篇《遍地風流》也引起評論界的廣泛關注。他的作品以白描淡彩的手法渲染民俗文化的氛圍,透露出濃厚雋永的人生逸趣,寄寓了關於宇宙、生命、自然和人的哲學玄思,關心人類的生存方式,表現傳統文化的現時積澱。這些作品以及他在1985年發表的關於“尋根”的理論文章《文化製約著人類》使他成為當時揭示民族文化心理的尋根文學的代表人物,在海外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90年代後定居美國,有不少雜感散文作品發表,依舊沿襲了他直白沖淡的語言風格。 [[艾青(男)(1910-1996)]]

原名蔣澄海,筆名還有莪伽、克阿、納雍、林壁等。浙江金華人。出生在一個地主家庭,但自五歲起被寄養在一位貧苦農民“大堰河”家裡,這段經歷成為他日後詩歌創作的重要思想源泉。 1928年考入杭州國立西湖藝術學院繪畫系。次年赴法留學,修繪畫。 1932年回國,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同年7 月被捕入獄。以在獄中寫成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詩成名。 1935年出獄。抗日戰爭爆發後,加入中華全國文協。 1941年3 月赴延安,任教於魯藝文學系,主編《詩刊》(延安版)。 1945年10月任華北聯大文學院副院長、華北大學第三部副主任等職。 1949年隨軍進京,曾任中央美術學院軍代表、中國文聯籌備委員會常委、中國作協理事、中國美協理事、《人民文學》副主編等職。 1957年被劃為右派,到北大荒。 1959年調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1975年回京治眼疾。 1978年重新發表詩作。 1979年平反。後任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筆會中心理事等職。他的早期創作《大堰河》、《北方》、《黎明的通知》、《向太陽》、《火把》等詩集,多寫勞苦大眾、民族命運和社會黑暗,呈現悲愴、高昂、亢奮的重彩格調,由於在詩歌創作中強烈表達對光明的嚮往和洶湧澎湃的革命激情,在青年中產生極大的號召力,並使他得到“火把詩人”的稱號。 50年代發表了一些圖解政策和歌功頌德的作品,因概念化和平面化而顯平庸,缺乏生命力,但有些描寫域外題材的作品則得到評論界的肯定。 70年代末復出後,發表了大量詩作,使詩壇震驚,包括《光的讚歌》、《古羅馬的大斗技場》和許多短小篇什,延續了三四十年代的創作風格,並且更為凝練、深沉。 1949年以後出版的詩集有《歡呼集》、《寶石的紅星》、《海岬上》、《黑鰻》、《春天》、《歸來的歌》、《彩色的詩》、《雪蓮》、《域外詩集》等。其中,《歸來的歌》和《雪蓮》分獲全國第一、第二屆優秀新詩詩集獎。另外著有理論集《詩論》、《艾青談詩》、《艾青論創作》等。譯作有凡爾哈崙《原野與城市》等。作品被譯成多國文字,享有廣泛聲譽。 1985年,獲法國藝術最高勳章。 [[巴金(男)(1904-)]]

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還有王文慧、歐陽鏡蓉、餘一、黃樹輝等。原籍浙江嘉興,出生於四川成都。 1918年入成都青年會的英文補習學校,1920年考入成都外國語專業學校。在學期間,接受“五四”新文化洗禮,並深受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影響,這構成了他前期創作的底色。 1927年至1928年在法國留學,開始文學創作,1929年《滅亡》的發表並引起轟動,使他正式走上了文學創作道路。此後20年,他創作、翻譯了大量深受青年喜愛的作品。 1949年以後,歷任中國文聯常務委員、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上海市文聯和作協上海分會主席。 “文革”中受迫害,1973年自“幹校”回上海。現任中國作協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他的作品經歷了幾個變化,30年代發表的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電》,“激流三部曲”、、,以激烈的情感噴發傾吐對不合理社會的痛恨和對理想社會的執著追求。而後對現實有了更深層的認識,開始關注小人物的生存悲劇,發表了、《憩園》等感情更蘊藉、思想更深刻的作品,為後來的批評界更為推崇。 50年代開始從小說創作逐漸轉向散文創作,跟隨政府號召寫新題材、新主題,寫出了不少遵命文學,喪失本來的藝術個性,但也有像《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這樣在當時獨具一格的報告文學集。經歷“文革”後,思想又有了新的認識,感情更內斂,一部拷問自我和現代中國知識分子靈魂的《隨想錄》閃爍著一個歷經苦難的世紀老人的智慧和人格的光芒,該作1989年獲全國優秀散文(集)、雜文(集)榮譽獎。一生堅持人道主義的追求,常年臥病在床卻筆耕不輟,近年仍繼續他的“隨想系列”的創作。享有廣泛的國際聲譽。 1982年獲意大利“但丁國際獎”.1983 年獲法國“榮譽軍團勳章”.1990 年獲蘇聯“人民友誼勳章”,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特別獎”.[[巴人(男)(1901―1972)]]

