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作品集 冰心全集第八卷

第113章 《異國見聞錄》序

冰心全集第八卷 冰心 2042 2018-03-20
北京語言學院講師董原同志給我看了一本他選編的散文集《異國見聞錄》,要我作序。 他知道我的時間和精力都很有限,只圈出了其中的十幾篇,供我參閱。 在我抽讀了幾篇以後,我發現這些作者所描寫的異國地方,絕大多數都是我在半個世紀或七年以前所去過的。如日本、埃及、法國、美國、英國、意大利等等。不過是時代不同,作者們對於他們所看到的對象的看法和感受,也就與我有所不同罷了。 總起來說,我們去到國外,都會有一種新奇之感,他們的文化傳統、國家製度、山水人物、人際關係等等,在我們眼光裡都會反映出種種不同的感受,比如在: 程相文的《靜靜的小樹林裡》,他描寫了一個熱愛大自然,又自覺保護大自然的南斯拉夫小姑娘,她極其可愛,活潑而又有禮貌,她的言談舉止就可以作為我們的男女少年學習的榜樣。

鄭萬鵬的《鯉魚旗》也值得一讀。這鯉魚旗我在日本曾見過多次,只是文章裡有一事實使我震動,就是說日本近來對於“機器文明”的嚮往,導致一個中學生逮住一隻活的青蛙,便在它的身上到處找開關。這表明,“文明人”和大自然是多麼疏遠了! 何子銓的《祝福你,小薩米》,講的是一個在巴黎求學的阿爾及利亞富家子弟的苦惱。 中學生小薩米受到家長的寵愛,但他們又準備讓他和自己的堂妹結婚,以保證家產的不致於外流。薩米深知近親結婚將產生苦果,於是在苦惱中孕育著反抗。作者祝福“薩米憑著自己的知識和創造精神,為自己創造一個幸福的未來”。 張德鑫的《在大洋彼岸的課堂上》,介紹了美國學校中的一些情況。作者看不慣在美國課堂上表現的一些“平等”和“自由”,譬如對老師直呼其名和把光腳對著教授的“平等”,以及上課不守時刻的“自由”等等。但對一位做助教的中國女生,在討論中國人口問題時,敢於批駁她的教授的錯誤觀點,並且博得滿堂的掌聲一事,作者又禁不住有些欣賞。

閻德早的《卡爾美拉心中的光》,寫了作者的一位意大利女學生卡爾美拉,她酷愛美術,尤其崇拜達·芬奇的畫風。她自己的畫也得了獎。但終於因為家境貧寒,只得放下畫筆,和一個富翁結了婚,成了做“活廣告”的“不幸的人”。對這篇文章,我有一個小小的建議,作者把威尼斯的水上輕舟音譯為“弓都拉”,這種小舟我也坐過,我把它稱為“共渡樂”,也許譯音不太準確,但是情趣出來了。 丁園的《迷惘中的求索》,講的是作者在蘇聯的克里姆林宮參觀時,忽然遇到從前他在國內教學時的一位法國女生白普拉。她在中國的1976年,正是中國的多難之秋,她和中國人一同過了艱難痛苦的日子,同時她自己的生活也十分困苦,一面求學,一面工作,受到了許多輕視和凌辱。但她是學歷史的,在中國歷史上,她看到了曙光,她最後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一篇充滿哲理的文章。

白水的《奇妙世界》,描寫的是美國洛杉磯的迪斯尼樂園,它是熔知識與娛樂於一爐的童話般的世界。我沒有去過這著稱於世的樂園,只在電影中看見過,但我的女兒們都去過了,說的和這篇文章大致相同。作者希望在若干年後我們中國也會有一個“中國式”的迪斯尼樂園。 謝業順的《旅法雜記》,這篇文章中寫了法國歷史上的許多事情、許多人的言論和年輕一代人的只顧目前,只談個人自由等等,值得仔細閱讀。但我自己想起1936年夏秋之間,我獨自在巴黎度過的一百天,那是我和我的老伴吳文藻旅遊歐美的一年。我們到了巴黎,文藻又要到英國牛津大學,去學習“導師制”,我不願意離開巴黎,就在那裡獨自住了一百天。我每天早上到盧浮宮博物館參觀,下午就坐在香舍麗榭大街的咖啡座上,看著過往的穿著那年時髦顏色——淡青和淡黃——的衣帽的婦女,覺得法國婦女真會穿衣戴帽,真俏!

張德鑫的《它們不該在這裡》,看得我熱血怒沸! 1936年的冬天,我也參觀了大英博物館,我驚羨了它的藏書之多。但當我走進中國館的時候,我對這所博物館的良好的印象,一下子都消失了。我們中國的寶物,憑什麼都被他們鎖在這裡! 那是我出生之年——1900庚子年,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如入無人之境,宮殿府第任憑他們大加搶掠。大英博物館便是英帝國主義者收藏賊贓的地方!現在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誰敢再往中國探一下頭,管保他被打得頭破血流!看見這些寶物放在那裡,每一個中國人都應由此想起過去而加倍警惕。 盛成的《興趣教育的不幸》,是一篇經驗之談,盛教授對於杜威主張的興趣教育,頗有意見。我記得二十年代我還在協和女子大學預科時,北京大學就延請了美國的杜威博士和英國的羅素先生到中國講學。我們也曾請過他們來校演講。他們講的什麼,我都沒有印象了。

我們中國的教育曾否受到“興趣”的影響,我不知道,但前幾年確有文理分科太早的毛病,學生們學到的知識,都有狹窄偏頗之弊。這幾年來似乎好了一些,逐漸走上培育“通才”的道路,這是可喜的現象。 以上是我讀了《異國見聞錄》中的幾篇文章後的感想。他們都是中國人看到異國生活後所說出的心裡話,每篇都有特色,而且十分真切。我希望每一個沒有出過國門的青少年都來讀一讀這本書,來增長知識,擴大視野。 交稿期迫,我奮筆疾書,隨看隨寫,難免掛一漏萬,讀者最好還是去讀原文。 1987年10月29日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