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國學/古籍 說論語

第16章 第十五部分論詩

說論語 贾志刚 3666 2018-03-20
魯哀公七年(前488年),孔子六十四歲,晚秋的時候,孔子決定修編《詩》,首席助手就是子夏。 詩,夏、商就有,到了周朝則更加繁榮。最早,王室專門有官員負責收集各地的詩。所以,周朝的詩不僅多,而且分類清晰。到了孔子這個時代,有記載的詩已經有三千多篇。但是,這三千多篇詩魚龍混雜,質量不一,並且對於一般人來說太過龐雜。 事實上,在孔子之前,就已經有人刪編過詩。而孔子也準備對這三千多篇詩進行刪編。當然,按照自己的標準,怎樣刪編呢? 《史記》中有記載。 按《史記》。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採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

大致的意思是這樣的:古詩三千多篇,孔子按照合不合於禮義的標準,再去掉那些重複的作品,最終精選出三百零五篇,這就是後來的。基本上,這些詩從周朝的老祖宗開始一直到春秋時期,還包含了一些商代的詩。風、雅、頌三個部分的第一首都很有講究,風的第一首是《關雎》,小雅的第一首是《鹿鳴》,大雅的第一首是《文王》,頌的第一首是《清廟》。 為什麼這幾首詩要排在首位呢? “關雎”講的是婚姻之禮,《鹿鳴》講的是君臣之禮,《文王》講的是事天之禮,《清廟》講的是祭祖之禮。所以說,孔子選定的每一首詩,各有各的理由。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孔子說:“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不要有邪念'。”

以“國風”為第一部分,而國風大部分是講男女之間的愛情以及幽怨,被認為帶有“淫”的色彩。因此孔子解釋說,只要自己不想歪了就行,淫與不淫,不取決於詩的內容,而取決於你自己的腦子。 這自然是在孔子修之後的事情,否則不會說“三百篇”。顯然,編訂之後,弟子們都有些驚訝,認為這不是老師的風格。於是,孔子作了這樣的解釋。 湊巧的是,“思無邪”也是中的一句詩,出於《詩經·魯頌·駉》第四段: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駰有騢,有驔有魚,以車祛祛。思無邪,思馬斯徂。 許多人認為,孔子這裡的“思無邪”就是這首詩中的“思無邪”,而裡的“思無邪”,應該當做心無旁騖的意思來解釋。 但是,從後面的孔子關於的說法看,他在這裡所說的“思無邪”就是不要有邪念的意思,因為確實很多人認為比較淫蕩。

如果人類沒有了“性”和“情”,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和樂趣。所以自古以來,男女之間的事情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歌也好詩也好故事也好影視也好,“性”和“情”都是不可或缺的主題,所謂情色色情,其實都取決於觀者。 如今,對於人體藝術等等,都可以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孔子說:“《關睢》這篇詩,快樂而不放蕩,憂愁而不傷慟。” 這是的第一篇,“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首愛情詩,孔子要解說這首詩。 其實,《關睢》為什麼作為整部的第一首,孔子是作過解釋的,《韓詩外傳》中記載,孔子曾經對子夏說,“《關雎》這首詩講的可是至高無上的道理啊。兩個男女在曠野之中,山水之旁,一切處於自然,難道不是天作之合?《關雎》所講述的道理,難道不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之道?如果沒有男歡女愛,人類怎麼繁衍?我們還講什麼仁義?所以,《關雎》所講的,就是人世間最美好最崇高最仁義的事情,這樣的詩不放在第一位,什麼能夠放在第一位?”

孔子為什麼要說這段話,要做這樣的解釋?當然是有人提出質疑,或者暗中在做議論。 情而不色,色而不淫,淫而不盪。情,就是男女相悅;色,就是男女相擁;淫,就是男女房事無節制;盪,就是大範圍的淫。 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孔子說:“從太師摯開始,《關睢》被演奏得豐富而優美,迴旋於耳邊了。”(舊譯:孔子說:“從太師摯演奏的序曲開始,到最後演奏《關睢》的結尾,豐富而優美的音樂在我耳邊迴盪。”) 關於“關雎之亂”,歷來的解釋是“最後一部分是《關雎》”或者“《關雎》的結尾”,其實都是把“亂”當成結尾來解釋,以便對應第一句的“始”。但是,這樣的解釋明顯不對,如果結尾是《關雎》,那麼就應該說到開頭是什麼。 《史記》中記載“關雎之亂以為風始”該怎麼解釋?所以,“關雎之亂”就是“關雎”,整句話的斷句就應該是這樣的。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亂,在這裡做演奏解釋。