原名王任叔。筆名屈鐵、行者、八戒、趙冷等。浙江奉化人。 1920年畢業於浙江省立寧波第四師範學校後,曾擔任過小學、中學教員和編輯工作。 1923年開始文學創作,參加文學研究會。 1926年參加北伐,任北伐軍總司令部秘書。 1929年赴日本,次年回國,參加左聯。後在南京交通部任職。抗戰爆發後,在“孤島”上海從事抗日救亡工作,曾主編《譯報》、《譯報周刊》、《民族公論》等刊物。 1941年去印度尼西亞。 1948年進入華北解放區,任中共中央統戰部第二處副處長。建國後歷任中國駐印度尼西亞大使、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社長、社長兼總編輯。主要從事馬列主義文藝理論的研究,有自己的見解。 1954年修訂出版文藝論著《文學論稿》。 50年代中期在《人民日本》、《文藝報》、《人民文學》發表雜文,提倡人道主義文學。其中《況鍾的筆》、《論人情》傳誦一時。部分編輯出版為《遵命集》。還創作了歷史長篇小說《莽秀才造反記》等。在50年代反傾運動中,因提倡“人性論”遭批判和撤職處分。 1960年又被指為修正主義再受全面批判。晚年從事東南亞歷史研究工作,編成《印尼史稿》。 “文革”中被迫害至瘋而死。 [[白樺(男)(1930-)]]

原名陳佑華。河南信陽人。 1938年因日軍佔領信陽逃難,1939年父親被日軍殺害。 1942年入河南潢川初中,1945年入信陽師範藝術科。 1946年夏入潢川高中,開始文學創作,詩歌處女作發表在信陽的《中州日報》。 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任中原野戰軍宣傳員。 1952年調任昆明軍區創作組長。 1955年調總政創作室。 1958年因《森林裡的故事》被劃為右派,開除軍籍、黨籍。後在上海當鉗工3 年。 1961年調上海電影製片廠。 1964年重返軍隊,任武漢軍區創作員。 “文革”期間曾在新疆度過數年。 1979年恢復名譽。 1985年轉業,調中國作協上海分會。歷任中國作協理事、作協湖北分會副主席、作協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等。五十年代在西南邊疆時期出版詩集《金沙江的懷念》、《熱芭人之歌》,長詩《鷹群》、《孔雀》,小說集《邊疆的聲色》、《獵人的姑娘》等,以單純、明淨的熱情將鬥爭生活與邊疆風物融匯一體。 1977年開始文革後的創作活動。著有詩集《情思》、《我在愛和被愛時的歌》等,小說《遠方有個女兒國》等,電影劇本《苦戀》(與彭寧合作)、《今夜星光燦爛》、話劇《吳王金戈越王劍》等。其中詩歌《春潮在望》獲1979-1980年全國中青年詩人優秀詩歌獎。 1979年10月他在第四次文代會上發言《沒有突破就沒有文學》,引起許多文藝工作者的共鳴。他的後期作品尖銳地對社會現實、歷史文化進行批判,引起較大爭議。 1981年,電影《苦戀》受到批判,但仍堅持創作不止。他是中國當代作家中為數不多的能進行多種文學體裁創作的作家。 [[殘雪(女)(1953-)]]

原名鄧小躬。原籍湖南耒陽,出生於長沙市。 1966年小學畢業。四年後,進長沙一街道小廠當銑工十年。後為服裝縫紉個體營業者。 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 1988年參加中國作協。出版有小說集《天堂裡的對話》、《黃泥街》,長篇小說《突圍表演》等。她的具有“先鋒”色彩的小說《山上的小屋》、、《阿梅在一個太陽天裡的愁思》等在讀者和批評界中反響頗大。她的創作具有鮮明的個性,形式上受到西方現代派作品的影響,以臆想、夢囈的手法組織神秘荒誕的敘述氛圍,造成朦朧晦澀、離奇可怖的審美意象。小說有一種對人性醜惡的近乎殘酷的透視力,對人類生存的悲劇本質進行無可保留的暴露,表現其獨特的生命體驗。 [[曹禺(男)(1910-1996)]]

原名萬家寶,字小石。原籍湖北潛江,生於天津。 1923年入南開中學,是南開新劇團的活躍分子。 1926年發表沒有引起注意的處女作《今宵酒醒何處》(中篇小說)。 1929年升入南開大學,次年轉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在此期間,完成了他第一部多幕話劇劇本《雷雨》(《文學季刊》1934年1 卷3 期),複雜的戲劇衝突和卓越的藝術魅力立刻引起轟動。大學畢業後入清華研究院深造,後因故輟學,開始教育活動,先後在保定中學、天津河北女子師範、上海復旦大學、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等處任教。在《雷雨》之後,他又創作了、《原野》等多部影響巨大的話劇劇本,確立了其中國現代話劇大師的地位。抗戰期間,在重慶參加文化界抗敵活動,寫了、《北京人》等作品,並改編巴金的,都獲得了廣泛好評。 1946年應邀赴美國講學,同年底回國。 1947年在上海市立實驗戲劇學校任教,在上海文華影業公司工作。 1949年參加全國第一次文代會,當選為第一屆中國文聯常委,後任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 1950年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建國後,積極參與黨領導的各項文藝運動,寫過一些迎合政策的散文,收入《迎春集》。 1954年創作反映知識分子改造的多幕話劇《明朗的天》,在全國第一屆話劇觀摩演出中獲劇本一等獎。 