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文學理論 日本科幻小說史話:從幕府末期到戰後

第33章 第三節飛機和國際同盟

在《羽川六郎》這部小說中,日俄戰爭開戰的時間要比現實中的日俄戰爭提前數月。在歐洲,德國和法國採取的是親俄的態度。特別是德國還派遣艦隊至東洋,做出乾涉性的戰事準備,以向日本示威。當時,日本和英國結成同盟,沙俄和法國結成同盟。如果第三國參加日俄兩國之間的戰爭的話,作為同盟國亦有參戰的義務,因此日俄戰爭很有可能成為引發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為了擺脫戰事的膠著狀態,日軍投入使用了羽川六郎開發的新兵器“飛機”,空襲大連的俄軍陣地,並成功破壞其砲台。之後日軍又發起總進攻,完全佔領了大連灣,並取得海上戰爭的勝利。德國見日方佔據了優勢,立即改變態度,表明嚴正中立。後來,日軍大量使用飛機,完全掌控了要塞城市旅順的全部局勢,隨後,日方的勝利得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認可。

附帶提一下,在寫這部小說的時候,飛機還不是現實中的東西。萊特兄弟的首次飛行成功是在1903年12月7日,即現實中的日俄戰爭爆發前夕。也就是說,實際的日俄戰爭開戰之時飛機就已經存在。但在《羽川六郎》這部小說中,飛機並未存在,而是作為新兵器來描述的。 話雖如此,不過日本的有識之士們認為“飛機”的應用只不過是個時間的問題。這部小說的真正價值不僅在於宣傳了飛機的問世,更在於筆者用如同歷史報告文學般的極富緊張感的筆觸,來闡述戰爭結束後的調停工作和戰爭同樣重要,為了促使調停工作順利展開,國際輿論的動向將會給戰後調停很大影響的觀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小說所展開的圍繞戰後處理問題而召開的國際會議的想像力。現實中的日俄戰爭是在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居中調停下,合約得以成立,而在小說《羽川六郎》中的情節是以美國和英國為中心,召開列國會議,並締結和約的。

小說還描述了若把日俄戰爭雙方陣營的盟國捲入的話就可能會引發“世界大戰”的反思以及日英美呼籲在東京召開列國和平會議、倡導裁軍及對發展中國家進行經濟援助的決定。同時也決定了將定期召開列國和平會議。因此,也可以說這是一部提倡國際同盟構想的小說。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