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作品集 冰心全集第三卷

第102章 抗戰八年間的中國文藝界

冰心全集第三卷 冰心 916 2018-03-20
抗戰的八年間,中國的文藝界決不是停滯的,當時的文藝作家是非常活躍的。抗戰初期,華北、上海、南京相繼陷入敵手,作家們也陸續隨著政府向內地轉移。有的人逆長江而上,從漢口赴重慶;有的人向北走從陝西進入四川;有的人從廣東去重慶;還有的人從香港繞道越南去昆明。當時的昆明、重慶、桂林就成為文學上三個重要的中心。這些人中有老舍、巴金、茅盾、郭沫若、田漢、沈從文、蘇雪林、馮沅君、曹禺、趙清閣、洪深、凌叔華、袁昌英、臧克家、徐遲以及其他很多作家。 強烈的抗戰熱情激動著每個作家的心。與此同時,流浪與轉徙,痛苦和艱難的環境,還有從未經歷過的數千里的長途跋涉,從西北的古道過劍門關;從西南的水路過三峽,都是他們未曾見過的異境天地——這些經歷都給予他們很豐富的創作素材。

在內地城市,不論哪個地方都組織成立了“文藝界抗敵協會”,各種文藝刊物如雨後春筍般地陸續刊行。戰爭期間,紙張非常少,質量也差,印刷也常常由於遭到砲擊而耽誤。儘管如此,文藝刊物並沒有休刊,而是繼續刊行。例如,重慶文藝界抗敵協會出版的《抗戰文藝》等,就是最漂亮最充實的月刊雜誌。 就每個人的創作而言,戲劇的創作最成功,收穫也最大。 曹禺的、《北京人》、;老舍的《國家至上》、;茅盾的《清明前後》;郭沫若的《屈原》;趙清閣的《此恨綿綿》等劇,都上演過並獲得好評,演出者的水平也有驚人的進步。在重慶,一到十月份就進入霧季,敵人停止轟炸,是開展戲劇活動的旺月。 長篇小說比較少。因為作家的生活不安定,所以不可能安下心來寫作。可是,短篇、中篇小說和散文、詩卻分外地多。例如老舍的《火葬》、;巴金的《憩園》、《小人小事》等等。此外,因為現在手頭上沒有書,想不起來的作品還很多。

我在抗戰期間,不論是在昆明還是在重慶都是住在郊外,又由於我的健康和家事的關係,同文藝界的人們接觸不太多,所以,不知道詳細的情況。我給中國文藝界的朋友們寫信,請他們以“抗戰八年間的中國文藝界”為題寫點什麼。就我自身而言,我認為這八年的抗戰給予文藝界的影響,正和二十九年前的五四運動一樣,是警鐘,是興奮劑,在文藝的土地上撒下了很多優良的種子。我相信戰後的生活安定下來以後,戰爭時期被埋沒的、被隱藏的很多作品將會陸續發表出來。 (劉平譯)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