1960年完成號召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歷史劇《膽劍篇》(與梅阡、於是之合作)。 “文革”中受到衝擊,在人藝門房工作。 1978年完成受周恩來委託的描寫民族團結的歷史劇《王昭君》,在慶祝建國三十週年獻禮演出中獲戲劇創作一等獎。後歷任中國文聯委員、全國人大常委、中國劇協主席、中國作協理事、北京市文聯主席、中國文聯執行主席等。總的來說,他的早期戲劇創作成就突出,是中國現代話劇成熟的標誌。然五十年代以後的創作因多應時事、政策而作,受各種限制,沒有取得前期作品所達到的成就。他吸收了傳統戲劇和西洋戲劇的雙重營養,善於應用各種創作技法,擅長對戲劇衝突的把握和人物心理的刻畫,個性化的人物語言以及戲劇氛圍的詩化處理更是其劇作獨具一格的要素。對於人性和命運的探索是其劇作的永恆主題,也使得他的劇作的藝術生命長久不衰。多部作品被翻譯成多種文字,《雷雨》等劇作至今還在世界各地上演,以此為底本的電視、電影作品也不斷出現。 [[昌耀(男)(1936-2000)]]

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 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師文工團。 1953年,在朝鮮戰場上負傷後轉入河北省榮軍學校讀書。 1954年開始發表詩作。 1955年調青海省文聯。 1958年被劃成右派。後顛沛流離於青海墾區。 1979年平反。後調任中國作協青海分會專業作家。 1982年後參與“新邊塞詩”運動,是新邊塞詩派主要代表之一。著有《昌耀抒情詩集》等,代表作有《劃呀,劃呀,父親們! 》、《慈航》、《意緒》等。他的詩以張揚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奮見長,感悟和激情融於凝重、壯美的意象之中。其新邊塞詩將飽經滄桑的情懷、古老開闊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識,構成協調的整體。近年的詩作趨向反思靜悟,語言略趨平和,有很強的知性張力。 [[陳村(男)(1954-)]]

原名楊遺華。上海人。回族。 1971年底到安徽農村插隊。 1975年病退回滬,進街道裡弄生產組做工。 1978年初入上海師範大學政教系專科學習,畢業後到上海市政二公司工作。 1979年發表處女作小說《兩代人》,步入文壇。 1985年加入中國作協,同年調作協上海分會從事專業創作至今。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走通大度河》、《少男少女一共七個》、《藍旗》等,長篇小說《住讀生》、《從前》、《鮮花和》等。他的小說一類主要是對親歷的知青生活的描寫,採用“我”作為敘述者,表達對農村和農民的複雜情感。另一類是對普通人生世事的描摹,在凡人對外物的無助的情境下展現人的自尊與自卑的交織心理,顯露他對人生的憂思。晚近的小說有較強的實驗意識,但仍保持著對現實生存狀況的個人關懷。 [[陳染(女)(1962-)]]

1962年4 月生於北京。 196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紙片兒》、《嘴唇裡的陽光》、、《與往事乾杯》、《在禁中守望》、《潛性逸事》等,長篇小說。此外著有散文、詩多部。 [[陳翔鶴(男)(1901-1969)]] 四川重慶人。 1920年入上海復旦大學,同年底轉入北京大學。 1922-1925年間參與發起組織淺草社和沈鐘社,開始發表作品。 1927年起任教於山東、吉林、河北等地,抗戰爆發後到成都,曾參與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都分會領導工作多年。出版短篇小說集《不安定的靈魂》、《在阪道上》、《獨身者》、《鷹爪李三及其他》等。建國後,歷任川西文化廳副廳長、川西文聯副主席、四川省文聯副主席。 1954年到北京,任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古典文學部副部長兼《光明日報》專刊《文學遺產》主編。後期致力研究,創作較少。曾擬將莊子、屈原等十二位文化名人的故事一一寫成短篇小說,僅完成《陶淵明寫》和兩種,發表後影響廣泛。兩篇作品都有借古喻今的意思,影射了當時知識分子艱難的生存環境,借高風亮節、正直狂傲的古人來映照現時的知識分子,寄託了他對現實的批判,同時也是他在時代感傷中對於知識分子如何安身立命的一種關照。作品自1964年起受到嚴厲批判,作者在“文革”中被迫害,於1969年去世。 [[池莉(女)(1957-)]]

