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作品集 讀庫0600
讀庫0600

讀庫0600

张立宪

  • 作品集

    類別
  • 1970-01-01發表
  • 131492

    完全的
© www.hixbook.com

第1章 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灣現代民歌運動三十年

讀庫0600 张立宪 1463 2018-03-20
流行音樂界因為扭曲了的面貌,失去了知識分子甚或社會大眾的尊重,台灣近代流行音樂三十年走來,失去的比獲得的多,十五年前①歌中的明天顯然沒有更好。 我期待這是一個反省的年代。 ――台灣資深音樂製作人李宗盛 70年代是台灣社會最動蕩的年代,也是台灣文藝思潮發展與反省的年代。 台灣的經濟剛剛開始起飛,卻在國際舞台上節節敗退――被迫退出聯合國、保釣運動、尼克松訪華、陸續與美國日本等30多個國家斷交,使台灣民族主義運動空前激烈。 文藝思潮總是緊緊跟隨在社會思潮之後。強烈的失落感促使台灣人在文化上努力創造一種屬於“自己的東西”,在文學方面發生了現代詩論戰與鄉土文學論戰,使諸多原本對現代派懷著一片虔誠的文學青年反戈成為鄉土文學陣營中的骨幹。民族意識的覺醒表現在流行音樂方面,就是著名的台灣現代民歌運動。雖然一些民歌手曾經表示,自己從事中文歌曲的演唱創作與保釣之後的民族主義浪潮並無直接關聯,但在大環境之下,民歌的發展卻無法脫離歷史獨自存在。

這場由大專院校學生與知識分子發起的“唱自己的歌”運動也稱民歌復興運動,它的出現,標誌著台灣開始擁有屬於自己的流行音樂。 台灣現代民歌運動從70年代中期開始至80年代初終結,共發展出三條主線:一是1975年開始的以楊弦、趙樹海、韓正皓、吳楚楚等為代表的“中國現代民歌”②,這條主線的發展可以延續到校園歌曲時期;二是1976年開始的以李雙澤、胡德夫、楊祖珺為代表的“淡江―《夏潮》”,這條主線因政治原因無疾而終,但以原住民文化為宗旨的胡德夫依然活躍在戰場上;三是1977年開始的以李建复、靳鐵章、黃大城、施孝榮、蘇來、梁弘志、蔡琴、齊豫、王海玲、包美聖、邰肇玫、施碧梧等為代表的“校園歌曲”,這條主線漸漸納入到流行音樂的軌道,使商業介入最終成為民歌運動終結的原因。

關於什麼是民歌,《現代漢語辭典》中解釋說:民歌是指民間口頭流傳的詩歌或歌曲,多不知作者姓名。這種對民歌的解釋,與台灣學院派傳統民歌論者對民歌運動口誅筆伐的理據是一致的――民歌不是某個人創作出來的,它必須產生於民間,一旦流傳之後就演變為集體創作,且未被寫定之前,它必須口頭流傳過相當長的歲月。 現在回過頭來再看,“現代民歌”已經成為一個固定的用法。至於它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民歌,或者是不是現代的,都已經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當時的年輕人的確“有自己的歌可以唱了”。唱自己的歌,表面上看來並不是什麼奢侈的要求,但在那個年代,並沒有能夠真正代表年輕人心聲的作品――“年輕人除了一再复制老一代外省人從大陸落荒而逃的莫名恐懼,很難在生命的慾望及活力中找到什麼出路”,電視每晚十點以後停播,年輕人在電視中能看到的除了當權者一再嚴厲指責的“靡靡之音”,就是瓊瑤式你死我活的愛情悲劇。幸運一點的年輕人還可能讀到《文星》雜誌、鄉土文學、30年代的影印小說,或者擁有駐台美軍電台拷貝出來的美國排行榜塑膠唱片,但大多數年輕人的精神生活都貧乏而窒息。

現代民歌運動某種程度上改寫了這些學生的生活,三、五百元台幣一把的吉他,多數學生都可以負擔,“唱自己的歌”的口號蔚為流行。是這些年輕人拿起手中的吉它,寫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直至唱過一個時代。 這個時代不應該被忘卻。 註釋: ①指1985年羅大佑創作的《明天會更好》,受1984年歐美知名歌手集體演唱《四海一家》的影響,邀請60位歌手共同錄製。 1985年底在台灣大選中,國民黨利用《明天會更好》的深入民心,打出“要一個更好的明天”的旗號,羅大佑還曾經因此蒙冤被諷刺為國民黨的宣傳工具。 ②因楊弦的個人專輯《中國現代民歌集》而得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