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國學/古籍 本草綱目

第23章 23

本草綱目 李时珍 8362 2018-03-20
鳳仙 釋名急性子、早珍珠、金鳳花、小桃紅,夾竹桃、海,染指甲草,菊婢。 氣味(子)微苦、溫、有小毒。 (花)甘、滑、溫、無毒。 (根、葉)苦、甘、辛、有小毒。 主治1、噎食不下。用鳳仙花子,酒浸三夜,曬乾,研為末,加酒調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八粒,溫酒送下。 2、咽中骨鯁。用白鳳仙子研水一大口,倒在竹筒中灌入咽內,鯁物即可變軟,或把鳳仙子研末吹喉亦可。不宜著齒,免齒受損。 3、蛇咬傷傷。用鳳仙花搗酒服。 4、打傷腫痛。用鳳仙葉搗成泥,塗腫破處,藥幹即換,一夜血散。冬季則用預采的乾葉研成末,水調塗。 附方 坐拿草 釋名 氣味辛、熱、有毒。 主治聽候打損傷、風痺,亦壯盤骨。

膈上虛熱,小便赤澀,神困多睡。用坐拿草、大黃、赤芍藥、木香、升麻、麥門冬、黃芪、木通、酸棗仁、薏苡仁、枳殼,等分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麥門冬湯送下。 附方 曼陀羅花 釋名風匣兒、山茄子。 氣味(花、子)辛、溫、有毒。 主治1、臉上生瘡。用曼陀羅花曬乾,研為末,取少許敷貼瘡上。 2、小兒慢驚。用曼陀羅花七朵,天麻二錢半,全蠍(炒)十枚,天南星(炮)、丹砂、乳香各二錢半,共研為末。每服半錢,薄荷湯調下。 3、大腸脫肛。用曼陀羅子連殼一對、橡鬥十六個,同銼,水煎開三、五次,加入朴硝少許洗患處。 4、作麻醉藥。秋季採曼陀羅花、火麻子花,陰乾,等分為末,熱酒調服三錢。為一會即昏昏如醉。割瘡、炙火宜先服此,即不覺痛苦。

附方 羊躑躅 釋名黃躑躅、黃杜鵑、羊不食草、鬧羊花、驚羊花,老虎花、玉枝。 氣味(花)辛、溫、有大毒。 主治1、風痰注痛。用羊躑躅花、天南星,一起生搗作餅,蒸四、五遍,以衡布袋收存。用時取焙為末,加蒸餅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溫酒送下。腰腳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飯反服。 2、風濕痺痛(手足身體收攝不遂,肢節疼痛,言語蹇澀)。用凌晨躑躅花,酒攔後蒸過,曬乾,研為末。每服五分,以牛乳一合、酒二合調服。 附方 芫花 釋名杜芫、赤芫、去水、毒魚、頭痛花、兒草、敗華。根名黃大戟、蜀桑。 氣味(花、根)辛、溫、有小毒。 主治1、突發咳嗽。用芫花一升,加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棗十四枚,放入汁中煮幹,一天吃五枚,必愈。

2、咳嗽有痰。用芫花一兩(炒),加水一升,煮開四次,去渣,再加入白糖半斤。每服約一個棗子大的量。忌食酸鹹物。 3、乾嘔脅痛(傷寒有時頭痛,心下痞滿,痛引兩脅,乾嘔短氣,汗出而不惡寒)。用芫花(熬過)、甘遂、大戟,等分為末。以大棗十枚、水一升半,煮成八合後,去渣納藥。體壯者服一錢,弱者半錢,清晨服下。能下瀉則病除,否則次晨再服藥。此方名“十棗湯”。 4、水腫。用上方(十棗湯)加大黃、甘草五物各一兩,大棗十枚,同煮,如法服。另方:藥中再加硭硝一兩。 5、久瘧,腹脅堅痛。用芫花(炒)二兩,硃砂五錢,共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棗湯送下。 6、水盅脹滿。用芫花、枳殼等分,先以醋把芫花煮爛,再加可枳殼煮爛,一起搗勻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送下。