湖北沔陽人。高中畢業後下鄉插隊,在農村當過小學教師。曾讀過三年醫專,畢業後在武漢鋼鐵公司當過五年醫生。後就讀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後任《芳草》雜誌社編輯,後在武漢市文聯從事專業創作,任武漢市作協副主席。 1978年開始創作詩歌、散文。 1981年開始發表小說。主要作品有、、《太陽出世》、《冷也好熱也好活著就好》、、《小姐你早》等。其中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她的小說大多取材於尋常百姓的凡俗生活,呈現本真的原生狀態。樸實流暢的語言風格,冷靜客觀的敘述態度,使她成為80年代末新寫實小說的代表作家。她的小說放棄終極理想,面對瑣屑的現實,以“零度情感”敘寫“此岸”的生存狀態,來揭示平凡生活的生命本質。 [[戴厚英(女)(1938-1996)]] 安徽潁上人。 1956年考入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1960年畢業,到上海作家協會文學研究所從事文學理論研究。 “文革”初期,是當時大批判的活躍分子。 1968年因“右傾”遭批判。 “文革”後期思想發生大轉變。 1979年到復旦大學中文系任教,1980年調復旦大學分校(現為上海大學文學院)。處女作長篇小說《詩人之死》因故延遲出版,第二部小說反而先期於1980年出版。作品表現知識分子的生命歷程,以蓬勃的激情和理性的筆調對人性進行大膽的探討,引發了關於人道主義的爭論,受到政治性的批判。其他作品還有短篇小說集《項鍊,是柔軟的》,長篇小說《空中的足音》、《流淚的淮河》、《懸空的十字架》、《腦裂》等,散文集《戴厚英隨筆》等,晚年信佛教,1996年被歹徒殺害,遺作有《心中的墳》。 [[鄧拓(男)(1912-1966)]] 原名鄧子建、鄧雲特。筆名馬南邨、於遂安、卜無忌等。福建福州人。 1929年高中畢業,考入上海光華大學政法系。 1931年轉入上海法政學院經濟系,從事中共地下活動。 1934年插班到河南大學歷史系,開始研究中國經濟史。 1937年出版《中國救荒史》,引起史學界注意。同年被分配到中共晉察冀邊區黨校任教,先後任《晉察冀日報》社長兼總編輯、新華社晉察冀總分社社長等職。 1947年任中共華北局政治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組長。 1949年後,歷任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長、《人民日報》社總編輯、中華全國新聞聯合會主席、《人民日報》社社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等職。 1961年在《北京晚報》副刊上以馬南邨筆名開闢“燕山夜話”雜文專欄。又與吳晗、廖沫沙以“吳南星”筆名在《前線》雜誌上開設《三家村札記》雜文專欄,因面對現實而產生很大影響。 “文革”初期“三家村”受到殘酷迫害,鄧拓以死抗爭。 1979年得到平反。他的作品涉獵很廣,雜文獨樹一幟,有針砭時弊的批判性,並且把知識、趣味融於一爐,具有學者雜文的獨特魅力。 [[鄧友梅(男)(1931-)]] 曾用筆名方文、右枚、於冬等。原籍山東平原,生於天津。 1942年加入八路軍,任通信員。 1943年為躲避日寇漢奸的追捕,曾在天津街頭流浪,被一家工廠招工後,強行押送到日本做苦工。 1944年回國,重新參加八路軍,1948年開始創作。 1949年任新華社軍隊分社的記者。 1951年發表小說處女作《成長》(《說說唱唱》19期)。 1953年入北京中央文學講習所學習。 1956年發表作品《在懸崖上》,1957年發表《沂州道上》,引起讀者註意。不久即遭批判,被劃為右派,在社會基層勞動。 1962年在鞍山文聯下屬從事專業創作,發表的《草鞋坪》又受批判。 1976年回北京,1978年重新發表作品。 1980年任作協北京分會的專業作家。歷任中國作協理事、作協書記處書記等職。出版小說集《京城內外》、等。 、分獲1978、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分別獲1977-1980、1981-1982、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其他的優秀作品還有、《雙貓圖》等。他以描寫市井生活和市民文化見長,對文物書畫又非常熟悉,以生動簡練的筆鋒刻畫民俗風情,賦予歷史的感悟,透露出濃濃的“京味”.[[杜鵬程(男)(1921-1991)]] 原名杜紅喜。筆名司馬君、宏溪、樸誠等。童年困苦,入孤兒院。 1938年到延安,先後在抗大、魯迅師範學校學習,畢業後在延川農村工作。 1941年底調延安大學學習。 1944年到工廠做基層幹部,開始文學創作。 1947年調《邊區群眾報》社,任隨軍記者。先後任新華社記者、新華社新疆分社社長。在此期間,完成長篇小說(人民文學出版社1954初版)。在當時時代話語的需求下,用歌頌革命戰爭的宏大敘述手法塑造英雄形象和戰爭的史詩畫面,氣勢磅礴,是描寫大規模戰爭的第一部代表作品。後因小說裡描繪了彭德懷形象,1959年後被查禁。 “文革”初作者被強加“利用小說反黨”的罪名遭迫害。 1977年重新發表作品。後歷任全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協理事、中國作協陝西分會副主席、陝西省文聯副主席等職。晚年因病影響創作,寫了一些散文和創作談。諸多作品被翻譯成外文。 [[方方(女)(1955-)]] 原名汪芳。原籍江西彭澤縣,生於南京。 1957年隨父母遷至武漢。 1974年高中畢業,做了四年裝卸工。 1978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到湖北電視台任編輯,1989年調作協湖北分會從事專業創作。 1975年開始寫詩。 1982年發表小說處女作《大篷車上》。出版作品集有《大篷車上》、《十八歲進行曲》、《江那一岸》、《一唱三歎》、《行雲流水》等。早先的作品以反映青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為主。 