看起來,關雎能成為開篇之作,與師摯可能有關係,大概師摯的演奏給孔子留下了極其美好的印象。 從鄧麗君開始,情歌就被唱得很溫馨了。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古代有一首詩這樣寫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搖擺。我豈能不想念你嗎?只是由於家住的地方太遠了。”孔子說:“他還是沒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麼遙遠呢?” 孔子不解風情,非要說破人家。人家講的就是這種境界,這種欲罷難休,若即若離的情調;講的就是你想我我念你,對面不見千里相思的格調。孔子一生不懂風情,所以把個老婆也給休了,一生孤獨。後來孔子的兒子孫子都遺傳了這一點,兒子說:“我沒娘,憑什麼你有娘?”於是把老婆休了,讓孫子子思也沒了娘;子思一生氣,後來也把老婆休了,讓自己的兒子也沒了娘。

不過呢,孔子雖然不解風情,卻不至於不食人間煙火,裡保留了大量的愛情詩歌,這說明什麼?說明孔子想說是:“要是我有個情人的話,千山萬水我也要去找她。” ——親愛的,我愛你,可是我在巴黎。 ——放屁,我現在就在你家裡。 ——啊,你在我家裡?我怎麼沒看見你? ——你個臭不要臉的騙子。 孔老師說得對,任何以距離為藉口的人,都是感情騙子。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孔子說:“人類社會最一開始處於原始的自然的狀態,因此有了詩來表達情感;之後有了禮來約束大家,社會就成其為社會;最後有了音樂,人類社會就有了大成。(舊譯:孔子說:“(人的修養)開始於學《詩》,自立於學禮,完成於學樂。”)”

這段話明顯不是來講個人的,而是講人類社會的。詩、禮、樂代表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三個階段,同時也是人學習的三個台階。 這好像是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俗話說得好:生活就像一首詩。可是,真沒有什麼好詩。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孔子說:“學生們為什麼不學習《詩》呢?詩可以激發情趣,可以了解社會,可以懂得交往朋友,還可以抒發自己的不忿。近了說,可以教給你們怎樣孝敬父母;遠了說,可以告訴大家怎樣侍奉君王;另外呢,還可以知道不少鳥獸草木的名稱。” 賣什麼吆喝什麼,孔子修編了之後,開始大力向學生們推廣。基本上,就是一部百科全書,學了就什麼都不愁了。

確實能讓人們學會很多知識和道理,不過到了今天,要學已經不是那麼容易。事實上,輕鬆愉悅的東西總是給人們更深刻的印象,能夠不知不覺中學到很多知識和道理。 兄弟,為什麼不打遊戲呢?遊戲可以了解歷史,可以學習知識,可以交朋友,還可以發洩不滿。近了說,不用到處跑,免得被賊偷;遠了說,可以知道人類是怎麼進化的。另外呢,還能學習不少英語單詞。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孔子說:“把三百篇背得很熟,讓他處理政務,卻不會辦事;讓他當外交使節,不能獨立地辦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麼用呢?” 這一段就是在否定自己的上一段15.6(17.9),所以,即便是聖人,也有自己把自己繞糊塗的時候。

基本上可以這樣想像,一個學生把倒背如流了,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了,於是孔子給他來了一盆冷水。孔子實際上還有話在心裡沒說出來,大致是:你牛什麼?你看人家冉有師兄,就沒學過,人家這管家當得多好?你看人家子貢師兄,也就學了半吊子,人家出使,那是無往不利。你背了幾首詩,就以為自己了不起了?你還差得遠呢! 會背幾首詩,就以為自己是神童了,就以為自己是文學家了,這種人很多。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孔子對伯魚說:“你學習《周南》《召南》了嗎?一個人如果不學習《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對牆壁而站著吧?” 《周南》《召南》都是裡的詩。 這是在孔子從衛國回國之後,兒子也有五十歲了。孔子平時沒心思教育兒子,只是偶爾碰上教育幾句而已,話也說得很不客氣,頗有些“怎么生了你這麼個東西”的意思。而兒子似乎也很怕見他,接受的教誨屈指可數。孔子一生,對兒子的教育並不成功,可以說是疏於教育,兒子一生碌碌無為,憂鬱早終。

這段話就說得很不客氣,話裡帶著諷刺。 譬如你教育兒子要好好學習,一般的說法是“不好好學習,長大以後就娶不上好老婆”。可是如果你說“不好好學習,跟個傻瓜有什麼區別”,兩句話,態度截然不同。後面的一句的潛台詞就是:你現在不好好學習,就是個傻瓜。 很多著名教育家教育不好自己的子女,就像很多婚姻問題專家守不住自己的婚姻一樣。孔子培養了很多人才,卻培養不出自己的兒子來。所以,儘管有句話叫做“老子英雄兒好漢”,可是事實上,“老子英雄兒混蛋”的概率大得多。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