7、子宮結塊,月經不通。用芫花根三兩,銼細,炒黃,研為末。每服一錢,桃仁煎湯調下。瀉下惡物即愈。 8、牙痛難忍,諸藥不效。用芫花末擦牙令熱。痛定後, 以溫水漱口。 9、癰腫初起。用芫花末和膠塗搽。 10、痔瘡。用芫根一把,搗爛,慢火煎成膏,將絲線於膏內度過,以線系痔,當有微痛的感覺。等痔瘡幹落後,即以紙捻蘸膏納入肛門中,可以便痔瘡斷根。另方:只搗汁浸線一夜即用,不必熬膏。 附方 莽草 釋名芒草、鼠莽。 氣味(葉)辛、溫、有毒。 主治1、賊風腫痺(風入五臟,恍惚)。用莽草一斤,烏頭、附子、躑躅各二兩,切細,以水和醋泡一夜。取出,和豬油一斤同煎,去渣,手蘸藥汁摩病處幾百次,可愈。此法亦治癬疥雜瘡。耳鼻疾,可以棉裹藥汁塞。此方名“莽草膏”。

2、小兒風闡(抽筋、翻眼,重者一天發病數十次)。用莽草、舅丸各一雞蛋黃大,和豬油一斤同煎,去渣,手蘸藥汁摩病處幾百次,可愈。此法亦治癬疥雜瘡。耳鼻有疾,可以棉裹藥汁塞住。此方名“莽草膏”。 3、頭風久痛。作莽草煎湯洗頭。勿令藥汁入目。 4、瘰癧結核。用莽草一兩,研為末加雞蛋白調勻,塗佈上幟瘡。一天換藥二次。 5、乳腫不消。用莽草、小豆,等分為末,加苦酒和勻,敷患處。 6、風蟲牙痛及喉痺。用莽草葉煎湯。熱時含口中,過一會吐去,很有效。 附方 茵芋 釋名芫草、卑共。 氣味(莖、葉)苦、溫、有毒。 主治1、手足枯痺拘攣。用茵芋、附子、天雄、烏頭、秦艽、女萎、防風、防己、石南葉、躑躅花、細辛、桂心各一兩,切細,裝薄布袋中,以酒一斗浸漬。幾日後,取酒飲服。每服一合,一天兩次。手足只感微痺即止。此方名“茵芋酒”。

2、腳氣病(風氣積滯而成,發時甚疼)。用茵芋葉(炒)、薏苡仁各半兩,郁李仁一兩,牽牛子三兩(生,研末),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五更時以薑、棗煎湯送下。以瀉為驗。未瀉再服。此方名“茵芋丸”。 附方 石龍芮 釋名地椹、天豆、石能、魯果能、水堇、苦堇、堇葵、胡椒菜彭根。 氣味(子)苦、平、無毒。 (葉)甘、寒、無毒。 主治(子)風濕寒痺,補腎明目;(葉)前癰腫毒瘡,下瘀血,止霍亂。 附方 鉤吻 釋名野葛、毒根、胡蔓草、斷腸草、黃藤、火把花。 氣味辛、溫、大有毒。 主治腳膝痺痛,四肢拘攣,惡瘡疥蟲,欬逆上氣,喉痺咽塞。 附方 菟絲子 釋名菟縷、菟、菟蘆丘、赤綱、玉女唐蒙、火焰草、野狐絲、金線草。

氣味(子)辛、甘平、無毒。 主治1、消渴不止。用菟絲子煎汁隨意飲服,以止為度。 2、白濁遺精(思慮太過,心腎虛損,真陽不固,漸有遺瀝,小便白濁,夢中洩精)。用菟絲子五兩、白茯苓三兩、石蓮肉二兩,共研為末,加酒、糊酒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九十丸空心服,鹽湯送下。此方名“茯菟丸”。 3、小便淋瀝。用菟絲子煮汁飲服。 4、小便赤濁(心腎不足,精少血燥,口乾煩熱,頭號暈心慌)。用菟絲子、麥門冬,等分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鹽湯送下。 5、腰膝疼痛(頑麻無力)。用菟絲子(洗過)一兩、牛膝二兩,酒泡過,取出晾乾,研為末,將原酒煮糊調藥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酒送下。