1987年發表《風景》(《當代作家》1989年第5 期),獲1987-1988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被批評界認為“拉開'新寫實主義'序幕”. 自此發表的《祖父在父親心中》、《行雲流水》、等一系列作品,均受好評。她著重描寫底層人物的生存景狀,善於刻畫卑瑣醜陋的病態人生,以冷峻的眼光剖析人性的弱點,探索生命的本真意義。語氣中常透露著一種冷嘲和尖刻,在簡潔明快、舒暢淋漓的敘述中蘊含著敏銳的洞察力和深邃的人生思考。 [[方之(男)(1930-1979)]] 原名韓建國。原籍湖南省湘潭,生於南京。抗戰期間,在湖南農村避難。抗戰結束後,入南京市第一中學學習,參加共產黨地下組織,在此期間開始文學創作。 50年代從事共青團的工作。發表短篇小說《章老師》、《兄弟團圓》、《在泉邊》、《曹松山》,中篇小說《浪頭與石頭》等。 1957年後曾在南京市文聯從事專業創作。 1957與江甦的高曉聲、陸文夫、葉至誠等準備組織“探求者”文學社,提出“干預生活”的主張,後受批判並下放農村勞動。但中斷創作時間較短,1958年至1959年與葉至誠合作電影劇本《綠洲》。 1962-1965年間又發表短篇小說《歲交春》、《看瓜人》、《出山》等,都是立足於當時實際的頗具深度的現實主義作品,另有一些作品未及發表,在文革中佚失。 “文革”期間,被下放江蘇洪澤縣勞動,健溝受損。 1978年調回南京市文聯,重新開始創作,1979年恢復名譽,發表《內奸》(《北京文學》1979年第3 期),引起廣泛重視,獲該年度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並被譯成多國文字。這是一篇通過描寫一個小人物的生命歷程來對時代悲劇進行反思的作品,小說縱橫捭闔,極盡辛辣諷刺。 [[豐子愷(男)(1898-1975)]] 原名豐慈玉、豐潤、豐仁。浙江崇德人。出生於書香門第,1914年考入浙江省第一師範學校,遇到了影響一生的老師李叔同。畢業後,擔任一年半的美術教員。後自費赴日本留學,研習繪畫與音樂。由於經濟拮据,1921年底提前回國。回國後先後在上海專科師範學校、吳淞中國公學中學部、浙江上虞春暉中學任教。 1924年,參與友人在上海創辦“立達中學”工作。 1925年開始散文創作。 1926年,曾一度擔任開明書店編輯,成為《中學生》雜誌的特約撰稿人。 1927年出版畫集《子愷漫畫》,行成了充滿人情味的獨特漫畫風格。 1931年他的第一本隨筆集《緣緣堂隨筆》(開明書店1931年初版)出版。 1933年,回家鄉石門鎮緣緣堂定居。抗戰期間,先後在桂林師院、浙江大學和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任教,抗戰結束後重回故鄉。陸續出版了《隨筆二十篇》、《車廂社會》、《緣緣堂再筆》、《率真集》等。 50年代以後主要擔任過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國畫院院長等,仍堅持畫畫並繼續隨筆創作。 “文革”中受到殘酷迫害,以至去世,但在身處逆境仍秘密寫作,即1971-1973年寫成的《緣緣堂續筆》。他具有獨特的藝術氣質,作品崇尚自然、溫和含蓄、暗藏機鋒。描繪兒童的世界,表現真情真性;執著於宗教關懷,流露超脫淡泊的情懷。不求功利、講究人生平淡趣味,使他在那個瘋狂喧囂的時代仍能堅持自己的人生追求,記錄下內心真實的聲音。 [[馮驥才(男)(1942-)]] 原籍浙江慈溪,生於天津。 1961年天津塘沽第一中學畢業後,入選天津市籃球隊。同年因傷轉入天津書畫社從事美術工作。 1974年調天津工藝美術工人大學任國畫教師。期間創作長篇歷史小說《義和拳》(與李定興合作)(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初版)。 1978年調天津作協從事專業創作。後歷任天津市文聯副主席、作協天津分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文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民進中央副主席等職。出版的作品有小說集《鋪花的歧路》、《啊! 》、《雕花煙斗》、《愛之上》、《霧中人》、《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其中《雕花煙斗》獲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啊! 》、分獲第一、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散文集《珍珠鳥》獲新時期全國優秀散文(集)獎。早期寫作感應時代傷痕、反思的潮流,以人性的變異來揭示歷史、社會問題,帶有批判性的政治色彩。 80年代中期後,他更關注於民風民俗,、《三寸金蓮》、《陰陽八卦》等“怪世奇談”系列小說描寫天津市民的眾生像,體現出濃厚的“津味兒”,以嚴肅的思考和荒誕的形式揭示隱藏在普通人事背後的民族文化傳統。 [[高曉聲(男)(1928-1999)]] 出生在江蘇省武進農民家庭。從小貫愛文學,受古典名著熏陶。中學時代因經濟原因曾三次中斷學業。 1947年高中畢業,1948年考入上海法學院經濟系。 1949年入蘇南新聞專科學校,次年畢業。先後在蘇南文聯、江蘇省文化局從事群眾文化工作,在《新華日報》文藝副刊任編輯。 1951年發表小說《收田財》,接受文學家直接指導的創作訓練。 