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文學理論 六十年與六十部:共和國文學檔案(1949-2009)
楊早 “六十年”的文學路徑和“六十部”的編選原則,已見“前言”的簡要說明。在本書即將付梓之際,有必要對編撰的過程及相關的事宜做一些交代。 (一)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向建國六十週年獻禮的重點項目之一,從提出設想到設計篇目,我所當代文學研究室經過了多次集體反复論證,研究人員都參與了分工撰寫。先出樣稿再討論修改,最後由統稿組集中作業。每一部作品的述析與撰稿人均註明於文末。統稿組成員為:楊匡漢、白燁、劉平、陳福民、楊早。 (二)對於每一部作品的重新解讀,執筆者力求盡可能地佔有資料和公允地敘述,不做過多理論上的置喙,一是為了回到歷史現場,二是讓文本說話,並兼容各種不同的意見。應當承認,由於對不少作品都可以提出或“仁”或“智”、或“正”或“欹”的見解,無論當初或當下的解讀都會出現差異,在評介過程中誤讀、誤解定然不免。但“誤讀”、“誤解”有時亦不失為一種讀解;其“誤”,往往透露著不同的文化視點和閱讀感受。人類總是在不斷的“誤讀”中接近理解與走向通達。我們希望縮短由“誤”到“通”的過程。也因此,本書儘管屬於集體寫作的性質,但在整體的“實證”與“客觀”的前提下,對每一部作品的介紹、評點以及意見,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充分尊重撰稿人個性的視角、眼光和判斷力,不一定非得表明“集體”的“統一”立場。

(三)作為當代“文學中國”版圖上的作品,自然不僅僅是內地,也不僅僅是漢民族所獨有。 “文學中國”是多元一體的客觀存在。這樣,《六十年與六十部》不僅有主流形態的,也有先鋒形態和民間文化形態的;既有漢民族的,也有少數民族的;既有“精英”的,也有“雅俗共賞”的。然而,畢竟為篇幅所限只選了六十部,遺珠之憾肯定存在,尤其是少數民族的以及台港澳地區的精萃作品,份額之少也是明顯的。我們希望在今後修訂或增補時予以合理的解決。 (四)在當今市場化的客觀環境中,我們難以預計本書能產生多少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這一併非迎合市場的舉措,得到了三聯書店的熱心扶持,李昕先生和鄭勇博士自始至終和我們一起走進“文學碑林”,溫暖著我們的學術心靈。學人與出版人有著先天的血緣和業緣,這種唇齒相依的情誼,在商業化潮流中,更顯得彌足珍貴。

全書結束!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