6、肝傷目暗。用菟絲子三兩,泡酒中三天,取出晾乾,研為末,以雞蛋白和藥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7、身、面突然浮腫。用菟絲子一升,在酒五升中浸泡兩、三夜,每飲一升。一天三次,腫不消,繼續服藥。 8、癬瘡。用菟絲子炒過,研為末,加油調勻敷瘡上。 9、痔瘡。用菟絲子熬成黃黑包,研為末,加雞蛋白調勻塗搽。 附方 覆盆子 釋名奎,、 、西國草、畢楞伽、大麥莓、插田包、烏包子。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益腎臟,治陽痿,縮小便,補肚明目(葉亦有明目作用) 附方覆盆子的補益作用與桑椹相同。 使君子 釋名留求子。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1、小兒脾疳。用使君子、蘆薈,等分為末。每服一錢,米湯送下。

2、小兒痞塊(腹大,肌瘦而黃,漸成疳疾)。用使君子仁三錢、木鱉子仁五錢,共研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龍眼大。每取一丸,放入一個破了頂的雞蛋中,飯上蒸熟,空心服。 3、蛔蟲病。用使君子為末,五更時以米湯調服一錢。 4、小兒虛腫(頭面、陰囊都有浮腫)。用使君子一兩,去殼,加蜜五錢炙炙藥,研細。每服一錢,飯後服,米湯送下。 5、蟲牙疼痛。有使君子煎湯頻嗽。 附方 木鱉子 釋名木蟹。 氣味(仁)甘、溫、無毒。 (現代認為:木鱉子有大毒,不可食)。 主治1、酒疸脾黃。用木鱉子磨醋服一、二碗,有腹瀉即見效。 2、腳氣腫痛。用木鱉仁,先切開。麩炒過,再切碎重炒,去油至盡,每兩加厚桂半兩,研為末。每服二錢,熱酒送下,發汗即愈。

3、陰疝偏墜。用木鱉子一個,磨醋調黃蘗、芙蓉兩藥細末,塗敷患入。 4、腹中痞塊。用木鱉子仁五兩,分別放入切開的兩副豬腎中,煨熟,搗爛,再加黃連末三錢,與蒸餅一起和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開水送下。 5、肛門痔痛。用木鱉仁三枚,搗成泥,倒入百沸湯一碗,乘熱先熏後洗。每日三次。 6、多年瘰癧。用木鱉仁二個,去油,研細,加雞蛋白,蒸熟粕於飯後服下。每日一服,半月見效。 7、小兒丹瘤。用木鱉子仁研成泥,調醋敷患處,一日用藥三、五次,有效。 8、風牙腫痛。用木鱉子仁磨醋塗搽。 附方 番木鱉 釋名馬錢子、苦實把豆、火失刻把都。 氣味(仁)苦、寒、無毒。 (現代認為:番木鱉有大毒,不可食)。 主治傷寒熱病,咽喉痺痛,消痞塊(口含咽汁或磨水噙咽) 附方 馬兜鈴 釋名都淋藤、獨行根、土青木香、去南根、三百兩銀藥。 氣味(實)苦、寒、無毒。 主治1、水腫喘急。用馬兜鈴煎湯,每日服。 2、肺氣喘急。用馬兜鈴二兩,去殼及膜,酥半兩,一起拌勻慢火炒乾,加甘草(炙)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一七,用水一碗,煎至六成,溫服,或噙口中咽服。 3、痔瘺腫痛。把馬兜鈴放入瓶中,燒回熏患處,有效。 附方 盍藤子 釋名象豆、盍子、合子。 氣味(仁)澀、甘、平、無毒。 主治1、喉痺腫痛。用盍藤子燒過,研細,酒送服一錢。 