1953年參加農村合作化運動,撰寫錫劇劇本《走上新路》(與葉至誠合作)並獲獎。 1954年,以新的婚姻法為背景的小說《解約》(《文藝月報》1954.2)引起文壇注意。 1957年與方之、陸文夫、葉至誠等江蘇青年文藝工作者發起“探索者”文學社團,起草《“探索者”文學月刊啟事》。同年6 月發表了把宣言具體化的探索小說《不幸》,受到批判,被劃成右派,遣送武進農村“勞動改造”.1962 年又重新創作,“文革”期間在農村勞動。 1979年平反,重歸文壇。任中國作協理事、江蘇作協分會副主席。 1980年發表的小說《陳奐生上城》因塑造了陳奐生這一繼阿Q 之後的典型農民形象而獲得高度評價。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說集《79小說集》、《高曉生1980年短篇小說集》、《高曉生1981年短篇小說集》、《高曉生1982年短篇小說集》、《高曉生1983年小說集》、《高曉生1984年小說集》等,長篇小說《青天在上》、《陳奐生上城出國記》等,散文集《生活的交流》等,文藝論集《創作談》、《生活、思考、創作》等。其中《李順大造屋》、《陳奐生上城》分獲1979、1980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多篇作品被翻譯成外語。其創作多取材於蘇南農村生活,“陳奐生系列”小說以嚴峻的現實主義筆觸,揭示風雲變幻的政治、經濟變革對普通農民命運的深刻影響,剖析了農民身上的劣根性,但仍有政策主導情節的傾向。另一類小說《魚釣》、《錢包》等則以諷喻、象徵的手法體味深刻的人生哲理。晚近以散文創作為主。 [[高行健(男)(1940-)]] 原籍江蘇泰州,出生於江西贛州。 1962年從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後任中國國際書店翻譯。 1971-1974到干校勞動,後在皖南山區農村中學任教。 1975年回北京,任《中國建設》雜誌社法文組組長。 1977年調中國作協對外聯絡委員會工作。 1978年開始文學創作。 1979年發表散文《巴金在巴黎》,中篇小說《寒夜的星辰》。 1981年調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任編劇。創作《絕對信號》(與劉會遠合作)、、等劇作,引起很大反響,並因其新的演出形式和思想內涵而發生爭議。他大量吸收了西方現代派的戲劇手法,突破了話劇傳統的時間結構,拓寬了戲劇表現空間,探索新的戲劇觀念包括舞台觀念。論著《現代小說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1981年初版)提出新的文學觀,強調小說要揭示現代社會矛盾,探索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複雜的人性,嘗試新的表現手法等,引起廣泛注意和爭論。論文《談小說觀與小說技巧》也在1983年遭到批判。另外還出版過小說集,理論著作《現代戲劇手段初探》、《對一種現代戲劇的追求》和戲劇作品集《高行健戲劇集》等,90年代定居法國,繼續叢事創作和繪畫,出版長篇小說等。 [[公劉(男)(1927-)]] 原名劉仁勇、劉耿直。江西南昌人。 1939年開始寫詩。 1946年半工半讀於中正大學法學院。 1948年赴香港參加革命工作。 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隨軍赴大西南,當過見習編輯和文藝助理員。發表反映西南邊疆的詩歌《西盟的早晨》等。 1955年調北京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創作室任創作員。此時代表詩作有《五月一日的夜晚》、《運楊柳的駱駝》、《上海夜歌(一)》等。出版了與人共同整理的民間長詩《阿詩瑪》,影響較大。其他詩集有《神聖的崗位》、《黎明的城》、《在北方》等,短篇小說集《國境一條街》。 1958年被劃為右派,遣送山西工地服勞役。六十年代初曾發表過一些詩作。 “文革”中再次遭受磨難。 1979年平反後,又發表有《沉思》、、《十二月二十六日》、《讀羅中立的油畫(父親)》等反思作品。出版長詩《尹靈芝》,詩集《白花。紅花》、《離離原上草》、《仙人掌》、《母親――長江》、《駱駝》、《大上海》、《夜夢鈔》、《刻骨銘心》等,散文集《酒的懷念》等。他的詩歌觀點是既繼承中國古典詩歌的精華,也吸收外國優秀詩歌的長處。其中詩集《仙人掌》獲全國第一屆新詩詩集一等獎。大量作品被翻譯成各國文字。他的早期作品表現革命樂觀主義的精神,熱烈直白。新時期以來的作品則風格沉鬱,對歷史和現實的感悟富有哲理,對發生在中華大地上的悲歡沉浮進行嚴峻的反思,感覺敏銳,意象深邃。 [[顧城(男)(1956-1993)]] 原籍上海,出生於北京。 1969年隨其父顧工下放到山東一個農場。 1974年會北京後,當過木工、搬運工、借調編輯等。 1980年待業。 “文革”時開始創作,是新時期“朦朧詩”的主要作家之一,在青年中影響很大,許多詩句被反复詠唱。 1980年《小詩六首》參加青春詩會,因不同於以往的現實主義的審美追求而引起爭論,從而引發了長達幾年的關於“朦朧詩”的新舊對峙。 1981年因《抒情詩十首》獲“星星詩歌獎”. 著有《黑眼睛》、《雷米》、《城》、《水銀》等詩集。 1987年應邀出訪歐美國家,進行文化交流。 1988年赴新西蘭教授中國古典文學,被聘為奧克蘭大學亞語系研究員。後辭職隱居新西蘭激流島。 