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文學理論 謀殺的魅影

第16章 感官世界

謀殺的魅影 褚盟 6534 2018-03-20
我認為,只有“本格”推理,才是真正的推理小說。 在當今台灣市場上,有三個版本的推理小說因數量稀少、版本珍貴,被稱為“三大絕版推理小說”。其中的2本我們比較熟悉——島田莊司的代表作第一版,那時的書名叫做《占星惹禍》,目前市價折合為人民幣大約1500元;東野圭吾的出道作第一版,目前價值2500元左右。第三本沒有前兩本知名,卻因為其在推理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和稀缺的數量,擁有最高的價值——目前的市價在5000元左右,而且基本上處於有價無市的狀態,因為市面上已經沒有“現貨”流通了。這本書,就是“本格”作家高木彬光創作的《刺青殺人事件》。 而這本書的創作年代,正是我們在這一節裡重點談論的問題。 前面已經多次提到,從1923年的“推理元年”,直到1956年,這一時期被定義為“本格時期”。其中,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分界,1923年到1945年為“新青年時期”,領袖是江戶川亂步,作品則以短篇為主,風格雜糅;1946年到1956年的十年為“寶石時期”,領袖是橫溝正史,作品則以長篇為主,風格相對單一。

很明顯,推理文學在這一時期之所以能實現“從邊緣到主流”的蛻變,僅僅依靠江戶川亂步和橫溝正史是遠遠不夠的。是眾多優秀的創作者共同的努力,才將推理小說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甲賀三郎是戰前代表作家,在日本文壇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甲賀三郎本名春田能為,1893年10月5日出生於滋賀縣蒲生郡,1918年畢業於東京大學工學院應用化學系。 1923年,甲賀三郎以《珍珠塔的秘密》獲得《新趣味》雜誌(這本雜誌和《新青年》隸屬於一個東家)徵文大賽一等獎,由此進軍文壇。而1924年的《琥珀煙斗》令他聲名大噪。 1926年,他提出了“本格”和“變格”的定義,一直被沿用至今。 1927年,甲賀以大正年間曾引起社會騷動的真實案件為藍本,發表了與山本禾太郎的並列為日本戰前兩大犯罪實錄推理的《支倉事件》。這部作品充滿真實感和衝擊力,是甲賀三郎為數不多的長篇小說,更是其代表作。

1934年,甲賀三郎任文藝家協會理事,1941年任日本文學報國會事務局總務部長,1944年轉任日本少國民文化協會事務局長。 1945年2月,甲賀三郎在公務出差的途中感染急性肺炎,不幸離世,享年53歲。 小酒井不木,原名小酒井光次,1890年10月8日生於愛知縣名古屋市蟹江町。 1914年,小酒井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醫學系,並以醫學博士的身份在東北帝國大學任教,是當時公認的生理學領域權威。 1921年,他在《東京日日新聞》的連載專欄“學者氣質”中發表推理小說評論,並受到當時《新青年》雜誌的主編森下雨村委託,發表了《毒殺研究》、《犯罪文學研究》等評論文章。 1925年,小酒井開始發表推理小說。受到所在專業的影響,小酒井作品的風格比較著重於犯罪過程本身,充斥著科學色彩和不近人情的冷酷感,所以曾經被批評為“不健全”。在這之前,他和森下雨村一起提攜了江戶川亂步(這個橋段我們在前面提到過),並為亂步的首部作品集《心理試驗》撰寫序文。 1929年3月27日,小酒井不木突患風邪。 1929年4月1日折磨了他半生的肺病再次發作,小酒井不木英年早逝,年僅38歲。

浜尾四郎,1896年生於東京。他係出名門,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律系,曾經擔任檢察官及律師,同時開始創作推理小說。 法律專業的背景同樣對浜尾四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他的作品裡,隨處可見法理與人性的糾葛。江戶川亂步在《日本的偵探小說》(1935年)中提到,濱尾四郎、甲賀三郎以及山本禾太郎的作品都可以被稱為“法律型偵探小說”。尤其是濱尾四郎“甚至還會提出對於法律的質疑,或是在文中隨處可見對法律的批判,而造就這些作品的產生,也多半淵源於作者本身的經歷”。浜尾四郎是戰前為數不多的注重文筆、具有強烈社會意識的推理作家,這一點甚至影響到了松本清張及其開創的社會派推理小說。 1935年,濱尾突罹腦溢血遽逝,年僅39歲,留下了正在連載之中的推理小說《平家殺人事件》。