2、五痔下血。用盍藤子燒存性,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3、腸風下血。用盍藤子兩個、完好的皂莢子四十九個,共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二錢,溫酒送下。又方:用盍藤子三枚(選厚重者),濕紙七層包好煨熟、去殼,取肉,研為末。每服一錢,飯前服,黃芪湯送下。一天服一次。 附方預知子 釋名聖知子、聖先子、盍合子、仙沼子。 氣味(子、仁)苦、寒、無毒。 主治1、精神病(心氣不足,精神恍惚,語言錯妄,忪悸煩鬱,憂悉慘戚,喜怒多風扇,健忘少睡,夜多異夢,狂不知人)。用預知子(去皮)、白茯苓、枸杞子石草蒲、茯神、柏子仁、人胡、地骨皮、遠志、山藥、黃精(蒸熟)、硃砂(水飛),等分為末,加煉蜜和成丸子,發芡子大。每嚼服一丸,人參湯送人。 2、癘風(眉落、聲變)。用預知子、雄璜各二兩,共研為末。另以乳香三兩,同水一斗,煮成五升後,加入藥末熬成膏,收存瓶。生前了一匙,溫酒調下。 附方 牽牛子 釋名黑醜、草金鈴、盆甑草、狗耳草。 氣味(子)苦、寒、有毒。 主治1、大便不通。用牽牛子半生半熟,研為末。每服二錢,薑湯送下。又方:加大黃等分。又方:加生檳榔等分。 2、水盅脹滿。用白牽牛、黑牽牛各取頭末二錢,大麥麵四兩,和成燒餅,臨星時烙熟食下,以茶送服。降氣為驗。 3、水腫尿澀。用牽牛研末,每服一匙,以小便通利為度。 4、浮腫氣促,坐臥不安。用牽牛子二兩,微炒,搗成末,浸烏牛尿中一夜,天明後加入蔥白一把,煎開十多次,分二次安心服下。水從不便排出。 5、腳腫。用牽牛子搗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五丸生薑湯送下。服藥至小便通利為止。 6、小兒腫病,大小便不利。用黑牽牛、白牽牛各二兩,炒取頭末,加水和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蘿蔔煎湯送下。 7、風熱赤眼,用白牽牛末,加蔥白同煮,研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五丸,蔥湯送下,服畢,睡半時。 8、臉上粉刺。用黑牽牛末,調入面脂藥中,每日洗搽臉部。 9、一切癰疸,無名腫毒。用黑白牽牛各一合,布包捶碎,加好醋一碗,熬至八成,露一宿,次日五更溫服。以大便出膿血為妙。此方名“濟世散”。 附方 旋花 釋名旋、盤根、續筋根、鼓子花、 腸草、美草、天劍草、纏枝牡丹。 氣味(花)甘、(根)辛、溫、無毒。 主治腹中寒熱邪氣(用根),臉上黑痣。亦利小便,續筋骨,合刀傷,治丹毒,補勞損,益精氣。 附方 紫葳 釋名凌霄、陵苕、陵時、女葳、茇華、武威、瞿陵、鬼目。 氣味(花、根)酸、微寒、無毒。 (莖、葉)苦、平、無毒。 主治1、婦女血崩。用凌霄花為末,每服二錢,酒送下。後服四物湯。 2、糞後下血。用凌霄花浸酒,隨時飲服。 3、消渴。用凌霄花一兩,搗碎,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分二次服下。 4、通身風癢。用凌霄花為末,服一錢,酒送下。 5、大風癘疾。用凌霄五錢,地龍(焙)、殭蠶(炒)、全蠍(炒)各七個,共研為末。每服二錢,溫酒送下。以出臭汗為效。 6、悲羊瘡(滿臉滿頭,溫爛成瘡,延及兩耳,癢而出水)。用凌霄花及葉煎湯,每日搽洗。 7、月經不行。