1992年獲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創作年金。 1993年獲伯爾創作基金,在德寫作。 1993年9 月在新西蘭寓所殺死了妻子謝燁(詩人雷米),同時自縊身亡。死後記錄他一男二女隱居生活的小說(與雷米合作)(作家出版社1993年初版)出版,其人其作品又一次引起爭議。他的作品較少關心社會歷史,更多關注人的內心。早期的詩歌有孩子般的純稚風格、夢幻情緒,用直覺和印象式的語句來詠唱童話般的少年生活。代表作品有《一代人》、《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等。後期的詩作因其理想與現實的不能和諧以及隱居生活造成的生命和性格的進一步封閉扭曲,產生脫離現實一味沉溺於個人感覺世界的轉變,艱澀難懂。身後出版。 [[郭沫若(男)(1892-1978)]] 原名郭開貞,號尚武、鼎堂,曾用筆名麥克昂、易坎人、石沱等。四川樂山人。 1913年畢業於成都高等學堂分設中學。同年底赴日本留學。 1918年入九州帝國大學醫科,後棄醫從文。 1921年出版第一本詩集,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同年與成仿吾、鬱達夫等人發起成立創造社。發表過《殘春》等少量小說。 1923年大學畢業回國。 1926年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同年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副主任。 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 1928年出版詩集《恢復》。同年被迫流亡日本,開始研究中國古代史和甲骨文。 1937年抗戰爆發後回國,任軍委政治部第三廳廳長、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抗戰期間寫了《屈原》、《虎符》等歷史劇及大量詩文,並繼續從事馬克思主義的古代歷史研究,出版了後來引起爭議的《十批判書》。 1948年到解放區。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等職。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文聯主席。先後出版詩集《新華頌》、《百花齊放》、《長春集》、《潮汐集》、《駱駝集》、《東風集》等,歷史劇《蔡文姬》、、《鄭成功》等,論著《李白與杜甫》等,學術專著《石鼓文研究》、《奴隸制時代》等。郭沫若是個複雜的人物,一方面他極具天賦,他的早期詩作直抒胸意,熱烈如脫韁之馬,在文學的各種體裁、翻譯、史學、文字學等各方面都有建樹,是少有的全能型文人,又是多產作家。另一方面,他在50年代後常常以文藝界領導人的身份作了很多響應號召和闡述政策的報告講話;寫了很多結合形勢、圖解政策的作品,甚至是標語口號式的應景之作;利用歷史劇以古喻今,為“古人”翻案。他的性格特徵和價值取向限制了他的才華的發揮,留給歷史一個遺憾。 [[郭小川(男)(1919-1976)]] 原名郭恩大。曾用筆名郭蘇、湘雲等。河北豐寧縣人。中學讀書時,投身抗日救亡運動,開始寫詩。 1937年9 月參加革命,在三五九旅工作。 1941年至1945年在延安馬列學院、中央黨校三部等單位學習,解放戰爭期間任豐寧縣縣長等職。在這期間創造的詩歌后來收入在詩集《平原老人》和《投入火熱的鬥爭》中。建國後在中南局宣傳部、中宣部和中國作協等部門工作。在武漢時曾與陳笑雨、張鐵夫三人以“馬鐵丁”的筆名寫了不少“思想雜談”,他的政治抒情詩《致青年公民》在1955年發表時,仍沿用了“馬鐵丁”的筆名。陸續出版詩集《白雪與山谷》、《鵬程萬里》、《將軍三部曲》、《甘蔗林――青紗帳》、《崑崙行》等。飽滿的政治熱情、旺盛的戰鬥意志和正直坦誠的抒寫是他的政治抒情詩的特點,他自覺投入革命鬥爭,自覺充當時代的歌手,但有一些探索性作品如《白雪的讚歌》、《望星空》等因表達了自己真實的感受和思考而一再受到批判,當時的時代標準不能接受這樣非教條非完美的傾向。這阻礙了郭小川的詩歌的進一步發展,限制了他的創造個性,使他以後的作品中的戰士氣質更濃,“文革”後期寫過《團泊窪的秋天》等詩,傳誦一時。 [[海子(男)(1964-1989)]] 原名查海生。安徽懷寧縣人。 1979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 1983年畢業後任教於中國政法大學。 1989年3 月26日在河北山海關臥軌自殺。從1984年的《亞洲銅》到1989年3 月14日的最後一首詩《春天,十個海子》,海子創造了數量驚人的優秀作品,包括短詩、長詩、詩劇和一些札記。其中影響最大,在青年中流傳最為廣泛的是他的短詩。比較著名的有《亞洲銅》、《麥地》、《以夢為馬》、《黑夜的獻詩――獻給黑夜的女兒》等。出版作品有長詩《土地》、短詩選集《海子、駱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詩》等,另外近年出版了《海子詩全編》(上海三聯1997年初版)。他的的作品後來影響甚至感召一代青年學子並越來越引起各界重視相對比,但生前詩人的作品幾乎沒有公開結集出版。海子是個極有天賦的詩人,他獨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風格、對生命的崇高的激情關懷、對美好事物的眷戀,使他的作品有一種童真夢幻般的吸引力。