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文學理論 《談藝錄》讀本

第116章 (一六)出處

《談藝錄》讀本 周振甫 2106 2018-03-20
(黃庭堅)《和答外舅孫莘老》雲:“道山鄰日月。”天社注:“道山見上註。” 然此詩見卷二,以前詩中未有“道山”字,亦無上註,天社蓋誤憶也。山谷屢用“道山” 字。 《和答子瞻憶館中故事》雲:“道山非簿領”,天社注:“蓬萊道山,天帝圖書之府也”;《以團菜洮州石硯贈無咎文潛》雲:“道山延閣委竹帛”,天社注:“道山見上註”;《送少章》雲:“鴻雁行飛入道山”,天社注:“道山見上註。”姚範《援鶉堂筆記》①卷四十雲:“道山見《後漢書?竇章傳》。②”按《章傳》雲:“是時學者稱東觀為老氏藏室、道家蓬萊出”,章懷注③:“老子為守藏史,並為柱下史。四方所記文書,皆歸柱下。事見《史記》。言東觀經籍多也。蓬萊、海中神山,為仙府,幽經秘錄並皆在焉。”天社注未言出處,宜補。宋人多以“道山”為館閣之稱,觀王暐《道山清話》跋可知④。東坡《送魯元翰》之“道館雖云樂”,《次韻子由與孔常父唱和》之“蓬山耆舊散”;《老學庵筆記》載孫叔詣《賀秘書新省成表》雲⑤:“蓬萊道山,一新群玉之構”;範石湖《送吳智叔檢詳直中秘使閩》詩云⑥:“直廬須愛道家山”;皆用此事。 (7—8頁)

劉君永翔告餘,比閱新校印唐許嵩《建康實錄》⑦,乃知唐人用支遁養鷹故實蓋出晉許恂集⑧。珠船忽獲,疑冰大渙。 《實錄》卷八晉穆帝永和三年十二月注:“案、許玄度集:遁字道林……好養鷹馬,而不乘放,人或譏之,遁曰:'貧道愛其神駿。'” 許集未佚時,亦必不如《世說》及《高僧傳》之流播⑨,故談者多僅知遁之愛馬耳。 《全唐文》卷二九○張九齡《鷹鶻圖贊序》⑩“工人圖其狀,以像武備,以彰才美。……昔支道林常養名馬,自云:'重其神駿'。斯圖也,非彼人之徒歟!”九齡年輩稍早於嵩⑾,即似未睹許氏家集者;不然,所讚為《鷹鶻圖》,道林養鷹及馬事,本地風光,題中固有之典,九齡俯拾即是,決不偏舉養馬而搭天橋作陪襯也。宋末王柏《魯齋集》嚐一一《題賈菊龍眠馬圖》⑿:“昔有名僧,獨愛養鷹與馬。人問之,曰:'獨愛其鋒神峻聳耳。'”殆以“駿”不甚宜為“鷹”隼之品目,故竄易原語乎?李邕《鶻賦》亦曰⒀:“有俊鶻之超特。”元耶律楚材《過白登和李正之韻》:“騰驤誰識孫陽驥⒁,俊逸深思支遁鷹”,正用支遁養鷹事,而言“俊”不言“駿”也。 (《錢鍾書研究》13—14頁)①《援鶉堂筆記》:清文學家姚範撰,三十四卷。

②《後漢書》:南朝宋范曄撰,一百二十卷。 ③章懷:唐章懷太子李賢。 ④《道山清話》:宋人筆記,一卷。撰者佚名。 ⑤《老學庵筆記》:宋陸游撰,十卷,續二卷。 ⑥範石湖:宋文學家范成大,字致能,號石湖居士。 ⑦《建康實錄》:二十卷,記六朝事蹟,因六朝皆建都建康,故以為名。 ⑧支遁:晉僧,字道林,本姓關。好養馬,人以為非道人所宜。許恂集:晉代許恂,字玄度,與孫綽並為一時文宗,長於詩,此文集三卷已佚。 ⑨《世說》:劉宋劉義慶撰,八卷。後改名。 《高僧傳》:梁釋慧皎撰,十三卷。 ⑩《全唐文》:清嘉慶間敕編,一千卷。 《鷹鶻圖》:畫工所畫,佚名。 ⑾嵩:唐詩人許嵩。

⑿王柏:號魯齋,撰《魯齋集》二十卷。 ⒀李邕:唐代作家,字泰和,後為李林甫所殺。杜甫作《八哀詩》以為悼。 ⒁孫陽:即孫陽伯樂,春秋秦穆公時人,善相馬。 用典是一種修辭方法,就是在詩裡借用古人古事,表達不易表達或不便直說的意思,以豐富詩意,使其委婉含蓄。劉勰在《文心雕龍?事類篇》開頭便說:“事類者,蓋文章之外,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者也。”也就是說,用典的目的還在於以古證今,更加深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感情。一般用典除古人古事外,前人詩文佳句也常被援引。而具體運用這種修辭方法時有著多種手法,有正用、反用、明用、暗用。這裡指出黃庭堅在幾首詩中屢用“道山”二字,任淵作注,不知黃庭堅是在藉用典故取意,錢先生據姚範筆記中提供的線索,在《後漢書?竇章傳》的注裡,弄清“道山”即蓬萊道山,那裡是藏經秘錄之處,後人多以此稱館閣。黃庭堅詩正指館閣,但用此典沒有說明出處,是暗用代詞的寫法。因為王暐在《道山清話》跋中云:“先大父國史在館閣最久,多識前輩,嘗以聞見著《館秘錄》、《曝書記》,並此書為三。”可見,道山即指館閣,也可以說是館閣的代稱。如果讀書不博,不了解這個出典,便不能準確地理解詩意。宋人作詩,比較喜歡引用典故,像“道山”二字,陸游、范成大詩也曾引用。詩人作詩用事引典需要恰當和有根據,這就要求具有廣博的學識。讀詩也一樣需要提高理解的素質,否則碰上用事便不易弄懂。比如元稹《三譴悲懷》第三首有句:“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辭。”這是明用西晉鄧攸的故事。鄧在兵荒馬亂中,為拯救亡兄之子,丟棄自己的兒子,以為自己活著還可以生養,但事後十年多妻並未生子,自己也不納妾,故無子嗣。

元稹引此,在於向亡妻表明深沉的愛情:鄧攸那樣高尚德行的良吏唯其認命,不要子嗣也不納妾,自己就不能認命嗎?元稹引用這個典故的出處是明確的,但意義不僅僅局限在無子嗣上,而是進一步表達了他喪妻之後的無限悲痛。如果不用這個典故,這番心意和情感,絕不可能用七個字表達完美,所以說,詩人欲用事,須多讀書;後人欲讀懂前人之作,亦須多讀書。 這裡第二則指明支遁養鷹的出處,見於《建康實錄》案語中引許恂集裡的記載。這是前人沒有指出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