用凌霄花為末,每服二錢,飯前服,溫酒送下。 附方 營實牆蘼 釋名薔薇、山棘、牛棘、牛勒、刺花。 氣味(營實一即薔薇子)酸、溫、無毒。 (根)苦、澀、冷、無毒。 主治1、消渴尿多。用薔薇根一把,水煎,每日服用。 2、小兒尿床。用薔薇根五錢,煎酒夜飲。 3、口咽痛癢(發聲不出)。用薔薇根皮、射干各一兩,甘草(炙)半兩,每取二錢,水煎服。 4、口舌糜爛。用薔薇根,打去土,煮成濃汁,溫含口中,冷即吐去。 5、癰腫癤毒。用薔薇皮交替炙熱熨患處。 6、刀傷腫痛。用薔薇根燒灰,每服一匙,開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7、眼熱昏暗。用營實、枸杞子、地膚子各二兩,共研為末。每服三錢,溫酒送下。 附方 月季花 釋名月月紅、勝春、瘦客、鬥雪紅。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活血、消腫、敷毒。 附方月季花,也是治婦女月經不調的常用藥物。 栝樓 釋名果裸、瓜蔞、天瓜、黃瓜、地樓、澤姑,根名白藥、天花粉、瑞雪。 氣味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1、痰咳不止。用栝樓仁一兩、文蛤七分,共研為末,以濃薑汁調成丸子,如彈子大,噙口中咽汁。又方:熟栝樓十個、明礬二兩,共搗成餅,陰乾,研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薑湯送下。 2、乾咳。用熟栝樓搗爛,加蜜等分,再加白礬一錢,共熬成膏,隨時口含回汁。 3、痰喘氣急。用栝樓二個、明礬如棗大一塊,同燒存性,研細,以熟蘿蔔蘸食。藥盡病除。 4、肺痿咳血。用栝樓五十個(連瓤瓦焙)、烏梅肉五十個(焙過)、杏仁(去皮尖,炒)二十一個,共研為末;另將豬肺一片切薄,摻末一小撮入內,炙熟,冷嚼回下。一天二次。 5、婦女夜熱(痰嗽,月經不調,形瘦)。用栝樓仁一兩,青黛、香附(童便浸,曬)各一兩五錢,共研為末,加蜜調勻,口中噙化。 6、黃疸。用青栝樓焙過,研為末。每取一錢,加水半碗,煎至七成,臨睡時服,五更有黃物瀉下,即為見效。此方名為“逐黃散”。 7、小便不通,腹脹。用栝樓焙過,研為末。每服二錢,熱酒送下。服至病癒為止。 8、久痢。用在熟栝樓一個,煅存性,出火毒後三工業區末。一次服完,溫酒送下。 9、吐血。泥封栝樓,煅存性,研為末。每服三錢,糯米湯送下。一天服二次。 10、屙血。用栝樓一個,燒灰,加赤小豆半兩,共為末。每服一錢,空心服,酒送下。 11、咽喉腫痛,不能發聲。用栝樓皮、白殭蠶(炒)、甘草(炒)各二錢半,共研為末。每服三錢半,薑湯送下。一天服二次。或以棉裹半錢含咽亦可。此方名“發聲散”。 12、諸癰發背。用栝樓搗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 13、風瘡疥癬。用生栝樓一、二個,打碎、酒泡一日夜,取酒熱飲。 14消渴。取大栝樓根(天花粉),去皮,切細,水泡五天,每天換水。五天后取出搗碎,過濾,澄粉,曬乾。每服一匙,水化下。一天服三次。亦可將藥加入粥中及乳酪中吃下。又方:用栝樓根切薄,炙過,取五兩加水五升煮至四升,隨意飲服。 15、小兒熱病。用栝樓根末半錢,乳汁調服半錢。 16、天泡濕瘡。用天花粉、滑石,等分為末,水調搽塗。 17、折傷腫痛。用栝樓根搗爛塗患處,厚布包住,熱除,痛即止。 附方 王瓜 釋名土瓜、鉤、老鴉瓜、馬瓞瓜、赤雹子、野甜瓜、師姑草、公公須。 