寓言、純粹的歌詠和遙想式的傾訴是其三種基本的表現方式,但散漫的抒寫並沒有影響他語言的特殊的節奏和字句的鍛煉。對死亡的特有的敏感使他的一些詩作帶著一層神秘抑鬱悲觀的色彩,這種消極因素也影響了他的生命態度。 [[韓少功(男)(1953-)]] 筆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長沙人。 1969年初中畢業後,下放汩羅縣的農村插隊。 1974年調縣文化館工作,開始發表作品。執筆含有大量史料的傳記《任弼時》(與甘徵文合作)。 1978年考入湖南師範學院中文系。 1979年發表短篇小說《月蘭》(人民文學1979.4)在文壇嶄露頭角。 1982年畢業後在湖南省總工會的雜誌《主人翁》任編輯。 1984年調作協湖南分會從事專業創作。到海南後1988年開始主編《海南紀實》雜誌。 1996年與同仁策劃文人雜誌《天涯》,任雜誌社社長,發行後廣受好評。出版有中短篇小說集《月蘭》、《飛過藍天》、等,文藝理論《面對神秘空闊的世界》。 1996年出版的長篇小說(作家出版社)因其標新立意的形式嘗試引起各方爭論。對傳統文化心理的反思和批判是其創作的一個基本主題,他的《西望茅草地》和《飛過藍天》分獲1980、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他是1985年倡導“尋根文學”的主將,發表《文學的根》(作家1985.4)提出“尋根”的口號,並以自己的創作實踐了這一主張。比較著名的有、《女女女》等,表現了向民族歷史文化深層汲取力量的趨向,飽含深邃的哲學意蘊,在文壇產生很大影響。 [[賀敬之(男)(1924-)]] 山東嶧縣人。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都過小學與鄉村師範。抗戰爆發,他隨校流亡,1940年赴延安,考入魯迅藝術學院文學院。詩作發表在胡風主編的《七月》、《希望》雜誌上,以反映農村被壓迫的貧苦農民為主。 1949年他和丁毅執筆,集體創作了大型歌劇《白毛女》,獲斯大林文學獎二等獎。抗戰勝利後,在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工作。創作秧歌劇《秦洛正》、詩集《笑》。建國後,在中央戲劇學院創作室工作,任《劇本》、《詩刊》編委,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中國作協理事。 “文革”後,長期擔任宣傳、文化部領導職務。 1989年任國務院文化部代部長時,加強文藝與政治關係。五、六十年代以創作政治抒情詩聞名。代表作有《回延安》、《放聲歌唱》、《雷鋒之歌》、《桂林山水歌》等,出版詩集《放歌者》,當時流傳甚廣。他的創作不多,但對每一首詩要求很高,希望發表出來都有一定分量。他善於從歷史的與思想的高度來提煉詩骨,堅持“詩學和政治學”統一的標準,以政治為綱,吹響時代的號角。 [[胡風(男)(1902-1985)]] 原名張名楨,又名張光人。筆名谷非、谷瑩、高荒、張果等。湖北蘄春人。 1920年起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預科,大革命失敗後流亡到日本,在東京慶應大學讀書,並積極參加日本共產黨和普羅文藝運動。 1933年被日本當局驅逐回國。在上海參加左聯,從事文學理論批判工作。與魯迅、馮雪峰交好,並於1936年提出“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的口號,與周揚提出的“國防文學”相對立,引發兩個口號的論爭。抗戰期間,自籌經費出版《七月》(1937年9 月11日創刊),扶植培養一批新作家,在其推動和影響下逐漸形成了以《七月》為陣地的文學流派。 《七月》停刊後,主編的“七月詩叢”“七月文叢”等叢書,開始在桂林、重慶、香港出版。 1945年1 月胡風主編《希望》雜誌,繼續“七月”的事業。從抗戰前夕到1948年,胡風先後撰寫出版了《文藝筆談》、《文學與生活》、《密雲期風習小記》、《民族戰爭與文藝性格》、《論民族形式問題》、《在混亂裡》、《逆流的日子》、《為了明天》、《論現實主義的路》等理論著作。他的理論中心是“主觀戰鬥精神”,要求作家用強烈的主觀戰鬥精神去擁抱現實,從改造現實的角度去把握現實;另外一個重要觀點是揭示民眾的“精神奴役的創傷”. 這些與延安的文藝政策並不十分一致的觀點從一開始就引來了反對意見並在左翼內部遭到批判。 50年代他與文藝界領導的理論矛盾日漸激烈。 1953年向中央遞交了闡述自己對文藝工作意見的《關於幾年來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即三十萬言書)。 1955年因震動國內外的“胡風反革命集團”冤案被捕入獄,身心受到巨大摧殘。 1979年獲釋,1980年、1988年兩度平反。解放前著有詩集《野花和箭》、《為祖國而歌》,解放初創作了長詩《時間開始了》。後者激情勃發,語言凝重,為當代歌頌性的詩歌創作開了先河。八十年代出版了《胡風評論集》、《胡風晚年作品選》《胡風》等。胡風冤案涉及面廣,造成後果嚴重,是中國文藝史上值得深思的教訓,近年出版了多部以此為研究對象的著作,如《胡風傳》、《文壇悲歌――胡風集團冤案始末》、《殉道者》、《白色花劫》等。 [[賈平凹(男)(1953-)]]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