木木高太郎,原名林髞,1897年生於甲府。 1924年應慶大學醫學系畢業,獲醫學博士學位,1929年成為該大學副教授。木木高太郎曾經留學蘇聯,在巴甫洛夫身邊從事條件反射的研究。 1934年,木木高太郎發表了《眼跳症》,進入推理小說領域。 1935年,他又陸續發表了《睡偶人》、《戀慕》等作品。 1937年,憑藉《愚人》,木木高太郎斬獲了直木獎。木木高太郎在《愚人》的序言裡提倡推理小說的藝術性。他認為,推理小說是具有猜謎性的文學作品,這種猜謎性越充分,作品就越有藝術性。 他的這一觀點引發了一場論戰。很多作家和評論家就推理小說應該注重解謎性還是藝術性,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其中和木木高太郎最為對立的,就是前面提到的小酒井不木。值得一提的是,“推理小說”這個名詞最早是由作家水穀準提出的,但卻是因木木高太郎被推而廣之的。他提倡寫“推理小說”,本來是想開拓偵探小說的新領域,但後來這個詞成為“偵探小說”的同義語,最終普及開來。

在“新青年時期”,最能詮釋“本格”精神的推理作家,無疑是有“奇蹟作家”之稱的大阪圭吉。 33歲便英年早逝的大阪無疑只能是一顆流星,但他卻是世界推理文壇中最耀眼的那顆流星。 大阪圭吉本名鈴木福太郎,1912年出生於愛知縣。大阪圭吉的中學和大學都就讀於商業院校,1931年畢業後,回家幫忙打理家族經營的旅店。 1932年,大阪圭吉的處女作《食人浴室》榮獲了雜誌舉辦的徵文大賽佳作獎,但不知何故,卻沒能正式發表。 1932年,受到甲賀三郎的大力引薦,大阪圭吉的小說《百貨公司的絞刑官》在《新青年》雜誌發表,正式開啟了其推理創作之路。隨後,大阪圭吉寫出了《葬禮火車頭》、《瘋狂的火車頭》、《銀座幽靈》、《三狂人》、《坑鬼》等經典的短篇推理小說,一舉奠定了自己本格大師的地位。其中的《葬禮火車頭》中的橋段已經成為了經典——姐妹兩人在母親的葬禮上遇到了一位帥哥,沒過多久,姐姐死去了……相信大家一定聽過這個故事,而其始作俑者,就是大阪圭吉。

本格理念貫穿於大阪圭吉的一生。他以極其高超的天賦創造出了一個個匪夷所思的謎團,令讀者陶醉其中。如果單就駕馭詭計和粉絲人氣這兩個方面而言,大阪圭吉甚至超越了江戶川亂步,在戰前無人可出其右。 1943年,大阪圭吉被送上戰場;1945年7月,他病逝在呂宋島,年僅33歲。這無疑是“本格”推理的巨大損失,甚至有人斷言,如果大阪圭吉可以經歷戰後的“寶石時期”,那麼“本格”推理的浪潮必定會以大阪圭吉“馬首是瞻”,而不是由橫溝正史引領。 與大阪圭吉相反的,是有“妖怪作家”稱號的夢野久作。前者是“本格”中堅,後者則是“變格”推理最佳代言人。 夢野久作本名杉山直樹,1889年出生於九州福岡市。夢野久作年輕時的經歷堪稱奇特:大學肄業,當過兵,經營過生意,最後因為連年虧本,一度出家為僧。 1917年,夢野久作還俗,開始文學創作。

夢野久作一生創作了很多短篇推理小說,其中沒有一篇是“本格”小說,全部是洋溢著幻想、獵奇、耽美色彩的“變格”作品。夢野久作創作的著眼點不在於故事本身,而是藉故事表達自己的思想和理想。與其說他寫的東西是小說,不如說是心靈的獨白。而“夢野久作”這個筆名,在俚語中正是“白日做夢”的意思。從1926年起,夢野久作開始創作長篇推理《腦髓地獄》。這部作品共48萬字,是“夢野精神”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公認的日本四大推理奇書之一。 1936年3月11日,夢野久作在和客人會談時猝死,結束了頗為傳奇的一生。 和大阪圭吉、夢野久作並稱為“戰前三大家”的另外一位,是風格最為另類的小栗蟲太郎。讀過其作品的人都會斷言,放眼古今中外,絕不會有第二位作家願意或可以創作出小栗蟲式的故事。

小栗蟲太郎本名小栗榮次郎,1901年出生於東京都。上學的時候,小栗對西方文學和電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利用課餘時間學習了英語和法語。中學畢業後他也回家經營起了生意,但結果同樣非常慘淡。之後小栗蟲太郎嘗試著創作推理小說,但幾年下來並沒有什麼建樹。 1933年,在賀三郎的提攜之下,小栗蟲太郎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了短篇小說,這是其創作生涯的轉折點。從這篇小說開始,小栗蟲風格正式形成。 這種風格可以用一個字概括:炫。炫學、炫耀、炫麗——這就是小栗蟲太郎的推理世界。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文學、藝術、心理學、遺傳學、法學、神秘學、宗教學、犯罪史、占星術、煉金術、魔術、巫術……讀者想得到和想不到的、看得懂和看不懂的“炫學”,構成了小栗蟲太郎的創作觀。毫不誇張地說,在小栗的小說裡,每三句就會有一個典故,每五句就會有一個知識點——他的短篇小說如此,長篇小說更是這樣。