氣味(根)苦、寒、無毒。 (子)酸、苦、平、無毒。 主治1、小兒發黃。用王瓜根生搗汁,每服三合。服三次即可見效。 2、黃疸變黑。用王瓜根搗汁,清晨溫服一小升,午刻黃水從小便排出。如未排出,可再次服藥。 3、小便不通。用王瓜根搗汁,稍加水,以竹筒海外僑胞藥入尿道。 4、大便不通。用上方吹入肛門內。 乳汁不下。用王瓜根為末,每服一錢,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5、乳汁不下。用王瓜根為末,每服一錢,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6、月經不利(小腹脹痛、帶下或一月兩次月經)。用王瓜根、芍藥、桂枝蟲各三兩,共研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土瓜根散”。 7、反胃吐食。用王瓜燒存性,取一錢加棗肉、平胃散二錢,酒送下。 8、筋骨痛。用王瓜子炒開口,研為末。每服一錢,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9、大腸下血。用王瓜一兩(燒存性)、地黃二兩、黃連半兩,黃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米湯沖服三十丸。 附方 葛 釋名雞齊、鹿藿、黃斤。 氣味(根)甘、辛、平、無毒。 主治1、傷寒(初覺頭痛,內熱脈洪)。用葛根四兩,加水兩升、豉一繁榮昌盛,同煮成半升服。加生薑汁更好。 2、煩躁熱渴。用葛粉四兩,拌入泡過粟米一夜的水中,煮熟,加米湯同服。 3、心熱吐血。用生葛根搗汁半升,一次服完。 4、熱毒下血。用生葛根二斤,搗汁一升,加藕一升服下。 5、酒醉不醒。飲生葛根汁二升便愈。 6、癤子初起。用葛蔓燒灰,水調敷塗。 附方 天門冬 釋名亦名門冬、顛勒、顛棘、天棘、萬歲藤。 氣味(根)苦、平、無毒。 主治1、肺痿咳嗽,吐涎,回燥而不渴。用生天門冬搗汁一斗、酒一斗、飴一升、紫苑四合,濃煎成丸子。每服一丸,如杏仁大。一天服三次。 2、肺勞風熱。用天門冬(去皮、心)煮食,或查乾為末,加蜜做成丸子服下。 3、風顛發作(耳如蟬鳴,兩脅牽痛)。用天門冬(去心、皮),曬乾,搗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宜久服。 4、小腸偏墜。用天門冬三錢、烏藥五錢,水煎服。 5、癰疽。用天門冬三、五兩,洗淨,搗細,以好酒濾取汁,一次服下。未效,可再次服藥,必愈。 附方 百部 釋名婆婦草、野天門冬。 氣味(根)甘、微溫、無毒。 主治1、咳嗽。用百部根泡酒,每溫服一升,一天服三次。又方:用百部、生薑,各搗汁,等分,取二合煎服。又方:用百部藤根搗自然汁,加蜜等分,以沸湯煎成膏,噙咽。 2、遍身黃腫。用新鮮百部根,洗淨,搗爛,敷臍上,以糯米飯半升,拌水酒半合,揉軟,蓋在藥上,外用布包好。一、二天之後,口內有酒氣,水從小便出,腫亦漸消。 3、熏衣蝨。和百部、秦艽,共研為末,燒煙熏衣,蝨自落。用上兩藥煮湯洗亦可。 附方 何首烏 釋名交藤、夜合、地精、陳知白、馬肝廠、桃柳藤、九真藤、赤葛、瘡帚、紅內消。 氣味(根)苦、澀、微溫、無毒。 主治1、骨軟風疾(腰膝疼痛,遍身瘙癢,行步困難)。用何首烏(以有花紋者為最好)、牛膝各一斤,同在好酒中泡七夜,取出曬乾,搗爛,加棗肉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空心服,酒送下。 