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文學理論 紅樓心解

第10章 姬子

紅樓心解 俞平伯 1255 2018-03-20
第五十六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有這麼一段文字: 探春笑道:“你這樣一個通人,竟沒看見姬子書。當日姬子有云:'登利祿之場,處運籌之界者,窮堯舜之詞,背孔孟之道。'”寶釵笑道:“底下一句呢?”探春笑道:“如今斷章取意,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罵我自己不成。”……三人取笑了一回,便仍談正事。 (據亞東排本) 姬子書到底是部什麼書呢,誰也說不上來。特別前些日子把這一回書選為高中國文的教材,教員講解時碰見問題,每來信相詢,我亦不能對。 這原來是一個笑話。上文寶釵先說朱子又說孔子,探春就說你這麼一個通人,竟沒看見姬子。拿姬子來抵制她,比朱子孔子再大,只好是姬子了。殆以周公姓姬,作為頑笑。至於這四句文章乃探春信口謅的,大意講做官做買賣的便得違反堯舜孔孟之道,本無下文。所以寶釵問她,“底下一句呢?”彷彿在說,你還編不編了?我看你怎麼編?果然沒有下文了。探春再說下去,她亦不便肯定官僚買賣人而否定孔孟的,所以她說,“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罵我自己不成”。這個對話的意思原很明白,不想最近有人認為真有過這樣的書。

以下除掉我不知有這書一點以外,更舉幾點來說明這個: (一)我所藏圖注《金玉緣》本,太平閒人注云:“閒人窮,藏書少,實未見姬子書。”看他語氣似乎說不知道,其實說壓根兒沒有呵。從前人知道是作者杜撰的。 (二)就中國書籍文字的常識看,百家諸子中決不可能有姬子這樣的名目;所以造出這樣的書名也不怕人誤會。周公雖姓姬,古代男子自來不以姓冠在名上。像“姬旦”這樣說法,六朝以後間或有之,卻違反古代原來的習慣。 (三)脂庚本與通行本文字稍稍不同,試節引一部在下方: 探春笑道:“你這樣一個通人,竟沒看見子書。當日姬子有云”……三人只是取笑之談,說了笑了一回便仍談正事。 比較前引有兩點不同:一、只作“子書”,是用口語,不作“姬子書”,這是對的,探春編造出姬子來,那就說姬子,也不該說姬子書。猶如我們引即說,不說莊子書。引《老子》、《墨子》、《列子》亦然,不說老子書、墨子書、列子書。這姬子書三字是不通的。二、普通本雖有“取笑了一回”之文,卻未明言上文是笑話,脂本卻明說“只是取笑之談”。若探春正經地引了一部子書上的話,豈非一點風趣都沒有,何笑話之有。這地方作者明明告訴我們不可認真,偏偏我們依然要認真。

此外本書還有一個類似的例,不妨一談。第三回有一部書叫做《古今人物通考》恐怕也出於杜撰,茲引如下: 寶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說:'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況這妹妹眉尖若蹙,取這個字豈不甚美。”探春笑道:“只怕又是杜撰。”寶玉笑道:“除了四書,杜撰的也太多呢。” 寶玉雖似明徵確引,探春已叫破了他,“只怕又是杜撰”。假如真有這書,寶玉大可駁回,他卻不,繞著彎兒說,“除了四書,杜撰的也太多呢”。既不說有,也不說沒有,口氣圓滑。這就是所謂“明明德以外無書”,寶玉一向的癡想;同時,在這裡默認或明認出於杜撰。我想,這或是作者想要編寫的一部書罷。 有人或者要問為什麼淨瞎搗亂,造書名?我回答,這是小說。若引的書,每部都有,那豈不成了圖書館的目錄卡片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