1935年完成的《黑死館殺人事件》是小栗蟲太郎的代表作,這本書和夢野久作的《腦髓地獄》、中井英夫的《獻給虛無的供物》、竹本健治的《匣中失樂》被並稱為“日本推理四大奇書”,構成了世界推理文學史上一組奇特的畫面。而《黑死館殺人事件》,則是“四大奇書之首”,它的“另類”可想而知。有人說過,如果你身處一座孤島,可以選擇把《黑死館殺人事件》帶在身旁,因為這本書上的“炫學”可以讓你研究一輩子,使你忘記孤單和恐懼。 1946年,小栗蟲太郎因腦溢血去世,享年45歲。日本推理史上最奇特的一道風景,自此消失了。 除了以上提到的這些作家,“新青年時期”的俊傑依然數不勝數,像蘭鬱二郎、海野十三、山本禾太郎、大下宇陀兒、久生十蘭等等,都是這個時期極具代表性的作家。他們的風格各不相同,但對日本推理文學的貢獻,卻都是不可磨滅的。

戰爭結束之後,在橫溝正史的帶動下,活躍於“寶石時期”的推理作家也堪稱人才輩出。其中最先被讀者接受的,應該是有“戰後五人男”之稱的高木彬光、香山滋、山田風太郎、島田一男和大坪砂男。這五位作家的風格並不完全一致,其中最能體現“本格”精神,也是成就最高者,無疑是高木彬光。 高木彬光本名高木誠一,1920年9月25日出生於青森縣青森市。 1943年,他從京都帝國大學工學部畢業,所學的專業是機械製造。在那個戰爭年代,高木的專業很是搶手,很快他就被分配到中島飛機公司,參與戰鬥機的製造。後來日本戰敗。高木所在的公司被就地解散,他成了無業遊民。接下來,可以被稱為世界推理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一幕發生了—— 一日,潦倒的高木彬光在街上閒逛,迎面走過來一位搭訕者。這人自稱面相師,說願意為高木彬光相面。面相師說,從高木彬光的面相來看,他絕對可以成為一個知名的推理小說作家。如果不嘗試創作,實在是太可惜了。 我們不知道一位知名的推理作家應該擁有怎樣的面相,我們只知道,高木彬光聽從了面相師的建議,開始嘗試創作推理小說。 很快,高木彬光的處女作《刺青殺人事件》完稿了——這就是我們在這一節起始談到的那本“有價無市”的作品。他把稿子寄給了江戶川亂步,很快就得到了宗師的肯定。亂步非常欣賞高木彬光的才華,並把《刺青殺人事件》推薦給了《寶石》雜誌的東家岩波書店。 1948年,這部作品以“寶石選書”叢書第一輯的形式出版。 高木彬光的處女作得到了專業人士和讀者的一致好評,銷量一路飆紅,甚至超過了橫溝正史的。高木受到巨大的鼓舞,慶幸自己聽從了面相師的建議。很快,他又創作了《能面殺人事件》,進一步確立了自己大師級的地位。在今天,《刺青殺人事件》和《能面殺人事件》已經成為了世界推理文學史上的經典。 在《刺青殺人事件》中,高木彬光塑造了偵探神津恭介。這是高木彬光作品中最為知名的系列神探,高木一生的絕大部分作品都屬於“神津系列”,其中的代表作包括《成吉思汗的秘密》、《詛咒之家》、《人偶為何被殺》等等。神津恭介也憑藉一系列出色的表現,和江戶川亂步的明智小五郎、橫溝正史的金田一耕助並列為“日本推理三大神探”。 在1957年社會派推理小說崛起之後,高木彬光的創作方向有了明顯的變化,作品中加入了大量法庭推理的元素,寫實主義成分越來越多。 《破解裁判》是高木彬光轉型之後的代表作,現在世界聞名的遊戲《逆轉裁判》就是以這部作品為藍本改編而成的。 除了神津恭介,高木彬光還塑造了偵探大前田英策、律師百穀泉一郎、檢察官霧島三郎和近松道茂等多位偵探形象。他們有的是思考型的天才,有的是奔波型的實干家,一起構成了高木彬光的推理世界。 1995年9月,高木彬光逝世,享年75歲。 出道時間比“戰後五人男”稍晚的土屋隆夫也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家之一。 1917年1月25日,土屋隆夫出生於長野縣。在中央大學法學部畢業之後,他做過職員,在中學里當過老師,業餘時間創作過劇本。據資料顯示,土屋隆夫創作有劇本30多部,這比他迄今為止寫出的推理小說要多出一倍。 