2、皮里作痛(不知痛在何處)。用何首烏末,薑汁調成膏塗搽,搽後用布包住,以火烘鞋底熨按。 3、自汗不止。用何首烏末,調唾液,封臍上。 4、腸風下血。用何道烏二兩,研為末。每服二錢,飯前服,米湯送下。 5、破傷血出。用何道烏末敷上即止。有特效。 6、瘰癧結核(或破或不破,下至胸前者皆可治),用何首烏根洗淨,每日生嚼,並取葉搗爛塗患處。 7、癰疽毒瘡。用何首烏不限量,在文武火上熬煎,加酒等量,再煎開幾次後,存酒,隨時飲用;取藥渣焙乾,研為末,以酒煮麵調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病癒後,藥可常服。 8、大風癘疾。用何首烏(以大而有花紋者為好)一斤,泡淘米水中七天,反复蒸、曬數次,加胡麻四兩,再蒸再曬,研為末,每服二錢,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9、疥癬。用何首烏、區葉等分,水煎濃湯洗浴,可以解痛、生肌肉。用何首烏莖、葉煎湯洗浴,也有效。 附方 萆解 釋名赤節、百枝、竹木、白菝葜。 氣味(根)苦、平、無毒。 主治1、腰腳痺軟。用萆解二十四分、杜仲八分,一起搗爛、篩過。每天清晨用溫酒沖服一匙。忌食牛肉。 2、小便頻數。用川萆解一斤,研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鹽酒送下。 3、白濁(漩面如油,澄下如膏)。用萆解、石菖蒲、益智仁、烏藥等分,每服四錢,加水一碗、鹽一小撮,煎至七成,飯前溫服。一天服一次,鹽酒送下。 4、腸風痔漏。用萆解、貫眾(去土),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空心服,溫酒送下。此方名“如聖散”。 5、頭痛發汗。用萆解、旋复花、虎頭骨(酥、炙)等分為末。將發病時,以溫酒送服二錢,暖臥取汗即愈。 附方 天門冬 釋名亦名門冬、顛勒、顛棘、天棘、萬歲藤。 氣味(根)苦、平、無毒。 主治1、肺痿咳嗽,吐涎,回燥而不渴。用生天門冬搗汁一斗、酒一斗、飴一升、紫苑四合,濃煎成丸子。每服一丸,如杏仁大。一天服三次。 2、肺勞風熱。用天門冬(去皮、心)煮食,或查乾為末,加蜜做成丸子服下。 3、風顛發作(耳如蟬鳴,兩脅牽痛)。用天門冬(去心、皮),曬乾,搗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宜久服。 4、小腸偏墜。用天門冬三錢、烏藥五錢,水煎服。 5、癰疽。用天門冬三、五兩,洗淨,搗細,以好酒濾取汁,一次服下。未效,可再次服藥,必愈。 附方 土茯苓 釋名土萆解、刺豬苓、山豬糞、草禹餘糧、仙遺糧、冷飯糰、硬飯、山地栗。 氣味(根)甘、淡、平、無毒。 主治1、梅毒。用土茯苓四兩、皂角子七個,煎水代茶飲。 2、骨攣癰漏(筋骨疼痛,潰爛成癰,積年累月,終身成為廢疾)。用土茯苓一兩,有熱加黃苓、黃連,氣虛加四君子湯,血虛加四物湯,煎水代茶飲。又方:用土茯苓四兩、四物湯一兩、皂角子七個、川椒四十九粒、燈心七根,煎水代茶飲。 3、瘰癧潰爛。用土茯苓切片,或研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內吃下。多吃為好。 附方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