1949年,土屋隆夫參加《寶石》雜誌徵文大賽,以短篇小說《“罪孽深重的死”之構圖》獲得一等獎。在這之後的60多年裡,土屋隆夫一共只創作了不超過15部作品。這些作品水準齊整,體現了土屋隆夫超凡脫俗、孤高和寡的創作觀。 土屋隆夫曾經說過,推理小說是一種除法的文學,“事件÷推理=解決”,不應該存在餘數,即不應該留有未解決的事件。這樣的理念貫穿於土屋隆夫一生的創作,也造成了其作品量少質高的客觀結果。 土屋隆夫的“千草檢察官系列”是日本最富盛名的系列推理之一,以1963年出版的《影子的告發》為起點,包括《紅的組曲》、《針的誘惑》、《盲目的烏鴉》、《不安的初啼》等作品。此外,非系列中的《天狗面具》、《天國太遠了》、《危險的童話》等,也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現年已經94歲的土屋隆夫依然在關注著推理小說的發展。毫無疑問,在江戶川亂步、橫溝正史、高木彬光等大師遠行之後,土屋隆夫是無可爭議的日本推理泰山北斗。 鮎川哲也是“寶石時期”後期出道的作家,也被稱為“最後一個本格推理小說大師”。 鮎川哲也本名中川透,1919年生於東京。由於父親工作的原因,小學三年級後來到中國大連生活,大學時期才回到日本。二戰結束之後,鮎川哲也進入佔領軍司令部工作,同時開始創作推理小說。 他的創作觀和土屋隆夫有些相似,也是一位恪守“本格”信條的孤高者。 1950年,他憑藉長篇小說《佩特羅夫事件》在《寶石》雜誌徵文大賽中獲獎。在這部作品裡,鮎川哲也塑造了後來為讀者津津樂道的“鬼貫警部”。小說以中國大連為背景,主打“列車時刻表”詭計。這種詭計後來成為鮎川哲也的招牌菜,評論者甚至將其譽為“東方的克勞夫茲”——關於克勞夫茲的偉大,翻翻前面的章節就會一目了然。但不知何故,《寶石》雜誌沒有全額支付獎金,以致鮎川哲也和雜誌關係一度惡化,被封殺多年。 1955年,日本講談社計劃出版一套由新人創作的推理叢書,一共有13卷。鮎川哲也以應徵,與藤雪夫的《獅子座》以及鷲尾三郎的《棲身酒藏的狐》展開角逐,最終一舉佔據了“第十三把交椅”,成為推理界的美談。 1957年,經營狀況惡化的《寶石》雜誌為了重振雄風,聘請了江戶川亂步擔任主編。鮎川哲也遂與雜誌盡釋前嫌,創作之路開始通暢。在隨後的半個世紀裡,鮎川哲也一共創作了40餘部推理小說,其中的《紫丁香莊園殺人事件》、《黑天鵝》、等,都是極具水準的作品。 1960年,《黑天鵝》和兩個長篇獲得日本偵探作傢俱樂部獎(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的前身),作為本格推理作家的鮎川哲也由此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1988年,東京創元社收到之前鮎川哲也經歷的啟發,啟動了“鮎川哲也和十三個謎”徵文活動,鼓勵新人出道——這次奪得“第十三把交椅”的是日後大紅大紫的今邑彩。 1990年,鮎川哲也獎創立,二階堂黎人、蘆邊拓、有棲川有棲、櫻庭一樹等人陸續因此獎出道,鮎川哲也的貢獻可見一斑。 2002年9月24日,鮎川哲也在神奈川縣鎌倉市的病院逝世,享年83歲。 “戰後五人男”高木彬光、香山滋、山田風太郎、島田一男、大坪砂男,再加上後來的土屋隆夫、鮎川哲也以及另一位作家日影丈吉,這八位成為了“寶石時期”活躍在推理文壇的主將。其中,高木彬光、土屋隆夫和鮎川哲也因為貢獻尤其突出,也被稱為“戰後三大本格大師”,地位僅僅略遜於橫溝正史。正是這些天才的出現,使得我們可以欣賞到風格各異的推理作品,享受這個感官世界帶來的美妙體驗。 那麼,當這些天才退出舞台的那一刻,日本推理小說又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可以肯定的是,可以讓這麼多天才一起退出的那個人,必定是一位震鑠古今的大宗師。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